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
今年,我把學校假期補課的事,舉報到我們這裡的新聞頻道了,也不知道會不會管。而我現在最擔心的是,會不會被報復?
小編認為,會的!
作為一名教師,其實小編也反對假期補課,我也非常支持這位朋友的正義舉報。但說到報復,我認為報復你的不會是學校,而可能是學生及家長們。
世間事就是這麼奇怪。前年暑假,本地一所學校擬安排初二年級的學生進行為期15的補課。成績一般的學生A回家告訴家長,說天氣太熱,補課太累,不想去補課,家長心痛孩子就答應了。可奇葩的是,家長沒有向老師表達不想補課的意願,而是一個電話直接打到教育局,把學校告了。
在教育局的幹預下,學校補課被迫中止。後來不知怎麼的,這事被大家知道了。學校和老師倒也沒怎麼,但家長們卻吵開了。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在群裡指責那位家長,甚至要求學生A退學。
更糟糕的是,學生A遭到了班上絕大多數學生的責備,說他害了大家:「你不想學習,可別連累大家啊!」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被同學們排斥和孤立。後來,學生A沒有考上高中,只得去讀了一所職中。
關於假期補課這事兒,一直存在頗多爭議。雖然主管部門歷來明確要求,學校不得利用假期補課,但實際上很多學校都存在補課行為。
有人說,這是學校老師為了收錢。其實,客觀地說,作為學校和老師來講,還真沒有誰願意為了那麼點錢而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也沒有哪個學校領導為了補課費而置頂上帽子於危險之境。很多學校之所以補課,其實都是學生及家長的意願和要求。
你不想補課,並不代表其他人都不想補。在高考指揮棒下,目前哪所學校能真正做到不補課?面對補課,又有多少家長真正能做到不屑一顧?真的太少了!
今年7月高考過後,一把「低分高考」的大火,徹底點燃了南京一中高三家長的焦慮與不滿,一句「一中不行!校長下課!」,把南京一中及校長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為什麼?原來南京一中今年高考雖然一本升學率達到95.34%,也創造了歷史新高,但超過400分(總分480)的學生卻只有10人(參考559人),而同層次的金陵中學和南師附中,則分別達到60人和120人。
南京一中2017年中考招生時,是以631分(全市第三)的成績招收了優質生源,但今年高考無論是一本率上線率還是400分以上的學生佔比,卻均不如當年排名第6的二十九中。這讓家長們對學校非常不滿,認為這是學校搞素質教育,假期不補課等行為造成的。
迫於壓力,南京一中校長不得不向家長低頭:承認搞素質教育的做法錯了。並同時發布了帶有應試教育整改措施的《告2021屆高三家長書》,比如:延長晚自習到十點、分層教學、組建尖子生團隊等。
學校錯了,家長贏了,素質教育讓位了,應試教育勝利了!?
從轟轟烈烈的抗議,到學校的認錯低頭,從搖擺不定的素質教育到又愛又恨的應試教育,所有的人都從中捕捉到了當今教育的無奈:現實與理想在苦澀和虛無中相親相殺。
家長有錯嗎?沒錯!學校有錯嗎?也沒錯!錯的是素質教育在應試教育的高考下,當前還就沒有適合其生存的土壤。
是壯觀?是無奈?抑或是功利?我認為都是,也都不是。學校的妥協,家長的憤怒,讓我不禁想到了白巖松的那句話:「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話有點生冷,還有一絲無情,但卻戳中了現實的痛點,撕開了生活的無奈,絕對是最「難聽」,卻又最真誠的忠告。
學校不想補課!學生不想補課!家長也不想補課!但所有的不想,都抵不過對升學的期盼和對未來的焦慮。
寫在後面
假期補課,雖然是學校在組織,但對學生而言,實際上是一種自願行為,如果真不想補,學校和老師是不敢強迫學生補課的。如果老師強迫學生補課,家長完全可以拒絕,當然也可以舉報。
但問題的關鍵不在這裡,而是有些家長不願自己孩子補課,看其他學生補課心裡又不踏實,所以常常抱著「一榮俱榮,一 損俱損」的想法:我的孩子不補課,其他人也別想補課。因此就悄悄舉報,事後卻又整日忐忑不安,害怕一旦被發現,被老師報復。
其實,對於很多老師來說,他們只會感謝你,更不會生你的氣,因為是你讓他們從假期補課的負荷中解放出來。而你真正要擔心的是,千萬不要讓家長們知道你的行為,否則很難想像你及你的孩子,將來會受到怎樣的非議和孤立。
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