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安心做自己》讀書分享

2021-02-13 三優開智嬰幼園

愛,從了解開始

李坤珊老師是一位幼教一線的老師,很多理念和事例都來自她自己的工作經歷,她的書語言質樸、事例生動,非常適合幼兒園老師閱讀和學習。

《讓孩子安心做自己》這本書通過讓老師們讀,寫讀書卡,宋偉娜老師、王傑老師的分享,大家都有不同的感觸和收穫。

關於情緒。每個人都是一個情緒體。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僅要認識自己的身體,更要認識和接納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成長為一個完整的人。作為父母,和善的情緒很重要,因為孩子隨時會去啟動你身上的情緒按鈕,等待你對他的情緒反應。成人要用同理心,幫助孩子指認情緒,接納情緒,調節情緒,不要壓抑,不要拔除,只要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和接納,孩子的情緒自然會疏導。孩子身心通暢,快樂成長。

關於安全感。安全感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基礎和源泉。影響孩子安全感形成的因素很多,李坤珊老師提到了「給孩子固定的生活時間表」,讓孩子感受規律和不變,內化為自己了解世界的模式。世界萬物都有「生命的節奏」,孩子的生命節奏在於成人要給他穩定、有序的生活環境,在家庭中休息、吃飯、玩玩具、讀書、洗刷、運動等都要有日常慣例的安排;如果外出告訴孩子我們將去何處,會發生什麼,讓孩子始終感知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如果要和孩子分離,不要偷偷走開,要告訴孩子你將去何處,大概多長時間回來,孩子會欣然接受,即使哭鬧,也不是因為恐懼。

關於自信。孩子要成為他自己,是通過「做」和「嘗試」來完成的。小小孩都有不可抗拒的,想要「做」和「完成」的動力。包括吃飯、穿衣、玩玩具、洗漱等等,都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完成,你任何時候的幫助都應該經過孩子的允許,否則就是「越界」。很多媽媽看孩子完成不了,就容易「上手」幫忙,孩子會大哭或反抗,媽媽自己還覺得很委屈,這是因為你不尊重和信任孩子。

——趙青梅園長

當孩子上小學出現適應上的情緒問題時,一開始我把自己也帶入到了他的壞情緒中,總想抑制和停止他的情緒發洩。後來漸漸意識到這種方法的無效及反作用,根據書中的方法調整自己的狀態,先去同理他的情緒,「要考試了你很擔心是嗎?」「因為你之前沒有經歷過考試,媽媽對於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在做之前也會擔心。」然後嘗試著幫他指認情緒、調節情緒。

孩子是情緒動物,他會像海綿一樣,吸納身邊親近人的點點滴滴,包括笑容、哭泣、壓抑、指責、抱怨、嫉恨等。好的情緒能夠滋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壞的情緒,積累下來,則會壓垮一個孩子。為孩子搭建一個愛的空間,就要容納孩子的各種情緒。在這個空間裡,孩子的憤怒是可以被接納的,發脾氣是可以被接納的,哭泣是可以被接納的……現在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育兒就是育己,做母親真是一場心胸與智慧的遠行啊!

——呂喆園長

通過分享讓我感受到,理解與尊重不分年齡和身份。孩子們雖然年幼,但是他們同樣有自己的權利和想法,我們用同理心去和孩子換位思考,其實你會發現生活很簡單。在孩子眼中大人們沒有任何錯,那為什麼大人眼中的孩子卻總是在被改正?聽完這兩次分享,讓我更進一步感受到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感受,用愛去包容孩子的失誤,反而會激勵孩子們更安心的成長!

