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2020-12-11 沒事來八卦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承擔著不同的角色。理想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參與其中,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

中國兒童中心主持的「中國0~6歲兒童家庭教養中的父母角色調查研究」表明,父母都認同應該由父母雙方共同教養子女。但是,其實際表現與認知存在很大差異,父親的參與度在生活照料、親子陪伴、教育指導等方面普遍低於母親。有研究表明,父親在教育上的缺失對男孩的成長影響更大,目前我國中小學女老師居多,孩子在家又主要跟著母親,如果家庭或社會沒有其他成員能夠擔任父親「代理人」的角色,男孩的成長就失去了模仿的榜樣,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心理發展。父親不只是一個稱謂,他在兒童成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父親是孩子成長的能源與力量

可以提升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目前我國家庭結構以核心家庭為主,且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父親參與到孩子教育中,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就更加豐富多元,孩子的感受會更充實、更完整,心理會更踏實,安全感也會增強。安全感是幸福感的前提。父母雙方共同教育孩子,會讓孩子更能體會到濃濃的家庭氣氛,孩子感受到家裡有媽媽,有爸爸,他是媽媽、爸爸共同關心、疼愛的孩子。

可以緩解母親的情緒。通常,母親情緒好家庭氛圍就會更和諧。大部分家庭孩子的教養以母親為主,時間長了母親會產生負面情緒,若孩子成長中又出現一些問題,或者有了二胎,母親的壓力會加大,甚至會出現焦慮、抑鬱等消極情緒。父親參與到教養孩子中,可以為母親分憂,減輕母親的壓力,增強母親的幸福感。母親感到自己不是在「孤軍奮戰」,就會充滿希望和信心,情緒會更穩定,心態會更平靜,與孩子更容易形成良好的互動關係。

可以拓展孩子的視野。性別不同,造成大腦結構的不同。男女往往會用不同的視角看待問題、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父親的加入會給孩子認知建構提供更多的發展可能,孩子可以學習更多面、更立體地看待問題。一般而言,孩子從母親單方面獲得的認知發展條件,一定不如父母雙方共同提供的。當然,在一些特殊家庭,包括單親家庭、留守流動家庭等只能通過其他方式儘量彌補。

可以緩衝衝突、化解矛盾。母親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有時候會情緒化,如果父親在場可以適當調節氣氛,給母親和孩子提供一個情緒發洩的出口和轉換閥門,起到緩衝衝突、化解矛盾的作用,就像電視劇《小歡喜》中黃磊扮演的父親。當然,這對父親的要求比較高,父親要更大度,避免情緒化;要跳出具體情境,更理性地分析問題;要善於溝通,具有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的技巧。

可以提供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孩子的成長需要不同的模仿對象,作為男性,父親會更多展現出冷靜、理智、勇敢、堅強等品質。這些都是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營養品」。一個果斷、勇敢、自信的父親會鼓勵孩子大膽體驗和嘗試,鼓勵孩子探索和冒險,孩子體驗多了就會更自信。我們不否認有很多優秀的母親可以擔當起父親的角色,但是,兩性互補是教育孩子更理想的模式。弗洛伊德認為,小男孩會表現出對父親的特別興奮,他願意像他一樣長大,並成為像他那樣的人。這種現象被稱作「自居」,是指一個人把自己所崇拜的人物的品質作為學習模仿對象,它是個體人格得以形成的重要手段。

父親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支持者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好父親不是天生的,需要學習和實踐。

要認識到父親角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養不教,父之過。」父親要盡到教育的責任。物質條件代替不了教育,孩子需要心靈溝通和交流,父親要關心孩子的心理需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互動關係。有些父親認為,小孩子吃喝拉撒睡太瑣碎,應該是女人的事,男人要負責孩子成長中的大事和要事。的確,兒童早期的生活主要是吃喝拉撒睡,但兒童早期的發展非常需要父親的參與,通過吃喝拉撒睡等生活環節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愛,為孩子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都應該有父親的陪伴。

要積極參與到教育孩子之中。父親要對教育孩子抱有熱情和興趣。在與孩子互動中「窺探」到孩子的內心世界,在相互作用中感受到相互的影響力。有些父親工作忙,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零碎時間,比如吃飯、去學校的路上等。只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就能擠出時間。

