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一個真性情的蘇東坡

2021-02-07 新東方

女同事說:

林語堂寫過:「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的會心一笑。」

蘇東坡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詩詞,他的一生也帶給我們許多的感悟。

蘇軾少年得志,而中年以後,從北到南,接連貶謫。這跌宕起伏、四海飄零的一生,卻被他過得有模有樣、有滋有味。

文章來源:早安新東方 第396期

作者:新東方西安學校 張龍

這一次應該是第二次讀完了《蘇東坡傳》,但是在下筆寫讀書筆記的時候卻不知寫些什麼,因為在蘇軾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思考的東西。他的一生經歷豐富,並非一個完人,一生三起三落。起時最高官至兵部尚書,落時乃至連吃住都成問題的一介平民,一生起起伏伏飽經苦難風霜。就是這麼一個人,千古以來,受到無數人的喜歡和敬仰。


那麼,蘇東坡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人們又為何如此喜歡他?蘇東坡又為我們留下了什麼遺產?在此我以我的視角從三方面簡潔的談一談我眼中的蘇東坡。

下面先用一張我在三蘇祠參觀時的照片展示一下蘇東坡的生平。

從這張圖上,我們可以看出東坡這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地方上任職,不管是為地方主官還是被貶,他都心繫民生,敢於直言進諫,他為官為民的政治思想都可以看出以民為本,在除過為地方減輕賦稅震天災建設經濟外,他也不忘生態文明及精神文明建設。比如太湖、蘇堤的建設,一心為改革落後習俗、弘揚中華文化。


在這裡他更加關注的是人的生活幸福及精神成長。他之所以能走到任何一個地方,不管是上任還是被貶都受到百姓的熱切愛戴,正是他內心的這份真性情:心繫百姓,處處能為百姓著想;把工作幹到實處;政治上不掙黨派;就是論事,實事求是。


王安石變法,他反對;後來老太后再掌政啟用保守派,司馬光全面否定變法,他又反對全面否定,最後弄的裡外不受歡迎。後來在他上任途中還專程去看了已經退下來的王安石,政治上的分歧並不影響私下的友誼關係。包括從儋州獲釋北歸時,在路上遇到曾經打壓他的政敵章惇的兒子,此時章惇已政治失意被貶至蘇軾的流放地儋州,兒子怕蘇軾起來再報復其父親,專程拜訪致歉,然而蘇軾並未就此事記於心,且叮囑其轉告其父年事已高要多注意身體。


就是這樣一個真性情、不計個人恩怨、守得初心的人,百姓喜歡愛戴他,朋友後人喜歡敬仰他。在他眼裡,天下沒有一個壞人。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或者人生中都不願意經歷苦難,然而苦難往往會在不經意間給人臨頭一擊。苦難本身或許並無意義,真正的意義在於如何從苦難中解脫出來。東坡就是能從苦難逆境中解脫出來的人。


公元1079年,因「烏臺詩案」,東坡險些丟掉性命。在太后兄弟子由及朝中各位好友老臣的力保之下,撿回一條性命的蘇東坡被貶謫至黃州任團練副使,明面說是團練副使,實則無任何實權。經歷人生如此一大劫,東坡開始真正的審視自己,審視人生,審視生活,審視生命。也因此才有了一個脫胎換骨的東坡,有了一個新的東坡。


在黃州這三年,他更加的豁達、樂觀與豪放。他躬耕勤讀,與農民老叟為鄰。有一天,他和好友出遊,走在一片林子裡,走著走著天空下起大雨,朋友被淋的猶如落湯雞狼狽奔跑,然而東坡卻披氣蓑笠,戴上鬥篷,穿著芒鞋,拄著竹杖,在這雨中從容的且行且吟「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煙雨退去,太陽出來了,東坡也到達了目的地。人生也不過如此,就像這風雨豔陽,這一切都是常態,唯有內心堅定,才會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是何等的心境,也許只有在人生經歷了這樣的大起落之後,才能領略到如此深的人生感悟。


