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4處遺址增補為省級文保單位 4處遺址名單

2021-01-09 閩南網

記者近日獲悉,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增補南外宗正司遺址、市舶司遺址、順濟橋遺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等4處遺址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了解,這4處新增補的省級文保單位,分別是坐落於鯉城區古榕巷60號院內的泉州市南外宗正司遺址、坐落於鯉城區海濱街道辦事處水門社區的市舶司遺址、坐落於鯉城區晉江江面上的順濟橋遺址,以及坐落於安溪縣尚卿鄉青洋村南450米處的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

南外宗正司遺址系一處掌管宋代外居宗室事務的官署和南宋皇族居住地遺址,對於研究南宋時期宋代外居宗室遷移到泉州、參與海外交通貿易,促進泉州政治地位的提高、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繁榮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市舶司遺址是我國現存重要的古海關遺址。它既是古代泉州海上商貿管理制度的重要實物見證,也是泉州港繁榮的歷史見證之一,為研究泉州地區古代商貿管理制度和泉州海洋貿易提供了重要史料。

順濟橋始建於南宋,是泉州知州鄒應龍以來泉的外國商人的資金建成,為研究泉州地區古橋梁發展歷史和泉州海洋貿易提供了重要史料。

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系宋元時期留存下來的古鐵礦冶煉遺址,是泉州乃至福建重要的冶鐵場地。該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古泉州(刺桐)史跡」提供了重要實物依據。

