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首先……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做了一個公眾號抬頭~~沒錯,就是這段話上面那行字:「餘溪之海,與你共勉」。
哈哈哈是我自己手寫的,以後每篇文章開頭都會有這張圖~好了進入正題。
6月22日,我從商家手裡買了一隻短鬚飛盤。
商家人很好,買一送一,又送了我一隻。
買的這隻,本來顏色就不是太好,當然也不貴,我覺得挺合適。
送的這隻,我拿到手的時候,已經脫藻脫的接近全白了,反正是送的,又不花錢,我也覺得挺好,努力養回來唄!
下面,我就一步一步告訴你如何養回來。
其實還是很簡單的。
如果沒看過前四篇,要先看,不然你不知道飛盤的精髓哦:
飛盤珊瑚飼養寶典(1)飛盤居然喜歡中高光?!
飛盤珊瑚飼養寶典(2)短鬚飛盤要不要喂?
飛盤珊瑚飼養寶典(3)聽說你家飛盤經常脫骨?
飛盤珊瑚飼養寶典(4)長鬚飛盤怎麼養?看完你會失望的……
Day1 檢查飛盤狀態
拿到飛盤的第一步,是檢查飛盤的狀態,確定它們到底不健康到了哪一步。
買的這隻:
這隻其實沒啥不健康的,只不過顏色不好而已。
送的這隻:
嚴重脫藻,近乎全白,這是非常不好的現象。
但是經過檢查,我也發現了一些讓我慶幸的事:
首先,這隻飛盤沒有脫骨。僅僅是脫藻。
這也就意味著,這隻飛盤有可能只是單純地因為光照不適而脫藻,這其實並不算太糟。
比起KH波動導致的脫骨、局部缺氧導致的潰爛等嚴重症狀,僅僅因光照的脫藻要好的多——更容易救回來。
其次,我用食物試了一下,這隻飛盤的觸手還有那麼點黏性(雖然黏性很小)。說明刺絲囊沒有完全受損,也說明它沒有「病入膏肓」。
有一點我需要告訴大家:
珊瑚和魚一樣,只要還能吃,就有希望。
(說的好像吃貨一樣……)
不管是飛盤還是腦類還是海葵,只要你餵它蝦肉,它還能吃進去,那麼就有希望救回來。
所以,雖然已經白化成這個鳥樣,我當時就明白:
這隻飛盤完全可以養回來。
Day1 低光低流靜養
我說過,任何新珊瑚,都先放在底部靜養一周。
更何況是已經不太健康的珊瑚。
如果再暴露於讓它不適的強光,很快就會掛掉。
所以,對於虛弱的珊瑚,保守地放在低光是最優選擇。
這兩隻飛盤,我暫且都選擇放在玻璃缸底,低光環境。
買的這隻,由於比較健康,所以可以單純地放在缸底,無遮無擋。普通弱光即可。
送的這隻,由於特別白化虛弱,我把它放在半陰影處,有活石略為遮擋,光照比一般弱光更弱。
Day 3 第一次餵食
珊瑚適應兩天之後,可以進行第一次餵食了。
餵食方法我寫過,就是蝦肉剪成小塊,輕輕放在它們的觸手上。
它們就會自己運到口中。
脫藻的這隻飛盤,已經相當虛弱,吃飯非常非常慢。不過沒關係,它最終還是吞下了它的第一塊蝦肉。
對於這種極度虛弱的珊瑚,你餵的時候注意幾點:
1、把蝦肉直接放在它的口器上,或者非常接近它的口器的地方。讓它很容易就能吃到,別讓它費力從邊緣把蝦肉「運」到口器裡。
2、如果一開始它不吃,沒事,就把蝦肉這麼放著,並且讓水流靜止,也不要有魚蝦打擾。給它點時間,它會非常非常非常慢地吃進去。
只要這個珊瑚還沒有病入膏肓,哪怕過很多分鐘,它終究能慢慢吃下去。你就把蝦肉一直放在它的口器上就行。
如果你缸裡有魚蝦搶走蝦肉,你需要一個餵食罩,請看這篇:
買買買!必備海缸小物件!還教你阿隆發怎麼用~
Day 6 第二次餵食
虛弱的珊瑚當然需要更多餵食來提供能量。
於是在第六天,我進行了第二次餵食。
買的飛盤和送的飛盤享受了同等待遇,吃了一頓鮮蝦大餐。
Day 7 飛盤位置調整
在第七天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小問題:
買的這隻飛盤,底部非常平,和玻璃缸底緊密地貼合在一起。