提高自身素質,做孩子的好榜樣。做父親要加強學習,自覺提高修養。現代知識更新很快,孩子通過網絡可以獲取很多知識,如果大人不注意學習就很難與孩子對話。父親不能憑經驗教育孩子,要學習科學教育的理念與方法。要與母親經常溝通,達成一致的教育意見。切忌因為教育意見不一致在孩子面前爭吵。父親應該培養自己對運動的興趣,多帶孩子做戶外運動,在運動中增進與孩子的交流,激發孩子積極向上的情趣。

要善於科學分配時間。陪伴是孩子成長最不可缺的「營養」。父親應該有計劃地安排與孩子共處的時間,保證自己在孩子成長中不缺席。父親一定要留出時間給孩子,心中要裝著孩子。只要心裡有孩子,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果見不了面,可以通過視頻或電話,也可以發信息、送禮物等。只要真誠地溝通,無論採用什麼方式,孩子都能體會到父親的愛與關心。

父親,請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給他留下更豐富、更美好的記憶!

(來源:中國婦女報,作者叢中笑系中國兒童中心黨委書記、兒童教育專家)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中,父親的作用舉足輕重,孩子的教育更「完整」
    家庭教育伴隨著孩子的一生,時刻影響著孩子的方方面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人生路上的榜樣。母親的陪伴很重要,父親的教導也不可少。父親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父親要重視自己培養和教育孩子的方式,不然會產生負面影響,對孩子的成長不利。父親的言行,時刻影響著孩子鄰居小芳常常會因孩子的教育問題同丈夫發生矛盾。身為父親,在家中什麼都不做,而且孩子的教育也向來不聞不問。
  • 父親在育兒中的作用是什麼?
    母親與父親的區別。母親是我們的故鄉,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而父親不體現任何一種自然淵源。在最初幾年內孩子同父親幾乎沒有什麼聯繫,在這個階段父親的作用幾乎無法同母親相比。父親雖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卻代表人類生存的另一個極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創造的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 困境中我們如何做父親?《當幸福來敲門》中父親的家庭教育及意義
    這部電影無疑能給我們帶來各種感動與感悟,今天,我們來看看在極端困境之下主人公是如何做父親的,並且來聊一聊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陷入極端困境,依然堅持做「父親」《當幸福來敲門》的故事發生在1981年越戰後經濟蕭條的美國。
  •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角色及教育的三個認識和三個方法
    「父親節」(每年6月第三個星期日,1910年開始),與大家一起探討父親在家庭教育中角色及家庭教育的三個認識和三個方法。父母的願意跟著孩子去付出一切,為了孩子還有什麼不能做呢?比如,跟著孩子活,跟著孩子生活,跟著孩子學習。看似簡單、容易,實質並非如此。這就是當下中國家庭教育所面臨的困窘,也是相關部門,教育工作者需要站出來、扎進去的原因所在。
  • 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誰更重要?
    【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誰更重要?】 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是孩子能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而爸爸則是塑造孩子對人生的看法;關係到人格的形成。  那麼,在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誰更重要?  答案是都很重要。一個人和母親的關係是否和諧,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親的關係是否和諧,會影響孩子的是否勇敢自信,未來的事業是否有成就。
  •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的陪伴和母親的好情緒!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孩子更優秀最近在網上看過一項調查:在我國,42%的母親在孩子的教育中獨擋一面,32%的家庭中教育孩子的任務由祖輩承擔,父親真正起主導作用的不過12%。父親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可相比家庭和睦、孩子成材,很多父親更嚮往事業成功。但成功究竟意味著什麼呢?《窮爸爸,富爸爸》裡有句話說得好: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任何職業角色都可被替代,唯獨父母角色無可替代。世間回報率最高的投資,就是親子關係。
  • 父親角色的重要性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裡,父母分別擔任了教育孩子的重要角色,但有不少家庭存在「男主外女主內」的情況。像一些親子活動、日常遊玩或者是孩子的家長會,多數是由母親陪著孩子參與的,有不少爸爸在兒女的成長中缺位,驚現「喪偶式育兒」的現象。
  • 學校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哪一個更重要?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對象自有不同的觀點。我們可以形成的共識,一是在個體成長及社會同一化的過程中,三種教育缺一不可,而家庭教育在人格塑造、價值觀培養、行為習慣養成等方面,起著基礎性作用;二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邊界日益模糊,家庭教育不再是家長自己的事,學校和社會更多地參與到家庭教育中,承擔著服務與指導的重要功能。
  • 家庭教育中,父親參與越多,孩子越優秀
