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一門既古老又嶄新的學科。從遠古時期有了家庭開始,就有了家庭教育。而母親憑藉在生兒育女方面得天獨厚的獨有優勢以及直接撫養孩子的自然屬性,決定了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毋庸置疑的首要作用。因此我想在這個論壇上就母親素質在家庭教育中的促進和影響問題匯報一下自己的一點心得。
1, 母親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首要作用。
1、 母親生兒育女方面得天獨厚的獨特優勢、直接哺育撫養孩子的自然屬性,決定了母親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首要地位。家庭教育是一種以血緣為紐帶的教育形式,母親的教育影響對幼兒的成長具有提前介入和基礎性的作用
2、 母親在家庭中傳統的角色分工(母親更便於、更擅長於育兒)使得母親在實施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佔據著不可取代的決定性作用。
3、 女性自身特有的愛心、耐心、細心形成與孩子的強烈依戀關係,是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有利條件。母親的慈愛可以讓兒女獲得安全感和對社會的親和力,某些習慣的養成也往往會由於情感的滲透而取得更大的效果,對孩子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以上三點可以看出,母親在家庭教育中至關重要的首要地位和決定作用,而且它是自然形成而並非人為確立。
古有孔、孟均由寡母撫養教育成才,孔子和孟子都是三歲喪父,孔子的母親顏徵在,17歲生了孔子,20歲被孔子父親的大老婆趕出家門,自己帶兒子到曲阜闕裡靠織布謀生供孔子上學;孟子的母親仉氏教子有方,為了給兒子提供合適的學習成長環境而三次搬家。孔子孟子能成為世界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兩位母親的教育功不可沒。
現代也有許多經典的故事,最經典的是宋氏三姐妹的母親,倪桂珍,自己小時候堅持要讀書,一直讀完女子高中,後來結婚有了6個兒女,家教非常嚴格,恪守清規,勤儉樸素,吃苦耐勞,作息規律,勤奮上進,三個女兒都是很小就送到國外去讀書。富裕也要勤儉,大家閨秀並不嬌生慣養。有了倪桂珍這個做母親的嚴格管教,才有了宋氏三姐妹後來超出常人的經歷。教女有方獨佔鰲頭。
反面教材: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兒女失教為當年的英國第一家庭帶來無盡煩惱;河南女教委主任疏於教子一怒身亡;我家兩個小保姆的不同追求及其兒女的不同命運。
縱觀古今中外,母親在家庭教育中之重要影響和促進作用乃是不爭的事實。
2, 存在問題分析
母親的作用如此重要,母親這個群體的素質決定了母親的作用和影響能否得到充分體現。調查表明,當前母親的素質還存在以下問題:
1,母親群體的整體素質有待提升。最基本的素質乃文化素質。幾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尤其是農民重男輕女的思想明顯淡化,女童輟學的現象大大減少,廣大女性的受教育年限大大增加,文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但與男性相比、與家庭教育對母親素質的本質要求相比,依然偏低。
2,母親群體的教子理念缺乏正確引導,科學教子知識儲備不足。在曲阜回答「尊重」問題不如男士(《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章第27條「全社會應當樹立——未成年人的良好風尚,關心、愛護未成年人。」保護、教育、尊重三個詞)。即便是職業女性、高學歷人群中也有不少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存在迷茫困惑,一個婦聯主席的青春期女兒離家出走,一個女幹部上初二的兒子厭學到以自殘要挾的程度,想到了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但是只給孩子進行心理疏導,不知道自己也是有問題的,沒有效果。三甲醫院主治醫生對與14歲兒子的溝通束手無策。學歷高不懂科學教子知識、還不重視家庭教育的母親大有人在。不善於溝通,沒有建立起暢通的親子溝通方式的家庭比比皆是,
3,母親在兒女成長過程中的嚴重缺位(農村)和有效陪伴不足(城市),嚴重影響了家庭教育的實施和兒童健康成長。雖是社會轉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伴生現象,已經成為難以醫治的「痼疾」,迫切需要政府高度重視,切實予以解決。
4,家庭教育中的功利主義傾向日益嚴重。調研發現,父母對子女成才的關注遠遠超過了對子女做人的教育,對「提高教育能力和方法」的關注遠遠超過「更新教育理念」和「改善教養態度」,有些人甚至認為所謂家庭教育就是家長安排兒童業餘時間學習某些技能的教育。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和風險。
5,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的隊伍建設亟需加強。從實踐中發現,普遍存在專業化程度低,培訓不規範的問題。培訓班各地都在舉辦,但是一般都是請幾個稍微懂一些家庭教育知識的人來講課,缺乏統一規定的教材和固定的師資隊伍,沒有對家庭教育工作幹部和指導者的硬性要求,沒有系統的、規範的家庭教育理論培訓。全國婦聯曾經倡導設立了「家庭教育指導師」,不知何故,2017年又被取消了。
