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茶醬廣告吃出了媽媽的味道 原來家的味道就在身邊

2020-12-18 晨馨家電解說

原來廣告也可以做成微電影的形式,不僅劇情吸引人,還不露聲色地植入,首先想到的絕對是泰國各種倫理或非倫理,喜劇或悲劇型等的廣告了,但是我前幾天看了臺灣一個關於沙茶醬的廣告。

我的媽媽是個善良的人,全身上下只有一個缺點:只要我們一跟她頂嘴,她就會傷心然後開始唱歌。1、有一天我在看電視,弟弟在一旁做功課,媽媽在打掃衛生,邊擦電視邊擋屏幕邊一直念叨:你看你弟弟一直都在努力學習,你就只知道看電視不好好讀書,這樣下去怎麼考上大學。我隨即說了句:媽,你擋我看電視了啦! 音樂響起,傷心的媽媽開始唱歌:寒夜飄逸,灑滿我的臉,吾兒叛逆,傷痛我的心,你講的話就像是冰錐刺入我心底,媽媽真的很受傷。

大家都知道媽媽做菜很辛苦,可是我媽每次做菜,她都會加很多很多(此處略去真的很多)調味料。今天媽媽做了一桌子我們愛吃的菜和飯後水果。媽媽說:吃這些就是要加這些調味料才好吃,接著我們的水果拼盤和飯菜裡都是滿滿的沙茶醬和紅蔥肉燥(〃>皿<)。我說:嘛,沒有人會在水果裡加沙茶醬的啦!音樂響起,傷心的媽媽開始唱歌:寒夜飄逸,灑滿我的臉,吾兒叛逆,傷痛我的心,你講的話就像是冰錐刺入我心底,媽媽真的很受傷。

端午節媽媽包了我們愛吃的肉粽,說是加了沙茶醬更好吃,我們開心的點點頭,一不小心,拆粽子的 時候掉在地上了,這個時候媽媽誤解我們:我就知道你們還是嫌棄媽媽煮的東西不好吃。。。音樂響起,傷心的媽媽開始唱歌:寒夜飄逸,灑滿我的臉,吾兒叛逆,傷痛我的心,你講的話就像是冰錐刺入我心底,媽媽真的很受傷。

牛頭牌家的美味,伴隨每個家庭成長的記憶。恩?事實上這個廣告總是刻意又不經意地將沙茶醬植入, 看起來好像很狗血,但是劇情的設計卻能將人從打廣告的"嫌疑"中拉出來,更多的是發人深省,詼諧又不失教育意義。