在貼合處,有了幾處極小的腸子裸露。
我立刻明白是周圍魚糞、碎屑所致,於是我不再把飛盤放在玻璃上,而是放在了我的生蠔上……
(這張照片是好幾天後拍的,不是當天拍的,只是給大家一個示意)
對於短鬚飛盤這種皮實的珊瑚,這麼小的創口,只要飛盤本身健康,你又勤喂,第二天即可痊癒。
對於你來說,飼養飛盤初期,至少每3-4天檢查一次飛盤,是否有小型創口。如果有,儘早做處理,飛盤很快就能痊癒。
這種小的受損,如果不做處理,最終會演變成明顯的脫骨。千萬不要等到它已經脫骨一圈了,再發微信問我:「我的飛盤脫骨了,怎麼辦?」
繼續說這隻買的飛盤:
(生蠔又說:「關我毛事?」)
生蠔架高了飛盤,使得飛盤周圍水流暢通。
同時,我把買的這隻飛盤(連同我的生蠔)往燈正下方移了一些。
因為經過一周的觀察,這隻飛盤完全能適應此處的光照,我可以給它加點光,看看它是否會更喜歡。
同樣,送的這隻,由於表現良好,我也把它挪到了無遮無擋的地方,不再放在半陰影下,讓它享受更多的光照。
可能你會問:「送的這隻為什麼還放在玻璃上,不放在活石上呢?」
你有沒有發現,送的這隻飛盤,底部非常不平:
即便是放在玻璃上,其實也只有少數幾個點能接觸玻璃。其他部位由於不平,則是架空的。
我觀察過,水流可以很暢通地從飛盤下部經過,不會產生碎屑堆積,我自然沒有必要把它挪走。
Day 11 第三次餵食
如此高頻地餵蝦,完全是為了把虛弱的飛盤養回來。
足夠的餵食和合適的光照,使得飛盤已經有明顯好轉。
這個時候,買的飛盤已經有了明顯的顏色改善:
送的飛盤顏色變深了,說明也有了明顯的蟲黃藻恢復:
Day 15 第四次餵食
這次餵食由於偷懶,我直接用魚糧餵的。
偶爾幾次可以,但是長期還是要以蝦肉為主。
Day 18 明顯改善
好了,送的這隻已經基本救回,蟲黃藻回到了一個較為合理的數量。
買的這隻顏色也大為改善。
當然,顏色的改善不僅僅因為飼養與餵食,也與燈的光譜有極大關係,這個專題我已經寫過,不再贅述:
珊瑚顏色進階:相愛相殺的蟲黃藻與螢光蛋白(上)
珊瑚顏色進階:相愛相殺的蟲黃藻與螢光蛋白(下)
我們再來看一下買的這隻顏色變化:
再看看發貨當天賣家拍的俯瞰照片,和我養了18天後的俯瞰照片對比:
我們看看送的這隻顏色變化:
再看看發貨當天賣家拍的俯瞰視頻截圖,和我養了18天後的俯瞰照片對比:
結尾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很簡單?
其實步驟本身是不難的,無非就是挪一下位置,喂喂蝦肉。
但是對於光照的把握、挪位置的時機,其實並沒那麼容易。
什麼時候該挪、又該挪到哪裡,到底給它多少光照,隨著你們經驗的豐富,會更加清晰。
我起初放出這個照片的時候,很多人問我是不是往缸裡加了什麼東西。
大概是現在的商家太成功了,讓很多新手都非常信賴產品。
但我不同,我並不依賴產品,我也很清楚,大部分產品(添加劑)並無卵用。
各種各樣的「成熟劑」、「AB劑」,不如你用好點的鹽,多換幾次水。
各種各樣的「生長劑」、「珊瑚能量劑」,不如你實打實餵幾塊蝦。
我並不是商家,不靠賣添加劑過日子,也不必為它們辯護。
以此兩個飛盤來證明,珊瑚的飼養,沒有那麼多虛頭八腦的東西,最重要的,永遠是燈、流、水和喂。
適當地使用一些添加劑,確實可以讓你更省心,這個我並不否認。
但是相信我,真正給珊瑚帶來實質性改變的,永遠不是添加劑,而是你。
長鬚飛盤和短鬚飛盤的飼養正式完結。
以後若有機會,會和大家談談大舌頭與異形飛盤的飼養。
前四篇文章寫了有好幾個月了,這篇文章寫了也有兩周。現在,這兩隻飛盤和Day18時又不一樣了。
最後,我們來看看這兩隻飛盤的最新現狀吧(養了34天),肉也厚了,須子也出來了,顏色更是漂漂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