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彩儀式 ribbon cutting ceremony
[ 2009-07-15 09:08 ]
現如今,不管是建築落成,還是門店開業,人們都習慣舉辦「剪彩儀式」來祝賀。最近,美國印第安那波利斯市的非盈利性組織「希望燈塔」就要開張了,組織者和志願者們也將為它舉辦了一個ribbon cutting ceremony。
請看外電的報導:
The day has finally come for organizers and volunteers to open the doors of Beacon of Hope on the west side of Indianapolis. There will be a ribbon cutting ceremony at 8 a.m. July 27.
組織者和志願者們終於要揭開印第安那波利斯市西部「希望燈塔」的神秘面紗了。剪彩儀式將在7月27日上午8點舉行。
上面報導中的ribbon cutting ceremony就是指「剪彩儀式」,平時我們也常用cut the ribbon來表示「剪彩」。例如Various elected officials helped cut the ribbon last Wednesday.(眾多當選官員在上周三幫助完成了剪彩)。
剪彩最早起源於美國。1912年美國一家商店開業,老闆為了討個吉利,一大早就在門前橫系一條布帶,以引人注目。可是老闆的一個10歲的小女兒牽著一條小哈叭狗從店裡竄出來,無意中碰斷了這條布帶。頓時,在門外久等的顧客魚貫而入,爭相購物。 於是,人們認為碰斷布帶的做法是一個好兆頭,沿襲下來,就成了今天盛行的「剪彩」儀式。
在建築物破土動工前,我們常要舉辦foundation stone laying ceremony(奠基儀式)以示慶賀;大賽後的award ceremony(頒獎儀式)上,獲獎選手會受到表彰;合同籤署時舉辦的則被稱為signing ceremony(籤字儀式);而新人則要舉辦marriage/wedding ceremony(結婚儀式)來慶祝有情人終成眷屬。
相關閱讀
告別儀式 departure ceremony
開幕式「點火儀式」
黃金時段 prime time
(英語點津 許雅寧,Helen 編輯)
點擊查看更多新聞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