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被譽為臺灣「黑鏡」,你的人生是否也被人支配?

2020-12-24 那一抹幽藍

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一部臺灣電影《媽媽的遙控器》,這部電影被譽為臺灣「黑鏡」,這部電影反應的就是臺灣社會環境中家長對孩子窒息的愛,過分掌控孩子的人生,看完之後讓人心裡沉甸甸的,不由得思考起來,自己的人生是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廢話不多說,咱們開始講今天的電影《媽媽的遙控器》。

影片開頭,就是我們的主角之一,男主的媽媽,因為老公的背板二人離婚了,從此成為了一個單親媽媽,而她的兒子就是我們的男主小偉,因為婚姻的失敗,母親的生活重心完全專一到了孩子的身上,對還的學習非常關注,但是小偉的成績並不是很好,此時的小偉已經是一名初三的學生,和許多同學一樣,都憧憬著畢業之後的旅行也同樣面臨著升學的壓力,但是如果成績不過關媽媽一定不會同意自己和同學的旅行,小偉想到了個主意,私自刻了學校的印章,偽造了一份令媽媽滿意的成績單。

事情發展的並不是很順利,媽媽在無意中發現了小偉刻的印章,母子二人爭吵起來,小偉因為媽媽不允許自己去旅行,就說了句「如果是爸爸的話,一定會讓我去的」,婚姻是媽媽心中永遠的痛,面對兒子的不聽話,丈夫的背叛,這個女人顯得無助焦慮,一個人來到外面抽菸,命運從這裡開始發生了轉變,母親遇到了一個人,在他那裡,母親得到了一個遙控器,這個不是普通的遙控器,他可以控制兒子的人生,接下來每天,小偉都會遇到相通的情況,熟悉的路人,被籃球打中,一樣課程。這些情況讓他非常的困惑不解。

他問媽媽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媽媽告訴他如果一遍學不會的課程就多學幾遍,原來媽媽手中的遙控器可以讓小偉的人生倒流但是保持著記憶,反覆的經歷某個時間發生的事情,這樣的人生讓小偉的生活變得麻木,不停的重複著之前經歷的一切,一旦做出讓媽媽不滿意的事情就會被退回這一天,直到媽媽能得到滿意的答案,這樣的人生已經失去了自由,猶如被困在籠子中的小鳥,但是小偉依然在努力學習著,或者說是在討好自己母親,不要把自己困在這一天。

一直到小偉遇到了一個女孩,事情發生了轉變,這個女孩叫作曉嵐,她和小偉有著共同的愛好,他們都喜歡畫畫,二人很快成為了好朋友,一起開心的玩耍,小偉開始逃課與曉嵐在圖書館學習,曉嵐邀請小偉去自己家裡做客,她的家庭氛圍輕鬆自在,他們可以肆意玩耍,用顏料畫出自己最喜歡的畫面。二人關係越來越親密,一起逛街、拍照成為了情侶。事情還是被小偉的媽媽發現了,他把小偉的人生重置到了與曉嵐相識的前一天,此時的曉嵐已經不認識小偉了,失去曉嵐的小偉崩潰了,嘗試著用各種方式進行自殺,但是都被媽媽用遙控器救了回來,小偉終於無奈了,他質問媽媽,到底還要自己死幾次,這裡是母子矛盾爆發的高潮,也是小偉對命運開始妥協的關鍵點,媽媽抱著小偉並沒有退讓,也沒有解釋。

小偉還是按著媽媽的想法開始了不屬於自己的人生,他成為了媽媽眼裡的好孩子,成為了社會的精英,之後又在媽媽的安排下進行相親,這次相親的女孩成為了小偉人生喚醒的轉折點,女孩告訴他,自己也是家裡逼迫來相親的,但是自己並不會妥協,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來掌握,並且斥責小偉,這樣的行為是懦夫的表現,小偉終於恍然大悟,在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偷出了遙控器,告訴媽媽這個遙控器是屬於自己,自己的人生應該自己承擔後果。他激動的穿過馬路,被飛馳而來的汽車撞飛,畫面一轉,小偉來到了和曉嵐相識那天的圖書館,曉嵐依舊和當初一樣清純可愛,自己卻經歷了太多的生活折磨,二人最後會怎樣呢?

現實並不存在能夠重置人生的遙控器,但是卻存在著被媽媽掌控人生的孩子,他們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生呢?有沒有人為他們考慮過?自己的人生應該自己承擔後果。影片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矛盾,孩子到底還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是父母人生的接替者還是父母夢想的完成者?這部電影確實帶給了人們無限的反思,我們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面對孩子呢?

