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劇場話劇《風險英語》將在成都書吧首演

2020-12-16 搜狐網

  (記者王嘉)一出由美國導演執導的小劇場話劇將在成都上演。昨日記者獲悉,本月19日北京頑皮猴子戲劇社的最新話劇《風險英語》將在成都某書吧進行首演。有意思的是,該話劇由一位叫ElyseRibbons,中文名字為柳素英的美國導演執導,別樣的話劇形式將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柳素英是一位對中國文化無比熱愛的美國女孩,她出身於戲劇世家,其母為百老匯演員。2007年,柳素英成立了頑皮猴子戲劇社,一心創作、表演話劇。談及此次為何會選擇成都作為《風險英語》首演地,柳素英解釋道,早已聽聞成都是個充滿文化底蘊,藝術氛圍濃厚的城市。她希望能借演出的機會,在成都真切感受露天喝茶的樂趣,與藝術同行進行交流。

  據透露,《風險英語》用中英文講述了發生在一位警察身上的傳奇故事,它的觀眾群定位於外國人、英語學習者、使用者和舞臺劇的喜愛者。

(責任編輯:Dawn)

相關焦點

  • 話劇《我的妹妹,安娜》將演 大班底託起小劇場
    《我的妹妹,安娜》劇照  一部改編自託爾斯泰80萬字長篇小說《安娜-卡列尼娜》的小劇場話劇《我的妹妹,安娜》,匯集了首登話劇舞臺的黃梅戲名家吳瓊、12年未登舞臺的《戀愛的犀牛》第一版「明明」吳越、國話實力派演員房子斌,以及集編導一身的楊婷等主創,10月14日起將在國話先鋒劇場上演。
  • 話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5月30日首演 將全國巡演
    美國百老匯經典話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主創見面會日前在北京舉辦。該劇將於5月30日至6月10日在北京海澱劇院首演,之後將進行全國巡演。《飛越瘋人院》於1963年被搬上百老匯舞臺,從此一炮而紅,成為百老匯既叫好又叫座的劇目。
  • 萬芳冷剖兩性「關係」 北京人藝小劇場話劇《關係》再演
    北京人藝小劇場話劇《關係》再演 李春光 攝中新網北京6月1日電 (記者 高凱)5月31日晚,《關係》登上北京人藝實驗劇場的舞臺。這部小劇場領域的「爆款」時隔四年再度上演,仍然受到觀眾的熱捧,開始售票四天,十七場演出票即銷售一空,足見貼近生活的現實主義作品的生命力。
  • 北京市話劇小劇場狀況調查:位置和人氣是關鍵
    有人拿著演出找場地 有人守著場地等演出   ——北京市話劇小劇場狀況調查   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9劇場籌建於2003年,由撞球廳等場地改造而成,包含3個小劇場。目前小話劇演出十分紅火。去年3個小劇場共演出675場、62個劇目,平均每天演出兩場。本報記者 黃 海 攝影報導  「2009年多元投資小劇場建設 小劇場牛年再發牛勁」「北京中心城區將建五大劇場群」「海澱將建『中國百老匯基地』,32個劇場扎堆亮相」……  一段時期以來,關於劇場及劇場建設的新聞充斥於各大媒體。
  • 方旭六度改編老舍作品 郭麒麟首登話劇舞臺 話劇《牛天賜》首演
    12月25日晚,由方旭、陳慶、崔磊編劇,方旭導演,郭麒麟、閻鶴祥領銜主演話劇《牛天賜》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本輪首演將持續至29日,之後將開啟全國巡演。劇照 攝影:張睿為了紀念老舍先生誕辰120周年,著名戲劇人方旭選擇將《牛天賜傳》改編並搬上話劇舞臺。憑藉著多年老舍作品改編的經驗,方旭不僅精準提煉出老舍先生原著中的精髓,還尋找了這部創作於近百年前作品的當下性與普適意義。「人人都是牛天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煩惱,不會因為時代的不同而發生本質的改變。
  • 小劇場話劇是舞臺版肥皂劇?過度娛樂導致低俗化
    在一出小劇場話劇中一炮而紅的「織毛衣」,當下正不斷衍生出不同的版本,被更多的同類話劇消費著;「喝了三馬牌奶粉,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氣走到八寶山不喘氣了。」「不是裝老子,就是裝孫子,不是老裝孫子,就是裝老孫子……」段子連綴段子,似乎是編導的共同「追求」。  於是,「爆出×××次掌聲」、「引發×××次笑聲」之類無法驗證的「數據」,成了小劇場話劇的宣傳語。
