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文化周」在臺舉辦 「京味」小劇場話劇亮相臺北

2020-12-23 央廣網

4月18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在臺北表演喜劇短劇《酒後》。北京胡同上空的鴿哨作為「京味」草根文化的一個典型符號,響起在臺北西門紅樓,搭配斑駁紅牆的背景,顯得別有意趣。18日晚,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小劇場話劇《丁西林喜劇三則》在這裡登場,吸引了眾多臺北戲劇愛好者。據悉,這是「2018北京文化周」活動的一場「大戲」。據了解,本屆「北京文化周」以「傳承·融合」為主題,將通過富有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音樂、戲劇、書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向臺灣同胞重點介紹北京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文化特色,力求讓臺灣同胞感受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體味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聯結。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4月18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在臺北表演喜劇短劇《一隻馬蜂》。北京胡同上空的鴿哨作為「京味」草根文化的一個典型符號,響起在臺北西門紅樓,搭配斑駁紅牆的背景,顯得別有意趣。18日晚,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小劇場話劇《丁西林喜劇三則》在這裡登場,吸引了眾多臺北戲劇愛好者。據悉,這是「2018北京文化周」活動的一場「大戲」。據了解,本屆「北京文化周」以「傳承·融合」為主題,將通過富有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音樂、戲劇、書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向臺灣同胞重點介紹北京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文化特色,力求讓臺灣同胞感受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體味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聯結。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4月18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在臺北表演喜劇短劇《瞎了一隻眼》。北京胡同上空的鴿哨作為「京味」草根文化的一個典型符號,響起在臺北西門紅樓,搭配斑駁紅牆的背景,顯得別有意趣。18日晚,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小劇場話劇《丁西林喜劇三則》在這裡登場,吸引了眾多臺北戲劇愛好者。據悉,這是「2018北京文化周」活動的一場「大戲」。據了解,本屆「北京文化周」以「傳承·融合」為主題,將通過富有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音樂、戲劇、書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向臺灣同胞重點介紹北京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文化特色,力求讓臺灣同胞感受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體味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聯結。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4月18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在臺北表演喜劇短劇《一隻馬蜂》。北京胡同上空的鴿哨作為「京味」草根文化的一個典型符號,響起在臺北西門紅樓,搭配斑駁紅牆的背景,顯得別有意趣。18日晚,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小劇場話劇《丁西林喜劇三則》在這裡登場,吸引了眾多臺北戲劇愛好者。據悉,這是「2018北京文化周」活動的一場「大戲」。據了解,本屆「北京文化周」以「傳承·融合」為主題,將通過富有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音樂、戲劇、書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向臺灣同胞重點介紹北京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文化特色,力求讓臺灣同胞感受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體味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聯結。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相關焦點

