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西紅柿,從歐洲田間到餐桌的舌尖之旅

2020-12-25 羊城派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昀瀟 實習生 黎裕姍

談及歐洲,人們首先想到的也許是古典而富有浪漫主義情懷的藝術,而對於同樣悠久璀璨的餐桌藝術而言,歐洲西紅柿不僅是一個必需品,更是地中海飲食文化的瑰寶——無論是五星級酒店廚師亦或是家庭廚師,西紅柿正是一道美味佳餚中畫龍點睛般的絕妙之筆,如同一顆鑲嵌在餐桌上熠熠生輝的紅寶石。

西紅柿的異域風情

作為西餐的起源地,義大利飲食文化豐富多彩,享譽全球的義大利麵便是經典美食之一。雖然意面口味多變,有以羅勒、松子粒、橄欖油等製成的青醬,以無鹽奶油為主製成的白醬,有以墨魚汁所製成的黑醬,各類醬汁各有擁躉,但最常見的仍是以番茄為主調製的紅醬,平凡而不失驚喜感,簡單而百搭。

濃鬱而不失清爽的西紅柿義大利麵

紅醬是義大利麵的精髓所在,洋蔥切丁加入大蒜瓣小火炒至金黃,加以鹽、胡椒、糖等略微調味增色,再將西紅柿丁加入鍋中熬煮收汁直至粘稠綿軟,稍微過濾使湯汁更為順滑即可。

義大利麵豪邁奪目的鮮橙色在羅勒葉的提味下直逼西紅柿原汁原味的香氣,筋道麵條輔以濃鬱醬汁在舌尖留下綿密柔滑的口感,鮮濃厚潤且不失清新明快。

迸發大自然韻味的西紅柿藜麥蝦

西紅柿藜麥蝦則是另一融合自然美味與獨特地域風情的代表之一,高顏值的外表在一時間攫取了食客們的注意力。香濃的蔬菜高湯與西紅柿泥包裹在每一粒藜麥上,味道醇香,粒粒金香,口感香而不膩。新鮮的鳳尾蝦經過簡單的燒制與微微調味,輔以西紅柿的清甜與洋蔥的清爽,加之羅勒獨特香味,共同打造豐富、多層次的絕妙口感。

不得不說,西紅柿是這道佳餚的點睛之筆,它為舌尖帶來了香甜豐盈的汁水,將食材的鮮美勁道口感襯託地地淋漓盡致,讓食客們在在咀嚼中感受大自然的風味輕輕炸裂於舌尖,迸發獨特的清爽與活力感。

餐桌上的「紅金」

歐洲西紅柿產品有「紅金」之稱,而只有100%於歐洲種植、採摘、加工的西紅柿才能得此殊榮——「紅」代表色澤,源自對於具有抗氧化劑的西紅柿紅素,「金」代表品質,傳承歐洲加工西紅柿產品最嚴格的黃金標準。義大利罐裝蔬菜工業協會以堅持農夫人工採摘保證果實的完整,利用現代化工廠對西紅柿進行精心篩選、清洗、蒸煮、去皮與進階加工,最後以常溫運輸方式將來自歐洲田野的西紅柿帶向世界各地的餐桌舞臺。

個頭飽滿、鮮甜多汁的去皮整顆西紅柿

「紅金」精選自生長於地中海陽光沐浴中的西紅柿,不同於普通罐頭西紅柿需要在完全成熟前摘下以保證後續製作中果肉的完整性,歐洲西紅柿憑藉其果肉緊實、果皮堅韌的獨特品種優勢,使其能以完全熟透、紅色多汁、果實纖維緊實的最佳狀態定格於罐頭中。

西紅柿與少許鹽分是罐頭內僅有的物質,無論是作為餐前開胃小菜亦或是飯後水果小吃,或是作為食材將寶貴的營養物質和能量將注入每一道美味而健康的菜餚中,去皮整顆西紅柿入口清爽多汁,軟糯而不失爽脆,每一口舞躍於舌尖的風味都是自然的饋贈,感受充盈的汁水順著齒根流向舌尖的絕妙體驗。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梁棟賢

