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太后搞「外遇」,秦王知後卻任其生子,學者:此功不比張儀小

2020-12-25 雲軒談史

要論戰國時期,哪一個國家是最耀眼的,那麼無疑就是秦國了。說到這,可能又有很多人要說我是「秦吹」了,但我說的確實是事實。

秦人先祖從一個罪人後代(是紂王手下大將,因助紂為虐被周武王殺死,秦人祖先),到為周天子養馬,再到位列諸侯,最後到戰國最強,直至一統天下,妥妥的一部勵志史,吹一吹也不過分。

言歸正傳,戰國末期,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以後,創造了一個新的稱呼,那就是「皇帝」。自此以後,一國之君就被稱呼為「皇帝」了。

這是眾所周知的,那麼,有人知道,皇帝母親的專屬稱謂「太后」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嗎?

巧了,「太后」一詞也是秦國發明的,第一位被稱為太后的就是秦宣太后,也就是秦昭襄王的母親。《史記·秦紀》:「昭襄母,楚人,號宣太后」。

本文要講的,就是這位太后第一人,秦宣太后的故事。

在這裡先普及一個知識,秦宣太后本名已經不詳,她不叫羋月,不叫羋月,不叫羋月,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羋月只是別人小說中杜撰的人物,畢竟你不能讓別人寫小說的時候一直頂著秦宣太后這個稱呼吧,名字是必須的,但是這不意味著宣太后就叫羋月。

對於某手遊直接將宣太后名字變成羋月,我一直是比較不爽的,這不是槓的問題,因為作為影響力比較大的遊戲,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很多人都以為宣太后就叫羋月(我身邊很多人就是這麼以為的),這對我國第一太后是十分不尊重的。

秦宣太后本來是沒資格被稱為太后的。

首先,宣太后的兒子並不是秦國君王;其次,宣太后也不是秦惠文王的正妻。秦惠文王的正妻叫做惠文后,而惠文后的兒子也就是秦武王。

不過,宣太后的運氣很好。

秦武王仗著自己力氣大,在舉鼎的時候被砸了,不幸去世,而秦武王死後,宣太后的兒子,也就是秦昭襄王被扶上了王位。

本來按照規定,宣太后也應該被稱為惠文后,但我估計是宣太后比較剛吧,不願意和別人稱呼一樣,於是就出現了「太后」一詞,古人以「太」為尊,「太后」就此誕生(這一段純屬猜測)。

宣太后上位以後,因為當時的秦昭襄王年紀比較小,於是宣太后和她的弟弟魏冉就代為掌權,後面更是形成了經典的「四貴集團」。當然了,這都是後話了。

以上,都只是宣太后生涯中小小的一段經歷,我後面要講的才是宣太后一生當中的重頭戲,那就是宣太后和義渠王私通的故事。

先說說義渠這個地方。

眾所周知,秦國位於西方戎狄匯聚之處,其周圍有許多的遊牧民族,其中最讓秦國頭疼的,莫過於義渠了。

有一次,公孫衍聯合其他國家一起攻打秦國的同時,還聯絡了義渠這個國家。本來,公孫衍只是找個幫手,沒想到這個幫手卻展現出了驚人的實力。那一次合縱攻秦,東方諸國因為各自心懷鬼胎,被秦國大敗,反倒是義渠這個國家趁秦國鬆懈之際,大敗了秦軍,還收復了不少的失地。

這足以證明義渠對秦國的威脅。

然而,因為遊牧民族的特殊性,秦國雖然能夠擊敗甚至打壓義渠,但是想要徹底消滅義渠,卻是難上加難。也別說秦國了,哪怕是到了秦朝,漢朝這些大一統王朝,他們對於遊牧民族的策略也是趕,而不是消滅。

因此,到了秦宣太后執政的年代,她就改變了以往的強硬策略,開始對義渠施行「懷柔」政策。你還別說,這個策略十分有效,後來義渠就被秦國滅了,版圖也被納入秦國境內。

只不過,付出的代價就是秦宣太后這個人。

對於秦宣太后是如何誘騙並殺死義渠王的,史書上沒有記載,史書上就對這個事情進行了描述,就一句話:及昭王立,義渠王朝秦,遂與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

秦宣太后和義渠王私通,用現在的話講,那就是搞「外遇」,而且還是和仇人(在此之前,義渠和秦國是敵視國家,義渠王是義渠君王,自然就是宣太后的仇人)。

這還不算,宣太后甚至還和義渠王生了兩個孩子。

都說懷胎十月,就算宣太后和義渠王的兩個孩子是接連出生的,那麼也需要二十個月。對此,秦昭襄王會不知道嗎?

