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紅:花開荼蘼

2021-02-19 作家聯盟


花開荼蘼

作者|玫紅

深夜讀一篇文章,突然被一句話擊中,「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一場細膩荼蘼的情事,懂了,疼了,也就放下了」,不禁悲從心來,潸然淚下,遂成此文。

走過半生坎坷,閱歷人間萬象,榮辱淡定,苦樂隨心,面對「荼蘼」二字時,卻再也無法克制內心洶湧而至的悲傷。寂寂五十載,如今重拾年輕時的文學夢,我面對各種不解的目光,許多人認為山窮水盡,想出風頭。我也困惑:遲暮之年,意欲何為呢?

「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荼靡的花語:末日之美。荼蘼花開,形容女子的青春已逝。愛到荼蘼,意味著生命中最傷筋動骨或最痛徹心扉的愛情即將消失。歐陽修有詩云:「更值牡丹開欲遍,酴醾壓架清香散。花底一尊誰解勸。增眷戀,東風回晚無情伴」如此銷魂之花,中的之語,怎不令人傷感?

我不識荼蘼,只知它是一種暮春開放的薔薇科植物。人們也常常把它混同於薔薇。荼蘼是以白色為主的單瓣或重瓣花。「點火櫻桃,照一架,荼蘼如雪」(辛棄疾語—宋)。而薔薇可以有粉紅、鵝黃、深紅、紫黑、純白等顏色。據說,懸鉤子薔薇是古人所稱的荼蘼,屬落葉或半常綠蔓生灌木,枝可高達6米左右;產於秦嶺南坡以及湖北、西南等地區。常生於山坡灌木叢中、與野花為鄰——難怪世人不識君。

「不識荼蘼恨殺人,野花香裡度芳辰」。 荼蘼從此種植在我心裡。 

荼蘼花開,本是一件平常事,歷代文人雅士託物言志使它成了明星花卉。宋朝尤為盛行,有關荼蘼的詩詞不勝枚舉。任拙齋詩云:「一年春事到荼靡,漸共流年遠?」陸遊詩曰:「吳地春寒花漸晚,北歸一路摘香來」;蘇軾有「長憶故山寒食夜,野荼蘼發暗香來」;王之望的「一聲杜宇芳菲晚,只有荼蘼芍藥花」等。後世,對荼靡情有獨鐘的還有曹公。

在《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一回裡,曹雪芹用以花喻人的伏筆暗示幾個人物的命運。在抽取花籤行酒令的過程中,丫鬟麝月抽到的花籤是「荼蘼」,花的解語是宋人王琪詩中的第三句:「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不料,一語成讖。麝月是寶玉房裡的四大丫鬟之一(襲人、晴雯、麝月,秋紋),貌不出眾,言不壓人,賢不比襲人,俏不及晴雯,然而作者故意安排荼蘼花籤給她,意味著紅樓群芳凋謝,唯留荼蘼。結局恰是:黛玉病死,晴雯屈死,襲人出嫁時,囑咐寶玉"好歹留下麝月"。但是,紅消香斷,榮華不再。麝月登場時,紅樓大廈轟然傾塌,寶玉已遁世出家。花開荼蘼意味著紅樓一夢的生離死別,是宿命。

佛說: 「今生種種皆是前生因果」;「萬法緣生,皆系緣分」;人生一世,謀生亦謀愛。世間的男女,無不期望遇到心儀的人。而愛情從來沒有套路,與理性無關,它來時,總是如此猝不及防,恰如花開,剎那間的奇妙。想來,一些靈魂的相遇真的不需要理由,只要一朵花開的瞬間,便洇溼彼此的雨季。「花開荼靡」往往是傷心散場,所以,內心深處,不希望你我是荼蘼。天道柔情,讓我遇見該遇見的;寂寞有意,讓它成全該成全的。相遇的未必生情,有情的未必有緣。相逢不語,一朵荼蘼渡此生。花開,甚好。桃面、丹唇、柔聲、柳姿,終究抵不過生活的流沙濁水。