審籤 | 謝哲

實習生 | 翁東偉

相關焦點

  • 「理想餐桌」開進老洋房 精準扶貧從「田間」到「舌尖」
    從田間到舌尖,來自貧困山區廣袤大地的農產品,在星級酒店大廚手中,可以變幻出各種創意菜品,豐富你的味蕾。12月18日下午,一張連結中國西部田間和駐滬跨國企業的「理想餐桌」在汾陽路150號上海滬劇院老洋房裡亮相。
  • 從田間到舌尖的精準扶貧:長三角80餘家餐廳推出「理想餐桌」菜單
    從田間到舌尖的精準扶貧:長三角80餘家餐廳推出「理想餐桌」菜單東方網 王佳燕2020年12月16日 10:55   東方網記者王佳燕12月16日報導:以上海十六個區對口幫扶地區的農產品為亮點,食材跨越雲、貴、藏、新、青、渝,由在滬中外名廚進行創意烹飪,形成扶貧公益菜單。
  • 從田間到舌尖,打造「理想餐桌」,中外名廚聯手推出19個扶貧公益菜單
    在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一張連結中國西部廣袤田間和駐滬跨國企業的「理想餐桌」於日前正式亮相。具有百年歷史的汾陽路150號白公館搖身一變,成為了「理想餐桌展示館」。
  • 從田間野菜到網紅怪蔬,是時候認識一下苦辣辣的芝麻菜了
    苦和好吃似乎沒有任何關係,從苦瓜、苦菜、苦苣、萵筍、芹菜葉等苦味蔬菜,到蓮子芯、百合等常見食材,每次吃到都會眉頭一皺條件反射吐出來。但為什麼還有苦味蔬菜的存在?現代科學研究顯示,苦味蔬菜中所含生物鹼、胺基酸、苦味素、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消暑、退熱、除煩、提神和健胃功能,還能增進人的記憶力,提高學習和記憶的效率。
  • 「理想餐桌行動」獲獎菜單公布 跨國企業助力田間到舌尖的精準扶貧
    經過兩個多月的評審,淮揚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周曉燕、「艾格吃飽了」品牌創始人聞佳、美食及旅行作家地主陸、美食作家大怪等六位頂尖大廚和專業食評家組成的「理想餐桌評審團」,評選出了「理想餐桌」評委會大獎,並在活動現場公布了獲獎名單——上海和平飯店、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上海外灘茂悅大酒店、上海虹橋綠地鉑瑞酒店、割烹藏雪及寧波泛太平洋大酒店。
  • 舌尖上的「Made in China」驚豔全球
    最近一段時間,韓國人被中國產泡菜「包圍」了,義大利番茄醬的「中國身份」被揭秘了,西方人最愛吃的有「貴族食品」、「黑色黃金」之稱的魚子醬如今也可以中國製造舌尖上的「Made in China」驚豔全球了。
  • 媒體:舌尖上的「Made in China」驚豔全球
    舌尖上的「Made in China」驚豔全球 新華網 王一諾 最近一段時間,韓國人被中國產泡菜「包圍」了,義大利番茄醬的「中國身份」被揭秘了,西方人最愛吃的有「貴族食品」、「而中國生產的泡菜因物美價廉,大舉進入韓國市場,擺上了韓國人的餐桌。 韓國辛奇公司CEO洪金寬表示,韓國泡菜的傳統家庭作坊氛圍在現代社會已越來越難見到,人們早已習慣購買包裝好的成品泡菜。一位泡菜師傅認為,如果不加以保護的話,韓國泡菜文化傳統存在著失傳的可能,這並非聳人聽聞。韓媒驚呼韓國作為「泡菜宗主國」太丟臉了。
  • 富在田間 享在舌尖 暖在心間
    越來越多扶貧產品從「田間」來到消費者「舌尖」,從「舌尖」走進更多人「心間」——2020年的最後一天,整理著手裡的發貨單,漢中市南鄭區牟家壩鎮牟家壩社區駐村工作隊隊長黨勇臉上滿是笑意。從土特產直接賣了換錢,到加工出售;從在朋友圈推銷、向熟人圈推薦,到與單位企業工會、超市、電商合作;從人工對接到訂單認購、平臺銷售,牟家壩社區扶貧產品的市場越來越廣闊。
  • 六月莫勞陪你體驗歐洲美食之旅
    莫勞龍璽餐廳風格獨特環境幽雅,裝修完全依照比利時當地風格,餐廳米黃色的牆壁上,懸掛著歐洲風光景物、繪畫和歐洲文學故事裡的人物漫畫(丁丁歷險記-藍蓮花插圖等),餐桌上爽目的綠格條紋桌布和桌旗流露著歐洲莊園的溫馨感覺,桌上鋪著同樣是歐洲故事繪畫的餐墊,黃色手繪的牆紋,各種收藏展品琳琅滿目,陳設的像一家民俗博物館。
  • 塞上「米糧川」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價值高地」
