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長坦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家庭大多有這幾個特點

2020-09-20 J媽學堂

就在前段時間,幼兒園開學季這個話題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無數「搞笑視頻」傳出,面對哭天搶地的熊孩子們,老師們使出了渾身解數,家長站在外面又心疼又想笑,就捨不得娃,又無法幹涉。

然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某些孩子卻表現得非常「另類」,他們不哭不鬧,要麼坐在那裡看戲,要麼乖乖玩自己的,完全無視周圍人的幹擾。

對於這類孩子,老師當然會非常喜歡,相信在之後的日子裡,也會給予一定的優待。那麼問題來了,為何這些孩子就能做到「上學不哭」呢?

第一天上幼兒園必須哭?幼兒園長這麼說

針對這個問題,某幼兒園長在網上做了總結,他表示,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多半具備下面這幾個特點。

1、親子關係非常和諧,孩子極度信任家長

孩子之所以會哭、會鬧,原因很簡單,他們內心有「畏懼」情緒,周圍陌生的人、事物、場所給她們帶來強烈的不適感。

哭鬧並非沒事找事,那是孩子們在想辦法求助,就好比野生動物幼崽會不斷叫喚,以此吸引成年個體。換而言之,如果可以消除孩子內心的恐懼,或者想辦法將這種感覺壓下去,就能做到上學不哭。

在某些家庭,孩子跟父母的關係非常和諧,在他們心中,只要是父母承諾過的東西,最後就一定會實現。

家長將孩子帶到學校,只需要說一句:「寶寶乖乖上學,媽媽馬上下午就來接你,但你要聽老師的話……」其實這些孩子也會產生恐懼感,但他們會牢牢記住家長的話,心想:反正下午會來接,這樣就沒那麼害怕了。

恐懼感少了,自然就不會哭鬧。

2、教育理念比較開明,喜歡「散養娃」

都說「慈母多敗兒」,一直處於父母的保護之下,確實可以確保孩子的基本安全,但這也帶來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孩子的內心很嬌弱。

他們無法處理任何認知之外的事情,更別說獨自應對「困境」了,原本一直有人在保護他們,突然之間一切都變了,身邊都是不認識的人,還沒有人遷就、照顧。當恐懼感戰勝理智時,再加上其他孩子大哭大鬧,他們自然也會情緒崩潰。

與之相反,如果家長平日裡就喜歡散養娃,不管是懶得管,還是刻意對他們進行鍛鍊,最後的結果都一樣:孩子的內心會很強大。他們早就熟悉了自己處理陌生環境以及陌生事物,開學這點小麻煩,完全不被他們放在眼裡。

有些孩子甚至還會自娛自樂,畢竟對他們而言,幼兒園裡面的東西,有不少是自己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新的玩具、新的桌椅、新的環境等等,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樂趣無窮。

對我個人而言,確實也比較喜歡這樣的教育模式,我們管得了一時,但管不了一世,孩子早晚有一天要自己走出去。兒時如果不注意培養這樣的理念,等他們思維定型之後,再想去解決,那可就不是簡單的事情了,麻煩會非常多,而且多數為心理上的難題,我們往往很難處理好。

3、父母極為強勢,孩子被訓到麻木

這類孩子很少見,但幾乎每個班都存在那麼一兩個,他們從小生活在「壓迫」之下,父母性格極為強勢,一般都是說一不二。

別說是無理取鬧,哪怕是正常的情緒表達,都會被制止,久而久之,孩子會慢慢學會將所有的情緒都憋在心裡。反正發洩出來也得不到回應,而且還會被罵,與其這樣,那還不如保持沉默。

說實話,儘管這些孩子很乖巧,好管理,但我一點都不覺得優秀,反之,我對他們的未來深感擔憂。

根據以往的案例,長期處於壓抑狀態下的孩子,未來基本會變成兩種人:

第一種是非常老實的孩子,他們性格很好,有較強的抗壓性,哪怕被別人欺負,也會選擇沉默,對他們而言,反抗是一個陌生的名詞。然而,這類人基本都有心理疾病,要麼不爆發,要麼兇殘至極,很多極端事件都是他們做出來的。

第二種是非常叛逆的孩子,凡是父母不允許做的事情,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他們都會去嘗試,目的很簡單:讓家長生氣。對著幹的後果往往是兩敗俱傷,而最後倒黴的還是家長,他們得一直跟著幫忙「擦屁股」。

顯然,不管是哪一種,都屬於病態,毀掉孩子的有時候不是糟糕的外部環境,也許是家長扭曲的教育觀念。

家長應該如何科學鍛鍊孩子的內心,讓他們強大起來?