「怎知那浮生一片草,歲月催人老,風月花鳥,一笑塵緣了」,閒暇時,總愛聽劉珂矣的這首歌,一次次地閉眼吟唱:「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都看到,我便一步一蓮花祈禱」。暗夜裡常常痴想:是否會有一個人,依然守候在初見的地方,深情地望著我來的方向,徘徊;只要我一念起,一則簡訊,就會放下俗念,拋棄瑣碎,馬不停蹄地趕過來,擁我入懷,一眼,彼此的心意已明。若有?多好。

痴念一夢走天涯。

在很多佛教著作中,有學者認為荼靡就是彼岸花。一株佛家經典裡最孤獨寂寞的彼岸花,它的寂寞,歷經最長的黑夜與空白,因而最持久、最厚重,也最獨特。彼岸花只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色白而柔軟,見此花者,惡自去除。但生命只有一程,你我只能修得善念與佛緣。相傳,彼岸花開,花開不見葉,葉茂不見花,花葉兩不見,生生錯過。好比朝露與晚霜,永遠相隔著光陰的一道門扉。

遇見,就是今生最美的結果。花開茶蘼,三春芳菲盡。所以,這是絕情辭春、是離別之殤,早已沒有了當初的灑脫與當斷立斷。即便自命忘情,也不免傷痕在心,生發傷春、惜春的悲憫。祈禱借著你的心,讓她發芽,慢慢綻放,直至枯萎。

花開荼蘼,展現的是絕情之美。願你忽略枝上的刺,記住它的清香;願你抹去歲月的浮塵,愛惜神賜的露珠。讀書、寫作、養花、持家,工作之餘,也拖著日漸笨拙的身軀行走於青山綠水。在別人看來,我把生活搞得風生水起,對於自己,只想讓光陰流逝得有些厚重感。與其說在追求一種心靈的慰藉,不如說在歲月的盡頭荼靡花開,向世人展示一寸芬芳,一縷情殤。骨子裡對於生命的脆弱與虛無,深深感到惶恐與悲觀。發覺自己越來越多地注意那些生老病死的訊息,懷念那些已然逝去的親人和朋友。「一點芳心無處託,荼蘼架上月遲遲,惆悵有誰知?」。沉浸在文字中,我就會忘記母親的垂垂老態,忘記孩子們漸行漸遠的悽涼與孤寂;就會忽略皺紋漸起的面龐、兩鬢華發和身體的各種病痛與不適;一如既往地熱愛生活,擁抱初升的太陽;依然面帶微笑,應對誤解、刁難、房貸、衰老、越來越少的話題,還有,與世界的疏離。

禪蓮相伴,何須牡丹?高潔一生,何須在乎花開荼蘼時無人喝彩?囑咐自己:多看一眼想念的人,多看一次世間的風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忘記恩怨,忘記年齡,別讓自己頹廢,別讓自己沉浸在無聊的瑣事中,不去浪費去日不多的光陰。運動鍛鍊,不讓臃腫的軀體束縛靈魂;出行旅遊,不讓飛速變化的世界拋棄自己;讀書寫作,不讓庸常的生活固化思維。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艾倫·朗格教授認為,衰老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老年人的虛弱、無助、多病,常常是一種習得性心理,而不是必然的生理過程。70歲的山東婦人邵炳鳳,在開始畫畫之前,當過農民、民辦教師、繡花工、會計,沒有接受過一天正規的訓練。然而,時至今日,北京798的太和藝術空間為她做了畫展。她的200幅作品全部被法國原生藝術畫廊收藏。

60後鋼管舞阿姨時曉紅,44歲練舞,在短短3年內練就了一身好本事,成為業界的紅人。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亞太國際鋼管舞錦標賽暨第六屆全國鋼管舞錦標賽上,她一舉擊敗中外多名高手,獲得了職業肚皮舞組別的金獎,成為該組別年齡最大的獲獎者。

50歲的斯琴格日樂,「中國女性搖滾第一人」,曾以一曲《山歌好比春江水》紅遍大江南北。此次以作家的新身份回歸視野,清新雋永的文筆讓人稱奇。回顧豐富波折的經歷,回顧南下北上的漂泊與奮鬥,依然單身的斯琴格日樂將往日點滴匯總成書,感恩家人朋友。

最後的先生楊絳,在104歲之前的日子裡,筆耕不輟,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60歲的舞蹈家楊麗萍活成自己的女神,她的優雅與美麗,不寄情於愛情,更不依託於孩子,年輕是她心裡長出的一朵花,是她與整個世界戀愛結出的果。

花開荼蘼,荷立浮萍,蟲鳴草叢,鳥飛林蔭;葡萄輕盈攀上木架,石榴炫耀飽滿的身姿,天地間一片紅肥綠瘦 ;梔子花綻放,清香撲鼻。好一個孕育與成熟的季節!