相關焦點

  • 鯉城新增3處省級文保單位
    從鯉城區文旅局了解到,此前,南外宗正司遺址、市舶司遺址和順濟橋遺址經核定,確認增補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至此,鯉城區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1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處。
  • 橋頭遺址上榜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上山文化遺址入選增至4處
    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日前公布,本報多次報導的義烏橋頭遺址、龍遊荷花山遺址同時上榜。繼浦江上山遺址、仙居下湯遺址後,上山文化遺址入選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增至4處。2020年7月25日,本報刊發的報導《這個夏天,萬年上山很火很年輕》,掀開了荷花山遺址的神秘面紗。去年底,本報在金華新聞客戶端推出「萬年上山巡禮」系列報導,以《原始地貌保存最為完整》為題,對荷花山遺址進行圖文並茂的報導。鮮為人知的生死一刻昨天下午,記者打電話給蔣樂平時,一心埋頭做業務的他還不知道這個好消息。兩處上山文化遺址同時上榜省級考古遺址公園殊為不易。
  • 四川139處文保單位申報國保
    國家文物局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遴選工作近日啟動。記者從四川省文物局獲悉,四川省共有139處文保單位參與申報,其中,古遺址14處、古墓葬1處、古建築51處、石窟寺及石刻7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66處。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國保」單位230處。
  • 浙江公布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義烏橋頭遺址等10處入選
    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日前,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10處遺址入選,分別是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象山塔山遺址、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按年代排序)。
  • 浙江公布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餘杭玉架山遺址等10處入選
    浙江擁有豐富的大遺址資源,它們是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以及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重要見證。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日前,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10處遺址入選,分別是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象山塔山遺址、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按年代排序)。
  • 名單出爐!東湖旅店等19處文保單位入選
    市政府日前公布第七批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處文保單位入選其中古文化遺址1處古墓葬1處古建築10處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築7處我市各地、各部門將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認真貫徹落實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49處。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惠州以敬畏之心保護文物,十分重視文物保護工作。首先是增加財政經費。近幾年,我市共投入約32億元對歷史城區、歷史街區、文物古蹟和名勝等進行整治修繕。其次,探索建立常態化的扶持激勵機制。
  • 泉州市舶司遺址石碑被塗鴉「辦證」 求支招清洗
    昨天,年近80的吳秀滿阿婆一夜醒來,看到泉州市舶司遺址門前的石碑,被人塗上「辦證」兩字和一串數字,明晃晃的,心疼得她不知如何是好。這塊石碑是有講究的石碑,守護著泉州曾經輝煌的一段海洋文化史。吳阿婆義務守護10多年,還較真地打通辦證人的電話,只是希望能儘自己微薄之力,為泉州古城多留住一份積澱。
  • 福建公布第九批25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及保護範圍!廈門32處上榜
    點擊上方「廈門網」關注我們省政府日前公布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和保護範圍,經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全體成員會議審議通過,共有巖仔洞遺址等252處(含7處合併保護單位)入列,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公布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數量最多的一次。
  • 仁和區新增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2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增補)的通知,經省政府網站公布。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文化和旅遊廳提出的增補86處革命文物作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咱們仁和區的成昆鐵路仁和段也在其中。
  • 唐城遺址博物館,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坐落在唐衙城遺址的西南角
    唐城遺址博物館,揚州唐城遺址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是1979年建立的從事對揚州唐城遺址進行保護。唐代文物徵集,收藏和保管,唐代揚州歷史文化研究的專業博物館。博物館坐落在唐衙城遺址的西南角、隋煬帝行官的舊址上,館內藏有陶瓷器、銅器、金銀器等唐代揚州各類出土文物三百餘件。唐代揚州是當時中國僅次於京城長安和洛陽的第三大城市和最大的商業城市,其時手工業發達,商業繁華,文化藝術繁榮。人文薈萃,是全國最大的貿易市場和貨物集散地,又是中外交通的著名港口和國際大都會,揚州唐城遺址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遺址之一。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出爐!永春有4處入選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共762處永春共有4處入選實現了零的突破入選名單古遺址:苦寨坑窯遺址從苦寨坑原始瓷窯址採集的碳粒標本,經年代測定,顯示年代為公元前1700多年至公元前1400多年,即距今3400多年—3700多年的夏朝中後期到商代中期。它將中國燒制原始瓷的歷史向前推進了兩百年。苦寨坑窯址的發現改寫了中國的陶瓷史,也改寫了中國的文明史,成為了中國瓷器的發祥地。
  • 湖州市省級考古遺址公園添新成員
    浙江省文物局日前公布了第三批10家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榜。據了解,臺基山遺址位於長興縣雉城街道,是太湖西南岸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經2003年試掘,探明該文化遺址文化序列為崧澤、良渚、馬橋、商周延續至明清時期,出土器物十分豐富。
  • 福建公布第九批25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及保護範圍 漳州市35處...
    省政府日前公布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和保護範圍,經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全體成員會議審議通過,共有巖仔洞遺址等252處(含7處合併保護單位)入列,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公布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數量最多的一次。漳州市共有35處上榜,至此漳州市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0處,位居全省前列。
  • 上虞區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已公示上虞區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成功獲選啦!!!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位於紹興市上虞區上浦鎮大善小塢村鳳凰山麓,是紹興地區首個青瓷主題的考古遺址公園。公園依山而建,風景優美,擁有鳳凰山窯址、禁山窯址、尼姑婆山窯址等上虞早期越窯重要考古發掘遺存,其中的鳳凰山窯址群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禁山窯址榮獲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河南六堆寓遺址保護難 暴利致非法採礦猖獗
    1996年6月,六堆寓遺址被博愛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列為河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據《大河報》報導,「就是這樣一個應該受到重點保護的地方,目前卻正在遭受採礦者濫採濫炸等毀滅性破壞。當地村民稱,1959年發現的古遺址龍骨洞已被採礦者炸毀掩埋。」報導稱,在六堆寓村附近,不時有大型汽車滿載著鐵礦石、矸石開向山外,兩處山腰上有挖掘機正在作業。
  • 公主嶺市秦家屯古城遺址被「盜洞」50多處
    記者從古城遺址地表這50多處盜洞來分析看,盜掘分子把地下大量的寶物偷偷運走,成果一定「頗豐」。據了解,一部金屬探測儀,大約價值便宜的最少1000多元,最貴的得3萬多元。還有村民反映,公主嶺轄區的五家子城遺址、偏臉城遺址、黃花城遺址也有被盜掘的現象。
  • 象山塔山公園入選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日前,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10處遺址入選,分別是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 象山塔山遺址 、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按年代排序)。
  • 每一處遺址都是封存的歷史
    經過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全區共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1099處,其中我區的文物大遺址分別是東部以赤峰為主要地區的紅山遺址群和遼代遺址群,中部以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為主要地區的元代遺址群,西部以巴彥淖爾市、阿拉善盟為主要地區的漢代遺址群,此外還有重要的史前文化遺址。
  • 13處遺址入選!達州市首批巴遺址遺蹟名錄出爐
    遺址分布範圍約567萬平方米,是川東地區目前尚存的歷史最早、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古城遺址,其中東周墓葬具有典型的巴文化特色,郭家臺宕渠城址的發現,對研究巴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兩漢南北朝寶人歷史具有重要價值。2006年5月,經國務院核定公布其為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10月,國家文物局將其列入「十三五」期間重要大遺址名單。
  • 盤點山東12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圖)
    原標題:第二批10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一覽(山東篇)人民網北京9月4日電(崔璐)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國務院公布了第二批10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記者整理了山東省的12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分別是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園、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