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累了,看見蟹皇面那淺綠色的包裝袋,看見袋子上那個拿著叉子的大笑的小人,還有小人旁那一碗豐盛的面,儘管夜深頓感困餓,但憶往昔,心中暖意仍油然而生。
開學的時候塞了幾包蟹皇面帶過來廣州,現在只剩下一包了,我一直把它放在桌子上不捨得吃。儘管大學的男生宿舍時常充斥著各種泡麵的味道,但我仍舊忘記不了蟹皇面棕櫚油的香味。
它叫「蟹皇面」,它只是一個普通的方便麵品牌,在上世紀末的時候開始席捲在潮汕大地。不同於牛肉粿條或者是潮汕腸粉,它並非潮汕特產,不出名也沒什麼特色,產自安徽江蘇等地,然而多年來卻暢銷在潮汕地區,幾年前在街頭巷陌的小賣部,隨時隨地可以看到貨架上那淺綠色的一包又一包蟹黃面,而在廣州深圳等其它地方卻難覓它的蹤跡。
(幹吃蟹皇面,像吃餅乾一樣香脆)
才這一小包面,可以幹吃,也可以泡開水吃,配不上精緻的畫面去演繹如此不雅致的吃法,更代表不了潮汕美食文化上《舌尖上的中國》,然而獨具特色的潮汕媽媽煮法,卻讓人動容——用開水潤透面塊,加入香油拌炒,在炒麵上精心地煎一個荷包蛋,把火腿腸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綴在煎蛋上,用筷子沾上少許潮汕沙茶醬,輕抹於面上,攪拌,此時香味恰好……儘管現在,在潮汕的各大超市裡,康師傅合味道等各種品牌泡麵漸漸取代了那老土的綠色包裝的蟹皇面,但孩提時代時常纏著母親煮的那一碗蟹皇面,那恰到好處的棕櫚油香是四溢的回憶的味道,觸碰著我的鼻尖,跳動在我的味蕾之上。那繚繞的煙,暖暖的,模糊了我的鏡片……
(開水泡蟹皇面,香味四溢)
十一月的廣州,天冷了。我收到了家裡快遞過來的冬衣。
「媽,衣服我收到了。」
「天冷了,多穿幾個。包裹裡還有幾包蟹皇面,你外婆惦記著你從小喜歡吃這個,跑到批發行那裡買來的。就夾在衣服中間,怕碎。」
看著手機微信上我和母親的微信聊天記錄,我竟然傻傻地發呆了那麼久。我拆開包裹,疊得整整齊齊的衣服裡,嚴嚴實實地包裹著三小包蟹皇面。我把面取出來,不捨得吃,輕放在桌子上……
童年時代住在小巷子裡,巷子口小賣部那個時常用蟹皇面哄騙我們一群小孩的老阿嫲,不知道還安否?讀小學的時候,成群結隊騎著自行車去村裡面當「土匪」,搶了低年級小朋友的面之後掰了分贓幹吃,那個時候為什麼不臉紅?念初中時住宿,學校管得嚴,一點零食也不讓帶進校門,好不容易在外宿生那裡搞到一包蟹皇面,泡了之後蓋上蓋子,上了個廁所之後回來,面跑哪裡去了?讀高三的時候已經很少在超市見到蟹皇面了,我們一群人還跑去批發行裡買了一箱蟹皇面當乾糧,拿回家「拜老爺」說「高考順順」,吃了之後為什麼高考還考砸了?
微信可以發語音,發圖片,我在想倘若有一天微信也能夠發味道,我也把蟹皇面的味道發給我媽,讓家裡人聞聞我最愛的味道,那是何等美妙的一件事情……
入冬,不管你們想的是關東煮還是星巴克,反正我是想念家裡那一碗混搭著各種美味的蟹皇面,我只想要最最簡單的感動,僅此而已。
夜深肚困,於是乎燒水泡麵,面香擾醒熟睡的室友,半夜朋友圈秀美食也慘遭屏蔽。
儘管如此,在異鄉獨食蟹皇面,終究不是滋味。
(來源:豆仁先生)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