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藍鯨財經
「三降」大環境下,P2P平臺麻袋財富面臨著巨大壓力,而麻袋財富所輸血的資產端,現金貸平臺小花錢包和關聯的中騰信正轉向信託補血。
近日,消金業務「大玩家」光大信託發行「光泓·天耀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第一期)」,融資方為曉花(上海)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曉花科技」),用於向自然人借款人發放消費用途的貸款,成立規模為5000萬元,產品期限為14個月,預計收益最高達8%。
本期信託由曉花科技認購劣後級份額,優先比劣後為3:1,如現金形式信託財產不足以足額償付優先級信託本息。曉花科技及中騰信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下稱「中騰信」)進行差額補足。信託存續期間,若監控指標達到10%預警線,將停止發放貸款,加速清償。曉花科技按月對M3+逾期債權進行購買。
本次募資的曉花科技是現金貸平臺「小花錢包」的運營主體。
天眼查顯示,曉花科技股東包括西藏山南信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西藏泓杉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北京中信投資中心(有限合夥)、西藏磐盟創業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中信夾層(上海)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等12位,董事長為前度小滿金融副總裁黃爽。
而在2019年11月之前,曉花科技股東僅有中騰信、西藏泓杉投資管理中心 (有限合夥)等兩位,在中騰信退出曉花科技股東後,目前曉花科技、中騰信金服、P2P平臺麻袋財富運營主體上海凱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凱岸信息」)股權結構基本一致。
此前曾為中騰信子公司的小花錢包、麻袋財富均已成為中騰信的兄弟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P2P平臺麻袋財富應為小花錢包資金端,從小花錢包借款人發布的投訴信息來看,麻袋財富還曾疑似違規直接放貸。
有用戶在2019年兩次通過小花錢包借款,付款方均為麻袋財富的運營主體「上海凱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但從凱岸信息的工商信息來看,其經營範圍中明確寫到不能從事金融業務,並無放貸資質。
除了疑似違規直接放貸,麻袋財富還存在陰陽合同的問題,且發放貸款利率畸高。
有讀者向藍鯨財經爆料,用戶在小花錢包借款20000元,但APP合同顯示其借款本金為25341元,小花錢包在放款時收取砍頭息5341元,12個月分期共需償還26552.38元。按借款人帳單信息計算,小花錢包名義利率為32.76%,未超過36%,但IRR利率已達到55.85%。該筆借款的資金方同樣是凱岸信息。而小花錢包的借款合同中僅對每期還款時的服務費作出了說明,並未說明下款時需扣除砍頭息。
麻袋財富官網顯示,從2019年12月起,平臺就逐漸停發新標,2020年以來每個月撮合交易金額均為0。截至4月30日,平臺累計借貸總額470.37億元,借貸餘額76.65億元,逾期金額為22.87億元,其中21.4億元逾期90天以上,逾期90天以上的筆數超50萬筆。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麻袋財富曾接入互金協會信披系統,但目前互金協會登記披露平臺已剔除了麻袋財富的運營交易信息。
兩會期間民法典草案將提請全國人代會審議,也對金融借貸體提出了明確的法律邊界。其中,合同編第六百八十條規定:禁止高利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同時,民法典草案規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並計算利息。
目前在聚投訴平臺中針對小花錢包的投訴高達11276條,主要問題也集中在砍頭息、陰陽合同、催收不當等。
今年4月初,雲南信託與小象優品合作被監管責令整改,雲南監管局指出小象優品存在利率過高「一浮到頂」、無金融業務經營資質等問題,雲南信託外包風控業務也涉嫌違規。
而直到4月23日,光大信託仍為無放貸資質、IRR利率超過36%的小花錢包募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