  • 臺灣這樣「鬧元宵」:辦燈會放飛孔明燈 北京文化廟會添京味
    而從去年開始,臺灣的元宵佳節又多了些北京味道,因為北京人把地壇廟會搬到了臺北,今年又將廠甸廟會、北京燈會搬到了臺北,臺灣人在家門口就能品味不一樣的元宵佳節。北京文化廟會上島為臺灣節日添京味從去年開始,臺灣的元宵佳節又多了些北京味道,因為北京人把地壇廟會搬到了臺北,今年又將廠甸廟會、北京燈會搬到了臺北,臺灣人在家門口就能品味不一樣的元宵佳節。
  • 臺北藝術節揭幕 藝術家期待小劇場文化復興
    信息 臺北藝術節揭幕 藝術家期待小劇場文化復興 2016來自臺灣、德國、英國、義大利、紐西蘭、日本等地的藝術家,9日起六周內運用相聲、新馬戲、戲劇、舞蹈等形式,帶給臺北市民11出劇場作品、1部劇場實錄電影及講座等的藝術饗宴。
  • 北京市話劇小劇場狀況調查:位置和人氣是關鍵
    去年3個小劇場共演出675場、62個劇目,平均每天演出兩場。本報記者 黃 海 攝影報導  「2009年多元投資小劇場建設 小劇場牛年再發牛勁」「北京中心城區將建五大劇場群」「海澱將建『中國百老匯基地』,32個劇場扎堆亮相」……  一段時期以來,關於劇場及劇場建設的新聞充斥於各大媒體。
  • 「2018北京特色周」活動在高雄舉辦
    新華社高雄3月1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北京皇家園林傳統文化展示、京味特色美食品嘗、京劇相聲表演、傳統工藝現場製作……「2018第七屆高雄·北京特色周」1日在臺灣高雄熱鬧登場,為臺灣民眾迎接元宵佳節增姿添彩。
  • 「2011北京文化周」在臺北啟動
    9月8日晚,大型原創音樂劇《愛上鄧麗君》在臺北的「國父紀念館」大會堂登場,「2011北京文化周」也隨之揭開帷幕。  9月初,北京已經舉辦了「北京·臺灣少數民族文化季」,8日起,北京市又組團來到臺北舉辦系列活動,以推動兩地文化創意及藝術交流合作。
  • 「我的北京故事:北京24小時」展覽在臺北秀出魅力京味
    新華社臺北4月24日電(記者馬玉潔)晨起老胡同,京韻什剎海,午後手工藝,夜溯皇城夢……老北京一天的故事在臺北如此展開,秀出濃濃京味。「我的北京故事:北京24小時」展覽24日在臺北舉行開幕式。  此次展覽以時間為故事線索,通過捕捉北京各行各業細微又不平凡的典型人物形象,勾勒出具有豐富民間韻味的京城文化,為臺灣民眾講述北京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和普通百姓的生活。
  • 話劇《二馬》:演繹京味風趣與英式幽默
    原標題:演繹京味風趣與英式幽默   話劇《二馬》劇照   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二馬》,將於4月7日至4月9日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與觀眾見面。
  • 北京民間藝術家獻藝臺北新光三越
    中國臺灣網9月19日臺北消息 9月18日,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的13位著名手工藝表演藝術家在臺北新光三越進行絕活技藝的精彩展示,由此拉開了「2010京味文化之旅」在臺灣的展演序幕   本屆京味文化參訪團團長高振生、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於志海、臺北市文化局專門委員李麗珠、旺旺中時文化傳媒總經理王綽中、新光三越臺北信義新天地店長楊宗榮以及著名攝影家柯錫傑為活動剪彩。
  • "我的北京故事:北京24小時"臺北開展演繹"京"彩魅力
    (中國臺灣網趙苗青攝)中國臺灣網4月25日臺北訊(記者趙苗青)4月24日上午,「我的北京故事:北京24小時」展覽在臺北市誠品信義店隆重開展。展覽由北京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臺灣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主辦,中遠海會展中心、北京月訊雜誌社承辦。本次展覽作為「2017年北京文化周」重要活動,突出展示具有豐厚民間韻味的京城文化,演繹北京傳統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 「2018北京特色周」高雄登場
    「2018北京特色周」1日在臺灣高雄熱鬧登場,本次活動以「小吃大師迎賓酒 三山五園皇家遊」為主題,由「海澱三山五園文化巡展」「北京小吃街」「京臺廚藝交流賽」三部分組成。  當天上午開幕的「海澱三山五園文化巡展」分「歷史滄殤」「萬園之園」「月上西洋樓」「乾隆大業」等展區,共展出雕塑、攝影、繪畫等藝術品和文物逾百件,集中展現了清代皇家園林風貌。  「三山五園」是清代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各歷史時期文化遺產的統稱。「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萬壽山,「五園」指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頤和園、圓明園、暢春園。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周」首次亮相中國兒童戲劇節 開幕劇為《月亮草》
