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刷爆朋友圈: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2020-10-10 康橋寶貝秀

前段時間陪女兒看一個節目,裡面有一段話記憶特別深刻: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都敵不過他敗家一年。

其實,很多人都問過:每天說陪伴、說管教孩子,可是我不去掙錢,怎麼養孩子?整天陪孩子,一家子喝西北風嗎?

這個問題,就需要你自己來平衡了。

我有位遠房表嫂,前段時間辭了職,我覺得很不理解。

她們兩口子都在一家股份制公司上班,幹了大半輩子,雖然工作很忙,但待遇還不錯。

而且,公司比較有人情味,安排了很多不好找工作的職工子女。

表嫂家的大兒子也給安排到了那裡工作,表嫂眼看過幾年就可以退休了,這時辭職,是腦子進水了嗎?

表嫂和我說了理由。

老大小學時成績也不錯,可上初中後就貪玩了,大人也沒時間管,成績一落千丈,最終只上了個技校。

表嫂總結老大後來成績差的原因,就是這些年她們夫妻幾乎很少關心孩子學習,覺得那是孩子自己的事。

她們公司,很多同事家都是這樣的情況,因為工作忙,平時很少管孩子,好多孩子最後也就上個專科什麼的,在外面找不到像樣的工作,然後就通過父母的關係來公司上班,人們戲謔這些孩子為「公司寶寶」。

表嫂說,一個優秀的孩子,是全家努力的結果。

她家小兒子今年小升初,成績特別好。她不想讓老二做什麼公司寶寶,所以辭了職打算陪伴他這幾年,說如果能夠讓孩子考一個好大學,去看看更寬廣的世界,一切辛苦就值了。

幾年前,我搭一位同事的車下班,一上車看到他十歲的兒子在裡面,正是期中剛考完試,我順嘴問了一句:寶寶這次考試成績怎麼樣?

那個孩子手裡正拿著他爸爸的手機打遊戲,頭也不抬地說:不咋地,語文全班倒數第一,數學倒數第二。

同事尷尬了,和我解釋,每天太忙,也顧不上他,學習都耽誤了。

扭頭又吼了他兒子一句:你天天玩遊戲,學習能好了才怪!

他兒子也不甘示弱:你不也每天玩嗎,還好意思說我!

爺倆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揭起了老底,弄得我哭笑不得,不知該說啥好。

網上曾經有一個近十年高考狀元父母職業的統計表,其中,教師佔的比例最大,35.09%,其次就是公務員,打工人員和農民只佔了很少的比例。

我身邊差不多也是這樣的情況,很多優秀的父母,孩子成績基本不會跑偏,而那些資質平常的父母們,孩子甚至連考高中都困難。

一開始我也覺得是資源的分配不對等,才造成這樣的結果,後來發現,這僅僅佔很小的比例,更多卻是,父母思維的差別。

作家艾小羊在一篇文章中寫過:他們明白奮鬥的艱難,人生的不容易,能將自己受過的苦,換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優良的學習、思考習慣,傳承給孩子。

真的是這樣,越是為讀書拼搏過的父母,越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他們會努力幫孩子插上羽翼,讓他去更廣的世界飛翔。

我曾經看過一個記錄片----《你越不努力,你的孩子越沒出路》。

這部片子跨度七年,跟蹤拍攝了幾個不同家庭背景孩子的成長之路。

其中一個姓馬的小女孩,家是山區的,12歲,父母一年到頭忙,日子還是很艱難。

三年後,又拍了這個小女孩,她已經輟學。她父親說,女娃早晚也是嫁人,讀那麼多書幹嘛?

又過了四年再去拍,這個女孩已經結婚,和她聯繫,被拒絕了。她的命運,註定和父母一樣,一輩子走不出那座山,為生存忙碌。

在那部紀錄片中,還拍攝了一個17歲的女孩,她家庭條件優渥,大都市長大,從小上最好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上的是美院附中。

可惜,她在高考前選擇了輟學。

後來,父母就把她送到歐洲,在那裡,她偶爾會接一些小活,帶到國內完成,慢慢積累了一些經驗和人脈。

七年後再拍她時,她已經有了自己的藝術投資公司。

這個女孩子雖沒有讀太多的書,但因為她站在父母的肩頭起飛,起點就是很多人要用幾代努力才能達到的,所以,她的出路也不會太差。

是的,孩子的前途,不僅拼自己,還要拼父母,最終,都是兩代人甚至幾代人疊加的結果。

前段時間演完的電視劇《少年派》,裡面的錢三一就是一個學霸,後來考上了清華。

有人說他是因為基因好,往上三代都是名牌大學高材生。可是,你只看了他的基因,你看到他母親裴音的付出了嗎?她本來是一名優秀的女高音歌唱家,可為了兒子錢三一,她十幾年的時光都傾注到了孩子身上,放棄了太多。

還有剛剛演完的《小歡喜》,裡面由陶虹扮演的宋倩,本來是重點中學的金牌物理老師,為了女兒喬英子能夠考一個好大學,辭職在家,一心一意陪伴女兒。

英子的成績一直在全校排前幾名,高考更是考出了可以進清華的高分,那裡面有多少宋倩的心血啊!

