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周知,河北是高考強省,每年河北高考第一名分數都基本接近滿分,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學子們打飯時間還在讀書的視頻和圖片,走路都是用跑的,看到他們學習的那股熱情勁,又讓我們體會了一把什麼叫「別人家的孩子」。
由於疫情的影響,有很長一段時間孩子們都沒法正常去學校上課,但這並不影響學子們的努力,我們可以在各種社交平臺看到家長們曬娃,早上5:30起床學習,作息時間嚴格按照學校的時間來,練習量也跟在校時期一樣,考試也是照常進行,家長負責監考,試問這樣的孩子不成功誰成功?
河北高考成績在昨天公布,成績一出,有些出乎意外,因為今年河北的高考狀元竟然不是出自衡水中學,而是來自和別承德第一中學的學生邢雨菡,數學143分、英語147分,理綜291分。高考狀元花落誰家並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問題,其實我們關注別人家孩子成績,更是想學習高考狀元的學習經驗。
平時我們一說到學霸、狀元之類的詞肯定會想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場景,但其實現在真正的學霸不是死讀書、讀死書了,而是綜合能力比較強,研究了幾個高考狀元的性格特點,並對他們做了以下總結。
總結高考狀元擁有的5個好習慣,你家孩子有嗎?
一個是合理安排時間,成績好的同學,一般時間管理能力都比較強,對時間的規劃也很合理,基本上自己的作息時間會按照自己規定好的時間來完成自己原計劃要做的事。有些學習不好的孩子,總是讓家長追著喊著才能做完自己的事,這樣的效率會比較低下,而且時間長了孩子的內心會十分痛苦。
另一個是自我管理其實就是自律,可以控制自己的言行,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都安排的很妥當,不需要家長催促和監督。
我們知道閱讀在學習甚至是工作中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學習中,如果不愛閱讀不會閱讀,那就沒辦法做到知識的吸收和積累,而且平時讀書多的人和別人交流起來也是有條有理,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但不會讀書或者不讀書的人和其他人在問題的交流上就會有點困難,容易搞砸事情,所以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閱讀都特別重要。
前段時間看到網上曾做過一個調查,平時除了學習喜歡做什麼?八成的狀元們愛好都是看書。
自我管理其實就是自律,可以控制自己的言行,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都安排的很妥當,不需要家長催促和監督。就像河北高考狀元邢雨菡在接受採訪時分享學習經驗時說,遇到的題型一定會弄明白,出過錯的題一定要保證不再錯。試問有這樣的自我管理能力,家長還需要督促嗎?
古代的高考狀元可能會有書呆子,但現在社會,越是優秀的人,愛好越廣泛,他們能把自己學習、生活、娛樂等時間充分的利用起來,並在不斷地探索和追尋自己喜歡的東西。如果只是逼著孩子只是學習學習,孩子的心態也會越來越不好,最後得不嘗試。
優秀的人,往往做事都特別專注,只有專注才能把事情做到極致,也能幫助我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規定的事。和學習一樣,普通學子和高考狀元的時間一樣,為什麼能比別人的分數高出那麼多,這就在於他們在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全神貫注的去做。
其實我們會發現,這些品質都是需要我們在孩童甚至幼兒時代就要給孩子養成的。高考狀元的家長們都特別重視孩子的習慣養成,從小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所以別再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培養自己的孩子擁有這些優秀品質。
現在下單,一本不到10塊錢,說不定,下一個狀元就是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