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2020-09-16 大慶市思凱樂中學


請把手機放在一邊,用更多的時間,擁你們的寶貝入懷;慢慢地體味,真正擁有寶寶的這些年吧。

——睿媽


有一種病叫「離不開手機綜合症」。病症如下:


離不開手機,離不開網,或出沒到一個無信號區域,就整個人不好了,心裡七上八下,沒著沒落……


但是作為家長的你到底知不知道,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大?從下面分享的這個小故事裡尋找答案吧!


我和女兒起了衝突


忙碌了一天,下班剛回到家,就接到了女兒的班主任文老師打來的投訴電話:


「思思很不像話,上課讓她起來回答問題,她就當沒聽見。問她原因,她也愛理不理的。」


女兒向來是個很有禮貌的孩子,這一點也不像她能做出來的事。我疑惑地望向她,從她臉上看不出任何端倪。我只好向老師道歉:「文老師,我這一時也搞不清楚狀況。我先和她好好談談,好嗎?」


接完電話之後,我忍不住問女兒:「老師說的是怎麼回事?」我試圖理解女兒的行為,「是不是有什麼誤會?媽媽知道你不是不懂禮貌的孩子。」女兒抬起小腦袋,瞅了我一眼,沒有吱聲。


「媽媽只要一個解釋,又不是要怪你。」女兒依然沉默。我嘆口氣道:「那你先想想。」


直到吃完晚飯,女兒仍然沒有想和我說的意思,跑到電視機前看動畫片了。我在她旁邊坐下來,陪她看了一會兒,等動畫片放完我耐著性子問:「可以和媽媽聊聊嗎?」女兒嗯了一聲,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視的廣告。


「今天為什麼不理睬老師呢?」我儘可能讓聲音聽起來溫和些,「是心情不好嗎?」


「嗯。」女兒漫不經心地回答,眼睛依然盯著電視。


被人忽視的感覺讓我非常難受。一直以來,我儘量平等地和女兒對話。女兒曾開心地告訴我,小夥伴們都羨慕她有個通情達理的好媽媽。而這次,我只需要一個理由,她卻視若無睹,當我的話是空氣,難道我平時太過於和藹,反而喪失了家長的威嚴?



一股火從心中騰地燒起來,我轟地站起身,一把奪過她手裡的遙控器,啪地關上了電視,居高臨下地對著女兒吼道:「你是怎麼回事!」


女兒嚇了一跳,目瞪口呆地看著我,眼裡閃過一絲驚恐和受傷。我心一疼,但依然保持著大人的威嚴,下命令:「馬上回你的房間裡去,想清楚你到底要幹嘛!」她從沙發上彈起來,身影消失在門後,馬尾辮一甩一甩的,全是傷心。


我沮喪地坐在沙發上,一直沒說話的老公走過來,拍拍我的肩膀:「冷靜點,你最了解女兒,應該相信她!」


是啊,我最了解女兒,她並不是冷漠的孩子,一定事出有因。我站起來,深呼吸,冷靜下來後寫了一張紙條:


「寶貝,你不理媽媽,媽媽很傷心!之前衝你發火了,對不起,希望你原諒我。」


我敲了敲門,然後把紙條從門縫塞了進去。


事情的真正原因


兩分鐘以後,門開了,女兒站在門口,眼淚在眼眶裡打轉。看到我,她立刻撲過來,抱著我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抽抽噎噎地告訴我事情的原因。原來,今天一起床,女兒就決定做一個實驗——誰的話也不理。


我一邊輕拍她的背,一邊不解地問:「為什麼要做這樣一個實驗?」女兒從我懷裡抬起頭,看了我一眼:「媽媽,我不理你的時候,你是不是很不開心?」


我點點頭,女兒又問:「我看電視的時候,不認真和你說話,你是不是也很不開心?」


「是的,媽媽感覺非常難受。」


女兒小聲地埋怨說:「我也經常不開心!媽媽,你總加班,沒時間陪我玩。」我嘆口氣道:「媽媽最近太忙了,但媽媽周末帶你去公園玩了啊!」


女兒眼裡噙著淚花,揚起的小臉上滿是委屈:


「你沒有陪我玩,玩滑梯的時候,蕩鞦韆的時候,你都在一邊玩手機!」


女兒的話如霹靂划過我的心田。現在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我也愛機成癮,機不離手。很多次帶女兒出去玩的時候,等得無聊,就拿出手機刷微信、發信息。不知怎的,想起女兒四五歲的時候,我帶她去公園玩耍。


