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藝術家的朋友圈什麼樣?手札再現逸事,最能體現寫信人真性情

2020-12-13 北晚新視覺網

《尺素清芬——百年畫苑書札叢考》力圖通過書中信札串聯起晚清民國以來學界和畫苑的逸事,也為讀者勾勒出一個個朋友圈,再現每一封信札背後不為外人所知的文化記憶。

作者 劉玲

《尺素清芬》 朱萬章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據作者朱萬章老師介紹,書中不僅整理了居廉、陳師曾、徐邦達、謝稚柳、於省吾、趙少昂等藝術大家的來往信件,又旁涉啟功、傅斯年等老一輩鑑定家與中國古代書畫鑑定小組的故事。這些信件的內容囊括了書畫、遊玩、收藏、賞鑑及日常生活,看似散亂,但將之串聯起來,整理成書,則讀者可以略窺20世紀以來的書畫鑑藏與學術史嬗變。作者認為,將這些珠玉般的信息串聯起來,可為將來更深入的研究做參考。所謂藏寶於民,將潛心收藏的信札提供給相關的研究者,對作者而言,是一種「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樂趣所在。

中國書法國際傳播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天曙認為,信札是一種即時的書稿,最能體現寫信人的真性情,讀者從中能看到寫信人更加真實的生活,從這一點上說信札的史料研究價值是非常高的。另外信札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如顏真卿、王獻之,一封小小的手札也就變成一幅書法作品、一件藝術品,它同寫信人的其他藝術作品一樣,甚至能更為真實地展現其思想態度和學術觀點。具體到本書,陳師曾與梁鼎芬、居廉與楊永衍的信件,無一不體現出用紙的考究以及書法的飄逸,不僅對研究陳師曾、居廉等人的交遊網絡有借鑑的價值,更直觀地展現了他們的書法。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認為,手札傳達出來的信息是十分豐富的,它體現出中國古代書信來往的禮儀,也體現出學界前輩們治學的胸懷與氣度。舉例說,書稿中提到的薛永年為中國著名史學家,他在致朱萬章的信中,稱其「萬章先生」;梁鼎芬稱陳師曾為「世丈」,「世」是幾代人的交情,「丈」則是前輩;又如馬國權先生,在信中也稱呼作為晚輩的朱萬章「萬章兄」。所謂的稱兄道弟,什麼時候該稱兄,什麼時候該稱弟,是十分講究的。