根據專家意見,並結合實際,我在這給大家提供幾點不成熟的意見,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1、培養自信

除了磨難之外,強大的自信同樣可以讓孩子的內心強大起來,有了自信,孩子就敢於面對新的挑戰,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都只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梯而已。

培養自信的方法很簡單,總結下來就兩點:多嘗試、多稱讚。

家長不要害怕孩子受傷,或者為了圖省事兒,就幫他們把問題都解決了,俗話說得好,耳聽千遍,不如手摸一遍。實踐才能出真理,讓孩子切身體會一下,然後再去教育,效果可能出乎大家預料。

此外,稱讚也是建立自信的催化劑,被認可的程度越高,孩子的膽子就越大,反之也是一樣。成功都是闖出來的,而不是計劃出來的,這一點亙古不變。

2、吃苦訓練

關於這一點,其實可說的並不多,字面意思,家長要想辦法讓孩子吃點苦頭。

可以是肉體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總之要讓他們建立一種觀念:生活沒有那麼如意,有些事情必須自己承擔 。

當然,吃苦訓練時,我們也得控制好度,這個需要大家自己把控。

總結

文化教育人人都會,可心理教育卻問題繁多,從社會現狀來看,我們國家在這一塊確實存在不少缺陷。希望家長首先把自己的觀念擺正,然後再去教育孩子,這樣才能培養出真正的「精英」。

