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被稱活字典 為保持記憶力背寫整本字典

2020-12-14 川北在線網

七旬老人被稱活字典 為保持記憶力背寫整本字典

時間:2016-03-10 19:31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74歲老人被稱活字典 《新華字典》11157個字倒背如流來源:鳳凰網 74歲活字典隨便點個頁碼他能寫出所有字 在吉林市,有位七旬老人也酷愛背字典,1992年的《新華字典》,隨便說個頁碼,他能默寫上面的所有漢字,被稱為活字典爺爺。 363頁有啥字?他準確無誤 74歲

    原標題:74歲老人被稱活字典 《新華字典》11157個字倒背如流——來源:鳳凰網

    74歲「活字典」隨便點個頁碼他能寫出所有字

    在吉林市,有位七旬老人也酷愛背字典,1992年的《新華字典》,隨便說個頁碼,他能默寫上面的所有漢字,被稱為「活字典爺爺」。

    363頁有啥字?他準確無誤

    74歲老人王鐵銘是吉林市船營區黃旗街道家園社區居民。9日上午,新文化記者來到他家,他正在桌子上默寫漢字,旁邊放著一本已經明顯老舊的1992年版的《新華字典》。

    記者提出測試,老人爽快答應。記者隨口說第158頁,老人不假思索,提筆就在紙上寫「栝」「緺」「騧」「鴰」「呱」等字,在「卦」和「詿」之間,他還劃了一個斜槓。「這頁一共14個字,斜槓的地方,是字典中間的分隔線。」記者翻開字典的第158頁,對照字數、字序,老人寫得分毫不差。

    隨後,記者又隨口說了一個363頁,老人寫出「樸」開頭、「撇」結尾的17個字。再次與字典對照,依然準確無誤。

 

    默寫字典用了近5000張紙

    說起這項才藝,王鐵銘笑著說,他並非記憶力驚人,相反,退休後,記憶力大不如前。「我擔心往下發展我可能會健忘,更嚴重的就是老年痴呆。」他記得有一年看春晚,有人表演了背字典的才藝,他當時也有這個夢想。為了保持記憶力,也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把家裡那本1992年出版的《新華字典》找出來,2012年元旦過後,他開始背起了字典。

    王鐵銘說,該字典共634頁,收納了11157個字。「字與字之間沒有關聯性,既枯燥又難記。常用字大約3500個,剩下都是生僻字,以前根本沒接觸過,經常記不住筆畫。沒辦法,就得下苦功夫。我從頭開始,一頁頁抄寫,直到把一頁上的漢字全部默寫下來,才翻下一頁。」

    老人家的桌上有一沓紙,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老人說,他花了四年多時間,用了近5000張紙,才記住該字典上所有漢字。每當有客人聽說他能默寫字典時,都情不自禁要想考考他,就這樣,「活字典」的名號被傳開了。

 

    夢想上春晚挑戰

    王鐵銘的妻子、73歲的高翔說,老伴性格比較內向,平時也不願意出門。「我們一起去三亞玩,可他到了蘇州,就說沒意思,自己回家了,要繼續研究字典。」高翔說,這幾年,老伴翻爛了三四本字典。擔心以後買不到1992年出版的,女兒便將字典掃描,上傳到了電腦上。

