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王佳燕12月18日報導:在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的指導下,由上海日報社主辦的「跨國企業在上海·理想餐桌行動」於今日公布了37個公益獎項,其中包括了以上海十六個區對口幫扶地區農產品為食材亮點,由在滬中外名廚進行創意烹飪,形成的19個優秀扶貧公益菜單。
值得一提的是,被選取為菜單食材的優選農副產品超過五十種,涵蓋地區包括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西藏日喀則市、貴州省遵義市等地的二十幾個區縣。
經過兩個多月的評審,淮揚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周曉燕、「艾格吃飽了」品牌創始人聞佳、美食及旅行作家地主陸、美食作家大怪等六位頂尖大廚和專業食評家組成的「理想餐桌評審團」,評選出了「理想餐桌」評委會大獎,並在活動現場公布了獲獎名單——上海和平飯店、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上海外灘茂悅大酒店、上海虹橋綠地鉑瑞酒店、割烹藏雪及寧波泛太平洋大酒店。
評委代表大怪在現場講話中表示,只有優質的食材才能烹製出卓越的菜式,來自大酒店與知名餐廳的十多位大廚,這一次以扶貧地區所產的原料為題,交出了令人嘖嘖稱讚的答卷。「這其中包羅了江浙本幫、粵菜、西餐、日式料理,甚至還有專為IBD一族專設的健康菜式。『理想餐桌』是都市人對於多元化口味的追求,也是幫扶地區脫貧致富的念想。」。
據了解,在12月31日前,市民們可以在參與的酒店及社會餐廳中品嘗到「理想餐桌」菜單,並通過掃描餐牌二維碼的方式,進入上海日報的「iDEAL Dining」(理想餐桌)專題頁面,觀看食材原產地和頂尖大廚選材及烹飪過程的視頻,用舌尖感受祖國的壯闊山河。
上海是中國內地跨國企業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最多的城市,在本次理想餐桌行動中,這些跨國企業賦予了中國食材更多的表現維度和成長空間,也推動了中國餐飲文化進入全球視野。
總部位於日本的武田製藥與凱悅酒店共同推出了IBD關愛菜單,展現了中國社會方方面面對於提升罕見病患者生活品質的努力。昕諾飛在活動中推出的素食公益菜單將使用LED照明技術生產的農作物,運用在菜單之中,展現了科技對中國可持續農業的推動。贏創工業集團和上海日報一起發起了「理想餐桌」繪畫比賽,共計收到繪畫作品386幅,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少年兒童,用畫筆表達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理解。
作為此次活動的協辦單位,農商銀行積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持續創新「三農」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加大信貸供給力度,充分發揮上海地緣優勢與資源優勢,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為使命,做細、做實、做深、做透「三農」金融工作。此次活動期間,市民可登陸農商銀行和光明集團合作的「食在有禮」小程序,光碟打卡滿三次即可獲得一張20元的「助農禮券」。
活動當天,位於汾陽路150號的白公館,這座有百年歷史的「小白樓」搖身一變,成為了「理想餐桌展示館」:門口的花園變身「希望的田野」,呈現了一場別出心裁的「助農市集」;曾經招待過滬上名流的飯桌,擺滿了來自幫扶地區的特色食材;更有各種助農產品的試吃品鑑,讓大家足不出滬,進行一場從視覺到味覺的助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