相關焦點

  • 臺灣版《黑鏡》,刷新了我對神劇的認知
    臺灣版「黑鏡」,刷新了我對神劇的認知原創:        魚叔獨立魚電影獨立魚電影         微信號duliyumovie功能介紹承包你全年的電影片單,延長三倍的人生體驗。
  • Netflix的互動電影《黑鏡》(Black Mirror)即將上映
    黑鏡:Bandersnatch是Netflix最新的互動視頻。但Netflix之前的努力都是針對兒童的動畫故事,而《黑鏡》則將這種新模式推向了一個更黑暗、更扭曲思維的方向。交互式視頻常常讓人覺得是一種噱頭,是對過去那些你自己選擇冒險書籍的數位化。
  • 《黑鏡》又出神作,新電影長達5個小時?
    這部電影名叫《黑鏡:猛獸》(Black Mirror: Bandersnatch),在網絡流媒體平臺Netflix上發布。   消息來得非常突然,之前雖然有粉絲推測說這部電影就是《黑鏡》一直在籌備的互動式劇集,但Netflix方面在電影上線前完全沒有公開確認過,也沒有拿「交互電影」的關鍵字做噱頭。
  • 豆瓣評分8.1,《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部臺版「黑鏡」刺痛萬眾...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勉強自己變得像他們,但不要想讓他們變得像你。——紀伯倫自古以來,親子關係都是最親近又最糾結的關係。
  • 觀眾決定劇情走向 Netflix推首部互動電影《黑鏡》加長版
    觀眾決定劇情走向 Netflix推首部互動電影《黑鏡》加長版   速途網12月29日消息(報導:汪妍妍)據CNBC、Collider等外媒報導,美國東部時間本周五,流媒體巨頭Netflix發布了一檔新的互動影視作品《黑鏡
  • 《黑鏡》交互電影上線 網友:不就是高配版橙光遊戲?
    《黑鏡》交互電影上線 網友:不就是高配版橙光遊戲?圖片來源:Netflix《黑鏡》交互電影。Netflix上周五發布了第一部獨立的《黑鏡》電影《黑鏡:潘達斯奈基》(Black Mirror: Bandersnatch),該片歷時近兩年的精心製作,是一部互動電影,可由觀眾選擇故事情節走向。Netflix周四宣布的「Bandersnatch」預告片將其描述為一場「黑鏡盛事」,但Netflix沒有向公眾透露大部分細節。
  • 豆瓣評分8.1,《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部臺版「黑鏡」刺痛萬眾父母的心……
    最近一部被譽為臺灣版「黑鏡」的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就將視角轉向了這種親近又矛盾的關係中。但表現手法卻融入了科幻的風格,而這也讓它從一眾描寫親子關係得電視劇中脫穎而出,迅速火遍全球。這部劇到底有多火爆呢?據了解該劇已經在臺灣榮升為百大口碑臺劇排行榜前五名,在Netflix同步190個國家播出。
  • 《黑鏡》主創新片來了:2020 去死吧!
    《黑鏡》團隊請來了眾多知名演員,讓他們飾演 2020 年全球各行各業的人,從英國女王、歷史學教授、病毒學家,到行為治療師、社媒網紅、家庭主婦等,並對他們進行了「黑鏡式」的獨家專訪。(提醒:以下內容涉及劇透,雖然發生了什麼大家都知道)2020 年,就是一部《黑鏡》2020 年剛開始,就發生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
  • 臺灣版《黑鏡》,媽媽用未來遙控器讓兒子一天內上15節補習課!
    在我們印象中臺灣就好像是偶像劇的代名詞,但這麼多年過去了,當我們還在看新版《流星花園》的時候,臺灣已經出了一部與眾不同的暗黑神劇。曾獲金鐘獎的陳慧翎導演這次重回小熒幕,新穎的現實題材+魔幻科技,播出後被網友譽為臺灣版《黑鏡》。
  • Netflix接手,《黑鏡》為何跌下神壇?
    他向英國電臺Channel 4兜售這部劇集的時候,手頭完成的三個劇本大綱剛好都是關於未來科技的主題,還得到了極好的反饋,於是誤打誤撞催生了這部利用科技講述倫理故事的迷你劇。黑鏡就是你眼前這塊屏幕與科技死磕到底的決策促成了《黑鏡》劇名的誕生。「黑鏡」代表著當你關掉電視、電腦、手機屏幕之後凝視的那塊黑色鏡面。
  • 影評:電影《塔利》點評,獻給長大之後的每一位女性,感悟人生
    媽媽的角色這個夜間保姆的出現,當她重新得到了健康的生活並且開始重新思考著自己現在的人生。我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喜歡它的調性,例如導演過往的風格,寫實的生活、一半苦澀另外一半是得過且過的逃避,又摻了一點幽默,讓這部電影的味道顯得複雜又獨特,也像是微醺時的平靜還有歡愉!
  • 你的社會等級由他人評分決定,《黑鏡》的設定是否會變成現實?
