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⑩ | 詩人之心,千古不朽

2021-02-13 十點人物誌

10天聽完一部名人傳記,解救你的閱讀焦慮,遇見有趣的靈魂。

十點人物誌開啟了「人物傳記精華領讀」欄目,領讀人總結提煉出經典人物傳記的精華,帶領大家欣賞、分析書中的核心情節與內涵,節省閱讀時間,建立對原書的閱讀興趣。

希望通過這個欄目,可以為你淬鍊名家的思想經驗,獲得改變人生的力量。

一部傳記共有10天的精華領讀內容,每日更新一期,敬請期待。

♪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 楊帆 領讀

文 | 花晴 

親愛的小夥伴,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林語堂先生為蘇東坡所寫的傳記——《蘇東坡傳》。

上一回提到讀到了蘇東坡雖然失去權力地位,又為當政者所不喜,壯年時何等雄心壯志,如今已不復當年氣概。

在廣州之時,他閉門靜坐,思想往日過錯,忽然覺得自己已然無官一身輕。蘇東坡在惠州是怎樣的生活情景呢?讓我們繼續讀下去。

今天的閱讀目標是原書的第26章到第28章。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蘇東坡在惠州的生活,誰都知道是和朝雲的愛情相關聯的。蘇東坡去世之後,他在白鶴峰的住所經後人闢為"朝雲堂"。

王朝雲是杭州姑娘,她所生的嬰兒夭折之後,蘇東坡當時正在第一次放逐北歸的途程中,從那時起,朝雲就一直和蘇東坡生活在一起,現在又隨同他放逐出來。

她到惠州時還很年輕,才三十一歲。蘇東坡那時五十七,雖然二人年齡不同,而情愛無殊。朝雲聰明愉快,活潑有生氣。蘇東坡一生的幾個女人之中,朝雲最稱知己。

在惠州那一段時期,不論住在河的左岸或右岸時,他總把自己的書齋叫"思無邪齋",中國讀書人給書齋起名字,總是用幾個字表示他的人生哲學。

次年三月,蘇東坡開始在河東四十尺高的一座小山的頂上蓋房子,這棟房子倒一直保存到現在,人都稱之為"朝雲堂"。在蘇東坡的作品裡,這棟房子叫"白鶴居",北望可見河上風光,河水由此折向東北流去。

在紹聖二年七月五日,朝雲得了一種瘟疫,竟然身亡。他們住的是虐疾地區,她得的可能是虐疾。按照她的心願,蘇東坡把她安葬在城西的小山鄰上,離一座佛塔和幾個寺院不遠。鄰近寺院的僧人籌款在墓上修了一座亭子,用以紀念朝雲。

從現在起,蘇東坡一直鰥居未娶。正在他以為可以晚年在惠州安居下去之際,他接到遠謫海南島的命令,又被貶謫出中國本土之外去了。

海南島那時是在宋朝統治之下,但是居民則大多是黎人,在北部沿岸有少數漢人。蘇東坡就被貶謫到北部沿岸一帶去,中國文化藩籬之外的地方。

為了到達任所,蘇東坡必須湖西江而上,船行數百裡,然後南轉,從雷州半島渡海。他一到雷州,聽說他弟弟子由在往雷州半島貶謫之處,剛剛經過此地。據揣測說,蘇氏兄弟被貶謫到這個地方,是因為他倆的名字與地名相似,子瞻到增州,子由到雷州。

子由在雷州的住處,後來改為一座廟,是他兄弟二人死後,用以紀念他們的。

在紹聖四年六月十一日,蘇氏兄弟分手,蘇東坡和幼子、雷州太守派的沿途侍奉他的幾個兵上了船。航程很短,晴朗的天氣裡,蘇東坡可以看見島上山巒的輪廓矗立於天際。

在海岸上的市鎮之後,島內居住的黎族,與內地的移民相處並不融洽。他們住在熱帶的山上,本地人不能讀書寫字,但規矩老實,常受狡詐的漢人欺騙。他們懶於耕種,以打獵為生。

像在四川或福建的一部分地方一樣、他們也是婦女操作,男人在家照顧孩子。黎民的婦人在叢林中砍柴,背到市鎮去賣。

據蘇東坡說,在島上可以說要什麼沒有什麼。但是他那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達觀的人生哲學,卻不許他失去人生的快樂。使章停和蘇東坡的其他敵人煩惱的,是他們竟對蘇東坡無可奈何。