6,政府和社會對家庭教育缺乏完全的支持與足夠的幫助,對母親群體素質的提高沒有真正的、長足的重視和關注,家庭教育服務與指導體系不完善。主管家庭教育的部門婦聯組織心有餘力不足,話語權和權威性不夠強有力,人力不足且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
三,對策與設想:
山東作為孔孟之鄉和儒教文化發源地,應該進一步弘揚中華母教文化,並結合時代發展和兒童健康成長的需要,敢於創新,大膽嘗試,在家庭教育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
1,全社會都應該充分認識家庭教育尤其是母教對人才培養的作用,高度重視母親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響和地位。家庭教育雖非義務教育,卻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專業化的教育工作,既關乎千家萬戶,亦關乎民族和國家的未來,重視母親素質的提高既是千秋大計,又迫在眉睫。
2、保證女童入學,並能堅持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從接受教育改變命運這個根本和基礎點來提高未來母親群體的整體素質。許多回歸分析表明,孩子教育和母親教育之間有一種正相關關係。
3,廣泛紮實長期開展母親素質工程。應作為一項年年抓的長項工作,不僅下文件部署,而且應該制定硬性指標並定期檢查,進行年終考核。無論文化程度高低,每一個母親都不是天生的家庭教育家,都需要指導。膠州市婦聯針對城鄉制定了側重不同的年度課程表,按部就班,工作有序開展,深受廣大婦女群眾的歡迎。
4,組織專家團隊深入村鎮社區講課,對母親群體普遍進行系統的科學育兒教子理念和方式方法的指導培訓。曲阜市婦聯組織了強大的家庭教育志願者專家團隊,深入全市每一個村鎮社區,長年堅持開展家庭教育培訓。芝罘區經常聽課的母親們明顯比較熟悉科學教子知識,學習熱情還非常高漲。
5,將家庭教育納入社會公共服務體系,設立專門的家庭教育機構。家庭教育是一項具有較大隨意性、最缺乏規範性因而需要時時進行指導和幫助的教育活動。建議有條件的地方,在縣鄉兩級建立專門機構例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或家庭教育服務站,村莊社區設立家庭教育指導員,保證工作時間,常年開展活動,為母親和家庭隨時提供諮詢培訓等服務,實現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全覆蓋。明確專人負責,設崗,公開招聘考取,剛畢業的大學生,退休人員都可以報考。機關事業單位的婦委會應將家庭教育知識培訓和個別輔導作為對女職工的一項長期任務。
6,探索實行母親資格證書制度。日本著名作家伊坂幸太郎有一句話很有名:一想到為人父母不需要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美國有個學者曾提議,想要孩子成為父母的人,應該通過學習獲得養育執照,就像成人要有執照才能開車一樣。養育執照要求具備以下證明:①法律年齡;②婚姻狀況;③有工作或者經濟獨立;④沒有暴力犯罪行為的歷史。⑤已接受養育課程培訓的證書。如果父母沒有執照就有了孩子,這個孩子會被帶到臨時的收養機構。民政部門應聯合婦聯、教育等有關部門把住登記結婚關口,進行婚前教育時同時進行父母育兒教子的基本知識教育。建議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嘗試進行「母親資格」考試試點。各地可以試行一些旨在督促準父母學習養育知識的措施。
7,完善家庭教育知識培訓的機制。在縣級以上建立「父母學堂」或「幼兒教育學校」等專門提高父母育兒和教子的專業機構。
8,減少「留守兒童」現象。19世紀中後期,發達國家相繼頒布義務教育法,西方各國一直採取依照適齡學童居住地所在的學區實行「就近入學」,日本實行了更為人性化的戶籍制度,即以夫妻為單位編戶,並不與住宅進行捆綁,而且採用「戶籍簿」謄本提供身份證明,以便於人口的自由流動,從而為兒童隨同父母流動及流動後的入學提供了根據和保障,也為父母陪伴孩子成長提供了基礎條件。日本只有隨父母遷居的流動兒童,沒有留守兒童。建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父母出門打工帶孩子一起生活。可以借鑑學習日本的經驗。
9、鼓勵年輕母親回鄉創業就業。如果上一條不能實現,政府亦應出臺相關政策,例如對回鄉創業的年輕人給予財政補貼等資金支持,鼓勵有孩子的年輕父母尤其是母親回到家鄉創業就業,一邊照看陪伴孩子,一邊工作掙錢。
10、出臺生育第二胎獎勵補貼政策。在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幾十年後的今天,由於父母本身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人口老齡化現象的出現,生育二胎對自身為獨生子女的母親帶來職場、經濟、精力等等一系列新的挑戰,從而成為直接或非直接影響家庭教育的變量。為了鼓勵有條件的人生育二胎,政府應出臺生育補貼政策,讓更多的母親能夠在養育兩個孩子的同時不至於在就業和生活方面受到太大影響,有精力、有可能對孩子進行更好更科學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