——翟曦

通過學習《讓孩子安心做自己》和宋老師、王老師兩位老師的分享,讓我更深刻的知道了我們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也是有方法的!我們愛的方式有時候是有問題的!是需要不斷改進的!孩子的品格、情緒、安全感與我們大人有關,孩子信任了某個環境、人物,才會有安全感、歸屬感,就如同對家的感覺!同樣的,我們大人也要信任孩子,這樣他們才會更自信,在各方面才會進步成長!孩子需要自己體會愛與被愛、信任與被信任的快樂!我們不能剝奪他們的需要、權利,更不能以愛的名義去傷害他們。我們要信任、尊重、接納並欣賞孩子,讓他們在信任、尊重、接納、欣賞中培養良好的品格、情緒,建立安全感,身心健康快樂的發展學習,茁壯成長!

——王肖

通過讀《讓孩子安心做自己》以及宋老師和王老師的分享給我最大的感觸是:作為一名老師,書中有很多的例子是我們常常遇到的問題,那些解決的方法教會我們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我很慶幸能讀到這本書,讓我在以後的教學中更好的去教育孩子,同時作為老師更多的要以讚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孩子,少一些批判,尊重孩子,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

——弭澤穎

《讓孩子安心做自己》是本很容易看懂的書,也是一本能看得進去的書,裡面的各種案例方便我們理解。通過兩位老師的分享,更讓我對裡面所講的道理,理解的更透測。尤其是書裡所講的安全感。我們老師或者父母應給予孩子更多的愛。當孩子們出現某方面的問題,用同理心來對待。看了這本書後,我班裡孩子出現了類似問題,我也會嘗試根據書裡所講的方法來對待孩子以及處理問題。愛孩子就讓孩子安心地做他自己吧!

——路菁菁

《讓孩子安心做自己》讀後受益頗多,書中的案例,我感到親切又熟悉,很多事都發生在我們身邊,沒讀這本書之前,對於狀況百出的孩子們,真有點束手無策。樂妮害怕故事中的大灰狼,一說有相關的故事,樂妮立馬表現出害怕的神情,說我不要聽,並且眼中含有淚花,孩子是真的害怕,從書中我找到對策,同理心,使我和孩子站到統一戰線,戰勝了恐懼;展展受挫後就會生氣大發脾氣,我想各位老師同我有一樣的想法,他發脾氣,我們就會用各種方法抑制他,不讓他發出來,發到半截,由於礙於老師又憋回去了。李老師在書中提到:我們的情緒不管是哪一種,善用它們都是有利於學習生存之道的成長機會。壓抑孩子的生氣,並不會讓他消失,反倒是在積累它,直到爆發,今天展展生氣後的超長反應,應該和我們之前的壓抑有關吧!從今天起不再對孩子的發脾氣採取阻擋和拔出,正確的看待孩子發脾氣,適時疏導,幫助孩子接納和調節情緒,使孩子成為自己情緒的「大禹」。幼兒的發展,年齡只是一個參考,個別差異才是重要指標,我們要做的是充分的了解孩子,讓他們安心的做自己。愛他們就從了解開始吧!