蘇東坡也許是固執,也許真是克己自製,至少也從未失去那份詼諧輕鬆。蘇東坡對他弟弟說:"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在我眼中天下沒有一個不是好人。"現在他就和默默無名的讀書人、匹夫匹婦相往還。

和這些老實人在一起,他無須乎言語謹慎,他可以完全自由,可以名士本色示人。他從沒有一天沒有客人,若是沒人去看他,他會出去看鄰居。像以前在黃州一樣,他與身份高身份低的各色人,讀書人、農夫等相交往。

在如此地遠天偏的地方,那群政敵小人也不讓他安靜消停。紹聖三年是迫害老臣雷厲風行的一年。在紹聖四年,快到舊年除夕了,兩個元佑大官在十天之內先後死亡,情況可疑。所有遭貶謫的官員,都又調遷地方。

蘇東坡被逐出官舍,只能用僅有的一點錢搭個陋室居住。他住的地方是城南一個椰子林。當地那些窮讀書人的子弟,親自動手幫他蓋房子。那是一棟簡陋的房子,大概只蓋了三間。他名此新居"檳榔庵"。房後就是檳榔林。夜裡躺在床上,能聽見黎民獵鹿的聲音,鹿在那個地區為數甚多。

他蓋了幾間陋室之後,過的倒是輕鬆自在,只是一貧如洗而已。現在蘇東坡空閒無事,卻養成到鄉野採藥的習慣,並考訂藥的種類。他考訂出來一種藥草,在古醫書上是用別的名字提到過,別人從未找到,而他發現了,自然十分得意。

哲宗在元符三年正月去世,享年二十四歲,留在身後的是一代死亡、疲憊的文臣學者。他弟弟繼位,是為徽宗。他兄長所開始的,徽宗給做了結束。他還是任用那些人,遵行那些政策。

徽宗登基之時,國家組織已爛,國家元氣已衰。有品有才有德之人,乃文明社會產生之瑰寶,假以時日方能生長成熟。司馬光、歐陽修、範純仁、呂公著那一代,已是往者已矣。那一代的人才,或已懲處,或已流放,或因病因老而死,或遭謀害而亡。

蘇東坡及其門人學士為理想而從政之心,因遭逢迫害過深,已不復其壯志雄心,尤其當時政治的歪風仍與他們的浩然正氣相左。

不過,蘇東坡暫時有好運來臨。因為在元符三年前半年,新皇太后攝政。那年四月,所有元佑老臣一律赦罪。在她在世之日,遭放逐的儒臣,都蒙赦罪,或予升遷,或至少得到完全的行動自由。

神宗的這位皇后,就像她的婆婆一樣,天性就能辨別人的善惡,這一點遠勝過她的兒子,而且在女性單純的智慧上,也更有知人之明。

現在起,蘇東坡又要飄泊無定了。他渡海到了雷州以後,剛到了一個月,他接到命令要他去住在永州。為了到永州,徒然改變路線,還在到永州的半途中,他終於接到可以隨意到處居住的命令。

那時,蘇東坡只是奉令移居到海南島的對面,離廣東還很遠,子由已經立即攜眷北歸,以前他的家眷一直住在惠州東坡的房子裡。等子由到了漢口附近,正往目的地去的途中,他又升了官,恢復了行動自由。因為在穎州他有田產,別的孩子也住在那兒,他就回到穎州去了。

蘇東坡如今啟程北上,我們無須細表。在每一個他所經的城市,都受人招待,受人歡迎,大可以稱之為勝利歸來。到每一個地方都有朋友和仰慕他的人包圍著他,引他去遊山遊廟,請他題字。