    昨晚,第八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在中國兒童劇場隆重開幕,中國兒藝新戲《月亮草》作為開幕演出精彩亮相。據介紹,本屆戲劇節將首次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周」,讓世界看到更多中國原創戲劇的品質,讓更多孩子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小劇場、24小時書店等 廈門「夜文化」期待更多打卡地
    原標題:小劇場、24小時書店等 廈門「夜文化」期待更多打卡地 小劇場 24小時書店 文創商店 電影院…… 廈門「夜文化」期待更多打卡地 業內人士建議,打造複合型文化業態,形成夜經濟文化消費的規模和特色
  • 萬芳冷剖兩性「關係」 北京人藝小劇場話劇《關係》再演
    北京人藝小劇場話劇《關係》再演 李春光 攝中新網北京6月1日電 (記者 高凱)5月31日晚,《關係》登上北京人藝實驗劇場的舞臺。這部小劇場領域的「爆款」時隔四年再度上演,仍然受到觀眾的熱捧,開始售票四天,十七場演出票即銷售一空,足見貼近生活的現實主義作品的生命力。
  • 山東省話劇院:讓小劇場釋放大能量
    「這麼近距離看話劇,我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每一分鐘都不虛度。」對這種靈活又應景的演出,不少觀眾表示歡迎。近年來,山東省話劇院相繼打造了周末親子劇場、星期五劇場和「一米陽光」微劇場等演出品牌,不斷探索劇場演劇新模式、新業態,在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培育了廣泛的話劇愛好者群體。
  • 高雄北京特色周首日展賣 慶豐包子護國寺小吃受追捧
    第三屆高雄燈會節暨北京特色周2月12日上午開始在高雄港香蕉碼頭展賣,臺灣主辦單位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舉辦記者說明會,向臺灣媒體推介遠道而來向臺灣民眾獻藝送福的北京老字號企業及其產品。  本屆北京特色周由北京市臺商投資服務中心、北京市西城區商業聯合會、北京臺灣會館和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等單位共同主辦,以臺灣民眾熟知的長城為主題,雲集了包括全聚德、鶴年堂、華天集團、天福號、護國寺小吃、張一元、老舍茶館、榮寶齋、瑞蚨祥、工美集團、紅螺食品、便宜坊、慶豐包子鋪在內的北京市28家老字號企業,將京味小吃和民俗工藝等北京傳統文化的精髓展示給南臺灣人民
  • 話劇《天黑得很慢》亮相鄭州
    11月28日晚,話劇《天黑得很慢》在河南藝術中心小劇場舉行了首場試演。本劇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周大新的同名小說,天清文化/仟勳話劇出品,閆玉靜擔任出品人、製作人,楊浥堃編劇、導演,李博、彭璐琦、顧雪楠主演。
  • 「2018年北京市春節文化活動」新聞發布會
    一,京津冀戲曲名家齊登臺,新春音樂會、京味兒話劇、優秀兒童劇、精彩相聲紛至沓來,文化惠民送新春祝福。  2018年春節期間(2018年2月15日-2月21日),各文藝院團準備了傳統戲曲、音樂會、兒童劇、話劇等豐富多彩的表演,將在全市50家專業演出場館演出398場,為首都市民帶來一份「演出大餐」。  一是京津冀名家攜手登臺,國粹唱響新春第一聲。
  • 從《于謙動物園》的京味文化,看于謙的另類北京風情
    《于謙動物園》是一本基於民俗文化的動物科普書。于謙雖然祖籍在西安,但是生於北京長於北京,所以他著的《于謙動物園》這本書中透著濃濃的京味文化。于謙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把他愛動物的嗜好在書中用「京片子」表現出來,讓人感覺是在聽一段京味相聲,愜意舒適。
  • 小劇場話劇《風險英語》將在成都書吧首演
    (記者王嘉)一出由美國導演執導的小劇場話劇將在成都上演。昨日記者獲悉,本月19日北京頑皮猴子戲劇社的最新話劇《風險英語》將在成都某書吧進行首演。有意思的是,該話劇由一位叫ElyseRibbons,中文名字為柳素英的美國導演執導,別樣的話劇形式將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 "北京文化周"在臺奏響"北京調" 京城學子演出受讚譽
    (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 攝)  中國臺灣網6月29日臺北訊 (記者 王思羽)坐落於臺北「小巨蛋」體育館旁的臺北城市舞臺,是當地標誌性文藝演出場所。一般而言,能夠登上這座舞臺的往往是專業演出團體。然而,一群來自北京的大學生日前卻在這裡演出,並用精彩的音樂技藝徵服了臺北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