不是每個孩子天生就是學霸,更多的孩子,都是像最初學走路一樣,需要父母躬下身,扶著他們一步一步邁步,直到能夠獨立行走。

這些年,我給女兒開過很多次家長會,幾乎每一位班主任老師都說過類似的話:

孩子就是孩子,他們自律性很差,沒有幾個孩子能管住自己,不要以為你去上班了,他會在家裡學習;

你去睡覺了,他還在學習;

你看他老老實實坐在那裡,說不定正在玩遊戲呢,所以,對孩子一定不要大撒把!

我一位文友說過:

人生就是一路降妖除魔修成正果的過程,而好的父母,就是孩子的活菩薩,能幫著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成就一番事業。

是的,從來沒有什麼橫空出世,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如果,你想要孩子有一個好未來,不要只和他說「不要害怕讀書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要知道,在這條路上,父母的付出同樣不可或缺。

相關焦點

  • 高考狀元揭秘:每一個優秀孩子背後都有父母的奮力託舉!
    家長群裡常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還有父母感嘆天才無可複製。但看了他們的相關報導,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不是出身,不是智商,而是家庭。就像那句話說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 武亦姝進清華、廣西狀元刷屏: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一舉奪冠後,無數網友迅速被她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雅的談吐實力圈粉。尤其是在爭奪攻擂資格的「飛花令」環節。當期的飛花令主題字是「月」,她和博士姐姐以「月」字吟詩,在被主持人提醒所說詩句重複後,全場氛圍緊張到了臨界點。她卻從容淡定,吟出《詩經·七月》裡的那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引得評委拍案叫絕。
  • 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高考成績放榜,幾家歡喜幾家愁。一邊是有人遺憾落榜與大學無緣,另一邊是各省高考狀元被曝光,名校紛紛拋出橄欖枝。家長群裡常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還有父母感嘆天才無可複製。但看了他們的相關報導,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
  • 高考成績放榜:那些橫空出世的狀元背後,都是奮力託舉的父母
    家長群裡常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還有父母感嘆天才無可複製。但看了他們的相關報導,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不是出身,不是智商,而是家庭。就像那句話說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習慣要從小培養今年重慶高考理科狀元很傳奇。她叫謝欣穎,理科726分。
  • 高考成績放榜:那些橫空出世的狀元的背後,都是奮力託舉的父母
    就像那句話說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只要看過很多狀元父母的採訪,就會發現那些天才的背後一定有著我們不知道的努力。就像2019年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的媽媽說的,『只有小時候定型,後面的路才好走。』而這一點,拼的是父母的格局,父母的用心。
  • 今年最紅的北大女生: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奮力託舉
    她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她有權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鍾芳蓉的父母最可貴的地方在於:他們知道自身的知識有限,懂得不多,卻不執拗於自己的認知,更不強塞給孩子自己的意願。他們把自己當做孩子穩固又堅實的後方,用盡全力託舉著孩子,為了在關鍵時候,推他們向更遠的地方去。
  • 對比歷年高考狀元發現,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高考成績放榜,最近幾天,朋友圈和各大瀏覽器全都是各個省市高考狀元,幾家歡喜幾家愁,也有人考上心儀的學校,有人則遺憾落榜,很多家長都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看過幾篇狀元的報導之後,我覺得天才的成功是不能複製的,但是學霸成功的背後有著一個共同點。不是智商的高低,也不是地位的高低,而是來源於家庭,歸根結底是來源於父母的教育。
  • 學霸後面,都是父母奮力託舉的
    家長群裡常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還有父母感嘆天才無可複製。但看了他們的相關報導,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不是出身,不是智商,而是家庭。 就像那句話說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只有小時候定型,後面的路才好走」今年重慶高考理科狀元很傳奇。
  • 武亦姝進清華、廣西狀元730分:每一個橫空出世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2001年5月,武亦姝降生在這麼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作為家中獨女,武亦姝剛進幼兒園,父母就為她專門定製了一套「家教方針」——要增加女兒的知識儲備,不能讓她輸在起跑線上。(楊晨煜書法)網友紛紛感嘆:「這是什麼樣的神仙家庭才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