    記者再次測試了一下,詢問他「新」「文」「化」「報」四個字分別在字典哪一頁,老人逐一說出頁碼,記者翻看字典,都非常準確。老人說:「我打算再用三年時間,記住任何一個字在字典上的頁數。等練好以後,想上春晚挑戰一下。」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74歲老人被稱「活字典」 能默寫新華字典所有漢字
    74歲老人被稱「活字典」 能默寫新華字典所有漢字 2016-03-10 07:19:44  前不久,在《漢字英雄》綜藝節目中,11歲女孩石舒雅因能快速說出任何一個字在字典上的頁數,被稱為「超強字典妹」。在吉林市,有位七旬老人也酷愛背字典,1992年的《新華字典》,隨便說個頁碼,他能默寫上面的所有漢字,被稱為「活字典爺爺」。  363頁有啥字?他準確無誤  74歲老人王鐵銘是吉林市船營區黃旗街道家園社區居民。
  • 74歲老人被稱「活字典」 能默寫新華字典所有字
    前不久,在《漢字英雄》綜藝節目中,11歲女孩石舒雅因能快速說出任何一個字在字典上的頁數,被稱為「超強字典妹」。在吉林市,有位七旬老人也酷愛背字典,1992年的《新華字典》,隨便說個頁碼,他能默寫上面的所有漢字,被稱為「活字典爺爺」。363頁有啥字?
  • 74歲老人被稱「活字典」 能默寫新華字典所有字_國內國際_社會萬象...
    前不久,在《漢字英雄》綜藝節目中,11歲女孩石舒雅因能快速說出任何一個字在字典上的頁數,被稱為「超強字典妹」。在吉林市,有位七旬老人也酷愛背字典,1992年的《新華字典》,隨便說個頁碼,他能默寫上面的所有漢字,被稱為「活字典爺爺」。363頁有啥字?
  • 西安「活字典」準確定位單詞頁碼順序
    英語老師李龍飛有個「絕活」——他可以把英漢牛津初階詞典裡的單詞全部背下來,不止這樣,不管別人問他哪個單詞,他都能說出這個單詞在這本字典裡是第幾頁的第幾個。 他的同事,朋友,學生稱他為「活字典」,不管哪個單詞不會都來問他,李龍飛老師會快速的告訴他們單詞的意思,讀音和拼寫。比翻字典要快的多。
  • 中國首位牙醫學女博士103歲張瓊仙去世 被稱華西「活字典」
    醫術高超,曾為三位元帥看過牙與華西口腔醫院同歲被稱為華西的「活字典」  20日凌晨3:15,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口腔修復學系教授張瓊仙,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103歲。  她是中國首位牙醫學女博士,她的研究成果被編錄到全國統編教材中,惠及後人;她醫術高超,曾為朱德、賀龍等老一輩革命家治療過牙病;她與華西口腔醫院同歲,見證了華西口腔醫院的百年歷史,曾被譽為華西口腔醫院的「活字典」、「活化石」。
  • 學英語背英漢字典
    學英語背英漢字典 學習辦公 大小: 4.2M 版本: 7.0
  • 武穴一七旬老人走失荒野,被發現時衣著不整,神志不清……
    10月的凌晨,野外的氣溫已至10度以下,一名衣衫不整、神志不清的七旬老人踡縮在水庫岸邊草叢裡,熱心的義警發現迷路的老人後立即報警求助,後在武穴市公安局梅川派出所民、輔警的幫助下,最終找到了老人的家人。10月9日晚23時許,梅川派出所接到楊垸村義警蘇幼雄求助電話,稱楊垸村附近梅川水庫岸邊發現一位衣著不整,神志不清,身份不明的老人,老人所在的梅川水庫坡陡水深,如不採取措施,老人晚間無人看管極易失足溺水。接到電話後,教導員楊奎、值班副所長李武新、輔警居勇聞警即動,不到十分鐘就趕到現場。經查看,老人下身僅著短褲,赤著雙腳,踡縮在梅川水庫岸邊草叢裡,有氣無力。
  • 半年時間背下牛津英漢字典
    本報訊 江南都市報記者章娜報導:沒有記憶力不好的孩子,只是沒有好的記憶法。12月20日上午,本報盛邀世界記憶大師葉瑞財博士來南昌為廣大家長和學子傳授開發右腦的神奇記憶法。2個多小時的授課,葉博士用輕鬆活潑的方式讓大家聽得津津有味,近千名學子和家長領會到了一些提高記憶的小竅門。
  • 學英語背英漢字典下載_學英語背英漢字典手機版下載「安卓版...
    學英語背英漢字典 學習辦公 大小: 4.2M
  • 給《新華字典》「上新」點讚
    (8月11日《揚子晚報》) 誇人有學問愛說「活字典」,說人好較真多說「搬字典」,有啥想不通是欠「翻字典」,更有許多人,名字都是爹媽查字典起出來的……字典地位可見一斑。從1950年啟動編纂至今,已七十歲「高齡」的《新華字典》,陪幾代人走過風雨滄桑,自己也經歷了12個版本大大小小的修訂調整,每次都是專家雲集、慎之又慎,但也每次都與時俱進、頗獲肯定。
