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晉升ESI排名全球前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這個學科"不簡單"!

2020-08-2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大氣科學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創立和發展的學科根基,學科綜合實力持續處於全國領先地位。而現代大氣科學發展越來越綜合化,與其他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更加明顯,催生出許多新的學科領域,涵蓋了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的諸多方面,多年來,南信大以氣象學科為堅實基礎,各學科百花齊放,尤其是計算機學科的發展,對數值模擬、數值預報產生了深遠影響,使大氣科學的研究和預測更加趨於客觀化和定量化,其實力同樣不容忽視。

專業與學科建設完善、實力出眾

南信大計算機與軟體學院正式成立於2006年,其前身是創建於1987年的計算機軟體教研室。學院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信息安全等五個系,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信息安全等5個普通本科專業和軟體工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信息安全二級學科博士點。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碩士點獲2015年江蘇省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評估優秀。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江蘇省一流建設專業、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中國氣象局品牌專業,成功入選江蘇省&34;重點專業和&34;,獲評&34;。

2020年6月,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發布2019年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結論,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2019年12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2017年5月,&34;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成為學校第3個進入全球前1%的學科領域。同年12月,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計算機學科還進入了全國前30%,獲得B等級,成為學校僅次於大氣科學的學科。2020年5月,&34;學科晉升全球前1‰。

學院優勢、特色鮮明,國際化建設不斷深入

南信大計算機與軟體學院依託學校60年的辦學經驗和自身30多年的開拓進取,形成了明顯的特色和優勢。學院擁有教育部&34;工程中心、網際網路應用創新開放平臺示範基地、江蘇省網絡監控工程中心3個省部級科研平臺,數字取證、氣象數據挖掘2個中央和地方共建的科研平臺,信息安全實驗室、高性能網格計算與並行處理2個中央和地方共建實驗室,建有軟體工程與信息服務、物聯網工程2個省級實踐教育中心。

學院積極開展深度國際化工作,提升師資國際化、科研國際化、人才培養國際化水平,在本學科及交叉學科領域形成了明顯優勢。

學院創辦的雲計算與安全國際學術會議(ICCCS)已成為國際國內學者廣泛關注、積極參與、高度評價的知名國際學術會議。從摸著石頭過河的ICCCS2015,到小試牛刀的ICCCS2016,再到譽滿全球的ICCCS2017,以及先後兩次被CCTV-4報導的ICCCS2018,學院深度國際化建設不斷開花結果。

ICCCS2018在中國海口召開

與此同時,學院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除了與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外,還與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愛爾蘭沃特福德理工學院等國外高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並與密西根州立大學共同建立&34;。2019年6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武慶明加盟學校&34;,師生國際交流渠道不斷拓展。

與密西根州立大學籤署合作協議

中美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武慶明加入學校&34;

師資力量雄厚,湧現大批重大科研成果

學院擁有一支年富力強、學歷與職稱結構合理、綜合素質高的師資隊伍。近年來,湧現出ESI全球高被引學者1人,國家、中國氣象局、江蘇省、南京市各類人才榮譽稱號30多人;學院教師先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信息安全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和青年項目等100餘項,科研到帳經費過億元;獲得省部級科研獎項10餘項,發表SCI收錄論文600餘篇, ESI高被引論文3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10餘部,取得軟體著作權500餘項,授權專利200多件。

2020年3月,計算機與軟體學院孫星明教授主持的項目&34;喜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這是學校首次在信息領域獲得省部級一等獎。此次獲獎是對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和計算機領域科研成果的充分肯定,更是對南信大信息學科建設、科學技術研究工作的極大鼓舞。

人才培養成果顯著,學子屢獲殊榮

學院依託大氣科學的學科優勢,同時與地方經濟的發展保持緊密聯繫,確立了&34;為人才培養特色定位,形成了&34;的應用與研究兼顧的人才培養特色,為國家經濟建設和氣象事業發展輸送了7200多名本科生和350多名研究生。近年來,學院高質量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在國際數學建模、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軟體杯、藍橋杯等學科競賽中獲得近100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獎勵。