  • 話劇《蘇東坡》即將首演 三年打磨六易劇本
    由四川人民藝術劇院3年磨一劍打造的話劇《蘇東坡》將於2月7日、8日在成都舉行首演,28日下午,由四川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四川人民藝術劇院組織的「千古風流人物」四川歷史名人蘇東坡專題訪談活動在成都舉行。28日舉行的專題訪談活動,四川人藝院長羅鴻亮率先介紹了話劇《蘇東坡》的進展情況,並用三個詞形容蘇東坡:獨立人格、自由精神、平民情懷。他表示,為給觀眾呈現「一個鮮為人知的蘇東坡」,四川人藝歷時三年打磨、六易劇本,創排了話劇《蘇東坡》。
  • 話劇《莊嚴的審判》西北政法大學首演
    11月20日,話劇《莊嚴的審判》在西北政法大學首演。11月20日,話劇《莊嚴的審判》在西北政法大學首演。西部網訊(記者 李媛)11月20日,由西北政法大學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話劇《莊嚴的審判》在長安校區首演,吸引了校內外500餘觀眾觀看。
  • 營口:話劇《傳禮之城》首演
    營口:話劇《傳禮之城》首演 作者:徐鑫 2019-09-06 09:23   來源:遼寧日報     話劇《傳禮之城》8月31日晚在營口遼河大劇院首演。
  • 話劇《鬼吹燈》萬聖節首演 尖叫爆笑包全場
    比電影更早與觀眾見面的是話劇版《鬼吹燈》,原著作者天下霸唱還在北京的首演中親自客串了一個神秘角色。  萬聖節上演《鬼吹燈》兩「鬼」相遇精彩不斷  話劇版《鬼吹燈》選擇在外國的鬼節——萬聖節進行首演。在表現主人公胡八一上山下鄉這段經歷的時候,《鬼吹燈》話劇版選擇用輕鬆搞笑的方式來演繹,無論是批鬥雞的橋段、還是胖子拿出板磚的動作,都讓現場」笑果「不斷,也更加烘託出之後盜墓劇情的恐怖。  導演劉天池穿梭片場與舞臺 與「鬼」結緣  這部話劇的導演劉天池在指導話劇版《鬼吹燈》的同時,還是烏爾善版電影《尋龍訣》的表演指導。
  • 抗疫話劇《飛向春天的鴿子》將於7月首演
    現代快報訊(記者 王子揚 李鳴)三十多歲還在家啃老的「詩人」、自尊心極強脾氣火爆的小保姆、新婚前夜奔赴前線的女醫生、因家庭矛盾而焦頭爛額的老企業家……7月7日,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飛向春天的鴿子》將在江蘇大劇院首演,講述疫情之下小人物的悲喜故事。
  • 中文話劇《你好,打劫!》在雪梨火爆首演
    中文話劇《你好,打劫!》在雪梨火爆首演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2014年10月16日08:11 中文話劇《你好,打劫》在雪梨上演(攝影 李一鳴) ,於15日晚在雪梨情人港Lend Lease Darling Quarter劇場火爆首演。 本劇通過人質、警、匪等六個角色的倒錯,辛辣諷刺的說辭,獨特的視角,隱形地挖掘人性真實的角落,頻頻剝落事實的傷疤,展現出一場充滿諷刺、矛盾衝突與掙扎的黑色喜劇。自最初被搬上話劇舞臺以來,該劇屢獲殊榮,並多次在亞洲各地進行巡演。
  • 于洋孫莉聯袂登臺 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首演
    在保留原作經典故事線和人物設置的基礎上,話劇《基督山伯爵》創造性的將男主角愛德蒙·鄧蒂斯分為三個不同時期,由兩位演員分別飾演。當晚的首演開場,伴隨著巨大的海浪聲,兩位鄧蒂斯分立舞臺中央,他們一個是由于洋飾演的年輕鄧蒂斯,一個則是由趙嶺飾演的34號囚犯鄧蒂斯,年輕鄧蒂斯是「法老號」的大副,他意氣風發,馬上要晉升船長,還有一位美麗的未婚妻美茜苔絲。
  • 話劇《成長的季節》在長春大學首演
    原標題:展現當代大學生青春風採   經過近一個月的緊張排練,日前,由國家一級編劇於傑導演的大型青春成長勵志話劇《成長的季節》在長春大學進行了首演。演出展示了當代大學生開展志願服務的時代精神,展示了他們的青春風採,受到長春大學師生的熱烈歡迎。
  • 山東省話劇院:讓小劇場釋放大能量