她和別的小朋友玩得正開心,一次次大聲笑著向我奔過來,陽光下汗水晶瑩剔透,滿眼都是興奮,上揚的嘴角全是快樂,跑到我面前對我傻樂。直到我微笑著對她點點頭,她才又像快樂的兔子一樣蹦開了。


我的眼淚瞬間奪眶而出,緊緊地把女兒摟在懷裡。孩子是那麼愛媽媽,渴望媽媽的隨時回應,快樂玩耍時也期待和媽媽分享。後來,女兒大了,我以為她不需要了。也許,女兒已經很多次向我投來期待的眼光,但都被我忽略掉了。



我忽然明白了:「你做這個不理睬人的實驗,是想讓我也嘗嘗被忽視的滋味,對嗎?」女兒點點頭,怯怯地看著我。我忍不住笑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方法的確讓我感受深刻。


我拉著女兒的手,彎下腰,平視她的眼睛,真誠地道歉:「媽媽玩手機是不對。你能想出這個方法說明你很會思考,也很有自己的主見。你讓媽媽看到了自己的缺點。但是,下一次,你可以直接和媽媽溝通,別採取這樣極端的辦法,好嗎?」


女兒重重地點頭:「明天我就去向老師道歉!」


那個懂禮貌的女兒又回來了,我決定,陪女兒玩的時候關掉手機,享受高質量的親子時光。


家長是什麼?一種稱呼?一種天生的權力?是的,但......家長更是一種職業!


你以為在陪孩子,孩子卻發現手機搶了他們的爸爸媽媽!


別以為你一邊看手機,一邊坐在孩子邊上就是陪孩子了。


也不要以為你開著電腦玩著,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


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一生。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努力, 80%取決於父親教導。


作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樣一句肯定的話,如果由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50倍。


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是孩子能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而爸爸則是塑造孩子對人生的看法;關係到人格的形成。


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誰更重要?答案是都很重要。一個人和母親的關係是否和諧,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親的關係是否和諧,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事業是否有成就。


每天給孩子15分鐘,你都做不到?


和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需要每天一點一滴的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品質關係的建立,需要每天專注的陪伴孩子15分鐘。


所謂高品質的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父親或母親是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一起互動,心無旁騖沒有跑神,沒有想著工作,沒有想著壓力;固然這些都存在。


  • 陪伴:尋找一起做的事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讀書講故事;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遊戲或打球;

可以是一起聽段音樂唱唱歌;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坐在沙灘上聽海浪的聲音,講解大自然的知識。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爬山、一起坐在地上研究自然,觀察小動物、小花兒、小草樹木。


  • 陪伴:傾聽+身體接觸


接觸可以是不加評判、沒有指責、沒有輕視、 沒有打擊、沒有打斷。只是很單純、很欣賞、很專注、很幸福的,靜靜聆地聽孩子訴說。


在聆聽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有的是:嗯、哦、哇、是哦、然後呢?還有呢?接下來呢?等回應。在陪伴的過程中,儘可能多一些身體上的接觸: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頭,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裡,擁抱孩子等等。


還有,很欣賞的眼神也很重要。方法還有很多,而最關鍵的就是:在那個片刻為人父母的你是否是——全身心的同在。



無論你是否相信,

家長最需要訓練卻最缺乏訓練


家長這種「職業」的特點是:最需要訓練卻最缺乏訓練!也許你事業有成,但事業的成功彌補不了家庭教育的失敗。無論兒女,孩子不是母親一個人的,孩子的成長教育,你只有一次機會,千萬不要錯過!


手機可以50年如一日陪你,和孩子和親暱時光卻會一去不復返。


送給父母的話:請把手機放一邊,如果我們現在30歲,如果我們一直到80歲,我們還有50年的時間可以和手機在一起;只要我們拿起它,它隨時在我們身邊;聽我們召喚.....


如果我們的寶寶長大了,如果他們長到10歲、12歲、16歲,你就會發現:


他們就會漸漸地越來越需要自己的空間;他們不再咿咿呀呀地「糾纏你」;不再會「無理取鬧」地讓你陪他;不再會像小寶寶一樣扎到你懷裡撒嬌;不再會拉你在床頭,不再會像兒時一樣央求你講個故事陪她入眠;你會發現:在孩子身上,很多和你最親暱的時光,一旦錯過了,就再也不回來......