——張美娟


李坤珊老師的第二本書《帶你長大》,老師們正在閱讀,期待更精彩的分享。

相關焦點

  • 6月薦書:《讓孩子安心做自己》
    也有人因為看見它,選擇了珍惜與心愛的人,在一起的此時此刻;選擇了從不圓滿中找到天堂!我選擇了後者,因為那些生命中了解我的人,滋養我原以為選擇後者的媽媽、老師和妻子。因著他們的愛,我相信教養目標:是讓孩子安心當他自己、是在孩子的心中種下「相信自己」的種了、是不放棄的引領與盼望、是讓孩子的生命因我們而不一樣。而這一切,都只有在「了解」裡才有可能實現。那了解什麼呢?
  • 讓孩子安心做自己
    從Emma各種「不,不,不」,我和隊友漸漸觀察發現,孩子的心智開始進入所謂的「Terrible Two」時期了,對此,我們全家人一起歡慶著,歡迎著孩子即將邁入第一個小叛逆時期!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能夠運用所學,善待手上的孩子和面對自己的孩子。
  • 《孩子,為你自己讀書》:孩子,讀書是為了你自己
    今天先和大家分享其中一本,徐可夫的《孩子,為你自己讀書》。這本書是寫給青少年的讀物,它用豐富的小故事告訴孩子們一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為你自己讀書!你要讓自己更優秀!下面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的幾個重要觀點。
  • 一線語文名師分享自己的育兒經:讓孩子愛上讀書,只需要做三件事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主動捧著書來讀,再看看讀書館熙熙攘攘的孩子軍,自己又無所適從,愈發為自家孩子不愛讀書感到焦慮。04找到根源,我們一起行動,讓孩子愛上讀書1.家長做孩子讀書的榜樣《莊子-天道》中曰:言傳身教,身行一例,勝似千言!
  • 孩子不喜歡自己讀書怎麼辦
    ,孩子說讀書太累,只喜歡聽媽媽念書,也喜歡讀書後畫畫、做手工,為什麼就是讀書沒有耐心呢?媽媽:那你覺得媽媽讀書累嗎?女兒:不累呢媽媽:那你要不要試試錄一下呢?女兒:我想錄一首古詩。就這樣孩子錄下了《村居》,而且很開心的分享給了爸爸。我跟孩子說,明天一定會有更多的人來聽她的古詩,她充滿了期待,就這樣開心的睡了。我這樣做的理由:想給孩子更多愉快的體驗,自然的引發孩子愛上讀書。
  • 讀書分享|認識你自己,是最幸福的!
    完整的成長讀書分享我們將用一年的時間精讀、細讀《完整的成長》,一起審視自己的生命,審視對孩子的教育,一起在生命的更深處遇見更好的自己,遇見更好的孩子!王瑞君老師每月兩次領讀分享,書友們可隨時在群內分享、交流、討論、參與打卡活動,快快掃碼加入我們吧!
  • 感悟故事:回過頭來,安心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大家好,今天小編來跟大家說一說這個世界紛紛擾擾,太多的聲色繁華讓我們眼花繚亂,太多的聲音讓我們聽不到自己的內心,我們彷徨,迷惘,追逐,也放手。最終,不過是找回人群中的那個自我,在一派喧鬧中,回過頭來,安心做自己。這大概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況味,人生最大的富足和自由。
  • 【父母成長.365幸福研習營】1月共讀《讓孩子安心做自己》
    長頸鹿家庭願景——推動每個家庭做積極父母,育樂觀孩子。價值觀——愛家庭,愛上成長的自己。 家庭幸福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需要學習的能力,掌握了幸福的方法,你將感受到幸福在心中綻放的感覺。一年父母心之約 共建幸福力 攜手回眸家庭幸福並非源於外在家庭幸福就在當下一刻二、長頸鹿家庭帶您走進1月份父母共讀《讓孩子安心做自己
  • 開學不焦慮,給孩子3顆暖心的關愛,孩子安心去上學,值得這樣做
    所以需要消除孩子們上學的焦慮,可以從這3個暖心的方面用一點心思,充分關心孩子的心理成長過程:第①顆:消除孩子上學的焦慮:新文具每一年,孩子背的都是舊書包、用的都是去年的那一款鉛筆,當孩子背起舊書包去上學,心情可能又會回到從前讀書的時光,舊書包越背來背去,孩子就耷拉得像一隻小狗狗,暑假還沒玩夠,還沒有收回來「野了」的心
  • 《明日閱讀》讀書分享會 專家建議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
    活動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及鍾書閣主辦,明基WiT及大白安心醫療協辦。  今年6月,明基WiT曾聯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鍾書閣、青少年閱讀體驗大世界進行了中國兒童與家庭閱讀現狀調查,調查顯示,受訪中近六成的孩子年閱讀量低於均值81.8本,有父母伴讀的孩子讀書的數量是同齡人的6倍,並且有64%