    「這麼近距離看話劇,我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每一分鐘都不虛度。」對這種靈活又應景的演出,不少觀眾表示歡迎。近年來,山東省話劇院相繼打造了周末親子劇場、星期五劇場和「一米陽光」微劇場等演出品牌,不斷探索劇場演劇新模式、新業態,在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培育了廣泛的話劇愛好者群體。
  • 「2018北京文化周」在臺舉辦 「京味」小劇場話劇亮相臺北
    18日晚,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小劇場話劇《丁西林喜劇三則》在這裡登場,吸引了眾多臺北戲劇愛好者。據悉,這是「2018北京文化周」活動的一場「大戲」。據了解,本屆「北京文化周」以「傳承·融合」為主題,將通過富有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音樂、戲劇、書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向臺灣同胞重點介紹北京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文化特色,力求讓臺灣同胞感受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體味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聯結。
  • 小劇場話劇《動物園的故事》隱喻創作者煩惱
    本報訊 (記者賈薇)由北京人藝最年輕的導演徐昂獨自執導的小劇場話劇《動物園的故事》將從3月6日起在人藝小劇場公演。這部美國劇作家阿爾比的處女作被年輕的創作者解讀出了新意。  「很多人排演過這部戲,但是好像都沒太讀懂,我也是在排練的過程中慢慢感悟到了作者的高明。
  • 話劇《留聲》在京首演引反響:講述當代梨園子弟成長記憶
    2019年1月6日,話劇《留聲》在北京劇空間劇場結束了為期三天的首輪演出。作為一部講述當代梨園子弟成長的時代記憶作品,話劇《留聲》以獨特的視角向京城的觀眾展示了當代社會京劇傳承的獨特風採。話劇《留聲》正是以這些昔日的戲校少年和他們的老師為主人公,見微知著地勾勒出屬於戲曲藝術的「時代畫像」。演出結束後,就有觀眾將這部話劇與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大江大河》聯繫在一起,認為都是由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的成長軌跡展現時代浪潮。而《留聲》的特殊之處便在於將「梨園子弟的特殊經歷展示給了更多的觀眾」。
  • 話劇《邂逅月臺》上話D6空間首演
    人民網上海11月25日電 (記者 曹玲娟)由香港戲劇界的代表人物潘惠森編劇、香港話劇團助理藝術總監馮蔚衡導演的話劇《邂逅月臺》作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後浪新潮演出季演出,22日晚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D6空間首演。據悉,這也是時隔15年後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與香港話劇團的再度合作。
  • 《低音大提琴》上話首演 一個人演繹一段傾訴
    作為「後浪·小劇場新運動」中唯一一部獨幕單人劇,《低音大提琴》將於今晚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和觀眾見面,而在《原告證人》中有著出色表演的賀坪,將繼任這略帶憂鬱氣質的驕傲的大提琴手。  話劇《低音大提琴》的編劇是長期居住在法國巴黎的德籍作家、小說《香水》的作者派屈克·聚斯金德。這部作品是其舞臺處女作,於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演便獲好評,隨即成為歐洲話劇舞臺上長盛不衰的經典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