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袋是 垃圾
A.可回收 B.不可回收
這道選擇題 你選哪個都是錯的
塑膠袋能不能回收 看透不透明
上周五,金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在賓虹小學開了一個會,講的是讓孩子們小手拉著大手,了解垃圾分類,和大人一起保護環境。
說起學校最近搞得熱火朝天的垃圾分類,賓虹小學副校長邵彩仙和我說了一個前幾天剛發生的有趣故事。
「上周在例行檢查中,負責老師發現很多班級都把塑料食品包裝袋扔在『其他(不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裡,她覺得塑料製品是可回收的,這麼扔肯定是錯的,她剛把這個事兒傳到QQ群,想提醒下老師們。沒想,老師們針對塑膠袋到底可不可以回收,展開了兩輪大討論。」
邵彩仙說,要不是這個塑膠袋的故事,自己也不知道垃圾分類裡的門道這麼多。
金華很多小區垃圾分類剛剛開始做,邵彩仙希望把這件事情告訴大家,以後不要投錯了。
天天用的塑膠袋竟然不知道往哪裡丟
事情的開端在上周四,在值班老師發完塑料製品可回收的消息後,一年級的劉玲娟老師在QQ群上求助:「塑料包裝袋和臉盆等塑料製品是一個範疇的嗎?有些困惑。」
塑膠袋看起來是平常最常見的東西,可是到底能不能回收呢?
生活型老師回答:「去問問收廢品的要不要就知道了。」
還有老師上網搜索,得到回答,應該也可以回收。
最後,學術型老師翻開《金華市垃圾分類指導手冊》,明確規定可以回收,平息了這一回的討論。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邵彩仙的一次較真,事情又出現了逆轉。
邵副校長之前早就通讀了《金華市垃圾分類指導手冊》,但是她總記得門口的宣傳欄上,關於塑料製品的說法和本子上的不一樣。
她上班前又特地跑去宣傳櫥窗看了看,宣傳櫥窗裡的資料,塑膠袋的確寫明了屬於「其他垃圾」。
這下,大家都傻眼了,天天在用的塑膠袋,竟然一時間不知道往哪裡丟。
邵副校長的故事說到這裡,一起圍觀的記者們也愣住了,這塑膠袋到底可不可以回收,一下子還真判斷不出來。
只有透明塑膠袋可以回收
由於賓虹小學的垃圾分類工作做得不錯,昨天,市環衛處把金華市垃圾分類的推進會放在了這兒。
一起參會的,還有金華市環衛處副主任劉順炎,他是這方面的專家,之前國家的垃圾分類標準,他也參與起草。
「這塑膠袋不能單純地說可不可回收。」
原來,同為塑膠袋,待遇卻不同,一般來說,透明的塑膠袋,比如我們平常用的保鮮袋等,就屬於可以回收的塑膠袋。
而不透明的塑膠袋,比如菜市場用的花色塑膠袋,還有黑色的垃圾袋,透明度、柔韌度差的,就屬於不可回收的塑膠袋。
「這個說起來其實很簡單,因為這些不透明的垃圾袋,本來就是用廢棄塑料加工而成的,已經失去了回收利用的價值。」
不僅是塑膠袋,類推到別的塑料製品也是這樣,一些質地很脆透明度差的花盆、垃圾桶等,都是用廢棄塑料加工而成的,這些塑料製品就屬於不可回收的。
這些垃圾 你扔對地方了嗎?
除了學校老師,許多試點小區的居民,面對著家裡的幾個垃圾桶,也有點頭疼。
麗澤花園的張老師夫婦就是其中一對兒:「我們之前去過日本,他們的垃圾分類做得很好,到了那邊,我們就體會到一種拿著東西不曉得往哪裡扔的困惑,現在,這種困惑的感覺又來了。」
針對大家的困惑,快報聯合市環衛處推出最容易扔錯的五大垃圾,這些小東西,你扔對地方了嗎?
劉順炎說,覆膜的紙制飲料杯是不可回收的。覆膜紙飲料杯,顧名思義,就是為了防止滲水等情況發生,在紙杯外面附上了一層薄薄的塑料膜。
和餐巾紙不同,它們被拒絕的原因並不是紙質問題,而是因為那層塑料膜,因為塑料膜和紙如果同時進入回收流程,會影響廢紙的回收。不僅是覆膜的飲料杯,一些覆膜的掛曆、明信片也不可回收,除非把表面的塑料膜撕掉。
目前約70%的人不知道餐巾紙居然不可以回收。
不管是用過沒用過的,都沒有再生價值。
這些很多號稱原木漿製成的餐巾紙,為啥就被排除在可回收垃圾大門之外?
原因正是這些紙太脆弱,水溶性太強,不利於回收。
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要把用過的電池留著,放在集中回收處統一回收。
這個問題難度並不在電池是否屬於有害垃圾,而是最近一些電池在電視上做得火熱的廣告:「某某電池,可隨生活垃圾一起處理。」
現在的電池真的已經環保到這樣的地步了嗎?劉順炎說,其實少量的家用乾電池,的確可以隨生活垃圾丟棄。如果數量較多,還是建議作為有害垃圾處理。
過期藥品屬於有害垃圾大家都知道,其實過期的化妝品也屬於有害垃圾,化妝品中的化學成分依然可以汙染水體和土地。
很多人覺得生鏽生得一塌糊塗的東西,肯定屬於其他垃圾了,其實化學好的同學們都知道,洗除鏽跡很簡單,一點鹽酸就可以了。
記者 張一諾 製圖 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