  • 半年背下牛津字典 華人記憶教父來蓉傳授絕技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9日訊(記者 杜成) 今(19)日下午,成都沙灣會展中心金色歌劇院內座無虛席,亞洲首位「世界記憶大師」、世界華人記憶力教父葉瑞財博士來蓉展示了他的「記憶絕技」:將1774頁《牛津高階英漢詞典》和十幾本厚的國學經典讓現場觀眾任意點背,所有內容均倒背如流的,贏得了陣陣驚嘆。
  • 學會這個方法,一個月背完一本英文字典!
    到底要怎麼背單詞?怎麼背了那麼多還是看不懂閱讀理解?同學們,你背了越多的單詞你就會發現,單詞是背不完的!單詞的學習法,絕對不是死記硬背,你看美國小孩,人家小小年紀就能用英文流利對話,難道人家就背了很多單詞嗎?我們學習漢語到今天,你能認識漢語字典裡所有的詞彙嗎?不能吧!
  • 老人購26本字典為輸入法糾錯 與微軟打兩年官司
    隨後,他查閱《辭源》和《辭海》等10本權威工具書,為微軟拼音輸入法2.0和3.0兩個軟體中的27000多個漢字注音進行了一次普查,從中發現了200多個錯誤。  想到全球通行的軟體會誤人子弟,這讓一向認真的老人,萌生了向微軟討個說法的念頭。  2002年7月,馮勇將微軟(中國)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賠償1萬元,並賠禮道歉,由此名震全國。
  • 邢臺老人新法查字欲出字典 已獲國家版權部門認定
    魯慶祥展示他發明的「尾筆分類部首查字法」新型字典草稿。昨日,已年過七旬的魯慶祥老人拿著基於該查字法編制的新字典草稿找到記者,希望可以達成多年來的心願。    2002年,時年66歲的退休民警魯慶祥由於長期對漢字抱有濃厚興趣,經過數十年摸索鑽研,自創出「尾筆分類部首查字法」。
  • 洋教士的功勞:中國第一本英語字典《華英字典》
    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字典可謂是一本不可缺少的工具書。我們現在較為常用的是《英漢字典》《牛津詞典》等等。那麼,在清朝時,中國人學英語用什麼字典呢?從馬禮遜的回憶文章來看,這位容三德脾氣不大好,經常因為馬禮遜寫不好中文,氣得把他的練習紙揉成一團。但也正因為在這位嚴格老師的教學下,才使馬禮遜的中文突飛猛進。1807年馬禮遜25歲,教會鑑於馬禮遜會中文的優勢,決定派遣他到隻身赴華傳教。
  • 有本字典就這樣注音
    喏,我這裡也有一本,半個月前我逛寧波書城旁邊的書攤,花60塊錢買了這本字典,看起來舊舊的,我倒不是為了收藏用,裡面英語的注音是用繁體字的,好像還蠻方便。比如:  Aboard:挨抱特  Abominable:挨抱密納勃而  Mouse:貓是  Movement:姆烏扶門脫  Much:末區  記者看了下,這本字典叫《中文注音學生英漢字典》,整本書通篇繁體字,編者蔣國雄,由上海國光書店出版、印刷、發行,字數30000字。查了一下資料,該書大約在民國時出版。
  • 對比清末字典,《新華字典》就是一本「渣渣字典」
    翻開,在卷一行政區劃與地名部分,一眼便看到了『陝』『秦』二字並置的畫面,編者釋『陝』曰:『周成王時,周公治陝以東,召公治陝以西,蓋以陝為分界處,今省稱陝西,即召公所治地也。其地自古為帝王之宅,周以龍興,秦以虎視,自漢以後,皆稱關中。誠天府之雄也,而新疆隴蜀尤必以此為咽喉。』」
  • 新華字典第12版首發,字典裡寫著進步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首發:①增添新詞達100多個,如「初心」「粉絲」「截屏」「二維碼」「點讚」等;②增補了50個字詞新義新用法,包括「賣萌」「拼車」等;③應用程式APP同步發布,通過新華字典APP掃描紙質書每一頁的二維碼,可查看當頁所有字。
  • 井場「活字典」
    他在單位有一個響亮的「名號」——「活字典」,他就是冀東油田井下作業公司作業11隊技術員謝書建。  「久病成醫」的謝書建因從事多年修井工作而積累起豐富的經驗,遇到同事不懂的地方請教他時,他總是「傾囊而出」。  「活字典」不僅慷慨大方,而且還愛「誨人不倦」。在謝書建30多年的修井生涯中,連他自己都已記不清帶過多少個徒弟了。時至今日,隊上仍給他安排一個新技術員作為搭檔。
  • 說他是雙流的「活字典」,一點也不為過!
    他嗜書如命,家中藏書過萬冊;他著書立文,為雙流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他是「三活先生」,被雙流人稱為「活地圖、活字典、活史書」;他形容自己是「愛書、對書、聚書、藏書、用書」的「五書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