正月,皇太后不幸逝世,蘇東坡判斷要有麻煩出現,他給子由寫了一封長信,把他們不能聚首歸咎於天命。

那年夏季突然來臨,而且非常之熱。他覺得自己從熱帶回來,為什麼反覺得在中國中部會如此之熱。太陽照在岸邊的水上,溼氣自河面上升,他覺得十分難過。他夜裡不能睡,消化系統確出了毛病。

蘇東坡的病,時而覺得好些,時而覺得軟弱疲乏。他的生命力受到了破壞,不是皇帝,也不是章淳,是阿米巴菌。

蘇東坡在遇赦北歸的路上,就聽到章停被放逐的消息。回到常州之後,他的病還是纏綿不愈。一直沒有胃口,一個月光景,始終倒在床上。他預感大去之期已不遠。直到有一天,蘇東坡已不能坐起來。

七月十五,他的病況惡化。夜裡發高燒,第二天早晨牙根出血,覺得身體特別軟弱。七月十八,蘇東坡把三個兒子叫到床前,告訴他們不用擔心,囑咐他們說:「子由要給他寫墓志銘,他要與妻子合葬在子由家附近的嵩山山麓。」

七月二十八日,他迅速衰弱下去,呼吸已覺氣短。根據風俗,家人要在他鼻尖上放一塊棉花,好容易看他的呼吸。這時全家都在屋裡。兒子邁走上前去請示遺教,但是一言未發,蘇東坡便去了。享年六十四歲。

在讀《蘇東坡傳》時,我們一直在追隨觀察一個具有偉大思想、偉大心靈的偉人生活,這種思想與心靈,不過在這個人間世上偶然成形,曇花一現而已。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永垂不朽的。

親愛的小夥伴們,《蘇東坡傳》就要在這裡跟大家說再見了。明天我們將開啟新的一本書。讓我們共同期待明天的閱讀吧!

說一說《蘇東坡傳》給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情節。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給我們留言點讚。我們明天見,晚安。

-主播-

楊帆,國家一級播音員。1995年師從於夏青、葛蘭、方明、林如等老一輩播音藝術家。多次擔任「夏青杯「等各大比賽評委。更多音頻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楊帆朗讀者社群

-作者-

花晴,喜靜,喜詩,喜愛一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個人微信公眾號:ChariousHua(我想為你種下一朵花)。