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每一個年齡段都是黃金時代;即使芳華老去,也要活得有趣,充實,精緻;不讓年齡束縛前行的腳步,這才是最高級的性感。

惟願花開半世,歸來仍懷少女心。我願意做一個耐老的女人。

作者簡介:玫紅,原名魏梅霞,高中英語教師,蘭州市作協會員。二百餘篇(首)散文和詩歌發表於《成都商報》《蘭州日報》《漢詩世界》《長江詩歌》等報刊雜誌。部分作品被新華網,光明網等網媒轉發。作品《奔跑吧,蘭州》獲「全球華人話蘭州」徵文三等獎。組詩《花間巢》被中國詩歌學會收入《中國新詩2017卷》。

更多精彩文章:

■中國作家排行榜!莫言竟然只排到第九?

■王朔:呸,都不是東西,我也不是東西!

■賈平凹 :我眼中的莫言

■馮驥才:中國文化正在粗鄙化

■ 李銀河:做個肉身不出家的靈魂出家人!


來稿須知

        本平臺旨在「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唯質取稿」。歡迎廣大文字愛好者投稿。要求:

       1.原創首發散文、小說、評論、詩歌300字以上編輯在一個word文檔用附件形式發送郵箱:779235484@qq.com。

       2.本平臺所有來稿文責自負,打賞的費用20元以上的部分將微信轉給作者,20元以內的部分留作平臺開展活動使用。有打賞的作品作者請加編輯微信號:xzb184731670,將作品應得費用用紅包相轉。若十五日內平臺不刊發,作者可自行處理。

