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歷年高考狀元發現,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2020-08-19 家有二寶聊育兒

高考成績放榜,最近幾天,朋友圈和各大瀏覽器全都是各個省市高考狀元,幾家歡喜幾家愁,也有人考上心儀的學校,有人則遺憾落榜,很多家長都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看過幾篇狀元的報導之後,我覺得天才的成功是不能複製的,但是學霸成功的背後有著一個共同點。

不是智商的高低,也不是地位的高低,而是來源於家庭,歸根結底是來源於父母的教育。

只有小時候定型,後面的路才好走

2019年廣西的高考狀元楊晨煜媽媽說過:只有小時候定型,後面的路才好走。是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之後的路才會更好走。

今年的高考狀元中有一位來自重慶的小姑娘尤其亮眼,她叫謝欣穎,3年前是中考狀元,現在又是高考狀元,更是全國二卷的狀元,可謂是三元及第。

他的老師說她的從學習習慣特別好,有很強的的專注力,邏輯思維能力非常好,很多人想知道這樣的孩子都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但是他的父親說,自己根本沒有刻意培養。

但是家長可別誤會了,這裡的不培養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讓孩子自由發揮,而是在孩子小時候做好了一切,後面就可以順其自然了。

謝爸爸說,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看繪本等,小時候看不懂我們就給他講,後來他能看懂了就換他給我們講。時間長了,孩子就喜歡上了閱讀,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

在她5歲的時候就帶她學鋼琴,還通過了鋼琴的10級考試,這是為了培養他的專注力。

其實,一個學霸的養成一定是有很多因素構成的,比如專注力。比如邏輯思維能力。比如認真的習慣等等,而這些習慣都是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的,這樣孩子長大之後也能更省心。

每個人的成功都是不可複製的,但他們一定是有共同點的。而養成好習慣就是其中之一。

培養孩子的好品質,從不做學習機器開始

通過近幾年學霸的對比我們發現,除了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外,他們同樣是多元化發展的,今年的武漢理科狀元唐楚玥,除了成績好,還有許多愛好,吹拉彈唱、打球什麼都會。

去年的廣西狀元楊晨煜,會打羽毛球,書法也相當好;

去年深圳狀元溫卓越,字寫得特別好 ,像印刷體一樣,高考作文得了滿分。

想讓孩子取得好成績,這件事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一味的追求成績而扼殺孩子其他方面的興趣也是不可取的。

很多家長說,有時候孩子的成功靠的是天賦,但是在我看來,每一個橫空出世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孩子小時候不愛學習、怕吃苦、沒有耐力,家長總會說:孩子還小,等他長大了就好了。但是那個孩子小時候不是愛玩的,為什麼人家的孩子就能靜下心來鑽研呢?

孩子小的時候不好好教育 怎麼能指望孩子長大之後會有所改變呢?要知道,很多習慣都是在小的時候養成的,一味的心疼孩子只會失去幫助孩子培養品質的好機會,這樣的孩子將來也不會有很大的出息。

才藝、學習看起來毫無關聯,但究其本質還是一樣的,想要學好才藝,想要取得好成績,靠的都是堅持、自律、專注。

教育的本質,就是拼父母

2004年,安徽的高考狀元曾經說到:偶爾我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爸爸媽媽注意到了,但是他們不會說什麼,只是默默的關上電視開始看書,看見他們看書,我也不好意思不看了。

是啊,孩子有時候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是什麼樣子的,很大程度上,孩子也會是這個樣子的。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很多行為都影響著孩子的行為習慣。我們說這些並不是告訴家長一定要將孩子培養成高考狀元才是成功,也不是鼓勵每個人都成為狀元,更不是將不是高考狀元就肯定不能成功了,畢竟每個人的長處不同,人生際遇更是不同。

我們想傳達的是,家長應該給我們的下一代留下的是勤儉、自律、專注的好品質,而不是兩手一攤說自己什麼都不知道的行為。

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自己首先就要成為別人家的父母,否則你憑什麼要求你的孩子這樣做呢?當我們要求孩子成為我們心中理想的樣子的時候,想想自己成為自己理想的樣子了嗎?

養育一個孩子的時間是很漫長的,這段時間不僅是培養孩子的過程,更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看見,每一個橫空出世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所以在這裡給大家推薦這套《正面管教》,是專門為家長所寫,幫助家長成為孩子的人生規劃師,也幫助家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一共有5冊,分別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正面管教》《好父母不吼不叫》《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全面系統的幫助家長解決育兒路上的「攔路虎」。

書中不僅有育兒乾貨,還有許許多多的實例,幫助家長從中進行分析,達到解決自己問題的目的。畫面美觀、書面不易摺疊,紙張環保加厚不易破損。

這套書已經為無數的家長解決了育兒路上的難題,相信你也能從中有所感悟!