我記得第一次讀完《蘇東坡傳》寫下這樣一段話:人這一生就像是在河邊行走,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多數人鞋子溼了就遠離河邊,生怕再溼。然而東坡的境界是什麼?鞋子溼了,他會脫掉鞋子,拎在手裡,挽起褲腿,繼續前行。他甚至會在這河邊駐足一會,欣賞一下眼前的此情此景。潮水退去,晾乾鞋子,繼續向前,越走越從容。就如傳記前序所說,我們之所以喜歡東坡,是他飽受人生之苦,無論身處何種環境,依舊能豁達積極樂觀真性情的面對現實中自己所經歷的一切。

東坡文學上的轉變大概也是從黃州開始的。既是文學上的轉變,亦是心態上的轉變,因為文字語言往往是人對於世事及自我認知轉變的反應。


被貶黃州之前,東坡仕途可謂一帆風順。包括成長階段,幼時少時受良好的家庭教育,這一階段以儒家思想為主,性格上屬稍有外張,敢於針砭時弊,並且常批浮誇之風,出仕想幹出一番事業。比如在鳳翔任判官時,寫《凌虛臺記》諷刺他的上級陳太守立碑以記修築土臺之功,不能稍有所得就「誇世而自足」。在多年以後蘇軾又為此事而懊悔,專程寫信給陳公以示道歉。


在密州任太守時寫的《密州出獵》反應自己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並對於新政常作詩文以針砭時弊,也正因此遭至「烏臺詩案」。案後蘇軾性格上轉而內斂,為文更偏向於人生之悟及山水之間以及自我情感的表達。如《江城子·定風波》正是做於黃州被貶之時,包括膾炙人口的《前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都是與朋友遊樂於山水之間所做,對於天地及人生的思考認知。


在蘇軾晚年,他也曾向其弟子由表露他與陶潛是一類人。如果說陶潛是因為對於官場完全喪失信心,以求隱居于田園山水間的安逸,那麼蘇軾則是一位真隱士,正所謂「大隱隱於市」。蘇軾從來沒有逃避官場失意,而是回到了人間,食人間煙火,又從未去逃避迴避任何問題,反而是在俗世之中超脫而出。


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怎樣才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當你遇到人生失意時,你又應該怎樣去面對人生的低谷與苦難?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最後以蘇軾的一段話結束本文:「處貧賤易,處富貴難;安勞苦易,安閒散難;忍痛易,忍癢難。人能安閒散,耐富貴,忍癢,真有道之士也。」