       3.本公眾號發的內容自動與騰訊同步,並在天天快報、騰訊新聞、QQ瀏覽器、QQ看點等平臺推薦分發。

相關焦點

  • 荼蘼花開-末日之美,荼蘼花圖片大全!
    荼蘼花開-末日之美,開到荼蘼花事了,塵煙過,知多少?當荼蘼開花了就意味著春天就要結束了,開到了荼蘼了,不能繼續美麗,也沒有了退路。表現出了是多麼絕望與禿廢。荼蘼花、春末夏初開黃色和白色的重瓣花。莖多刺,秋後成熟的果實為鮮紅色,近球形的。花期在4-5月,果熟期9-10月。
  • 開到荼蘼花了事,塵煙過,知多少?荼蘼花開思君不止
    「誰給我全世界,我都會懷疑,心花怒放,卻開到荼蘼,每一個人,碰見所愛的人,卻心有餘悸。」這是王菲演唱的《開到荼蘼》裡的歌詞,也是王菲第一次用破音技巧,唱出了一種對愛情的恐懼心態。圖片來源網絡荼蘼花開,末路之美。塵煙過,知多少?荼蘼花是春天開的最後一種花,它開了,也意味著春天結束了,所以才有「荼蘼花開,三春過後諸芳盡」的說法。
  • 海棠春睡,荼蘼花開。紅樓夢:群芳夜宴大觀園,花籤詩句寓命運
    《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死金丹獨豔理親喪。是全書中甚為重要和精彩的章節。一眾天真爛漫的少女,天性釋放,借著為寶玉過生日的契機,盡情歡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席中抽花籤的遊戲了,曹公以花喻人,暗示了園中群芳最終「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悲苦命運。
  • 荼蘼別稱酴醾、佛見笑、重瓣空心泡
    荼蘼:是薔薇科荼蘼花枝梢茂密,花繁香濃,入秋後果色變紅。宜作綠籬,也可孤植於草地邊緣。果可生食或加工釀酒。根含鞣質,可提取栲膠。花是很好的蜜源,也可提煉香精油。荼蘼的生長習性產於中國甘肅、陝西、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區。多生山坡、路旁、草地或灌叢中,海拔500-1300米。荼蘼喜歡溫暖陽光充足的環境,耐旱,怕澇。
  • 荼蘼的花語及傳說是什麼?考拉園藝網帶你了解荼蘼的花語
    荼蘼的花語是末日之美,荼蘼花開時節是在盛夏,需要忍受炎熱以及酷暑,花瓣與白羽一般輕柔,有著末日之美。關於它的傳說也十分的有趣,相傳蜀公範鎮居住的地方,有一個龐大的荼蘼花架,每當花開之時,他與友人便會在這飲酒作詩,荼蘼花瓣飛揚,芳香伊人,別有一番景象。
  • 他詩紅人不紅,一首唯美宋詩堪為絕唱:開到荼蘼花事了,令人心醉
    這首詩堪稱《千家詩》中最唯美的一首詩,其中一句「開到荼蘼花事了」是很多人熟知的一首名句,真是美得令人心醉,也讓人心中百味雜陳。全詩如下:一叢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他一生只留下了兩首詩作,都均為佳作,可以說是詩紅人不紅。對於他的「字」,很多人覺得有些怪怪的。其實,站在古代讀書人的角度看,他的「字」並不奇怪,因為這個「字」是取自《詩經 淇奧》「瞻彼淇澳,菉竹猗猗」,這是古人形容美男子的話。這首詩平淡唯美,蘊味悠長。
  • 「荼蘼」開到荼蘼為何物?
    不過,如果要多問一句,荼蘼究竟是什麼花?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倘若你閒得慌,去網上搜索荼蘼的話,出現的圖片可能會讓你感到絕望和迷茫。都知道「開到荼蘼」……卻不知荼蘼為何物?事實上,荼䕷到底是哪種花,這是一個觀賞植物史上的問題,目前還暫無定論。
  • 「開到荼蘼花事了」 的荼蘼究竟是啥?宋代後面目成謎
    「開到荼蘼花事了」這句詩,出自宋代詩人王淇的《春暮遊小園》,全詩如下:「一叢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梅花凋謝,海棠花開,等到荼蘼花開時,一春的花事已告終結,惟有絲絲天棘(天門冬)又長出於莓牆之上了。《紅樓夢》借花喻人,用「開到荼蘼花事了」隱喻麝月的命運。她就像荼蘼花一樣,等到晴雯已死,襲人出嫁,自己登場時,卻是春華已逝,寶玉出家了。
  • 有夢花居——開到荼蘼花事了
    荼蘼是春季最後盛放的花,當它開放的時候就意味著春天的結束。「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荼蘼花在春季末夏季初開花,凋謝後即表示花季結束,所以有完結的意思。荼蘼過後,春天便不再了。荼蘼花,一名佛見笑,又有獨步青,百宜枝,雪梅墩數名,是薔薇科木本植物。「蔓生多刺,綠葉青條,須承之以架則繁。荼縻花枝梢茂密,花繁香濃,入秋後果色變紅。」
  • 開到荼蘼花事了,這首詩並不悲觀呀