相關焦點

  • 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高考成績放榜,幾家歡喜幾家愁。一邊是有人遺憾落榜與大學無緣,另一邊是各省高考狀元被曝光,名校紛紛拋出橄欖枝。家長群裡常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還有父母感嘆天才無可複製。但看了他們的相關報導,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
  • 高考狀元秘籍:每個橫空出世的奇蹟,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有句話說,所有光鮮亮麗的背後,都飽含著常人所不知的痛苦。這世上哪有什麼橫空出世的奇蹟,不過都是經過精心準備的必然結果。每一個橫空出世的高考狀元,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隨著2020高考各省成績相繼出爐,各省的考生也開始了他們關鍵的報考工作。
  • 高考成績放榜:那些橫空出世的狀元背後,都是奮力託舉的父母
    高考成績放榜,幾家歡喜幾家愁。一邊是有人遺憾落榜與大學無緣,另一邊是各省高考狀元被曝光,名校紛紛拋出橄欖枝。家長群裡常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還有父母感嘆天才無可複製。但看了他們的相關報導,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
  • 高考成績放榜:那些橫空出世的狀元的背後,都是奮力託舉的父母
    高考成績放榜,幾家歡喜幾家愁。一邊是有人遺憾落榜與大學無緣,另一邊是各省高考狀元被曝光,名校紛紛拋出橄欖枝。但看了他們的相關報導,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不是出身,不是智商,而是家庭。就像那句話說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 48位高考狀元身份揭秘:每個橫空出世的奇蹟,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就像那句話說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邏輯能力、鑽研能力、認真細緻的習慣.這些好習慣,如果父母從小都逐一刻意培養,幫孩子去鍛鍊,那麼即使孩子的天賦到不了狀元的程度,相信未來也一定不會差到哪兒去。看過很多狀元父母的採訪,發現天才不可複製,但優秀一定有跡可循。
  • 48位高考狀元身份揭秘:每個橫空出世的奇蹟,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高考成績放榜,幾家歡喜幾家愁。一邊有人遺憾落榜與大學無緣,另一邊是各省高考狀元被曝光,名校紛紛拋出橄欖枝。家長群裡常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還有父母感嘆天才無可複製。但看了他們的相關報導,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
  • 高考狀元揭秘:每一個優秀孩子背後都有父母的奮力託舉!
    家長群裡常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還有父母感嘆天才無可複製。但看了他們的相關報導,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不是出身,不是智商,而是家庭。就像那句話說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 高考狀元來啦!每個橫空出世的奇蹟,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她叫謝欣穎,高考總分726分。3年前她是重慶中考狀元,今年是重慶高考狀元,還是截至7月25日已查到的全國二卷狀元,傳說中的「三元及第」。這樣的孩子是怎麼培養的?謝爸爸給出的答案出人意料:「根本沒有培養過。」但這個「沒有培養」,並不是兩手一攤的撒手不管,而是從源頭上的未雨綢繆。
  • 今年最紅的北大女生: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奮力託舉
    又一年開學季過去了,暑假期間熱熱鬧鬧的各家狀元也都入了心儀的學校。這其中,有一個很特別的女孩,因為入學又一次上了熱搜。她叫鍾芳蓉。那個報考北大考古系,引發4億人討論,被稱為考古界團寵的留守女孩。鍾芳蓉的父母最可貴的地方在於:他們知道自身的知識有限,懂得不多,卻不執拗於自己的認知,更不強塞給孩子自己的意願。他們把自己當做孩子穩固又堅實的後方,用盡全力託舉著孩子,為了在關鍵時候,推他們向更遠的地方去。讓孩子踩著自己的脊背,走上更寬的大路。
  • 學霸後面,都是父母奮力託舉的
    家長群裡常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還有父母感嘆天才無可複製。但看了他們的相關報導,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不是出身,不是智商,而是家庭。 就像那句話說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只有小時候定型,後面的路才好走」今年重慶高考理科狀元很傳奇。