在這個少有人寫信的年代,書信似乎已經成了一種遠離我們日常生活的交流方式,正因為如此,朱萬章老師對這些信札的收藏和研究就顯得更為重要,《尺素清芬——百年畫苑書札叢考》一書的價值也顯而易見。 「尺素」不僅散發著「清芬」,也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和光彩。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真性情和沒教養有什麼區別體現?
    小說中武松最感激的人是哥哥武大郎,因此在得知哥哥被人合謀害死時,武松便毅然決定了為哥哥報仇。其三,機敏沉著。除了勇猛的一面,武松的性格中還有睿智的一面。武松深受儒家思想的而影響,一直遵守儒家的道德規範,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也有自己的智慧之處。武松就是典型的真性情且有教養的典型人物。
  • 古人書信真性情,這才叫好書法!
    西晉陸機《平復帖》,9行86字。此兩札內容都是邀麓翁相聚,可側見其時東林士人雅集之逸事。此札書法風格近前方孝儒札,可見他們雖不同世,但志向、操守近,因而筆下自有相通處。但與方札相比,字之稜角更見分明,行筆亦勁利,所謂合而不同者也。
  • 語文教學中的真性情及教師真性情的三種基本表現形式
    近年來,為了杜絕語文教學中「假大空」現象的蔓延,語文教育界開展了真語文的討論。下邊筆者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對這一問題的理解。這三個方面是:語文教學需要真性情、真性情乃語文教學的靈魂、語文教學中「真性情」的三種基本表現形式。
  • 按照民國的這本印刷體《尺牘入門》去練字能寫好手札嗎
    手札,是指親手寫的書信,就是現代人講的"親筆信"。在紙張發明之前,用竹木或帛,製成尺把長的版面,用以書寫記事,敘情表意,傳遞消息,因此有尺素、尺函、尺牘、尺鯉、尺箋、尺翰、尺書等多種稱謂,其中以尺牘用的最早也最多,所以」尺牘「也成為信件的代稱。
  • 適合發朋友圈的經典語錄,人生的快樂,在於活出一個真性情的自我
    一、每一個人勤奮努力全是為了家人為了自己能幸福的生活,要是不願意過連自己都瞧不起的生活,那麼就拿出你的決心,去努力一回!十、人生的快樂,在於活出一個真性情的自我。把心窗打開,讓陽光進來,放下那些負累,撿拾起一路的花香,裝入行囊,詩意人生,且歌且行。遺失了的美麗就讓歲月的巨手為你保存,而握在手中的便會有永恆的光彩。十一、靠近什麼圈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品味這個東西是需要文學上,思想上,審美上的提升。
  • 看過這些藝術家書信,大約會理解李白創作資助哪裡來這一迷思
    書信裡往往記錄著最真的故事和最樸素的人心,近些年,達·文西、米開朗琪羅、達利、凡·高、高更、畢卡索、羅丹、克洛岱爾、草間彌生、小野洋子等名家與親友之間的信件被公開出版,為藝術家們的創作及個人生活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一手材料,英國藝術史學家、作家麥可·伯德將這些信件編纂成冊於去年底出版,今年夏天,該書被引進國內。
  • 真山真水真性情――當代畫家吳大愷的山水藝術欣賞
    真山真水真性情――當代畫家吳大愷的山水藝術欣賞 2020年12月21日 11: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真山真水真性情——當代畫家吳大愷的山水藝術欣賞 瀟灑靈逸兼大氣磅礴,道法自然兼意境悠遠,中國當代山水畫家吳大愷先生的作品,滿足了文人雅士對山水畫作品的至高憧憬。
  • 民國「性情才子」邵洵美,62年的人生究竟活出了怎樣的真性情?
    只不過在才子佳人輩出的民國時代,堪稱大佬級牛人的邵洵美,偏偏以自己的真性情燃燒無常的歲月,更不願入仕,旨在喜歡的領域採擷飛揚,亦成就斐然,瀟灑風流地度過了62年,還收穫"小孟嘗"之稱。其祖父邵友濂是晚清重臣,同治年間舉人,曾任湖南、臺灣巡撫,官至一品大員;母親盛樨蕙是大實業家盛宣懷的四女兒。小時候的邵洵美又曾過繼給伯父邵頤,因邵頤的前妻是李鴻章(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嗣女,李鴻章亦即邵洵美的叔外祖父。在這樣顯赫的家庭背景下,邵洵美便有了"洋場闊少"之稱,自是含著金鑰匙長大。
  • 《女巫的麵包》|時代的女性真性情,去學會保持理智的善良
    就好像《女巫的麵包》裡的瑪莎是富有、同情心的真性情,再加上有著優越感的她在【自以為是】覺得這個中年人是藝術家,並且【一廂情願】愛上這個「落魄無比」的人,就這樣開始主動追求有意無意的接近他。《女巫的麵包》的因果都是源於富有的瑪莎才會真性情外露,這也是歐·亨利在小說一開頭為何點明她的富有真實原因,同時也埋下伏筆。她去主動靠近中年人,還誤認為是藝術家,本想邂逅一段美好愛情的她也因此毀了中年人的作品。在我看來,真性情不單單是基於財富,保持靈魂所需的才是種魅力。
  • 張旭光老師王羲之手札解讀