    」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直到荼蘼花開遍了庭院,春姑娘這才累了,任由那些帶刺的藤蔓,爬上了初夏的牆頭。初衣解詩:這是作者在暮春的時候遊園林。此時荼蘼盛開,梅花和海棠都已經凋落,荼蘼花也非常的嬌弱,依舊一陣風來,它們的花瓣就隨風零落。
  • 末路之美,荼靡花開
    荼蘼,一種薔薇科的草本植物,春天之後,往往直到盛夏才會開花。因此人們常常認為荼蘼花開是一年花季的終結。蘇軾詩:「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任拙齋詩:「一年春事到荼蘼。」王琪詩: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
  • 春天裡最令人悲傷的一種花:開到荼蘼花事了
    荼蘼花開它是開在暮春時節的荼蘼。「開到荼蘼花事了」,是麝月抽到的荼蘼花籤的題語,本意為荼蘼花開後,春便走到終點。《春暮遊小園》宋·王淇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整個春天,萬千百花盛放,詩人僅挑選有代表性的三種花來寫:梅花落,海棠開;海棠落,荼蘼花開。將時間的流逝寄寓在這些花開花落之中。荼蘼開時,是極絢爛的。麝月抽到的籤上題著「韶華勝極」四字,便可作為其註解。而萬事萬物,盛極必衰。
  • 當花遇上古詩詞|願荼蘼不再悲傷,我與你相約下一場繁華
    荼蘼的花語是「末路之美」,荼蘼花開,表示感情的終結,愛到荼靡,意蘊生命中最燦爛、最繁華或最刻骨銘心的愛即將失去。愛到荼蘼,一場刻骨銘心之情即將離去,有多少人心痛如揪,傷心落淚,難捨難棄最後的美麗是最動人心魄的,愛已荼蘼,花事已了,回眸曾經的繁華,應感激多於惋惜,因為,畢竟曾經美麗、曾經燦爛過。
  • 隨筆:莫嘆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
    第一次知道「荼蘼」這個詞,是通過那句「開到荼蘼花事了」的詩句。這句詩的意思簡白:荼蘼花開過後,那些開在春天裡的花就走到了終點,就結束了自己的芬芳和使命。意思倒也沒什麼,可「荼蘼」兩個字卻讓心上梗梗的生出冷寂與黯然。
  • 王淇名句「開到荼靡花事了」,你知道「荼蘼」什麼意思嗎?
    春暮遊小園王淇一叢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這首詩大意是:梅花零落,像少女卸去妝一樣時,海棠花開了,它就像少女剛剛塗抹了新紅一樣豔麗。不多久,待荼蘼開花以後,一春的花事已告終結,惟有絲絲天棘又長出於莓牆之上了。這是一首七言絕句,用花開花落,表示時序推移,雖然一年的春事將闌,但不斷有新的事物出現,大自然是不會寂寞的。全詩寫得很有情趣,非常活潑,充滿人間趣味。其中「開到荼靡花事了」被很多人認為是「荼蘼」一詞的出處。
  • 開到荼蘼花事了,荼蘼有何韻味,為何寶玉不幫麝月解說這支籤呢?
    荼蘼花又稱酴醿,現常寫作荼縻、荼蘼,古人也叫做佛見笑、百宜枝、獨步春、瓊綬帶、白蔓君、雪梅墩等。一般在春季結束時開放,無比奢華豔麗。屬薔薇科,落葉或半常綠蔓生小灌木,攀緣莖,,莖綠色,莖上有鉤狀的刺,羽狀複葉,小葉橢圓形,上面有多數側脈,致成皺紋。
  • 看一樹「花開荼蘼」,看枝幹「綽約多姿」,美得不知「今夕何夕」
    看這盆栽,一樹「花開荼蘼」,枝幹如同一個人悠哉地坐著,雙腳交叉,翹起二郎腿,雙手交錯放在胸前,姿態怡然自得。山石盆栽,根部緊緊包裹住石頭,渾然一體,宛若天成。
  • 麝月的抽籤「荼蘼花事了」寓意其以後命運如何?
    「荼蘼花事了」並不是麝月的判詞,在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在金釵冊上並沒有麝月。這句是在《第六十三回 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死金丹獨豔理親喪》中,麝月抽籤的籤語,全句還有兩個字,應該是「開到荼縻花事了」。原文如下:麝月便掣了一根出來。
  • 葉落彼岸,花開荼蘼,絕美卻又如此悽涼
    這種花開的時候,見不到葉子,有葉子的時候,從不開花,所以花不見葉,葉不見花,這又是怎樣的一種悲哀呢?第二種,茶靡花,在春天最後所開放的一種花就是茶靡花了,這就表明春天再無美麗繼續綻放了,荼蘼所含有的意思是末路之美,雖然說,它無法和百花媲美,但是卻可以一支獨秀。也許繁盛過後,留下的只剩一片的暗淡,但在這最後的美麗,卻更是動人心魄。
  • 紅樓夢:「開到荼蘼花事了」,麝月抽到荼蘼花籤有什麼寓意?
    「開到荼蘼花事了」,麝月在第62回抽到了最不吉利的「荼蘼花籤」,至此《紅樓夢》風格急轉直下,大觀園也迎來了致命轉折。隨著賈母查賭,王夫人抄檢大觀園,薛寶釵搬走,迎春出嫁……最終一敗塗地。麝月成了大觀園群芳的「關門人」。這就是麝月的最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