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同樣重要

2020-09-27 張健家庭教育


「我的爸爸很愛看手機,每次有空他都會拿出手機來看」「我爸爸在廁所解便的時候,也在看手機,爸爸解完便了,都不知道出來,還在裡面看手機……」


雖然電腦、手機帶給我們太多的資訊、信息,可是,孩子的成長畢竟只有一次,千萬不要因為你的一點娛樂時間而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家長是什麼?一種稱呼?一種天生的權力?是的,但......家長更是一種職業!你以為在陪孩子,孩子卻發現手機搶了他們的爸爸媽媽!別以為你一邊看手機,一邊坐在孩子邊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為你開著電腦玩著,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努力,80%取決於父親教導。作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樣一句肯定的話,如果由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50倍。


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是孩子能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而爸爸則是塑造孩子對人生的看法;關係到人格的形成。



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誰更重要?


答案是都很重要


一個人和母親的關係是否和諧,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親的關係是否和諧,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事業是否有成就。


每天給孩子15分鐘,你都做不到?


和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需要每天一點一滴的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品質關係的建立,需要每天專注的陪伴孩子15分鐘。


所謂高品質的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父親或母親全心全意地和孩子一起互動,心無旁騖沒有跑神,沒有想著工作,沒有想著壓力;固然這些都存在。


1.陪伴:尋找一起做的事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讀書講故事;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遊戲或打球;


可以是一起聽段音樂唱唱歌;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坐在沙灘上聽海浪的聲音,講解大自然的知識;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爬山、一起坐在地上研究自然,觀察小動物、小花兒、小草樹木。



2.陪伴:傾聽+身體接觸


接觸可以是不加評判、沒有指責、沒有輕視、 沒有打擊、沒有打斷。只是很單純、很欣賞、很專注、很幸福的,靜靜聆地聽孩子訴說。


在聆聽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有的是:嗯、哦、哇、是哦、然後呢?還有呢?接下來呢?等回應。在陪伴的過程中,儘可能多一些身體上的接觸: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頭,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裡,擁抱孩子等等。


還有,很欣賞的眼神也很重要。方法還有很多,而最關鍵的就是:在那個片刻為人父母的你是否是——全身心的同在。


無論你是否相信,家長這種「職業」的特點是:最需要訓練卻最缺乏訓練!也許你事業有成,但事業的成功彌補不了家庭教育的失敗。無論兒女,孩子不是母親一個人的,孩子的成長教育,你只有一次機會,千萬不要錯過!手機可以50年如一日陪你,和孩子和親暱時光卻會一去不復返。



3.送給父母的話


請把手機放一邊,如果我們現在35歲,如果我們一直到80歲,我們還有45年的時間可以和手機在一起;只要我們拿起它,它隨時在我們身邊;聽我們召喚.....如果我們的孩子長大了,如果他們長到13歲、16歲、18歲,你就會發現:


他們就會漸漸地越來越需要自己的空間;