  • 武亦姝進清華、廣西狀元730分:每一個橫空出世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與武亦姝同一時刻霸屏微博的,還有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他以語文140分,數學150分,英語150分,理綜290分,裸分730分獲得了總分第一。還創下了廣西自恢復高考以來,理科總分最高分的歷史記錄。這世上從沒有毫無理由的橫空出世,所有的教育方式都是寂寞的,只有耐住寂寞堅定不移,才能看到一線曙光。每一段腳踏實地的努力,都映射著更高一級的人生軌跡。每一個創造出奇蹟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作家鮑德溫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 020年48位高考狀元身份揭秘:父母奮力託起的奇蹟
    ​2020年48位高考狀元身份揭秘:每個橫空出世的奇蹟,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高考成績放榜,幾家歡喜幾家愁。一邊是有人遺憾落榜與大學無緣,另一邊是各省高考狀元被曝光,名校紛紛拋出橄欖枝。家長群裡常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還有父母感嘆天才無可複製。但看了他們的相關報導,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不是出身,不是智商,而是家庭。就像那句話說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 武亦姝進清華、廣西狀元刷屏: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一舉奪冠後,無數網友迅速被她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雅的談吐實力圈粉。尤其是在爭奪攻擂資格的「飛花令」環節。當期的飛花令主題字是「月」,她和博士姐姐以「月」字吟詩,在被主持人提醒所說詩句重複後,全場氛圍緊張到了臨界點。她卻從容淡定,吟出《詩經·七月》裡的那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引得評委拍案叫絕。
  • 哪有橫空出世的天才,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複課後,衡水中學的學生再也沒有離開過學校一步,哪怕是高考當天,父母也只能在校門口與孩子「心靈感應高考沒有奇蹟,衡水中學的牛逼也不是神話。所有開掛的背後,都是努力到極限再逼自己一把。04最不該放縱的是孩子,最不該偷懶的是家長徐孟南曾多次向媒體透漏:如果當時有人勸我,我一定不會考零分。然而,每個孩子的教育,都是一場無法撤回的直播。
  • 高考狀元都來自怎樣的家庭?
    這幾天,2020年各省高考成績陸續放榜!對於考生來說,這可能是一場狂歡,但對於家長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反思。高考狀元都來自怎樣的家庭?我對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確?我們常常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很優秀,卻沒有發現,「別人家的父母」同樣也很優秀。
  • 文章刷爆朋友圈: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她們公司,很多同事家都是這樣的情況,因為工作忙,平時很少管孩子,好多孩子最後也就上個專科什麼的,在外面找不到像樣的工作,然後就通過父母的關係來公司上班,人們戲謔這些孩子為「公司寶寶」。表嫂說,一個優秀的孩子,是全家努力的結果。
  • 2020各省高考狀元出爐,為你揭露真相:高考拼的是父母
    這幾天,2020年各省的高考狀元已經陸續誕生了,最先走進人們視野的是湖北高考狀元---唐楚玥。在前段時間,湖北曾作為疫情的重災區成為全國的焦點,而今,人們自然非常關注這個省的高考了。優秀孩子的家庭教育都相似,而失敗的教育家庭各有各的問題。沒有這一路父母的披荊斬棘,就沒有這麼順理成章的「運氣」。而好運氣,都是父母從小種下的。安徽盲人考生昂子喻取得了635分,超當地理科一本線120分。很多人都將其視為榜樣。
  • 2020高考狀元出爐,總分725:優秀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在不久前放榜的2020年高考中,以725分的優秀成績摘得了湖北理科「狀元」。其中,語文146分,理科數學149分,英語143分,理科綜合287分。調侃中都是欽佩。唐楚鑰的父親唐強說,孩子之所以取得佳績,與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大關係,一定要從娃娃抓起,另外也要從小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興趣愛好。
  • 詩詞才女考入清華: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後面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文:家長慧,花三絕這些天,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出爐,全國優秀的學子也陸續被新聞媒體報導登上微博熱搜,其中有一個面孔大家都特別熟悉,那就是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武亦姝。在發現自己孩子的天賦與優秀時,只有內心強大的家長,才能為孩子保駕護航。除了教給孩子一個好心態,遇事寵辱不驚外,武亦姝的父母更是培養了孩子的自律。
  • 看過68位高考狀元後才發現:你以為名校在挑孩子,其實是在挑父母
    作者:木子可(爸媽精讀主筆)高考狀元年年有,今年史上最難高考年,卻出了這樣兩位傳奇女狀元。,你會發現,他們背後都站著一對優秀的父母。聰明的父母,都懂得點燃孩子身上的三把火。高考狀元不是一朝練成的,世上所有的成功都是有跡可循的。柴靜說,每個成功的笑容背後,都是咬緊牙關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