  • 2020高考狀元出爐,總分725:優秀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一個很可愛的女孩,一躍成為家長朋友圈的明星人物。她叫唐楚玥,高中就讀於湖北最頂尖的中學——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在不久前放榜的2020年高考中,以725分的優秀成績摘得了湖北理科「狀元」。其中,語文146分,理科數學149分,英語143分,理科綜合287分。
  • 高考狀元秘籍:每個橫空出世的奇蹟,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有句話說,所有光鮮亮麗的背後,都飽含著常人所不知的痛苦。這世上哪有什麼橫空出世的奇蹟,不過都是經過精心準備的必然結果。每一個橫空出世的高考狀元,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隨著2020高考各省成績相繼出爐,各省的考生也開始了他們關鍵的報考工作。
  • 48位高考狀元身份揭秘:每個橫空出世的奇蹟,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就像那句話說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邏輯能力、鑽研能力、認真細緻的習慣.這些好習慣,如果父母從小都逐一刻意培養,幫孩子去鍛鍊,那麼即使孩子的天賦到不了狀元的程度,相信未來也一定不會差到哪兒去。看過很多狀元父母的採訪,發現天才不可複製,但優秀一定有跡可循。
  • 哪有橫空出世的天才,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課間十分鐘,沒有私事要處理,基本沒有人捨得休息,不是埋頭苦讀就是刷題。所有開掛的背後,都是努力到極限再逼自己一把。父母缺席了的教育,終將變成悔恨的淚水。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中寫道: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之前就已經受到教育了。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充滿了挑戰、誘惑、迷途、和荊棘。在他們無法辯別未來吉兇,無法掌控人生方向,更無法為當下行為負責的情況下,父母就是擋在孩子與懊悔之間的一堵牆。
  • 腦癱少年高考623分上熱搜:優秀的孩子,都離不開父母的奮力託舉
    小時候靠爸爸背,長大後,他就攀住爸爸的肩膀,掛在爸爸背後,吃力地向前挪。喜歡一段話:「每一個優秀的人,都不是與生俱來帶著光環的,雕塑自己的過程,必定伴隨著疼痛與痛苦,可是那一錘一鑿的痛苦,必能讓你收穫更好的自己。」
  • 48位高考狀元身份揭秘:每個橫空出世的奇蹟,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這些好習慣,如果父母從小都逐一幫孩子去鍛鍊、刻意培養,即使天賦上不到狀元的程度,相信未來也一定不會差到哪兒去。看過很多狀元父母的採訪,發現天才不可複製,但優秀一定有跡可循。物質條件優秀本是好事,這背後的努力工作本也是一個好品質,但遺憾的是,他們只把自己最懶散的一面暴露給了孩子。作家鮑德溫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 9位考上清華北大的學霸採訪曝光:優秀的背後,有4個教育真相
    每一個逆天改命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徐倩,浙江蓮都區太平鄉太平村人,高考694分,被清華大學農村專項招生錄取,是全鄉第一個考上清華大學的人。甚至何潤琪初中時想報學校隔壁的素描班,何潤琪的父親都答應了。因此何潤琪如今不僅僅是能考上清華的學霸,同時還是一個多才多藝,各方面綜合能力都比較強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比起來,並不會差。寒門出貴子,從來不是奇蹟的事情,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在背後奮力託舉。
  • 初中生繪西遊通關81難火了:哪有別人家的天才,都是父母奮力託舉
    這時候讓父母羨慕的&34;,就開始秀存在了,平時考試要贏過你,暑假作業你也贏不了,氣不氣人。初中女生手繪西遊記81難通關圖,惹家長們羨慕杭州一個中學初一布置的暑假作業,是畫西遊記的取經故事。哪有別人家的天才,都是父母奮力託舉畫出《西遊記81難通關圖》的初中女孩兒,面對詢問,為什麼能畫得這麼好,她輕描淡寫地回答:因為父母都從事繪畫工作,所以比較有興趣。真的這麼簡單嗎?
  • 9位清華北大考生的學習圖鑑:哪有天生的學霸,都是父母的用心和努力造就!
    青欖君調查了9位考上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學霸」考生,發現他們優秀的背後,有4個教育真相。每一個超越自我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徐倩,浙江蓮都區太平鄉太平村人,高考694分,被清華大學農村專項招生錄取,是全鄉第一個考上清華大學的人。
  • 被父母奮力託舉的孩子有多優秀 青島威德明特校園開放日這樣揭曉答案
    記者了解到,為開啟中考考生及家長全新的擇校路程,青島威德明特雙語學校分別在8月15日與8月22日舉辦校園開放日,給孩子一個邁進世界名校的機會。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家長對孩子最深沉的愛,就是助力孩子擁有一個光輝的前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初升高的學校選擇,中考後的決定,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至關重要的抉擇。
  • 腦癱男孩考研成功:優秀孩子的背後,父母到底做了什麼
    劉威麟的逆襲讓我們震撼,他的成功除了自律,更是父母的奮力託舉。面對不完美的孩子,父親沒有放棄,而是傾盡所有讓孩子學會獨立,學會堅強,不斷成長。莫言說,孩子的優秀,浸透著父母的汗水。01 父母的支持,讓孩子逆風翻盤張家城,一名14歲的獨臂籃球少年,沸騰全網。籃球場內,他單手控球,背後傳球,胯下運球,所有動作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般讓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