所以,那些——陪伴手機多於陪伴寶寶的父母們:請把手機放在一邊,用更多的時間,擁你們的寶貝入懷;慢慢地體味,真正擁有寶寶的這些年吧。

相關焦點

  • 別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危害很大,建議家長看看
    別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危害很大,建議家長看看有一種病叫「離不開手機綜合症」。病症如下:離不開手機,離不開網,或出沒到一個無信號區域,就整個人不好了,心裡七上八下,沒著沒落……但是作為家長的你應該知道,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危害大到你根本想像不到,一起來看看吧。
  •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6個技巧,超實用!|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每天在家大多時候手裡拿著手機刷朋友圈、看電視,玩遊戲。時候也會時不時拿著手機點來點去。經常在工作、家務或很累的時候,把手機或平板給孩子當玩具玩。所以,如果孩子不愛看書,家長首先要檢討自己。自己從來不讀書,孩子怎麼可能會喜歡呢?試想,家長每天晚上吃完飯看著電視,玩著手機,從來不看書,卻要求孩子看書,這可能嗎?
  • 做這幾件事,讓兒子遠離手機屏幕|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前幾天有一位媽媽問我,孩子假期沉迷手機該怎麼辦?9歲的孩子暑假一開始就去了爺爺奶奶家,每天一睜開眼就是看手機,也不出門,就想宅在家裡玩手機,作業不認真做,也不去跟其他的孩子玩。家裡有一個叔叔也是這樣,熬夜玩遊戲,第二天睡到中午起床,結果兒子也學叔叔的樣子,爺爺奶奶也管不了,情況越來越嚴重。 這種情形,一定要馬上把孩子從這個環境中拉出來。父母要及時進行引導幹預,跟孩子一起,規定手機的使用時間。
  • 媽媽定的手機使用家規,值得所有家長借鑑|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有些孩子沉迷於手機,源頭還在父母那裡。許多家長現在回到家,在孩子面前不停地玩手機,無形之中給孩子樹立了不好的榜樣。時間久了,孩子沉迷於其中,為玩手機遊戲說謊欺騙父母老師的大有人在,這時候父母也才開始意識到手機的危害。
  • 我想再玩10分鐘,這兩種回答傷孩子最深|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孩子從中學到的是:只要我哭鬧,我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越來越任性,逐漸變成想治都治不了的「小霸王」,給孩子的將來,埋下無數難以掌控的隱患。別的同學家裡都有電腦可以玩,他們會一起玩遊戲,就我不行,他們都不高興跟我玩了!」心理學家布魯斯·格萊朗博士表示:「頻繁對一個孩子說『不』,是最不恰當的拒絕方式,孩子仿佛被父母推到了門外處,會委屈甚至憤怒。」
  • 有多少孩子輸給了「兩臉派」性格?|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很多孩子都是如此,在家人面前任性、霸道,出了門立刻變臉,對別人溫順的像只小綿羊。孩子是天生的「兩臉派」嗎?長此以往,會影響孩子健康成長嗎?11歲的孩子因為暑假作業和媽媽起爭執離家出走。15歲的孩子因為媽媽不讓其玩手機,便賭氣吞下12支溫度計的水銀。16歲的男孩因為當快遞員的父親沒給孩子買想要的手機,破口大罵讓他跪在自己面前認錯。
  • 如果重新養育孩子,我再也不會……|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孩子小時候,我總覺得這麼小,以後上學多辛苦呀!趁現在還沒上學,先玩著吧!再說,玩可以開發智力,我們小時候也是滿地跑玩過來的。所以,孩子整個學前階段,一路傻玩,一個字不認識,一個數不會算,保持了一張白紙的真實狀態。 可是,現實給了我當頭一擊。
  • 如何養好一個孩子?|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每晚放學後,兒子就躲在房間玩手機,桌上的作業本一片空白,忍不住提醒幾次,兒子卻煩不勝煩,有時候甚至大吼著「別煩我!」。打不得、罵不得,如今連說也說不得。,給予心理上的撫育,才會越管越輕鬆,孩子的路越走越平穩。
  • 四個時間千萬不要批評孩子|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父母可以藉此機會提出對孩子的要求,孩子也可以對父母提出意見。在平等交流之後,孩子如果認識到錯誤,父母可以督促孩子自己訂出改正錯誤的計劃表。孩子普遍自尊心很強,他對於自己寫下的計劃是會認真對待的。這幾個時間點切莫批評教育孩子教育與監護孩子雖是父母的權利,但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批評孩子。有些時間父母不應該批評教育孩子。
  • 母親的嘴,是一個家庭的風水|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才會在中秋佳節詛咒孩子去死呢?就算父母已經習慣用面目猙獰的面孔面對孩子,孩子也永遠無法說不。當看著至親至愛之人在面前口不擇言、肆意辱罵的時候;當敬重而又深愛的人在面前撕下偽善面具,露出猙獰面孔的時候;當明知道一切大徹大悟後,卻無能為力的時候,才是孩子最疼的時候。