相關焦點

  • 教你在家做沙茶醬燉豆腐,特有的海鮮自然香味,吃出香甜的味道!
    我們都愛沙茶醬!第一次吃到沙茶醬,是廈門沙茶麵,「香」!第二次吃到沙茶醬,是潮汕的官塘牛肉,「甜」!沙茶醬是盛行福建、廣東一代的傳統醬料,香味自然濃鬱,富有海鮮的味道。除了做面、火鍋配料,還可以爆炒、溜、蒸、燜等多種菜品,口味鮮醇,海鮮味道濃鬱。傳統沙茶醬是用油炸的花生米碎與花生醬、芝麻醬調稀後,加以煸香的蒜泥、洋蔥末、蝦醬、辣椒粉、五香粉等一起炒制而成。
  • 匿藏在汕頭舊城區裡的老味道,沙茶醬
    匿藏在舊城區裡的老味道,沙茶醬,大家好,我是異族極限,資深自媒體人,汕頭人,只做原創,歡迎關注我帳號裡的更多原創作品。隨著汕頭牛肉火鍋同時飈紅全國各在,汕頭沙茶醬獨有的味道,鹹、香、鮮微辣與臺灣,廈門的沙茶醬味道完全不同。
  • 一瓶沙茶醬,會讓你想家裡的味道了嗎?
    聽說95%懂生活的人都關注這個號了每個臺灣人廚房裡都必不可少一樣調料它就是「牛頭牌沙茶醬」每個臺灣人記憶裡的家鄉的味道都離不開「沙茶醬」的味道每個離鄉在外的臺灣人,每次經臺灣店,都會忍不住買一瓶「牛頭牌沙茶醬」
  • 潮汕人最愛的調料:由沙茶醬和花生醬組合而成的經典味道
    在小編這次去潮汕地區的美食旅途過程中,有一種調料,無論是在潮州還是汕頭,幾乎每一餐、每一種吃法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潮汕人把這種醬料的美味可以說是發揮到了極致,這就是「沙茶醬」。此行第一次邂逅沙茶醬,就是早餐了。
  • 研食尋味·別人家媽媽的味道,眷村的味道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怒其不爭每個媽媽也有另一面,從那個「番茄炒蛋」的廣告,可見一斑,自己的孩子才是寶老媽的味道才是伴隨著你成長的那些用心,是默默的,在背後的有時候,吃這種事情,最好直接給客人啟示,更簡單就像這樣半筋半肉牛肉麵
  • 臺灣味道:麻油雞有媽媽的味道 紅標米酒衍生政治學
    臺灣味道:麻油雞有媽媽的味道 紅標米酒衍生政治學 2018-01-  媽媽的味道 臺灣的味道  「這是全臺灣最好吃的麻油雞了吧。」「哈哈,你以前都在餐館吃的吧,那肯定不如自家煮的。」黃家大姑子娓娓道來:原來,麻油雞美味的秘訣,在於全酒——也就是一點水都不放,全部用酒烹煮。而市面上賣的麻油雞囿於成本,一般都要加水,味道自然打了折扣。一鍋好的麻油雞,上好的麻油、米酒、雞肉,缺一不可。
  • 當福建人掏出一瓶沙茶醬,廣東人就不吃他了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想家。心情低落是真的、眼神也會偶爾飄忽,更慘的是三不五時感覺吃啥都不對味。與同事聚餐時,看到烤鴨涮羊肉爆肚炸醬麵時不是欣喜,而是嘴角下垂,面現悽苦之色,好像下一秒就要哭出來。這要是沙茶醬該多好啊!
  • 媽媽菜是家的味道,地方餐飲是家鄉的味道
    當你離開內蒙古,耳旁想起一首《烏蘭巴託的夜》,你會靜下來,靜靜地聽,開始慢慢的想家。最近,寫了一些關於餐飲的文字,也探討過一些地方餐飲的發展,多是從客觀角度去談,少帶個人情感。今天,當我在列車上聽到一首家鄉的歌曲,才發現這歌聲熟悉又感動。如果媽媽做的菜是家的味道,地方餐飲就是家鄉的味道。
  • 中小學作文:媽媽的味道
    愛就在身邊文/方譽銘 初二學生我吃過很多美食,但是最讓我忘不掉的是媽媽的味道。這可不是「得來全不費功夫」,那是媽媽歷經「千辛萬苦」的結果。<開頭留出懸念>曾經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嘴變叼了,對媽媽做的飯菜總感覺不合味,鑑於媽媽的「勤勞」,我一直沒有說。爸爸也是嘴上不說,實則越來越「流連」外面的飯局。
  • 沙茶醬
    丘彥明(荷蘭)·荷蘭閒園 長期誤認沙茶醬為臺灣的地方特產,結果不是;原來沙茶醬是流行於潮州、汕頭地區的一種醬料,改良自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沙嗲醬。 花生、白芝麻、魚、蝦米、椰絲大蒜、蔥、芥末、辣椒、黃姜、香草、丁香、陳皮、胡椒粉等食材,磨碎或炸酥研磨,加油、鹽熬製成的調味品,即沙茶醬。
