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你自己讀書》:孩子,讀書是為了你自己

2020-12-11 黑貓書評

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長都十分關心的問題。

但是你要知道,即使再好的教育它也只是外因,它並不如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真正責任更重要。只有當孩子明白自己的責任以後,他才會有奮鬥的動力,這就是內因的決定作用。

雨果說過:「書籍是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

孩子正在漸漸長大,正在逐漸形成自己的是非觀和價值觀。為了引導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就形成良好的是非觀和價值觀,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在這些方面給孩子挑選幾本好書,讓他們學習,幫助他們成長。

為了幫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最近我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次主題閱讀。今天先和大家分享其中一本,徐可夫的《孩子,為你自己讀書》。

這本書是寫給青少年的讀物,它用豐富的小故事告訴孩子們一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為你自己讀書!你要讓自己更優秀!下面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的幾個重要觀點。

第一,要解答孩子一個疑問,為什麼要讀書

讀書能夠讓我們見識未能親身經歷的領域,讓我們的眼界變得更加開闊,讓我們的言行能夠得到更高的修養。

知識改變命運,而讀書是我們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

就像歌德所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為誰讀書?

你可以告訴孩子為了祖國而讀書,為了未來而讀書,但是這些對一個孩子來說都太模糊,這裡你不妨試試告訴他,他是為了自己而讀書!

第二,告訴孩子要有遠大的志向

志向,就像人生的燈塔,它能夠給孩子的成長指明方向。如果孩子心中沒有方向,就很難找到成長的持續動力。

有句話說的很好:「大海選擇了壯闊,天空選擇了寬廣,雄鷹選擇了高飛,魚兒選擇了遨遊」,你要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呢?

告訴孩子,他的人生軌跡,就在於自己做出了什麼樣的選擇。

第三,告訴孩子找對方法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好的方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錯誤的方法可能會讓你離成功越來越遠。因此,一定要讓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首先,讀書要學會思考。

讀書的時候要注意思考,思考這一段話是在講什麼事情,它在論述一個什麼道理,給出了一個什麼結論,這些道理和原則能夠應用到哪裡,等等,這些都需要思考,思考這些問題能夠大大提高讀書的效果,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要學會做筆記。

孩子除了讀以外,還要注意記筆記。無論是文化課還是課外讀物,都要養成做筆記的習慣,做筆記不是簡單的摘抄書中的原文,對於文化課的筆記,可以加上自己的梳理和思考,對於課外讀物的筆記,可以在摘抄後面加上自己的經歷和感想,或者是對一些好句子進行仿寫。

這裡推薦孩子們學習利用思維導圖來做筆記,思維導圖這個工具學起來簡單用起來好用,你只需要使用簡單的方框和線條,就可以畫出一本書的整體脈絡,這對於了解一本書的內容十分有效。

再次,要注意及時複習。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通過研究發現了遺忘曲線。這條曲線告訴人們,當你學完知識以後,如不抓緊複習,一天後就會忘記一大部分,記憶保留的只剩下四分之一左右。所以在學習完成以後,我們一定要及時地開展複習,鞏固所學的內容。

最後,學習要有目標和規劃。

學習要有目標和規劃,這樣才能掌控自己學習的進度,比如今天我要學習哪些內容,掌握到什麼程度,做哪些練習等等,這些都要有規劃,否則時間很容易從指間溜走。

這裡需要孩子學習一些初步的目標管理和時間管理的知識。讓孩子學會如何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讓時間變得更高效。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這方面的知識,那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可以參考一下我以前分享的一些關於目標管理和時間管理的文章,也可以找一些相關的書籍來學習一下。

第四,告訴孩子要堅持不懈,正面挫折

人的一生就像天氣一樣,不可能總是萬裡無雲的大晴天,總會有遇到風雨的時候。遇到風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風雨擊到。

挫折是擋在前進路上的一塊石頭,正確的面對它,解決它,它就會磨鍊你的心智,成為你成功路上的一塊墊腳石。反之,如果你不想辦法去解決它,而是消極地對待它,那它就會成為一塊絆腳石,把你絆倒在路上。

點擊下面的連結可以購買此書

青少年時期,是孩子心靈成長的關鍵時期,每個家長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幫助孩子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我們可以尋找好書來幫忙,一本好書,一定能夠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相關焦點