2019年,計算機與軟體學院2015級物聯網工程(嵌入式培養)專業本科生許琳燕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國際會議論文&34;被WASA 2019錄用。WASA是計算機網絡領域著名的國際學術會議,主要收錄電子和計算機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本科生作為第一作者、導師作為通訊作者在中國計算機學會推薦的C類及以上會議上發表論文在南信大尚屬首次

2019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官網公布了2019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 /ICM)獲獎名單,在這項被譽為數學建模屆的最高賽事中,計算機與軟體學院2016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3班毛軍翔、夏詩禹團隊榮獲特等獎(Outstanding Winner),這是學校歷史上第3次獲得該項桂冠,同時也是學院第1次有同學獲此殊榮。

2019年,第十屆藍橋杯全國軟體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頒獎典禮舉行,南信大學子在C/C++程序設計大學B組總決賽中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17項、三等獎12項、優秀獎10項的佳績,並在C/C++程序設計大學A組總決賽和Java程序設計大學B組總決賽中名列前茅,其中絕大多數參賽選手都來自計算機與軟體學院。

2020年,IEEE國際Web服務會議(ICWS)2020(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Services)及中科院1區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公布了論文錄用結果,由計算機與軟體學院許小龍老師指導的2018級本科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申博文、軟體工程專業方子介分別作為第一作者撰寫的論文被大會和期刊全文錄用,此3篇論文由學院許小龍老師課題科研團隊合作完成。

IEEE ICWS國際學術會議是IEEE服務大會(IEEE SERVICES Congress)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IEEE服務計算技術委員會發起的世界上服務計算領域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系列國際學術會議。其中,Web服務會議(ICWS)和服務計算會議(SCC)是目前服務計算領域旗艦性的頂級國際學術會議。


從ICCCS2015到ICCCS2018,從ESI排名全球前1%到ESI排名全球前1‰,從中美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正式運行到深度國際化試點建設全面開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計算機科學領域不斷取得突出成就。&34;開來,&34;到&34;功。未來,南信大人還將繼續用代碼勾勒未來藍圖,用思想、用創意為新時代服務,掌握核心技術,做時代領跑者。

關注&34;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官網、官微,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計算機與軟體學院官網、官微