  • 杏鮑菇換一種新吃法,加入沙茶醬搭配,烤一烤,味道鮮美
    杏鮑菇換一種新吃法,加入沙茶醬搭配,烤一烤,味道鮮美杏鮑菇是屬於常見的食材,也是屬於菌菇類的一種,經常買菜的人就知道,菜場會有專門賣杏鮑菇的地方。杏鮑菇也是很有營養的食材,它的肉質鮮嫩還很肥厚,這樣的杏鮑菇當然非常好吃。
  • 韭菜盒子的味道,是媽媽的味道
    連蔥姜都不用,天然的韭菜味道,足以。現在我們用電餅鐺,就更方便了,把電餅鐺放在身邊,邊做邊烙,更加方便快捷。和面揉面,切成隨意大小相等的劑子,擀平鋪陷,上鍋烙熟,可以邊烙邊吃,烙完也吃完了。新出鍋的韭菜盒子,外皮被烙得黃燦燦的,香脆可口;內裡韭菜雞蛋的滋味互相浸潤,鮮美異常。母親做的韭菜盒子非常大,吃得時候還要特別小心,儘量平託著盒子,否則湯汁會順著盒子從下頭流出來。小孩子不會平託盒子,每次吃到最後,就會一邊咬上頭,一邊吸下頭的湯汁。有時候,吃到最後,直接把下頭也給咬破了,這才不得不平託著吃。
  • 年味,其實就是媽媽的味道,就是親情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那些幾毛錢一掛的小鞭炮,還有那種小雷子,都是家人們過年了才給孩子們分分毛毛,靠零花錢買來的。很多小夥伴們都是自己製作手槍和小炮筒子,那火藥都是用火柴上面的能燃燒的火柴頭做成的,就那樣,已經把孩子們高興壞了。所以,每當回憶起來,那種吃大肉,穿新衣,放鞭炮的年味,總是特別讓人懷念和留戀。
  • 潮汕牛肉火鍋,就算沒有沙茶醬的點綴,食材本身的味道已是極致
    只要去過潮汕吃牛肉火鍋,就會愛上這口清而不淡、嫩而不生、油而不膩的美味。吃過牛肉火鍋,才知道食物的本味能夠如此完美。火一開就可以放入牛肉,切忌一下子放入過多牛肉,牛肉一多,在鍋中煮的時間一長,就會變老,呈現略酸的味道。火候適中的文火,就能保持牛肉由生轉熟過程中的水分。
  • 熟悉的味道:消防員吃水餃認出媽媽的味道
    熟悉的味道:消防員吃水餃認出媽媽的味道 2020-12-24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媽媽的味道,想家了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河南人,早已經習慣了戀家,其中也包含那從小到大媽媽做的飯菜,感覺很神奇,疫情期間,自己都不想吃媽媽做的飯菜了,可是來外省上學後,好像更加想念媽媽做的飯菜。這是不是就是常說的遊子思家!今天講講媽媽的味道之疙瘩湯。
  • 沙茶醬羊肉煲,帶著濃濃的潮汕味道,有主食有蔬菜還有肉的一鍋端
    今天帶來的沙茶醬羊肉煲,帶著濃濃的潮汕味道,湯水香醇,羊肉細嫩、香而不羶。浸透了湯汁的玉米、白蘿蔔與金針菇香甜入味,而且這麼一鍋正符合晚餐的健康搭配,一主食一肉類一蔬果。健康飲食建議主食最好是雜糧,玉米就是雜糧。肉與主食都不要超過一個拳頭,蔬果可以多點,所以選了白蘿蔔與金針菇。
  • 餃子:媽媽的味道
    媽媽的「味道」漸漸的餃子成了媽媽的「味道」。回家過年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離家的日子也漸漸的多了,雖然,每年都回家過年,但總感覺餃子變得越來越奢侈了,雖然,現在超市都沒買到餃子,但吃在嘴裡已然不是小時候的味道了,超市的餃子僅僅成為了一種食物,一種裹腹的食物,媽媽的「
  • 媽媽的味道,家的味道③ | 有一道美食叫前良麥鑊
    媽媽的味道,家的味道③ | 有一道美食叫前良麥鑊 2020-04-24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一次吃蝸牛粉的味道,原來是這樣
    蝸牛粉是廣西和米粉零食的特色,網上說蝸牛粉「聞著很臭,吃著很香」。什麼樣的「臭」,什麼樣的「香」是吃碗知道原來是這樣的味道。第一次嘗試了蝸牛粉,這是網上訂購的外賣,我吃了之後才知道蝸牛粉原來是這樣。當第一次吃了蝸牛粉,打開了外賣盒,一個強大的「怪味」商店來了,這可能是網際網路上說的「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