相關焦點

  • 資深幼兒園老師坦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大多出自於這些家庭
    案例小慧的女兒木木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她和丈夫更是早早就物色好了一個幼兒園,但真到了孩子上學的那一天,小慧才覺得這可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小慧看到這一幕心裡也有些不是滋味,但她知道這是女兒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所以只好蹲下來耐心勸說,並且跟孩子約定自己下午四點肯定會來接她回家。可無論小慧威逼也好,利誘也罷,木木就是聽不進去,最後還是被老師硬抱進教室的。
  • 幼兒園園長坦言:上學「不哭不鬧」的寶寶,多半是來自這3種家庭
    每一次到了上學季,都會出現一番景象。有的孩子流著淚水,拽著父母的褲腳,不讓父母離開;有的孩子直接跑進課室,看著父母的離去都沒有一絲的挽留。很多家長都認為,看著孩子上學更心疼的是自己,因為不願意跟孩子分離,聽起來真的是既心酸又無奈,不僅感嘆:&34;。
  • 幼兒園園長:讓孩子第一天上學不哭,按照這三種家庭學
    ,經過一些老師的仔細觀察和總結後,他們將在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寶貝」分為這些類型的家庭中的嬰兒,一朋友表達了他獨特的見解.開學第一天「不哭」的嬰兒主要來自三個家庭1.從小就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成長孩子出生後,給孩子帶來一種非常幸福的感覺.例如,父母之間的關係融洽,婆媳之間的關係很好
  • 第一天上學時,「不哭不鬧」的孩子,大多出身於這4種家庭
    有資深幼師表示,說這些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多半都出身於這4種家庭。資深幼師:第一天上學時,不哭不鬧的孩子,大多出自這4種家庭1.充滿愛與安全感的家庭孩子第一天上學時,之所以會哭,無非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安全感,害怕父母會因此而不要自己了,拋棄自己,所以才會感到害怕,才會哭鬧。
  • 幼兒園園長: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娃,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不過不是每個孩子上幼兒園都不聽話,有的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表現的就很突出,不哭不鬧很懂事,不僅讓家長省心,老師也會很喜歡。,經過一些老師的細心觀察發現和總結,將第1天上學「不哭的娃」,分為這幾種家庭當中的寶寶,一位幼兒園園長朋友道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 資深幼兒園老師直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娃,大多出自這3種家庭
    01資深幼兒園老師直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娃,大多出自這3種家庭孟女士的女兒今年3歲了,即將開啟幼兒園生活。孟女士直言自己對女兒第一天上學就這麼輕鬆也感到十分詫異,旁邊一位資深幼師直言道,第一天上學不愛哭的孩子,大多出自這「3種家庭」。
  • 資深幼兒園老師直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娃,大多出自3種家庭
    ,大多出自這3種家庭孟女士的女兒今年3歲了,即將開啟幼兒園生活。孟女士直言自己對女兒第一天上學就這麼輕鬆也感到十分詫異,旁邊一位資深幼師直言道,第一天上學不愛哭的孩子,大多出自這「3種家庭」。 ☞哪些家庭能教育出第一天上學就不愛哭的孩子呢
  • 幼兒園老師總結: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
    有經驗的幼兒園老師發現,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大多是來自下面這樣的家庭。第一天上學&34;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這樣的孩子去到陌生的環境也能做好自己能走的事情,不會陷入慌亂之中。有的寶寶與自己的父母有分離的經歷,知道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自己的爸爸媽媽會回來接自己。這樣的寶寶就會有能力在幼兒園做好自己的事情,還會耐心地等待再次與父母相見。與之相反的是有些家庭十分溺愛孩子,不捨得與孩子分離,這樣就造成了孩子的入學困難。
  • 幼兒園老師坦言:上學不哭不鬧的孩子,大多生活在這3種家庭中
    圖文/.蓓蓓編輯/蓓蓓當孩子上幼兒園之後,想必很多家長都有著相似的經歷:孩子剛開始還乖乖的,但是當自己一離開,就會開始大哭不止,只要有一個孩子哭,接來下整個班級就只剩下小孩子的哭聲。但是,也會存在一些不哭不鬧的孩子。
  • 資深幼兒園園長直言: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娃,大多來自這3種家庭
    文/樂仔(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有很多家長在小孩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時候,難免會上演一場驚天動地哭戲,但也有一些小孩卻能快快樂樂地進入校園。最近這段時間剛好是幼兒園剛開學,田女士的女兒也到了上學的年齡,孩子小的時候性格特別開朗,喜歡交朋友。
  • 資深幼兒園老師坦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娃,大多來自這些家庭
    這個普通的日子對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卻意義重大,因為他們即將離開父母的懷抱,鼓起勇氣進入集體生活,也是孩子出生以來第一次與父母分離。這時,總能看到孩子抱著父母在幼兒園門口哭泣,對於離開父母去上學充分的恐懼與不舍,這種情緒通常持續半個月或更長時間。面對這種情況,父母經常陷入困境,不知道該怎麼辦。
  • 高級幼兒園老師坦言:第一天上學孩子不哭,一般都有這樣的家長
    當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的時候肯定會出現各種問題,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跟老師合作,讓孩子順利進入幼兒園。但是管教孩子並不是那麼內容的,有的孩子去幼兒園第一天就不哭也不鬧,這樣的孩子不僅家長省事,老師也非常喜歡。
  • 幼兒園園長坦言: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父母
    不睡覺,想爸爸媽媽而苦惱等等,所以很多父母在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自身也會非常焦慮,但是也有一些孩子非常喜歡上幼兒園,不哭不鬧,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環境,其實,這也和父母的引導和教育有關。,這位園長也表示,第一次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父母和孩子成功建立依戀關係孩子在3歲之前是建立依戀關係的關鍵期,特別是在孩子兩歲之前,這時候
  • 資深幼師直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往往來自這3種家庭
    眼瞅著馬上到九月了,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而言,這幾天就要進入到幼兒園生活了。不過還有一道坎擺在了家長面前,那就是第一天上學孩子捨不得離別,上演一場娃哭母傷心的戲份,讓不少家長頗為頭疼。不過閨蜜也發現,雖然絕大多數孩子第一天都會哭,但是也有幾個孩子表現的非常好,老老實實坐在位置上玩玩具,這讓她非常詫異。後來老師告訴他,有三種家庭出來的孩子,第一天上學不會哭。
  • 資深幼兒園園長坦言:有入園「哭鬧症」的孩子,多半來自三種家庭
    九月標誌著入園時間的到來,又到了各大幼兒園上演「生死離別」大戲的時期,這不,前幾天各大官媒關於「幼兒園」的報導層出不窮,多所幼兒園開學日場面一度失控。多年來,開學日總和「哭」緊密聯繫。孩子的情緒敏感而真實,表達情緒的方式也最直接簡單——哭。
  • 資深幼兒園園長直言: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娃,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那麼家長必定要經歷一次崩潰的場面,那就是孩子在學校門口的哭鬧。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在上學的第一天都會哭鬧,也有少部分孩子在進入校園時是非常開心的。宋女士的孩子今年已經三歲了,看著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宋女士也不免擔心起來,因為他也曾見過許多小孩子第一天上學的模樣,哭得撕心裂肺,著實讓人心疼。
  • 幼兒園老師:有這三種特質的小朋友,第一天去幼兒園,大多不會哭
    而送孩子上學的父母心情也好不到哪去,看到孩子哭,自己也放不下,所以很多家長都躲在學校外面偷偷地看孩子:爬牆的、爬樹的等,這時候爬得多高、擠得多狠,也就能看得出來對孩子的愛有多深了吧。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就哭?
  • 幼兒園老師:有這三種特質的小朋友,第一天去幼兒園,大多不會哭
    而送孩子上學的父母心情也好不到哪去,看到孩子哭,自己也放不下,所以很多家長都躲在學校外面偷偷地看孩子:爬牆的、爬樹的等,這時候爬得多高、擠得多狠,也就能看得出來對孩子的愛有多深了吧。比如: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你去幼兒園,我就給你買你喜歡的玩具。而這種方法可能會讓孩子妥協,但只能是暫時性的,也解決不了孩子對幼兒的牴觸心理,只是妥協而已。威逼孩子,長久下來會導致孩子膽小懦弱、沒主見;利誘孩子,會讓孩子養成自己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有報酬才行,而忘記了學習本身就是他自己的事情。
  • 幼兒園老師:上學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娃娃,多是來自這4種家庭
    通過孩子們的情況也大致可以看得出來是來自於什麼樣的家庭。有一個幼兒園老師總結了:開學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娃娃,大多是來自這4種家庭。,不哭不鬧的娃娃,多是來自這4種家庭1、言必出,行必果其實,孩子們在幼兒園門口哭鬧,只是因為離開父母感到不安。
  • 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大多來自這3種家庭,幼師:別不相信
    我們都知道,當一個小孩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要去上學了,而孩子去的第一個學校就是幼兒園了,不難發現,生活中大多數小朋友第一天去幼兒園又哭又鬧,而有的小孩卻不哭也不鬧,這是為什麼呢?資深幼師說了,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鬧的孩子,大多來自這3種家庭,大家別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