    提起學習王羲之書法,我想在當代最有話語權的恐怕是張旭光先生王羲之手札對於學習書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3日上午張旭光先生為其入室研修班講解王羲之手札                  王羲之墨跡手札保留了原帖風採,與聖教序有很好的銜接,字與字之間有情感關係,有草、行書的銜接,核心體現了內心深處是生命的瀟灑。手札也有碑刻,碑刻對於缺損的部分是一個補充,可對比著看。墨跡手札沒有刻意的、刀刻的方筆,同時能觀察起筆的角度和動作,字數雖然很少,但能看出墨色枯濃。這在聖教中是沒有的,還有很多細線的變化。寫手札主要要解決:一:行、草的搭配問題。
  • 花蕊夫人:最具真性情的皇帝老婆
    誰能想到:一個貌美嬌弱的後宮女子,在國破家亡之時,卻表現出如此酣暢淋漓、通透徹底的真性情。那首堪稱絕唱的《述亡國詩》,那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的悲情吶喊,堪堪羞煞蜀國男兒郎,讓後人讚嘆不已。花蕊夫人本姓費,是五代十國時,後蜀國後主孟昶的貴妃。名為花中之蕊,自是容貌不凡。不僅如此,她還是位才女,是位前比魚玄機、後比李清照的女詩人。
  • 《扎西1935》北京首映 楊雨婷再現性情賀子珍
    《扎西1935》北京首映 楊雨婷再現性情賀子珍 影片全景再現了「扎西會議」前後,發生在烏蒙山區的那段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歷史。該片著重刻畫了毛主席高瞻遠矚的偉人風範背後的兒女情長,展示了他與賀子珍之間的美好愛情。    楊雨婷在發布會上表示,很感謝張夷非導演讓她來演賀子珍,「藉此機會,我也對毛主席與賀子珍之間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女巫的麵包》時代女性的真性情學理性和善
    1【時代女性真性情】:「女巫」,備受爭議的女性真性情揭示了膨脹的女性權利佔據了愛情和支配權,這是傳統vs新時代的衝擊,讓我們來談談《女巫的麵包》中的瑪莎人設:在小說的開頭,瑪莎米查姆小姐已經40歲了,她不僅擁有這家店,還擁有2000元的押金、兩顆假牙和一顆充滿激情的心。
  • 真性情什麼時候成了沒教養的擋箭牌?
    當下我們就異口同聲的回答道:我們早就把他屏蔽了,本來開開心心的發朋友圈,結果被這種人掃興,那只能眼不見為淨了。往事歷歷在目,想起那個時候朋友圈還沒有屏蔽他。3有人把沒有素質說成大大咧咧性格直爽,真性情成了沒有教養的擋箭牌。先是肆無忌憚的犯錯,然後理直氣壯的把所有沒有素質的事情,都用性格直爽搪塞過去、一筆帶過。因為「性格直爽」,所以肆意評判他人的長相。
  • 姜竹松:用水彩渲染出了藝術家的性情世界
    展覽現場雲集了從全國各地趕來以及蘇州本地的藝術家、文化學者、藝術院校師生、設計師、美術愛好者。姜竹松的這些「視覺記憶」的碎片有幾類。《留給女兒的枇杷》畫面裡,兩枚爛枇杷旁竹松用鉛筆寫著:「冰箱雖然能保鮮,但放太久了還是會爛的,女兒快放假了,留著就是爛了,也是一份心意」,一份父親對女兒的情感,淡淡的,卻溫暖地從枇杷裡透了出來。很多畫旁的題款都很自然,隨意,有點豐子愷先生的味道,淡淡的,日常的,卻有溫度,有情感。
  • 2018年最具收藏價值藝術家——何明耀
    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畫家的創作狀態與精神氣象,更能感受到畫者的胸襟性情。他畫的每一幅畫,從構圖、造型都沒有重複,畫中體現了青山滲入的無窮韻致,更體現了畫家之深厚的藝術造詣。現為:聯合國亞洲文化聯合會會員,澳門國際美術家協會副會長,江蘇省美學會會員,中國吉祥書畫研究院榮譽院長,江蘇省大眾書畫院副院長,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
  • 解析王羲之手札
    實錄(四)提起學習王羲之書法,我想在當代最有話語權的恐怕是張旭光先生,他對王羲之的繼承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王羲之手札對於學習書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3日上午張旭光先生為其入室研修班講解王羲之手札
  • 《夏承燾致謝玉岑手札箋釋》:兼得書信書法之美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楊青最近讀《夏承燾致謝玉岑手札箋釋》裡面有影印手札,可以呈現書信的原貌,讓人能領略文字之美時兼得書法之佳,可謂一「讀」兩得。眼下拍賣市場上文人書信價格節節看漲,早年30萬包全場的傳奇早已不再,現在名人一通書信簡單一頁,寥寥幾行,動輒上萬起,夏承燾作為一代詞宗,近年來,他的書信行情也節節看漲,早就破萬,《夏承燾致謝玉岑手札箋釋》書中收錄了夏承燾的手札73封,算算這個行情,手捧的這本書除了實物真的重以外,心裡也覺得這本書很有份量。
  • 《蘇東坡傳》:一個真性情的蘇東坡
    起時最高官至兵部尚書,落時乃至連吃住都成問題的一介平民,一生起起伏伏飽經苦難風霜。就是這麼一個人,千古以來,受到無數人的喜歡和敬仰。那麼,蘇東坡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人們又為何如此喜歡他?蘇東坡又為我們留下了什麼遺產?在此我以我的視角從三方面簡潔的談一談我眼中的蘇東坡。下面先用一張我在三蘇祠參觀時的照片展示一下蘇東坡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