他們不再「糾纏你」;不再會「無理取鬧」地讓你陪他;不再會像小時候一樣扎到你懷裡撒嬌;不再會拉你在床頭,不再會像兒時一樣央求你講個故事陪他入眠;你會發現:在孩子身上,很多和你最親暱的時光,一旦錯過了,就再也不回來......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請用更多的時間,擁你們的寶貝入懷;慢慢地體味,真正擁有寶寶的這些年吧!!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誰更重要?
    【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誰更重要?】 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是孩子能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而爸爸則是塑造孩子對人生的看法;關係到人格的形成。  那麼,在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誰更重要?  答案是都很重要。一個人和母親的關係是否和諧,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親的關係是否和諧,會影響孩子的是否勇敢自信,未來的事業是否有成就。
  •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的陪伴和母親的好情緒!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孩子更優秀最近在網上看過一項調查:在我國,42%的母親在孩子的教育中獨擋一面,32%的家庭中教育孩子的任務由祖輩承擔,父親真正起主導作用的不過12%。在不少的家庭裡,父親都是缺位的。孩子的每一次成長驚喜,是母親先發現的;孩子的每一次睡前故事,是母親開口讀的;孩子的每一次生病,是母親照顧陪伴的。著名作家龍應臺說過:父母和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期」的。有些人直到過期了才幡然醒悟,有些人哪怕忙得飛起還是在有效期內盡到了責任。
  • 什麼是好的家庭教育:父親不缺席,母親有溫度
    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不缺席,母親有溫度。全國政協委員朱永新一直以來關注家庭教育話題。他曾經說過,「在兒童身上的所有問題,都可以找到他們的家庭原因,家庭教育才是我們整個教育鏈基礎的基礎,關鍵的關鍵」如此,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的一生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是好的家庭教育呢?
  •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承擔著不同的角色。理想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參與其中,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中國兒童中心主持的「中國0~6歲兒童家庭教養中的父母角色調查研究」表明,父母都認同應該由父母雙方共同教養子女。
  •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什麼樣子?父親有格局,母親有深度
    樊登曾對家庭教育總結過這樣一句話:「上帝給了孩子一個缺席的父親,就會贈送給孩子一個焦慮的母親,最終養出一個失控的孩子。」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對於培養一個性格健全、成就幸福人生的孩子非常重要。一個優秀的父親,不需要多麼有錢、多麼有本事,更重要的是陪伴與榜樣,孩子會從父親的言傳身教中樹立對人生的態度,態度是父親傳遞給孩子最重要的格局!
  •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
    爸爸們究竟是為了給孩子掙學費才遠離了家庭教育,還是為了遠離家庭教育的瑣碎而主動加班「掙學費」,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心裡的一桿秤。媽媽同樣上班,哪怕是擠時間,也會想辦法負責起孩子的教育。很多人說,父親就像是一座山,沉默威嚴,卻也從來不懂遷就。
  • 母親素質在家庭教育中的促進和影響探析
    家庭教育是一門既古老又嶄新的學科。從遠古時期有了家庭開始,就有了家庭教育。而母親憑藉在生兒育女方面得天獨厚的獨有優勢以及直接撫養孩子的自然屬性,決定了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毋庸置疑的首要作用。因此我想在這個論壇上就母親素質在家庭教育中的促進和影響問題匯報一下自己的一點心得。1, 母親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首要作用。
  • 最好的家庭教育:父親是榜樣,母親有溫度……
    而最好的家庭教育,莫過於:父親是榜樣,母親有溫度。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一位父親帶著3歲的女兒在廣場的臺階上認真地讀書,大大的身影和小小的人兒,遠遠看上去,畫面格外溫馨。相比母親似水般的溫柔,父親如山似的威嚴更容易讓孩子模仿和跟隨。
  • 最好的家庭教育:父親是榜樣,母親有溫度
    而最好的家庭教育,莫過於:父親是榜樣,母親有溫度。父親是榜樣,家才有方向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一位父親帶著3歲的女兒在廣場的臺階上認真地讀書,大大的身影和小小的人兒,遠遠看上去,畫面格外溫馨。當接受記者採訪時,這位父親說,他是一名中學老師,女兒在自己的影響下喜歡上了讀書。
  • 最好的家庭教育:父親是榜樣,母親有溫度
    而最好的家庭教育,莫過於,父親是榜樣,母親有溫度。父親是榜樣,家才有方向網上看到一則視頻:一位父親帶著3歲的女兒在廣場的臺階上認真地讀書,大大的身影和小小的人兒,遠遠看上去就格外溫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位父親說他是一名中學老師,女兒在自己的影響下喜愛上了讀書。
  • 家庭教育中,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在有父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更勇於嘗試,敢於突破,能到達更高的境界。而且在生活中,父親一般更有原則,不會溺愛自己的孩子,父親更容易教會孩子做事的方式方法,告訴孩子努力的方向,讓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得一些事情
  • 家庭教育中,父親的作用舉足輕重,孩子的教育更「完整」
    家庭教育伴隨著孩子的一生,時刻影響著孩子的方方面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人生路上的榜樣。母親的陪伴很重要,父親的教導也不可少。父親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父親有這樣的特徵,孩子會受到負面影響1)無暇陪伴孩子母親的陪伴孩子很多見,但父親的陪伴,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對於孩子的性格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角色及教育的三個認識和三個方法
    「父親節」(每年6月第三個星期日,1910年開始),與大家一起探討父親在家庭教育中角色及家庭教育的三個認識和三個方法。父母的願意跟著孩子去付出一切,為了孩子還有什麼不能做呢?比如,跟著孩子活,跟著孩子生活,跟著孩子學習。看似簡單、容易,實質並非如此。這就是當下中國家庭教育所面臨的困窘,也是相關部門,教育工作者需要站出來、扎進去的原因所在。
  • 家庭教育,父親的角色對於孩子很重要!
    在一個家庭之中,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對於孩子的影響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父親的角色對於孩子到底有多重要!往往是一個母親無法替代的。母親的愛是溫柔的,是柔和的。而一個父親的愛是壯闊的,是深沉的。就比如騎自行車一樣,一個母親和一個父親在教育自己孩子騎自行車的方式都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父親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學得更快!
  • 父親角色的重要性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裡,父母分別擔任了教育孩子的重要角色,但有不少家庭存在「男主外女主內」的情況。像一些親子活動、日常遊玩或者是孩子的家長會,多數是由母親陪著孩子參與的,有不少爸爸在兒女的成長中缺位,驚現「喪偶式育兒」的現象。
  • 「推薦」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
    爸爸們究竟是為了給孩子掙學費才遠離了家庭教育,還是為了遠離家庭教育的瑣碎而主動加班「掙學費」,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心裡的一桿秤。媽媽同樣上班,哪怕是擠時間,也會想辦法負責起孩子的教育。很多人說,父親就像是一座山,沉默威嚴,卻也從來不懂遷就。
  • 家庭教育中,父親參與越多,孩子越優秀
    然而,在現在的家庭教育中,往往都是母親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父親卻冷眼旁觀,問其原因,無非就是工作太忙,沒有時間。但你們有想過後果嗎?有研究表明,缺乏男性的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維方式等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我們的孩子現在受到的母性教育已經夠多了,嬰幼兒時期多是母親照顧餵養,上幼兒園、小學基本也都是女教師為主。缺乏男性教育往往會讓孩子表現出多愁善感、膽小怕事、性格懦弱等問題。
  • 最好的家庭教育: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
    1父親能陪伴,孩子更優秀在我國,大多數的家庭中母親在孩子的教育中獨當一面。有很多人說:「父親就像是一座山,沉默威嚴,卻也從來不懂遷就。」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母親的情緒決定著一個家的溫度,也在潛移默化中決定著一個孩子的性格走向。
  • 父親在帶孩子的成長中,有哪些和母親帶孩子不一樣的影響?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就是母親,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擔當的一直是偶爾客串的配角。 從這個數據中可以看出,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確實缺少了一些陪伴。其實不但從數據中可以看到這個現象,我們在平時生活的圈子內外也能感受到,很多孩子和父親的關係並不是非常親密,甚至自己和自己的父親關係也不如和母親的關係好。
  •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
    01父親能陪伴,孩子更優秀看過一項調查:在我國,42%的母親在孩子的教育中獨當一面,32%的家庭中教育孩子的任務由祖輩承擔,父親真正起主導作用的不過12%。很多人說,父親就像是一座山,沉默威嚴,卻也從來不懂遷就。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論調:「我也想照顧孩子啊,可是是真的忙,工作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