聽往期精彩音頻,請點擊下面關鍵詞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 第8天 | 第9天

相關焦點

  • 【連載】《蘇東坡傳》第十一章:詩人、名妓、高僧
    杭州人有南方的輕鬆愉快,有詩歌,有美女,他們喜愛蘇東坡這位年輕的名詩人,喜愛他的朝氣衝力,他那瀟灑的神韻,他那不拘小節的胸襟。杭州的美麗賦予他靈感,杭州溫柔的魁力浸潤他的心神。杭州贏取了蘇東坡的心,蘇東坡贏取了杭州人的心。在他任杭州通判任期中,也無權多為地方人建設,但是他之身為詩人,地方人已經深感滿足。他一遭逮捕,地方人沿街設立香案,為他禱告上蒼早日獲釋。
  • 歷史上最有意境的一首詞,蘇軾憑此佳作蛻變成蘇東坡,句句千古
    而在眾多歷代詩人當中,蘇軾的赤子之心更是無人能及,當他歷經了人生的大坎坷大磨難的時候,能把自己的心升華成更加卓絕的自我,從而光照這文明的千秋。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身陷囹圄,幾經商榷擬罪被貶黃州,在偏遠之地參悟人生。此時的蘇軾還是蘇軾,無法理解也不願意相信這汙濁的官場。
  • 讀書樂 | 林語堂《蘇東坡傳》
    《蘇東坡傳》是林語堂最得意的作品,是中國現代長篇傳記開標立範之作。· 與《朱元璋傳》(吳晗著)、《張居正大傳》(朱東潤著)、 《李鴻章傳》(梁啓超著)被譽為 「 二十世紀四大傳記 」 。——林語堂《蘇東坡傳》 二、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聯。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林語堂《蘇東坡傳》 三、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
  • 林語堂《蘇東坡傳》:讀懂了蘇軾,你就讀懂了生活!
    少年時期,我們更傾向於李白,豪放不羈,浪漫天才,關注自我,擁有一種青春的美好;到了中年時期,我們會更加懂得杜甫的那份深沉憂思,開始認清現實,肩負責任,擁有一顆濟世之心;等到我們閱經滄桑,步入老年時期,也許內心更加通透,懂得王維「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的寧靜與平和。這三種選擇沒有孰優孰劣之分,每一種都是獨特的生命姿態。
  • 《蘇東坡傳》,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公元1082年,四十六歲的蘇東坡因反對王安石變法,犯「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在赤壁古戰場,蘇東坡寫下「古今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 《蘇東坡傳》第一章 文忠公
    我想李白更為崇高,而杜甫更為偉大——在他偉大的詩之清新、自然、工巧、悲天憫人的情感方面更為偉大。但是不必表示什麼歉意,恕我直言,我偏愛的詩人是蘇東坡。在今天看來,我覺得蘇東坡偉大的人格,比中國其他文人的人格,更為鮮明突出,在他的生活和作品裡,顯露的越發充分。在我頭腦裡,蘇東坡的意象之特別清楚明顯,其理由有二。
  • 名著閱讀(十七)| 初中讀《蘇東坡傳》
    二、學習內容:文學常識積累蘇東坡,名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世稱「蘇東坡」。 他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在中國文學史上才華橫溢、極富個性魅力、受後人熱情仰慕的偉大詩人。
  • 蘇東坡:一生閃耀,一生流離,豁達的一生,值得了解,記得收藏!
    作為文壇巨匠,林語堂老先生口直心快他對蘇軾的鐘愛,他親筆寫撰寫《蘇東坡傳》。他這樣評價他:具備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商,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穌所說具備蟒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柔敦厚,在蘇軾這種層面,其他詩人是不可以望塵莫及的。今日,我們通過林語堂老先生的文字內容,來感受他心中不一樣的蘇軾。
  • 古今最動人的悼亡詞之一,與蘇東坡《江城子》並絕千古!
    說到悼亡詩詞,想必大家一定會想起蘇東坡為亡妻所作的這首《江城子》,其中詞句至今讀來依然悲戚沉痛、感人至深。這首詞也因此傳唱千古,成為古今最感人的四大悼亡詩之一,也是宋詞中最感人的兩首悼亡詞之一。而今天狗子要介紹的便是另外一首最感人的悼亡詞,便是下面這首賀鑄為亡妻所作的《半死桐》,堪與蘇東坡的《江城子》並絕千古: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 蘇東坡的濰坊之緣,清正愛民還留下一首千古第一悼亡詞
    這句千古名詞,是蘇東坡在密州時寫下的。公元1075年中秋夜,密州太守蘇東坡把酒對月,想到地上幾多年、天上方一日,發出了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的感嘆。蘇東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通過描寫在密州常山會獵習射的豪放情景,表達精忠報國的壯志。
  • 「吃貨詩人」蘇東坡,文豪界的「超級美食家」
    不但把自己喜歡的美食,吃成千古流傳的絕句,還能授人以漁之廚藝,時不時整個新菜品出來讓大家跟著做,對比唐宋時代人才輩出的文豪大家,他絕對是文豪界的超級美食家。他生於四川眉山,生活在眉山時,就吃出個「東坡肘子」聞名天下。如今,「東坡肘子」已成為四川省眉山市特產,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傳說蘇東坡第一任妻子王弗,在家燉肘子時因一時的疏忽,把肘子給燉焦黃,還粘鍋了。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成千古名篇,林語堂稱讚不已