    然而,在現在的家庭教育中,往往都是母親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父親卻冷眼旁觀,問其原因,無非就是工作太忙,沒有時間。但你們有想過後果嗎?有研究表明,缺乏男性的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維方式等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我們的孩子現在受到的母性教育已經夠多了,嬰幼兒時期多是母親照顧餵養,上幼兒園、小學基本也都是女教師為主。缺乏男性教育往往會讓孩子表現出多愁善感、膽小怕事、性格懦弱等問題。
  • 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同樣重要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努力,80%取決於父親教導。作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樣一句肯定的話,如果由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50倍。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誰更重要?
  •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親,爸爸們不要再做家庭教育的隱形人了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就有許多的母親辭職回家專心養育孩子,形成了女主內,男主外的家庭模式,這樣的家庭模式本身沒有什麼,但是會有一個潛在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很容易只有一種教育方式,那就是媽媽的教育方式,這樣對孩子來說並不好。對於孩子來說,特別是男孩,父親的存在是至關重要的。
  • 什麼是好的家庭教育:父親不缺席,母親有溫度
    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不缺席,母親有溫度。全國政協委員朱永新一直以來關注家庭教育話題。他曾經說過,「在兒童身上的所有問題,都可以找到他們的家庭原因,家庭教育才是我們整個教育鏈基礎的基礎,關鍵的關鍵」如此,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的一生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是好的家庭教育呢?
  • 家庭教育:為什麼要重視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什麼?
    家庭教育的作用體現在促進個體發展、支持學校教育和促進社會文明等方面。(1)家庭教育對人的一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首先,家庭教育是個體成長的奠基性教育。家庭教育是人接受的最初教育,它開始於胎教。這種伴之以深厚濃烈的親情之愛和細緻人微的體貼方式而進行的家庭基礎性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它對任何人一生的成長都起著奠基作用。其次,家庭教育是個體全方位和終身性接受的教育。家庭教育不像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那樣,主要是以科學文化知識為主體及一些專有知識為主體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教育內容最為廣泛。
  • 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更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本人在一所省重點中學長期擔任班主任多年,與各種各樣的家長打過交道,對家庭教育的影響作用體會更深。大部分家長對學校教育十分重視,也願意配合班主任對子女的進行教育。當然也有極個別家長的言行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 家庭教育中父親的影響增多 袋鼠爸爸也有育兒經
    家庭教育中父親的影響增多 袋鼠爸爸也有育兒經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9日 23:09 來源: 來源:中新網  一直以來,帶孩子似乎是媽媽的專職,但事實上,父親的作用是母親無法替代的。
  •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
    爸爸們究竟是為了給孩子掙學費才遠離了家庭教育,還是為了遠離家庭教育的瑣碎而主動加班「掙學費」,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心裡的一桿秤。媽媽同樣上班,哪怕是擠時間,也會想辦法負責起孩子的教育。很多人說,父親就像是一座山,沉默威嚴,卻也從來不懂遷就。
  • 「眼界即邊界」:讓孩子愛上閱讀,這在家庭教育中至關重要
    可是孩子的父親卻並不這麼認為,他覺得現在大學生的數量變得越來越多,大學生已經不再值錢了,而且有的大學生即便是畢業之後,都沒有辦法去找到理想的工作。所以孩子的父親覺得,與其花那麼多的錢讓孩子去讀書考大學,不如讓孩子跟著自己回老家種地,這樣全家人的生活還能有保障。
  • 「眼界即邊界」,讓孩子愛上閱讀,這在家庭教育中至關重要
    可是孩子的父親卻並不這麼認為,他覺得現在大學生的數量變得越來越多,大學生已經不再值錢了,而且有的大學生即便是畢業之後,都沒有辦法去找到理想的工作。所以孩子的父親覺得,與其花那麼多的錢讓孩子去讀書考大學,不如讓孩子跟著自己回老家種地,這樣全家人的生活還能有保障。
  • 夢語分享:不能忽視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夢語分享幸福教育早慧智慧工程實操指導14不能忽視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文,卞老師現在幾乎全是教育媽媽充滿愛與和諧的家,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和歸屬感,能積極面對生活中的難題;缺少愛的家,孩子容易有消極、不求上進、脾氣暴躁等一系列的問題。
  • 家庭教育中家長的作用是什麼?
    在家庭教育中,身教的重要性遠遠大於言傳。所以,任何家長希望孩子可以做到的事情,家長首先應該自己做到。老是責備孩子學習有問題的家長,是不是應該反思你有沒有做到?在孩子學習中,你親身教會了她什麼,你給了她哪些幫助?微博上魏校長曾說過,家庭教育中,家長的角色定位是查漏補缺,而不是替代老師或者什麼都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