  • 做智慧父母 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如何成為孩子的「神助攻」》讀書分享會
    如何解決孩子健康成長的問題,讓更多的父母成為智慧父母,是這個社會的責任。2020年11月22日上午,煙臺開發區圖書館新時代城市書房邀請樊登讀書會開發區分會的田甜老師對《如何成為孩子的「神助攻」》這本新書開展了閱讀分享活動。
  • 善思源抖音直播讀書分享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古人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這句話充分表達了讀書的必要性。的確,閱讀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獲得豐富的知識;讀書,可以引導我們理解,學會做人;閱讀還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書籍的世界裡,你可以領略浩瀚的世界,領略壯麗的山川,可以了解文學的歷史,詩歌的詩情畫意,可以回味古代的悠長,展望未來的壯麗!
  • 開學第一課 | 放下焦慮,用閱讀幫孩子安心上學
    開學第一課我們請出袁曉峰老師和您聊聊【放下焦慮,用閱讀幫孩子安心上學】▼應該怎樣教孩子呢?應該如何消除孩子對新的學校生活的恐懼心理呢?袁曉峰老師將和大家分享開學第一課,並開出十本書單~!繪本閱讀應該直抵兒童的內心世界,激起兒童情感、思想、價值觀上的共鳴,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獲得了新的、內在的精神生命。
  • 李佳琦研究生團隊曝光: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真的不一樣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近年來,直播帶貨火爆全國,李佳琦更是其中最傳奇的一位,不斷用自己的銷售額驚呆吃瓜群眾。於是一些人就認為自己不讀書也行,以後也可以去做直播帶貨,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如何讓孩子從為爸媽讀書轉變為自己讀書,這篇文章教你如何做
    這哪裡是孩子讀書呀,分明是爸媽讀書;從小學開始,各種作業都是需要家長籤字的;各種課外輔導班都是需要家長陪上的;各種體育藝術特長都是需要家長陪練的;家長不去,孩子不上,不練,不學!孩子整個就是為爸媽在讀書,而不是為自己讀書!先來看看根本原因是什麼?
  • 孩子,我們一起來讀書 家長分享親子書單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06月27日訊 ——親子閱讀是一起分享的過程。在家長與孩子的閱讀互動中,孩子學會思考、成長,建立起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也增進了兩代人之間的感情  B1-B3  城周評論  孩子,我們一起來讀書  張向芳  閱讀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夢語分享:怎麼指導孩子的學習讀書和生活?
    夢語齋分享:感謝信任,關注我們,一起成長。怎麼指導孩子的學習讀書和生活?文字綜合於網絡學習交流。孩子最好帶著問題來讀書學習,讀書學習的過程常常會使其恍然大悟:這是孩子在自我探索學習的過程產生的頓悟。閱讀能力差的孩子是常常做不完功課的。
  • 逼孩子讀書不如陪孩子讀書,開始的越早、孩子越聰明
    所以小人上小學之前,梧桐和寶爸做了快兩年的學校考察。這個過程中,不但收穫了不少學校的信息,還獲得了很多非常有益的教育心得。 墨爾本的每個學校幾乎都會有一個新生家長和校方的見面會。會上校長和老師會給家長介紹學校的教學理念,也會回答家長的各種問題。一個每場必問的問題就是:「孩子上學前要做什麼準備呢?」
  • 鄭州高新區八一小學:讀書分享會讀智慧書,做幸福事
    中原網訊(趙文源 通訊員 蔣璐娟)朱熹有詩云:「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徜徉於書海,如與智者的交流,與大師的對話,讓我們受益匪淺又心醉神迷。2020年6月9日下午,滿懷熱情與期待,鄭州高新區八一小學讀書分享會系列活動如約而至。
  • 特殊的「居家時光」,只是讓孩子安心讀書嗎?
    很多地方老師們開啟直播,網絡授課,家長在家裡陪孩子讀書上課。但是在這個特殊的時候,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課本。武漢肺炎發生之後,鍾南山、李蘭娟院士,不顧高齡,帶領團隊前往一線。「把所有崗位的醫生全部換下來,換成科室所有的共產黨員。」河南有家工廠接到了火神山的口罩訂單,二話沒說把工人叫回來生產,貨款一分沒收,物流公司更是免費運到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