相關焦點

  • 讀書樂 | 林語堂《蘇東坡傳》
    《蘇東坡傳》是林語堂最得意的作品,是中國現代長篇傳記開標立範之作。· 與《朱元璋傳》(吳晗著)、《張居正大傳》(朱東潤著)、 《李鴻章傳》(梁啓超著)被譽為 「 二十世紀四大傳記 」 。——蘇軾《蘇東坡傳》 四、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
  • 《蘇東坡傳》第一章 文忠公
    此等小簡偶記,人皆珍藏,傳之子孫後代,有時也以高價賣出。這些偶記題跋中,往往有蘇東坡精妙之作。如今所保存者,他的書簡約有八百通,有名的墨跡題跋約六百件。實際上,是由於蘇東坡受到廣泛的喜愛,後來才有搜集別的名人書札題跋文字印行的時尚,如黃山谷便是其一。當年成都有一位收藏家,在蘇東坡去世之後,立即開始搜集蘇東坡的墨跡書簡等,刻之於石、拓下榻片出賣,供人做臨摹書法之用。
  • 《蘇東坡傳》,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東坡之前也曾嫉惡如仇,多次向朝廷上表變法的惡果。但這次,不斷上升、官場得志的蘇東坡終於威脅到了改革派地位,改革派決心剪除蘇東坡這個威脅。第二年,「烏臺詩案」爆發,御史臺指責蘇東坡作詩諷刺朝廷、反對變法,蘇東坡被押入獄。經審理,蘇東坡僥倖免死,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
  • 《蘇東坡傳》⑦ | 滄海一粟,半山殞落
    ♪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 楊帆 領讀文 | 花晴 親愛的小夥伴,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林語堂先生為蘇東坡所寫的傳記——《蘇東坡傳》。上一回提到皇帝親書一道旨意,把蘇東坡的謫居地由黃州調到汝州。皇帝為何會有此番舉動?而蘇東坡決定遵奉聖命,調職到汝州,這又會產生什麼故事呢?讓我們繼續讀下去。
  • 四年囹圄半世坎坷 凝聚一本《蘇東坡新傳》 被評比林語堂版「更有...
    蘇東坡是全才,他的詩文,他的書畫,他的性格,統統成為一種精神文化資源,澤被後世。對他的解讀和詮釋,不勝枚舉。到了現代,為蘇東坡作傳的也不在少數,比如大名鼎鼎的作家林語堂曾在1940年代,用英文寫成《蘇東坡傳》,被翻譯成中文版,在華語世界影響甚大。 不過,本次介紹的蘇東坡傳記,不是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而是來自李一冰的《蘇東坡新傳》。
  • 《蘇東坡傳》⑩ | 詩人之心,千古不朽
    ♪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 楊帆 領讀文 | 花晴 親愛的小夥伴,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林語堂先生為蘇東坡所寫的傳記——《蘇東坡傳》。上一回提到讀到了蘇東坡雖然失去權力地位,又為當政者所不喜,壯年時何等雄心壯志,如今已不復當年氣概。
  • 【連載】《蘇東坡傳》第十一章:詩人、名妓、高僧
    今天,去此偉大詩人居住於杭州,歌詠於杭州,已經一千餘年,在你泛舟於西湖之上,或攀登上孤山島或鳳凰山上,或品茗於湖濱酒館中,你會聽到杭州本地的主人嘴邊常掛著「蘇東坡,蘇東坡。」你若指出蘇東坡是四川人,他會不高興聽。他心裡認為蘇東坡生於杭州,除去到京都之外,何嘗離開過杭州!     在性情,在放浪的風情,在愛與笑等方面,蘇東坡與西湖是密不可分的。
  • 《蘇東坡傳》: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花了兩周的時間,看完了林語堂先生的英文原著《蘇東坡傳》的譯作,以我紙上談兵的英語水平當然看不懂原著,只能看譯作。一個現代中國人通過英文譯作了解一個古代中國人,這倒算得上是一件有趣的事。遺憾的是譯作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真實地展現原著的風採,就像替身永遠只能展示真身的背影,至多一個模糊不清的側面一般。
  • 在《蘇東坡傳》中看林語堂先生眼裡蘇子的精神世界,值得我們學習
    恰如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對蘇子的精神世界,評價到:他的人品道德構成了他名氣的骨幹,他的風格文章之美則構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01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他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 《蘇東坡傳》⑨ | 回首來時,忽覺身輕
    ♪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 楊帆 領讀文 | 花晴 親愛的小夥伴,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林語堂先生為蘇東坡所寫的傳記——《蘇東坡傳》。上一回提到讀到了王安石新政的後果,中國的農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餅裡了。