  • 《為你自己讀書》
    買這本書的原因主要是題目很吸引人,內容怎樣我估計大部分家長可能都不會真的去仔細每一頁都讀,只是想買來讓家裡的不好好讀書的娃兒看。哈哈哈哈哈,至少我自己是這樣。昨晚帶娃開讀書會,讀了兩頁,讀不下去了。不過,帶著娃好好思考了一下關於讀書的問題,還是非常有趣。當我們問娃為何要讀書的時候,他會反過來問你,那麼你呢?你為什麼要讀書?
  • 如何讓孩子從為爸媽讀書轉變為自己讀書,這篇文章教你如何做
    這哪裡是孩子讀書呀,分明是爸媽讀書;從小學開始,各種作業都是需要家長籤字的;各種課外輔導班都是需要家長陪上的;各種體育藝術特長都是需要家長陪練的;家長不去,孩子不上,不練,不學!孩子整個就是為爸媽在讀書,而不是為自己讀書!先來看看根本原因是什麼?
  • 孩子不喜歡自己讀書怎麼辦
    3.其他愛讀書的孩子是怎麼培養的呢?他們的父母怎麼做的呢?姐姐家孩子上三年級過年時自己完全獨立閱讀大塊頭名著了,姐姐跟我說他們一開始就是交換讀故事,孩子也慢慢培養起自己讀書的習慣。如果是她喜歡的,你觀察下,孩子還覺得累和無聊嗎?5、孩子做手工和畫畫的時候為什麼坐得住不覺得累呢?這都是一個創作的過程,那麼讀書的過程中有沒有創作的過程呢?6、你認為真正的閱讀、真正的讀書是什麼呢?讀書是什麼?畫畫是什麼?手工是什麼?在這裡孩子是因為什麼感受到愉悅?7、你在你的日記中寫的「繪聲繪色+音樂+錄音軟體」上,你的目標是什麼?發表後給誰看?
  • 當你明白這句話,就該感謝老師:讀書是為了你自己,不是為別人
    文 / 原創 毛茸茸小爪子「書是給你自己讀的,不是給老師讀的。」當你有一天明白這個話,就該感謝老師。小時候的我,好像從來沒有想過,讀書是為了誰。只覺得那是孩子們天生的任務,都要上學,都要讀書,我跟隨著大家,自然完成就好。那時只覺得學習是應該的,不然幹嘛呢?現在的孩子好像想法比較多。家長的想法也比較多,總要提醒孩子:你讀書不是為了我,是為了你自己。其實對孩子來說,這句「為了你自己」,還是太抽象,太不具體。
  • 孩子,和你談談讀書吧
    我應該很努力的把自己變得更好,讓孩子在未來真正懂得你的時候,會對你有愛,有尊敬,讓她從你身上學到一些好的品質,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給她規劃美好的人生,不是數不盡的財富,而是給孩子一個好的價值觀,讓孩子的內心溫暖充足。一個合格的母親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給孩子的第一個榜樣的力量,便是父母多讀書,給孩子營造讀書的氛圍。
  • 世界讀書日:讀書,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那麼他們繼續為自己而閱讀就變得很重要。他們如何讀,懂不懂得讀,以及他們讀什麼,都不能完全取決於他們自己,但他們為什麼讀則一定是為自己的利益和符合自己的利益。你可以只為消磨時間而讀,或帶著明顯的迫切性而讀,但最終你會爭分奪秒地讀。《聖經》讀者,也即那些為自己而研讀《聖經》的人,也許要比莎士比亞讀者更能說明那種迫切性,然而兩者的追求是一樣的。讀書的其中一個用途,是為我們自己做好改變的準備,而那最後的改變啊,是適合任何人的。
  •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父母不要只告訴孩子,讀書是為了改變未來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在當下這個時代,真正喜歡並且願意讀書的人越來越少。讀書在如今這個時代更多的含有大量的目的性。比如說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總是這樣教育孩子。好好學習,長大之後找一個好工作,如果你不好好學習的話,長大之後就只能變得越來越窮。諸如此類的話語,在很多家庭當中都會出現。
  • 孩子,我為什麼要求你用功讀書
    自以為是的時候,就是書看得太少了,書一旦看得多了,就不敢再自以為是,而是使自己更清楚的知道,什麼是常識。因為越讀書,越能感覺到自己的無知。孩子,我為什麼要求你用功讀書?是想讓你將所學得的知識消化吸收,變為己有,那就必須經過獨立思考,把自己的知識在諸方面相結合,或是把真理和其他的真理互相比較,有自己的主見,所以你不會隨波逐流受人引導。
  • 孩子,我為什麼要求你讀書?
    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這段話在微博上瘋傳了一段時間,它是作家龍應臺和21歲兒子的一次交心。希望孩子有選擇的權利,用它詮釋父母們逼迫孩子用功讀書,應該也沒什麼毛病吧?
  • 你自己都不讀一本書,怎麼可以讓孩子去愛讀書!
    其實讀書的理由,可謂「罄竹難書」啊!但是,你找得到書中的黃金屋、顏如玉了嗎?你讀書時快樂嗎?你享受與文字在一起的時光嗎?工作後,以為已過終點線,便不再有人倒逼,這時你若明智,實卻發現,他們早已迷失自己,讀書「已死」!
  • 為什麼父母自己不努力,卻總逼自己孩子「努力讀書」呢?
    ,在煲劇,但是卻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好好讀書。另外,作為父母,你要求孩子努力讀書那是沒有錯的,但是至少你自己也要帶好頭,努力在家裡營造一個帶有「學習的氛圍」吧!而不能自己不去學習,相反還營造一個不利於學習的地方,這個時候孩子怎麼可能靜下心來工作呢?