  • 父母這三件事偷懶,會害苦了孩子|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奶奶特別寵溺孩子,孩子在沙發裡玩多長時間手機都不會過問。有次,我朋友一把拿走了孩子正在玩的手機,孩子就鬧了起來,說奶奶都不管,他憑什麼不讓玩。他也同孩子老師保持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點滴,互相反饋孩子的問題。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讓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給她帶上了終生痛苦的枷鎖。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必有一個問題父母,這是鐵的規律。孩子的問題,幾乎都是家長的問題,只是很多父母不願意去看見自己的問題,總是想盡各種辦法修理孩子。
  • 中國式父母的卑微,看著就讓人心疼|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周末,帶家人出去玩,爸爸特別興奮,一個勁拍照、拍視頻,說要發朋友圈。長大後,我遇到渣男的糾纏,他二話不說就攆跑了……原本那麼剛,那麼要強的一個人,如今竟在自己孩子面前變得這麼謹小慎微我想那時的他們,誰也不是,都只是那個想被父母寵愛的孩子吧。
  • 孩子頂嘴氣死人?別慌,這樣教育才更有效|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拿以身作則來說,我曾經看到一位小學生在作文中直接「控訴」父母:為什么爸媽可以玩手機三、四個小時,我只能玩5分鐘?所以孩子出現頂嘴的現象不完全是孩子的問題,父母也應當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大多孩子都很「固執」,如果你的教育沒有真正地說服他,他是不會服氣的,頂嘴就產生了。
  • 暴脾氣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往往有這2種特徵|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有智慧的父母,會把這場修行當做一場試煉,不斷地改善自己,收穫更幸福的人生,而這種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多半會擁有更美好的人生!但事實證明,孩子就是無辜的,這位壯漢揍的根本不是搞惡作劇的那個孩子!對一個毫無反抗之力的孩子下這麼重的手,於情於理都不合適,哪怕是為了女兒出頭。
  • 那些從小沒被逼過作業的孩子,後來怎樣了|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夏山學校的宗旨是:讓學校適應孩子,而不是讓孩子適應學校。 看起來非常理想化,可學校卻真的做到了尊重和信任孩子,並讓孩子在自治和信任中找到了學習的動力。 夏山學校的課程不是強制性的,它的課表,是給老師用的。
  • 長大後膽小自卑的孩子,多半在這3種家庭|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原來,這位媽媽剛給孩子買了一個冰淇淋,沒想到孩子沒拿穩掉在了地上。結果媽媽十分生氣,覺得孩子浪費錢。更過分的是,她還揪起男孩的耳朵,把他當做一個展覽品一樣在大家面前轉了一圈,對孩子說:「你看看你丟不丟臉,大家都在笑你呢!」
  • 這樣陪孩子寫作業,專治磨蹭!|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進行,到點家長要及時提醒,如果沒按時完成,幫助孩子尋找原因;如果是拖拉,給孩子一定的緩衝時間繼續完成,給孩子設定一些獎勵,激勵孩子儘早完成!總結:在檢查完孩子的所有功課後,如果孩子完成得好,及時表揚;如果出現錯誤,一定要耐心幫孩子進行錯題分析;如果是因為粗心而出現錯誤,可以給孩子設定一些小懲罰,比如減少玩樂的時間、罰孩子做點家務或者做點體育活動等。讓孩子牢記檢查的重要性!
  • 家有男孩,媽媽要懂得示弱|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也能適當給自己放個假,偷個懶,才不會催著孩子一直衝衝衝。 而那些完美媽媽和超人媽媽呢?看似很愛很愛孩子,可是用力過猛的話,反而會傷到孩子。比如讓孩子失去很多自我發展的機會、真實的生活體驗和獨立的能力。 強勢的母親,會不經意間摧毀孩子的信心。因為這類母親,都有極度要求完美的特性,對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做什麼都做得最好。 比如孩子考試打95分,她們不會看到成績,只會在意為什麼會丟掉那5分,跟最好的成績差多少? 這容易使得孩子無論怎麼做,都不能讓媽媽滿意。
  • 告訴孩子,再善良,這5種忙不要幫|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網上流傳這段故事:一個人家庭條件比較好,隔壁家的2個小孩就經常跑到她家裡來玩,兒子有什麼吃的玩的她都大方地分享給鄰居家的2個孩子。有一次,她給兒子買了一個玩具,兒子特別喜歡就捨不得借給其他小朋友,她為此還罵了兒子一頓,但是兒子還是沒聽,鄰居家孩子就很不高興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