    糧食供需市場旺盛的背後,是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協同」作用的結果:優質糧食工程促進了糧食產購儲加銷「五優聯動」,綠色優質糧油產品滿足了高質量的消費需求,同時促進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再造了一個從田間到餐桌一體化的「米糧川」。  「優質糧食工程」是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財政部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更高層面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
  • 冬日紅果子,餐桌添滋味
    那些紅果子,或香甜,或多汁,給愛吃的廣州吃貨的餐桌增添了一道絢麗的色彩,讓舌尖不再寡淡,更多了一份滋味。 蔬菜界的擔當:西紅柿 番茄炒蛋想必是大部分廣州人從小吃到大的家常菜。不僅我們喜歡吃,還有許多國家的人民也愛吃番茄,產番茄的產區更是多不勝數。
  • 打通食用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最後一公裡」
    真正打通食用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最後一公裡」,從源頭上保障老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振達餐飲集團作為首都最早涉足團餐的餐飲公司,於1997年便步入團餐行業,目前已發展為一家產業覆蓋農業種植、食品加工、物流配送、餐飲服務等全國綜合性餐飲管理集團。多年來振達集團始終致力於打造首都餐飲行業知名品牌,為民族團膳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來一場舌尖上的遵義之旅……
    來一場舌尖上的遵義之旅…… 2020-10-06 20:0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尚堯超人氣西紅柿燒牛腩,天冷來一口,好吃到哭
    冬季天冷 暖暖的燉菜成了桌上的主流 西紅柿燉牛腩成了尚堯餐桌上的常備菜品 牛肉被燉的爛爛的 牛肉中還包含著西紅柿的酸甜 湯汁中又有牛肉的鮮香
  • 舌尖上的進博會:環球美食的中國之旅
    原標題:「我的進口生活」|舌尖上的進博會:環球美食的中國之旅   紐西蘭牛奶、法國牛肉、西班牙火腿、日本醬油……中國居民餐桌上的「新面孔」越來越多。
  • 新零售豐富火鍋菜品 一日實現田間到餐桌的極致鮮美
    不管是屠宰場現殺的毛肚,還是從田間直達餐桌的時令蔬菜,火鍋菜品的供應鏈越發被食客看重。同樣是圍繞著「吃」,新零售不斷探索更精更細的供應鏈體系,提高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物流效率。中秋節前,在新零售的賦能下,一些以往因容易損耗無法賣到重慶的時令生鮮,登陸重慶盒馬,其中包括重慶人燙火鍋常吃的竹筍和芋頭。
  • 山西呂梁石樓縣紅薯「觸電」 實現從田間到「舌尖」
    在送樣到浙江省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進行檢驗後,馬村的紅薯農藥殘留量和重金屬元素含量均符合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這是一款品質優良的綠色生態農產品,有了銷路,絕對可以賣出好價錢。」陳軍軍說道。為了讓買家相信馬村紅薯的品質,伍創公司對馬村紅薯的種植環境、品相做了詳細的圖文、視頻介紹,聯手「農夢成真」助農平臺進行線上產品推廣。
  • 上海精準扶貧從田間到舌尖,暖心的公益扶貧菜單在哪兒品嘗?
    圖說:由中外名廚進行創意烹飪的扶貧公益菜單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為展現上海精準扶貧共同奔小康的成效,於今年6月正式啟動的「理想餐桌行動」日前推出素食公益菜單,以工作日午餐的形式呈現。
  • 曲沃蔬菜24小時從田間送到餐桌
    曲沃蔬菜24小時從田間送到餐桌 2020-07-17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