秦昭襄王顯然是知道的。這麼大動靜秦昭襄王如果都不知道,那還叫「王」嗎?

因此可以確定,對於宣太后和義渠王生兩個孩子的行為,秦昭襄王是知道並且默認的。

而宣太后和秦昭襄王這麼做的效果也很好,因為義渠王最後真的沉醉在溫柔鄉,最後導致義渠被秦國滅了。

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但是我在宣太后和秦昭襄王身上看到的卻是無奈。

他們是秦國的主人,因此他們必須對秦人負責。宣太后為了秦國選擇出賣色相,誘騙義渠王,而秦昭襄王為了秦國選擇對此保持沉默。

而他們這麼做的目的都是為了秦國。

著名學者馬非百有一句話說得很對: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犧牲色相與義渠王私通,然後設計將之殺害,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義渠,使秦國可以一心東向,再無後顧之憂,她的功勞不遜於張儀、司馬錯攻取巴蜀。

我認為,秦宣太后,確實當得起這個評價。

類似秦宣太后這樣的故事,《史記》中實際上還有很多。熟讀這些故事,不僅能夠讓我們深入了解秦漢時期的故事,更能讓我們了解古人的智慧。讀史使人明智,並不是虛言。

而裡面的一些篇章,更是多次出現在學生課本上,比如完璧歸趙、竊符救趙等等。小故事,大道理,說的就是《史記》中的故事。

將《史記》作為歷史啟蒙讀物,十分合適。因此我在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史記》,一共四大本,包裝精美,只需要129元,這可以說是相當划算了。如果有學習需求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真實的羋月——秦宣太后
    因為秦昭襄王年少,無法處理國家大事,便由其母羋月主政,《史記·穰侯列傳》中這樣記載:「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為政」。以魏冉為將軍,以樗裡疾為相,控制了秦國軍政大權。魏冉的將軍之職,為秦封將軍之始,也算是宣太后的一個創舉。不過這時的秦國政局是動蕩不安的,武王后要擁立公子壯(武王弟)即位,稱季君,以與宣太后、魏冉對抗。
  • 歷史名女人之秦宣太后
    羋八子也誅殺情敵惠文后及公子壯、公子雍,還將秦武王后驅逐至魏國,肅清了與秦昭襄王不和的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成功晉升為前朝後宮的一把手。開始了對秦國政權長達四十一年的控制,也開啟了中國歷史上后妃執政的先河。
  • 秦國的兩位太后,同樣與外族人私通生子,為何結局卻截然不同
    秦國出現兩個很有意思的女子,一個是宣太后羋八子,大家如果看過孫麗的《羋月傳》應該就知道,她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就是他爺爺的奶奶。另一個是趙太后趙姬,他是秦始皇的生母。這兩個女人都是在丈夫去世後與外人私通生子,但兩人都結局卻完全不同,一個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太后,而另一個卻背上千古罵名。為什麼同樣的事情,卻不一樣的結果呢?
  • 秦始皇嬴政,秦宣太后羋八子,到底誰才是兵馬俑的主人?
    但後來逐漸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兵馬俑的主人還有一個新人選,那就是秦宣太后,電視劇《羋月傳》中羋月的歷史原型。秦宣太后,羋姓,楚國王族,後嫁於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死後,他和秦宣太后的兒子繼位,就是秦昭襄王。,宣太后一生波瀾壯闊,執政秦國四十一年,以一個女流之力縱橫列國之間,左右整個戰國時局。
  • 陳景元:也有可能是秦宣太后