    說起宋詞豪放派的代表,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蘇軾蘇東坡,他既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哲人。在他的詩句中,我們總是能讀出許多人生哲理。蘇軾的詩詞,大氣磅礴,境界廣闊,借懷古之情,寫今日之景,抒曠達之心。東坡筆下的詩詞,集灑脫、曠達、超脫於一體,雖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千古流傳,林語堂稱讚不已
    說起宋詞豪放派的代表,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蘇軾蘇東坡,他既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哲人。在他的詩句中,我們總是能讀出許多人生哲理。蘇軾的詩詞,大氣磅礴,境界廣闊,借懷古之情,寫今日之景,抒曠達之心。東坡筆下的詩詞,集灑脫、曠達、超脫於一體,雖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
  • 蘇東坡最厲害的一首詩, 正、反讀都是千古名句
    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文/柿子蘇東坡最厲害的一首詩,正著讀是千古名句,反著讀還是千古名句現在學生們背誦的古詩都是來源於古時的朝代,現在回想一下我們當學生時,背誦的古詩大部分都是宋朝的,在這些宋朝的詩人中,我們背誦的差不多都是蘇軾的詩,蘇軾真是一位很高產的詩人,同時也是一位很有才華的人,他的很多詩作都流傳了下來,並且被後人一直傳頌。
  • 《蘇東坡傳》: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花了兩周的時間,看完了林語堂先生的英文原著《蘇東坡傳》的譯作,以我紙上談兵的英語水平當然看不懂原著,只能看譯作。一個現代中國人通過英文譯作了解一個古代中國人,這倒算得上是一件有趣的事。遺憾的是譯作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真實地展現原著的風採,就像替身永遠只能展示真身的背影,至多一個模糊不清的側面一般。
  • 蘇軾新婚之夜寫「洞房詩」,不料流傳千古,網友:太肉麻了
    蘇東坡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並且還擅長書法和繪畫,堪稱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有人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蘇軾。作為中國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一生風雨,我行我素,遇事泰然自若,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瀟灑人生。蘇東坡可以說是收放自由!他既能婉約又能豪放,乃是一個全才!
  • 美國詩人吟英文版的蘇東坡 表示中國古詩難翻譯
    十多位詩人圍坐成一圈,輪流朗誦著自己的詩歌,有激情盎然的,有喃喃細語的,還有忍不住潸然淚下的。   這是前日首屆杭州國際詩歌圓桌會暨朗誦會的現場。浙江大學教授詩歌的劉翔老師,是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他告訴記者,從今年起,每一年春天都會舉行一次圓桌會議,和秋天舉辦的「詩琴之美」杭州國際詩歌朗誦會形成系列。不同的是,「詩琴之美」是讓大家朗誦詩歌,而圓桌會是讓詩人朗誦自己的作品。
  • 美國詩人吟英文版的蘇東坡 稱中國古詩難翻譯
    十多位詩人圍坐成一圈,輪流朗誦著自己的詩歌,有激情盎然的,有喃喃細語的,還有忍不住潸然淚下的。 這是前日首屆杭州國際詩歌圓桌會暨朗誦會的現場。浙江大學教授詩歌的劉翔老師,是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他告訴記者,從今年起,每一年春天都會舉行一次圓桌會議,和秋天舉辦的「詩琴之美」杭州國際詩歌朗誦會形成系列。不同的是,「詩琴之美」是讓大家朗誦詩歌,而圓桌會是讓詩人朗誦自己的作品。
  • 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與大文豪蘇東坡的神交
    某次筆者發現蘇東坡的一方「從星硯」,好像發現自己心靈的瑰寶。這硯上刻著銘文「月之從星,時則風雨汪洋。瀚墨將此,是似黑雲浮空,漫不見天,風起雲移,星月凜然。」筆者一邊抄著,一邊遙想東坡當年。東坡把水注入這方硯上,謂之「風雨汪洋」,然後瀚墨將此,磨起墨來,硯上「是似黑雲浮空」。「風起雲移,星月凜然」則是東坡形容墨行硯上,所產生的現象。
  • 《蘇東坡傳》:一個真性情的蘇東坡
    文章來源:早安新東方 第396期作者:新東方西安學校 張龍這一次應該是第二次讀完了《蘇東坡傳》,但是在下筆寫讀書筆記的時候卻不知寫些什麼,因為在蘇軾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思考的東西。他的一生經歷豐富,並非一個完人,一生三起三落。起時最高官至兵部尚書,落時乃至連吃住都成問題的一介平民,一生起起伏伏飽經苦難風霜。就是這麼一個人,千古以來,受到無數人的喜歡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