    新近出版的《黑鏡:創作內幕》一書,藉由《黑鏡》主創與演員的對談,揭示了《黑鏡》系列暗黑世界觀的由來。然而,他越是嘗試攻擊身邊人,就越成為查利·希恩(Charlie Sheen)風格的民間英雄,所以他永遠也無法把自己的聲譽降到零。如果有人把這個劇本拍成電影,請記得他們欠我們一筆錢,因為那是我們的創意。
  • 現實版《黑鏡》,把魔幻的2020拍成電影
    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諾斯在光影裡尋找每個人的精神角落2020年或許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魔幻」的一年:新冠疫情、奧運延期、英國脫歐、平權運動等問題不斷,全世界人民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儘管如此艱難,但我們還是堅強地挺過了這一年。如果把2020年拍成電影,那麼註定是一部魔幻災難狗血爛片,也許劇本都沒人敢想出來。
  • 它更是被譽為《美麗人生》2020年要看的第一部電影
    這部片於今年1月3日上映的影片《美麗人生》,是22年前的義大利電影,此次影院是重新播放4k重製高清版本。這部老電影到底憑藉著什麼魅力,能在上映這麼多年後重新殺回如今電影市場火熱的中國大陸。集中營的日子是電影的高潮。在沒有希望的集中營,納粹把猶太人當作家畜一樣對待。所有這些我襯託,我們看到男主角的機智和幽默,男主角的圭多是兒子欺騙一個遊戲,說他是聰明和智慧的納粹軍官的兒子和孩子們一起吃飯,讓兒子收容所的遊樂場玩。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收容所的陰霾不吻合,很多情節觀眾看了都想笑,但笑到突然意識到,這還是收容所裡,他們沒有明天。
  • 《黑鏡:潘達斯奈基》劇情可操縱 這到底是遊戲還是電影?_遊俠網...
    昨日,《黑鏡:潘達斯奈基》正式登陸Netflix平臺,影片對電影的體驗方式進行了顛覆性的改變,引發爆炸式的反響!《黑鏡:潘達斯奈基》模糊了電影與遊戲的概念,玩家……不對,觀眾可以通過互動選擇自己想要的劇情,通過不同的劇情發展得到的結局也完全不一樣。一起來看看吧!
  • 關於《美麗人生》這部電影,為什麼會得到那麼多人的好評?
    最近小編喜歡看一些比較經典的電影,在網上找資源的時候,發現了《美麗人生》這部電影,其實以前也注意過這部電影,但是也沒有去看,這次小編專門要看一下,這部評分那麼高的電影為什麼受到那麼多觀眾的好評。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析一下。
  • 《燦爛人生》這部電影你看懂了嗎?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是什麼?
    從我第一遍看《燦爛人生》,到現在已經4個多月了,一直覺得自己不夠資格去談論這樣一部史詩。更精確地說,這是一部青春史,不僅關乎馬迪奧、尼古拉,更關乎整個義大利。終究,面對殘酷的人生,永遠脆弱敏感的馬迪奧選擇了死亡,佐珍在精神病院裡拒絕長大,尼古拉卻不斷自責。馬迪奧對美拉莉自稱尼古拉,我相信他是出於羨慕。因為變成尼古拉的他開朗、陽光、孩子氣,而回到馬迪奧,他衝動、抑鬱而悲傷。看到馬迪奧決絕地從陽臺上翻下,我幾乎改變了對自殺的看法。
  • 臺灣教育電影《必須過動》:成績不好的孩子將被「統一銷毀」!
    最近的一部電影《必須過動》,將學業競爭和優勝劣汰的問題放大到了極致:    高壓社會下,孩子們的人生從母體受孕開始就是一場競爭。   在影片裡,成績不好不只是考不上心儀的中學,甚至會被當成「不合格胚胎」,被當成垃圾一樣直接銷毀。
  • 這部由林依晨主演的《杜拉拉的追婚記》電影,很精彩!
    你們看過《杜拉拉的追婚記》這一部電影嗎?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吧!30好幾的杜拉拉二次歸來,一心想與王偉結婚的她遇到勁敵美少女沙噹噹,而另一名追求者陳豐,和新上司曲絡繹的出現,讓杜拉拉對人生的選擇陷入迷惘。面對接踵而來的問題,杜拉拉是否能再次「升職」成功呢?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不要再對孩子說為你好了
    閒來無事看了一部臺灣的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譽為中國的「黑鏡」,內容對人性的挖掘十分透徹。而臺灣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看完第一集就讓小編陷入深思。終於有一天,小偉拿到了那個一直操控他人生的遙控器,卻碰到了媽媽。在被車撞到之前,小偉還是按下了遙控器,又回去了他的人生。整個故事,媽媽總讓小偉洗腦般的說出這段話:「我一定會努力讀書,考上好大學,不讓媽媽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