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2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李揚)近日,在重慶市潼南區公共服務法律中心,法律諮詢機器人「大牛」正式上崗,這標誌著潼南區公共法律服務人工智慧新時代的開啟,從此百姓可以享受更為現代化和便捷化的公共法律服務。這位新成員的到來,吸引了眾多群眾的眼球,大家紛紛上前進行諮詢。
「『大牛』,你好,我需要代寫一份工傷賠付文書,你能幫我寫一份嗎?」「可以,請你稍等一下。」12月28日,在區公共服務法律中心,前來諮詢的群眾陳先生與「大牛」進行了一番對話,並告知自己的姓名、年齡等情況後,很快,「大牛」胸前的顯示屏就顯示了工傷賠付流程、賠付金額等信息。「真沒想到,『大牛』效率這麼高,這麼快就寫出一份專業的法律文書。」陳先生驚奇地表示,這個會說話的機器人讓他眼前一亮。
據了解,工傷類案件,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大牛」就能根據諮詢者的情況提供一份諮詢意見書,內容包含諮詢人的基本情況、法律依據、諮詢意見、維權途徑以及在維權過程中勞動者需準備和提供的相關證據材料。而這樣全面的諮詢意見書至少需要耗費專業律師1天的時間。
「大牛」機器人通體白色,身高約1.3米,一雙藍色的大眼睛,說話一閃一閃的,看起來十分呆萌可愛。「大牛」是中國首款「類腦」法律機器人,融入自然語義、法律語義處理技術和深度學習技術,目前,首批獲批15項核心發明專利,在報擬報專利200餘項。它可以提供婚姻、繼承、房屋買賣、勞動爭議、工傷賠償、民間借貸、交通事故、物業糾紛等方面的法律問題諮詢,明確百姓享受的權利和應承擔的義務,從而提高人民群眾的法治素養。
「你別看它個子不高,它的『大腦』內存有海量法律內容資源,包括十萬餘條法律法規,兩萬多個案例以及數萬個法律問答,可針對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問題提供諮詢服務。」區公共服務法律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大牛」智能法律機器人的核心優勢就是「大腦」,它能模擬法官和律師思維,對用戶進行意圖識別,以多輪發問的方式查明法律事實,並根據云端海量法律數據,結合運算模型,進行推理決策,一鍵生成諮詢意見書、民事訴狀、仲裁申請、報案材料等法律文書,也是法律工作者的好幫手。
同時,諮詢法律問題後,掃描「大牛」身上的二維碼,諮詢的法律文書、賠付流程等內容馬上存入手機上,隨時可以列印出來,為群眾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務。它還是一部法律百科全書,能有效進行普法宣傳,實現集法治宣傳、法律服務、法律保障三大職能於一體的普法與公共法律服務。
該工作人員表示,「大牛」的很多優勢滿足了目前基層群眾的法律諮詢問題,由於律師等法律服務人員不足,很多居民、尤其是農村居民想找律師諮詢法律問題還比較困難,但「大牛」的存在,能基本滿足基層群眾的需要,方便群眾隨手獲得智能化法律服務,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基層法律服務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是便民利民的又一項新舉措。
「引進普法機器人是打造智慧司法的重要舉措之一,它具有法律知識面廣、隨時隨地接受諮詢、提高維權效率、降低維權成本等優勢。」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潼南普法機器人「大牛」已正式投入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開展接待群眾諮詢、代寫法律文書等服務,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服務,滿足群眾多元化法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