    西安兵馬俑不僅在我們國內婦孺皆知,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相當高的知名度,被中外學者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蹟」。以前,我們都認為兵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其實這個說法在歷史學界是有所爭議的,有的說兵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有的人則認為兵馬俑的主人是秦國的一個女人的,她就是秦宣太后。
  • 「羋月」是古史第一位「太后」
    有學者推定秦東陵四號陵園是宣太后的歸宿(圖為秦東陵四號陵園建築遺址)【原文編者按】電視劇《羋月傳》熱播後,引起廣大觀眾對秦朝歷史特別是宣太后時代史事的強烈關注。楚人曾有「敝邑之王」,「諸侯遠我」的自卑(《史記·楚世家》),秦孝公也曾發表「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的感嘆(《史記·秦本紀》)。「秦與楚接境壤界,固形親之國也」,正是在楚「與秦親」的形勢下,後來成為宣太后的羋姓楚女出嫁秦國。秦楚通婚,久有傳統,張儀曾建議楚懷王:「請以秦女為大王箕帚之妾」(《史記·張儀列傳》)。
  • 《羋月傳》揭秦宣太后傳奇一生 孫儷直言古文臺詞難背
    宣太后羋月一生波瀾壯闊、縱情恣意,在至高處把持朝政、呼風喚雨,太后專權自她而始,太后稱謂亦始見於她。 《羋月傳》比《甄嬛傳》的格局大很多 《羋月傳》製作團隊由《甄嬛傳》原班人馬參與製作,有《甄嬛傳》珠玉在前,不少人一開始就將兩部劇放在一起作比較。
  • 秦宣太后羋月和一個男人的韻事
    從《羋月傳》,我們認識了一個狠辣的秦國太后,他為了秦國,最終痛下殺手, 殺了義渠君。歷史上的羋月,就是秦宣太后。那麼,究竟是為什麼,才讓他和義渠王私通三十年之後,才動殺念?相傳,在羋月的兒子繼位後,義渠王非常的不尊敬他,還出言不遜,大有取而代之的意願。因此,他私通義渠王,籠絡他,並為他生了兩個兒子。這使得秦國在此後數年,穩定地發展經濟,增強國力。其次,秦宣太后是個聰明的女人,他知道義渠善於騎射,硬打肯定會吃虧。
  • 【秦人觀秦之三】宣太后史事探析:人物形象與歷史評價
    秦始皇生母趙姬本為呂不韋姬妾,被呂不韋作為政治投機的籌碼獻於時為質子的秦莊襄王,生子贏政。莊襄王去世後,贏政即位,尊其母為太后,將政事悉委於文信侯呂不韋。其後「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呂不韋又推薦嫪毐冒充宦者,以滿足太后私慾。太后與嫪毐生有兩子,封嫪毐為長信侯。嬴政成年之後,有人向嬴政告發嫪毐不是真正的宦者,嫪毐恐獲罪,發動兵變,被嬴政鎮壓,夷其三族。
  • 秦宣太后和義渠王恩愛多年,還育有子嗣,為何最終卻殺了義渠王?
    羋月這個人看似厲害的開掛,像是杜撰的一般,其實歷史上是真實存在這一號人的,她就是秦宣太后羋八子,是中國的第一任太后,著名的暴君秦始皇要叫她一聲高祖母,不過在那樣男尊女卑的時代
  • 羋月的原型,真實的秦宣太后,她曾想讓情夫去陰間陪伴她 文/張秀陽
    羋月的原型,真實的秦宣太后,她曾想讓情夫去陰間陪伴她文/張秀陽《戰國策》共33篇,漢朝學者劉向校中秘書時所輯。劉向在《敘錄》裡說:「中書本號,或曰《國策》,或曰《國事》,或曰《短長》,或曰《事語》,或曰《長書》,或曰《修書》。
  • 秦宣太后在丈夫死後能擁有情人,為何秦始皇就不能容忍母親的私情
    但是這位太后如此出格的做法,卻沒有招致兒子秦昭襄王的怨恨,而秦國另一位太后趙姬與廖毐的私情卻為秦始皇所不容呢?秦宣太后掌握國家大權首先要知道的就是,權力在誰的手中,誰就擁有主導一切的權力,在兄弟、父子、母子都是適用的。
  • 秦宣太后和義渠王生二子,趙姬和嫪毐生二子,為何宣太后有功?