相關焦點

  • 南京中醫藥大學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據美國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2020年9月10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校化學(Chemistry)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這是繼藥理學與毒理學、臨床醫學後,我校第三個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也是中醫藥類高校首次有化學學科入圍。
  • ESI全球排名前1%學科出爐,國科大內地榜首,接著是清華北大
    9月10日,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公布了從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的最新統計數據。(ESI每兩個月更新一次)。 01 什麼是ESI? 02 內地高校情況據「最佳大學」統計,中國內地有學科進入全球前1%的313所高校中,中國科學院大學全球排名第67位居內地榜首,清華大學全球排名第76位緊隨其後,北京大學全球排名第81位居第三。
  • 蘭州交通大學「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
    每日甘肅網訊 11月16日,科睿唯安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省ESI學科建設取得新突破,蘭州交通大學「工程學」(Engineering)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
  • 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
    ,這是南京工業大學學科高質量發展又一次集中體現,實現了ESI全球前千分之一零的突破,標誌著南京工業大學學科建設邁上了新臺階、進入了更高的發展新階段。最新數據顯示,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學科在本次統計區間(2010.1.1~2020.10.31)共發表ESI論文6196篇,累計被引用98180次,位列全球第137位。此外,材料科學、工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3個學科均進步明顯,分別位於全球前0.127%、0.240%、0.694%,較去年同期全球排名分別上升20位、55位、52位。
  • 最新ESI排名,這些高校有新晉全球前1‰學科,浙大表現強勢
    11月25日,科睿唯安正式發布了最新一期(2020年11月份)全球科研機構的ESI指數。這一期的ESI內地高校排名同樣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畢竟它是評價某所高校或者學術機構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 吉林大學新增一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
    吉林大學新增一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 2020-11-25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ESI全球排名前1%學科出爐國科大居內地榜首清華北大緊隨其後
    9月10日,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公布了從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的最新統計數據。(ESI每兩個月更新一次)。01什麼是ESI?02內地高校情況據「最佳大學」統計,中國內地有學科進入全球前1%的313所高校中,中國科學院大學全球排名第67位居內地榜首,清華大學全球排名第
  • 從南京氣象學院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還真對得起這新名字
    作為一所為了彌補新中國初期氣象人才短缺的情況而建立的南京氣象學院,發展數十年一直代表著大氣科學的頂尖水平,在1978年也列入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南京氣象學院改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次成功的改名,畢竟氣象學院這個名字,在當時的環境中顯得格局小了一些,新名字不僅帶有了之前的特色,也與當時的信息化潮流相吻合。
  • 西華大學「工程學」學科首次挺進ESI全球排名前1%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1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彭國莉)5月14日,科睿唯安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公布的最新ESI數據顯示,西華大學工程學(Engineering)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標誌著該校學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工程學學科邁入了國際高水平行列。
  • 祝賀:山東建築大學「工程學」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北京時間2020年1月9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發布了最新一期基本科學指標數據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統計數據,山東建築大學「工程學」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 喜訊:中南民族大學「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9月11日,科睿唯安ESI資料庫進行了更新,中南民族大學工程學(Engineering)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前1%,這是繼化學學科之後又一個進入ESI全球前1%的學科,標誌著中南民族大學工程學學科步入國際高水平學科行列。
  • 東華理工大學「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根據科睿唯安ESI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2020年1月9日的數據顯示,東華理工大學工程學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前1%,成為學校繼化學學科後第二個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是東華理工大學雙一流學科建設取得的重大突破
  • 東莞理工學院工程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堂君第1928天推送根據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9月10日公布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統計數據,東莞理工學院工程科學(Engineering)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 中北大學材料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根據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2019年7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北大學材料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這是中北大學繼2018年9月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之後的又一學科跨入國際高水平行列。
  • 安徽醫科大學又一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央廣網合肥9月14日消息(記者王利 通訊員王豔 張文慧)日前,美國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公布最新數據,安徽醫科大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Neuroscience & Behavior)首次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
  • 湖北大學再添一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根據2020年9月10日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發布的最新ESI數據,湖北大學新增工程科學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成為繼化學、材料科學之後,第三個進入ESI前1%此次我校工程科學進入ESI全球前1%是相關學院和學科多年接續努力和長期積累的結果。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工程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歷史性突破!
    根據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3月12日發布的最新ESI數據顯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工程學(Engineering)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標誌著我校學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工程學學科邁入了國際高水平行列。
  • 2020年最新1期ESI內地高校排名,5所大學進入全球前100
    近日,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公布了2020年7月最新排名結果。國內高校整體位次均有小幅上升,其中5所內地高校進入全球前100強。作為全球知名評價高校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之一,ESI的排名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公正的。在國內前年舉行的雙一流高校評比中,ESI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那麼,國內各高校的具體表現如何呢?
  • 我校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全球前1%學科排行榜,成為我校繼工程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3個之後第4個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本次數據顯示,自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8月31日,我校化學學科共發表論文773 篇,其中 11篇入選ESI Top Papers(高被引論文及熱點論文),總被引用8528次,總被引次數在所有進入該學科ESI排名前1%的1383
  • ESI計算機論文引用排名:北京科技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上榜
    中南大學(第2名),大連理工大學(第3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4名),電子科技大學(第5名),廣州大學(#6),東南大學(第7名),榜單第8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今年中國11所學術機構躋身世界大學計算機排名15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