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演講視頻,演講的內容大概是說,學習英語佔用了學生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而英語對大多數人來說,一生不見得會用幾次,因此大力推廣英語學習毫無必要,甚至應該將英語踢出高考,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學習其他內容。
對於此番演講,下面叫好者此起彼伏,也不知道是真的贊成,還是只是隨聲附和。那麼,對於把英語踢出高考這話題,大家怎麼看呢?
記得我小時候是不用學英語的,到了初中才開始學,後來沒多久,變成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再後來幼兒園的小朋友都開始學英語了。英語學習的推廣可以說是相當迅速。而學習英語的好處是什麼呢?正如視頻中說的那樣,有些人一輩子也不見得說上一句英語,那學習英語的意義在哪裡?
或許多了一門英語學習成就的只是少數人,但這少數人所帶動的文化交流影響其實是巨大的。
現在,雖然我國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提高了,但英語依然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通用語言,貿然輕視英語,停止學習英語,個人覺得是不明智的。如果把英語踢出高考,考試不考了,那勢必造成,老師教得漫不經心,學生學得一知半解,這對於學習和理解近代西方的先進知識是相當不利的。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快速崛起,朝著復興之路大步向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師夷長技」,即使只是少數人,但這少數人也是從龐大的基數中脫穎而出的,是量變引發的質變,假如大家都忽視了這門基礎學科,工具學科,對於文化的學習和交流必然形成阻礙。所以,盲目地廢棄是不可取的。
我們是大國子民,應該學會兼收並蓄,怎麼能畏難而不學呢?我們不僅要實現民族復興,更要促進全球共榮,任務很艱巨,但只要人人都努力,相信一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