  • 為什麼要寫蘇東坡?
    林語堂所著的《蘇東坡傳》,被稱為「二十世紀四大傳記」之一。林語堂在傳記開篇說:「我寫蘇東坡傳並沒有什麼特別理由,只是以此為樂而已。」蘇東坡也曾自述:「吾平生無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達意,自謂世間樂事無逾此者。」
  • 林語堂《蘇東坡傳》:讀懂了蘇軾,你就讀懂了生活!
    ♪ 點擊上方綠標,收聽主播「艾天」朗讀一起讀書,讓你的研途不再孤單陪你考研,也伴你讀研首先,我們來做一個人生的選擇題:如果時光倒流,你會選擇自己擁有哪種人格特質呢?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蘇東坡傳》這本書吧!《蘇東坡傳》被譽為二十世紀四大傳記之一,是林語堂在美國用英文完成的著作。一位是古代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政治家、哲學家,另一位是現代著名的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兩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沒想到大師林語堂和才子蘇東坡的結合,竟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奇效。
  • 《蘇東坡傳》:美景美酒!良師益友!此地當真 是「人間天堂」!
    一千多年後的今天,當你泛舟於西湖,攀登上鳳凰山或品茗於湖濱酒館,你會發現蘇東坡的影子蘇東坡的氣息依然伴在你的身邊。公認為最能表現杭州西湖之美的詩,就是蘇東坡的那首七言絕句: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 話劇《蘇東坡》即將首演 三年打磨六易劇本
    28日舉行的專題訪談活動,四川人藝院長羅鴻亮率先介紹了話劇《蘇東坡》的進展情況,並用三個詞形容蘇東坡:獨立人格、自由精神、平民情懷。他表示,為給觀眾呈現「一個鮮為人知的蘇東坡」,四川人藝歷時三年打磨、六易劇本,創排了話劇《蘇東坡》。
  • 從苦悶走向曠達自在:他的傳記還原了一個真實的蘇東坡
    今天我們的評審書目——《蘇東坡新傳》,來自中國臺灣作家、學者、蘇東坡研究者李一冰。蘇東坡的傳記中,最有名的可能要屬作家林語堂的版本,但李一冰的版本卻自有著不可替代的好處。作家張輝誠說到:「一冰先生寫《蘇傳》,不像林語堂看到的東坡,是橫空出世、天才洋溢,他看的東坡是獄中狼狽至極的東坡、虎口餘生出獄後的東坡,是從苦悶中走向曠達自在、從現實接二連三的無情打擊走向一而再、再而三的意志堅強與生命韌性的東坡。」如果你對這本《蘇東坡新傳》或者李一冰感興趣,歡迎報名此次閱讀評審團。
  • 蘇東坡勸架被友妻趕出,憤然作詩吐槽朋友,沒想到讓一成語火了
    蘇東坡 幫朋友 勸架 被趕出門而蘇東坡 的朋友 陳季常 的媳婦 柳氏 在那時候 便是 一個 「悍婦 」的存在 ,因此 當陳季常 與蘇東坡 相約 出門 的時候 ,柳氏 就非常 不樂意 ,由於 她了解 這兩人 一起 出門 肯定 不是什麼好事 。
  • 東坡居士的佛系人生,喜怒笑罵皆在「道」,從另一方面讀懂蘇東坡
    #首屆書評創作大賽##翹楚讀書會# 讀《蘇東坡傳》,被這位多重性格的人物所感動,他的才情,他的格局,他的質樸,他的狂傲,他的執著,其實都離不開一個字--「真」。這個字是蘇東坡骨子裡不滅靈魂,「萬變不離其宗」,蘇東坡的一生就活在這個「真」裡。用他第一個老婆的話說:「要提防那些人,速成的交情靠不住。」
  • 豁達一生任風雨,坦然面對路坎坷,只有蘇東坡
    後蘇東坡因與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蘇軾自求外放,調任杭州通判。1079年,蘇東坡在湖州任職不到三個月,又因為作詩有諷刺新法嫌疑罪名而入獄,歷史上稱為「烏臺詩案」。蘇軾坐牢一百餘天103天,幾次有被砍頭的可能。因為北宋時期趙匡胤曾定下不殺士大夫的規定,蘇東坡保住了性命。
  • 名著閱讀(十七)| 初中讀《蘇東坡傳》
    二、學習內容:文學常識積累蘇東坡,名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世稱「蘇東坡」。 他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在中國文學史上才華橫溢、極富個性魅力、受後人熱情仰慕的偉大詩人。
  • 一代文豪蘇東坡,真正的生活從四十歲才開始
    最近在漫讀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有一句話:甚至才高如蘇東坡,真正的生活也是由四十歲才開始的。看到這句話,我頗為震撼,蘇東坡很年輕的時候就蜚聲文壇,就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文豪大咖,粉絲上至皇上太后,下至市井百姓,只要一寫詩文,就有不計其數的轉發量,簡直是行走的流量,文藝的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