    古代活躍在政壇上的絕大多數是男性,偶爾也會有女人,比如武則天、慈禧,但最早叱吒風雲的女性當屬秦國宣太后,她也是歷史上第一位被稱為太后的人,也是母后臨政的創始人。母子歸秦宣太后是楚國丹陽人,是楚國貴族之後,也被人稱為羋八子。
  • 中國歷史是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羋月的傳奇一生
    中國歷史是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羋月的傳奇一生秦宣太后,羋姓,無名,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265年,戰國時期楚國貴族,但身份並不高。起初是作為楚國嫡公主的陪嫁丫頭,嫁給了秦國秦惠文王,楚國公主為秦惠文王的王后,而宣太后當時不過一個十歲的小丫頭,其身份倒是和後世的通房丫頭有一些相似。
  • 秦宣太后臨終前想要自己的男寵陪葬
    公元前265年,秦宣太后病重將不久於人世。一天,宣太后躺在院子裡曬太陽,朦朦朧朧看到一位老熟人向自己走來,她激動地大喊:「魏醜夫!」可來人沒有應聲,還奉上一碗湯藥催她趁熱喝下。宣太后這才看清,原來是自己的貼身侍女香兒,頓時滿臉失望。香兒見太后不悅,便安慰說:「魏子今天不來,明天必來。」宣太后搖搖頭囔囔自語:「有日子沒看見他了,該把魏醜夫留在身邊才好。」
  • 歷史上他是宣太后羋八子 國相魏冉 戰神白起 三人的剋星
    春秋戰國時期多策士,也叫縱橫家,像蘇秦,張儀,這些被稱為「策士」或者是「遊士」的人在戰國後期呼風喚雨,掌握列國政局,歷史的進程在他們手上被頻頻改寫。而策士多出自魏國,因此也被後世稱之為「魏國策士」。前有商鞅,後有公孫衍,張儀。還有一個更為出名的,就是扳倒宣太后、驅逐國相魏冉、冤死戰神白起的策士範雎。
  • 宣太后昭襄王母子情深?幹了這碗雞湯!
    也就是《羋月傳》中一開始被張儀處處針對的那位大良造。半夜碼字沒查清楚就寫了,實在有欠嚴謹。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秦宣太后與昭襄王的故事。《史記》是這樣描述秦昭襄王之母的:昭襄母楚人,姓羋氏,號宣太后。武王死時,昭襄王為質於燕,燕人送歸,得立。並沒有提及她的姓名。
  • 秦宣太后與義渠王生有二子,這兩個孩子結局怎麼樣呢?
    年輕美麗的宣太后羋八子,為了秦國的強大,犧牲色相,引誘義渠君久居甘泉宮,甚至為義渠人生下了兩個兒子,最終宣太后在甘泉宮殺掉義渠王,秦軍趁機吞併義渠,解除了秦國西北大患。秦國西面的強大對手義渠國義渠是秦國西北邊陲最強大的對手,在四塞之地的關中,它與秦國共有。
  • 你對秦宣太后羋月的歷史和陵墓了解有多少?這裡有你想要的!
    以前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秦宣太后羋月,但是隨著電視劇《羋月傳》播出之後,大家對羋月應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吧。電視劇跟歷史有一定的區別,可也有一定的依據,歷史上的羋月跟電視劇裡的差不多,她是楚威王的小女兒,後來跟著姐姐羋姝一起嫁到了楚國,之後她生下一個兒子,也就是贏稷。等秦王過去之後,羋月和嬴稷被流放到了燕國,直到秦武王舉鼎而亡之後,秦國發生內亂,秦宣太后才在燕國的幫助下平定內亂,而他的兒子贏稷也順利地登上了王位,羋月就成為了秦宣太后。
  • 秦宣太后的男寵魏醜夫,羋月到底有多喜歡他?
    戰國時的秦國秦宣太后羋月,在電視劇《羋月傳》熱播之後,成了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羋月雖是一介女流,卻具有很多男子都沒有的雄才大略。而且,她還是一個真性情的女子,其情史不比武則天遜色。羋月在中華歷史上,至少創造了兩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