  • 為了孩子的未來,寒門學子一定要讀書
    最近在看一部中國留守兒童題材的紀錄片《村小的孩子》,蔣能傑指導的。看了之後很感慨:為了孩子的未來,寒門學子一定要多讀書。不讀書,你就沒有好的工作機會,你只能被動做最累、最差的工作;此時,你能給你的孩子提供什麼樣的成長環境?
  • 多讀書,你的世界觀由你自己塑造
    在仕途不順,蘇軾並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讀書,他的名句:「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因此他在一生逆境中都沒有自暴自棄,愛好讀書,在書中找到快樂。不管在任何環境下都不忘讀書,用詩詞書法繪畫慰藉自己的內心。
  • 你的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書?
    你的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書?於是有些家長便會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作文補習班,讀書興趣班。結果呢?然後用短暫的時間,讓你的孩子喜歡上讀書。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書?01、基礎不好孩子因為認識的漢字比較少,所以無法連貫的閱讀,導致無法了解書中的意義,體會不到書中文字的樂趣。對於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人類本能地反應就是抗拒。
  • 孩子,媽媽為什麼要讓你努力讀書?
    孩子經常問你:「我為什麼要讀書?」你是如何回答的?為了考一個好大學?為了找一份好工作?為了賺更多錢?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出人頭地? 該怎麼面對孩子要讀書的疑問,今天分享一位母親寫給自己孩子的信,句句珠璣。
  • 為什麼要讓孩子多讀書?讀書,是為了能夠擁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關於孩子為什麼要多讀書,這句話成為了很多人的經典: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讀書,不是因為我要和你比成績,而是因為我要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愛讀書,可以給他看看這部紀實片,孩子或許能夠汲取到一些「養分」,任何的說教都無法比得上讓孩子直接看見來得直觀。讀書最根本的意義還是在於能夠擁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這不僅僅能夠改變一代人,而是一整個家庭。
  • 孩子不愛讀書,如何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
    我一直推崇另外一個觀點,讀書是生命的要素之一,就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讀書可以讓我們明白事理,讀書可以讓我們恍然大悟,讀書可以讓我們怡然自得,讀書可以讓我們笑對未來。從小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能夠讓孩子受益一生,能夠超越成長和進步。因此,要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放棄一切功利性的目的。
  • 你憑什麼,把不讀書的責任全歸咎於孩子?
    許多父母在孩子初高中時,苦惱於孩子不喜歡讀書或學習成績差。現實中,父母甚至把全部責任歸咎於孩子,且整日勸說道:「孩子,媽媽若是你肯定會努力讀書,不讀書以後怎麼養活自己。媽媽很後悔當初沒好好讀書。」這樣的說教屢見不鮮,但成效甚微。你以為孩子不讀書全是自己的責任,其實這也與父母早期的教育息息相關。請不要拿出父母的權威,把不讀書的責任全歸咎於孩子。
  • 孩子,爸爸希望你用心讀書!
    書中不一定有黃金屋,書中不一定有顏如玉,讀書不一定讓你成為科學家,藝術家,企業家。但是,爸爸還是希望你用心讀書。因為,讀書是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的唯一途徑。孩子,讀書,不全是使人快樂,卻一定是使人先苦後甜。讀書的過程,是操練你智商的過程,是完善你情商的過程,是提升你藝商的過程。
  • 孩子:我讓你用功讀書,不是為了比成績,而是讓你有選擇的權利
    但是細想一下,真的佩服這對夫妻看似簡單卻很有效的教育方法:讓孩子體驗生活,體驗勞動,感受父母生活的不易,讓他自己為自己樹立目標:是要繼續父母這種辛苦謀生的生活方式,還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一種有尊嚴、有時間、體面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