對於蕭庭生這個人物,大家並不陌生。在電視劇《琅琊榜》裡,彼時的蕭庭生尚且年幼,只能算是個配角,僅僅為了紀念祁王而出現。而在電視劇《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裡,蕭庭生的作用就非常明顯了,代表著一種精神。
那麼,蕭庭生在《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中代表什麼精神呢?往大了講,那就是修身、立德、治國、平天下;往小了說,那就是知世故而不世故。不管從什麼方面而言,蕭庭生的這種精神,真正體現了一個大丈夫的風範。
今天,娛評君就來和大家聊聊蕭庭生這個人物。
原本該怨恨的蕭庭生
蕭庭生長大後,做了長林王,看起來已經尊崇無比。但實際上,如果沒有赤焰軍那場冤案,蕭庭生的人生又會如何呢?
他會在祁王的關懷之下,做一個幸福的孩子,快樂的成長。要是祁王做了皇帝,依照蕭庭生的為人,登上大寶是註定的事情。
換句話說,蕭庭生原本有很大的概率成為皇帝,卻因為祖父對父親的猜忌,讓他的人生得以改變。他自幼被扔進掖幽庭為奴,沒有了皇家身份,在裡面飽受苦難,用他的話來講:「吃過常人沒吃過的苦,見過人世間最冷的面孔。」
尤其是如果沒有梅長蘇(胡歌飾演)的出現,蕭庭生的一生,可能就葬送在掖幽庭裡面,再也沒有了以後的前程。
所以看蕭庭生的一生,幼時悲慘悽涼,年輕時徵戰沙場,晚年時備受朝堂群臣猜忌和打壓。總而言之,他一生中充滿了不幸和幸運,原本可以做皇帝,卻做了出生入死的將軍。
難道蕭庭生不該怨恨嗎?他實在太有理由怨恨了。再看那蕭元啟,自己的父母犯下滔天罪過,皇帝卻不怎麼計較,原諒了無辜的蕭元啟。可蕭元啟呢?最後不也一步一步的黑化,成為《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中最大的反派嗎?
相比之下,蕭庭生是絕對有怨恨的理由的,可溫厚的蕭庭生還是選擇了原諒,讓一切隨風而逝,自己依舊秉持著梅長蘇的教導和靖王蕭景琰(王凱飾演)的養育之恩,成為一個為國家忠心耿耿的人。
一直被不公平對待的蕭庭生
雖然深得皇帝的信任,但蕭庭生依舊接受著不公平的對待,而這種不公平則來自於朝堂上以荀白水為首的文官們。他們處處針對蕭庭生,只因為一個理由,那就是擔心蕭庭生會擁兵自重,也就是「罪在將來」。
他們對蕭庭生各種打壓,自己的兒子蕭平章在外沙場徵戰,朝堂文官如宋浮之流卻使用詭計斷了糧草補給,使得蕭平章身陷險境,幾乎沒有了性命。
在朝堂上,但凡蕭庭生提出一些建議,總會被內閣首輔荀白水阻攔,理由千千萬萬,總而言之就是不想讓蕭庭生更加得寵。
尤其是新皇即位,在皇帝任命蕭庭生為首輔大臣的情況下,荀白水竟然生怕長林王府的小兒子蕭平旌又立新功,硬生生的逼迫長林王府。
尤其是無腦的皇后娘娘(梅婷飾演),竟然公然出現在朝堂上幹預政事,變著法子打壓長林王府,企圖迫害蕭平旌。要知道,此時蕭平章已經故去,長林王府就只剩下了蕭平旌一個兒子了啊!
事實上,蕭庭生及其自己的兩個兒子,哪一個不是忠心耿耿?哪一個不是一心為了大梁?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依舊遭受到不公平的打壓。
如果蕭庭生真的起兵謀反,天下又有誰能阻攔得了?但即使如此,蒙受再大的不公平對待,蕭庭生依舊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保護著大梁的安全。
知世故而不世故的蕭庭生
且不說蕭庭生從小就被梅長蘇教導,也不論蕭庭生多年徵戰沙場、軍功赫赫,單憑蕭庭生叱吒朝堂幾十年的資歷,難道他真的就不懂得為官的世故?
他一定明白的,就比如皇帝臨死前在他懷裡一直叫著哥哥,而他的回答卻是「臣在」,這難道不是聰明?就比如他教養出蕭平章這樣的兒子,胸有城府卻溫潤如玉,難道不是自己的再現?
再者而言,他在朝堂上那麼多年,從來沒有處心積慮的謀害過誰,這是為什麼?他明明有那個實力啊!呵呵,那是因為他早已經看出來,荀白水之所以和自己過不去,是怕自己擁兵自重,出發點也是為了天下社稷。
如果荀白水真是那種宵小之徒,估計是個荀白水也進不了蕭庭生的法眼。而蕭庭生手握重兵,如果真要謀反,誰又能阻擋得住?
所以你看,蕭庭生很有實力,不僅是心胸以內的城府,還是在軍中的權威,或者是在朝堂上的資歷,他哪一項落後別人了?
如果他真的想要做點兒什麼,估計任何人都攔不住。但蕭庭生一直注意著兩點,一是隨時對皇室保持敬畏,不越雷池;二是一直對朝堂上的荀白水之流保持寬容,不怎麼計較。
這個人明明很懂世故,但一直都以赤子之心示人,不搞陰謀詭計,做事堂堂正正,讓自己免於世故之外。這樣的人,懂世故卻不世故,真算得上是個大丈夫。
相比於荀白水之流,打著忠君愛國的旗號,幹著自以為對皇室有好處的事情,其實是在自毀長城,真乃蠢材。估計在長林王蕭庭生眼裡,荀白水、皇后之流,壓根兒就沒看得起。
孫淳飾演的蕭庭生
最後,來說說著名演員孫淳,《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中的蕭庭生,就是孫淳飾演的。老戲骨就是老戲骨,真的很有實力,將蕭庭生這個角色簡直給演活了。
如果真要用一個詞語形容片中的蕭庭生,那就是穩重大氣。而將這一切呈現出來的,就是孫淳老師的眼神。
在朝堂上,他面對荀白水、皇后等人的刁難,眼神裡一直飽含平靜,似乎雲淡風輕;而自己的兒子蕭平章沙場浴血歸來之時,眼神之中也是明顯的哀傷,但一直保持著克制,將一個老父親對而自己的關心展現得淋漓盡致;而最後面對群臣刁難,拉著蕭平旌從朝堂上闊步走下來之時,更是大義凜然。
老戲骨不愧是老戲骨,孫淳將蕭庭生的氣勢完全給呈現了出來。而這個人物的風骨,知世故而不世故的風範,就在孫淳的一舉一動甚至一個眼神之間。
而如此的蕭庭生,絕對稱得上是「國士無雙」,更是一個真正的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