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頂替」、「偷換人生」,底層學子該何去何從?

2020-08-28 說書教育

七月,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比賽」,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前幾天的微博某男星自曝憑父母關係偽造應屆生的身份參加考試。以此產生的一連串惡劣影響,「冒名頂替」考學的大樹迅速被連根拔起。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某農家女被頂替,偷換人生的事件。

對於「上大學」在許多並不富裕的家庭裡是唯一的「出人頭地」的機會,自家孩子寒窗苦讀十幾年,因為對方家裡的權勢就被輕易奪取了人生。這樣的事件顯然引起了激憤,這樣的事件再一次把教育推向了風口浪尖。

教育的公平

錢學森先生的一問——「為什麼中國的教育培養不出大師?」這一句就說明了現代中國教育的硬傷。對於很多貧困家庭孩子來說,面對現在的社會壓力,他們比前幾輩更難通過知識來改變命運,上大學不再是「改變命運」而是「傾家蕩產」。

現在滿地都是大學生,很多學生一畢業就面臨著失業,只是空有個「大學生」的頭銜。那麼這樣的情況對於底層的孩子來說就很不利了,家庭因為孩子上學而負債纍纍,他們出來又因為難以就業,也只不過是從「低學歷、低收入」人群轉變成了「高學歷、低收入」人群。

教育被很多家庭賦予了「改變命運」的意義,考試也是目前來說最公平的機制。教育不僅僅是傳播知識如此簡單,更多的是給絕大部分人群提供機會,以此來維持祖國發展的新鮮活力。

如果每一次都是直到事情爆發出來之後,才開始採取措施,那期間已經損失了多少優秀學子?農民與農民工的子女所處環境較差,接受到的教育水平也比較低,在我們眼中成為了「弱勢群體」,在過去流傳的一句話「寒門出才子」,而現在,考上名牌大學的大多來自中產階級甚至權貴之家。

而現在的教育機制更注重——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也就稱為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本沒有問題,問題就在於學校和家長。家長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不再是因為個人的興趣愛好,而是為了在升學考試中成為加分項目。

補習班的機制就把一大部分窮人家的孩子攔在了外面,暫且不說偏遠地區存在很少上補習班的機會,單單「費錢」這一項就足夠讓人望而卻步。

我們必須得承認,這樣的社會現象是存在的,也無法避免的。唯一能改善的方法就是通過教育機制的改革。我們不能說這其中的「壞」、也不能說其中有多「好」,萬事萬物,唯有在一個「好壞之中,才能相互平衡」,但是這樣不公平的現象應當有一條底線,不能如此輕易的就剝奪了底層學子的夢想,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改變命運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我們應當努力的縮短這期間的差距,而不是讓他愈演愈烈。

十年的寒窗苦讀,怎能比得上人家幾代人的努力?

雖然讀書可以改變一部分人的命運,但是擁有太過急功近利的思想也是萬不可取的。實際上,對於許多學子來說,十年的寒窗只是一個基本生存法則。擁有這樣的文憑,你可以接觸到一些資源和機會。比如,考上了大學,你接觸到了如何打遊戲,通過打遊戲能夠做主播。但是做主播能不能有所成就,對你自己的人生來說是否有前途,沒有人會告訴你,也不會向你承諾什麼。

很多家庭也會有這樣的一個問題,好不容易孩子考上了名校,但是畢業之後,仍然累得像狗一樣,懷疑自己真的能夠改變命運嗎?

其實,這樣的道理真的很簡單,任何事物都需要累計到一定量之後,才會發生質的改變。或許寒窗苦讀真的很夠改變你一個人的人生,但是拿你自己去和別人幾代人的努力(質的量)相比。那真的是異想天開了。

真正的逆襲或許就從你這代人開始,寒窗苦讀並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就像爬樓梯一樣,你一層一層地爬上了五樓,別人的爹媽直接把他拎上了五樓。在學校的考試是最公平的,不讓帶手機,不讓作弊,單人單桌。但是出了學校之後,任何資源你都可以利用起來,如果你沒有,那就只是對方單方面的一場屠殺。

解決之道

聽起來很殘酷,但是現實也是如此。十年寒窗怎能比得上別人好幾代人積累下來的資源?

但是也沒有解決之道,如果你通過學歷,把自己送上了一個較高的與他人競爭的平臺。當你的頭腦已經被全副武裝,並且畢業之後依舊保持積極的心態,踏踏實實的做事,為「自我」做好準備,加上運氣的加持,未來你的前景也壞不到哪裡去。

很多人都會認為,現在的工作的情景,畫一條直線,就是未來自己十幾年的生活了。但是十年裡,很多因素都會改變,有正面的,有負面的。擁有積極樂觀心態的人更容易獲得一些機會,而腳踏實地的責任心會鞏固你所擁有的機會。雖然你這一輩子無法跟別人幾輩子的積累相比,但是想要超過同齡的人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在武裝好自己頭腦的同時,學會多去嘗試不同領域的事,多發散自己的思維,學會輸出一些內容。如果你目前還只是沉迷在一些網際網路,或者麻木的面對工作,那麼你也只是一個別人的「工具」,如果你能從中學會什麼,並且回饋一些內容,從現在那一刻開始,你就成為了使用「工具」的人。


相關焦點

  • 兩次高考被冒名頂替,被偷換人生的苟晶後來怎麼樣了?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在為廣大乘風破浪的考生們加油打氣的同時,近期頻繁爆出的高考冒名頂替事件也引起了網友們的高度關注。其中有一位名叫苟晶的受害者,她的遭遇更是讓人感到氣憤,她高考曾被冒名頂替了兩次。那麼,頂替她的是誰?被頂替後的苟晶,後來的人生發生了怎樣的轉折呢?
  • 山東「冒名頂替」案,被偷換的人生誰來補償?
    閆肖鋒正值高考來臨,又曝「冒名頂替入學」案。273人在清查中被公示,其中242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19日,山東省教育廳發文回應「冒名頂替入學」一事:零容忍嚴查處,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以進一步維護教育公平正義。山東冒名頂替者獲得學歷時間為2002年至2009年。據悉,其中之一被頂替的農家女陳春秀16年裡一直為「高考落榜」深深自責,得知當年被頂替時大腦一片空白。她至今沒等來道歉,頂替者的親戚曾找來希望私了。
  • 陳春秀被偷換的人生還找得回來嗎?
    後來意識到不對,諮詢公安機關說身份證是唯一的不可能重複,才知道自己是被人冒名頂替了。山東是孔孟之鄉教育大省,武訓是清代著名教育家,他為平民百姓行乞辦學的故事家喻戶曉,陳春秀就是在冠縣武訓中學讀的高中。老師回憶她學習很用功,省吃儉用。她父親曾說:「要是女兒能上了大學,就算是砸鍋賣鐵借錢,家裡也會讓她去讀。」2004年高考陳春秀報了三所學校,第三志願是山東理工大學。
  • 被偷走的人生如何重來,冒名頂替入學者該當何罪?
    每年高考前後,總會有冒名頂替上學的相關新聞。每一個遭遇被冒名頂替的人,不僅僅是失去一個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更是受到心靈重創。自陳春秀事件被媒體披露之後,山東又爆出「兩年查出242人涉冒名頂替」的消息,其中還涉及某些985高校,真是令人唏噓!
  • 被偷走的人生如何重來,冒名頂替入學者該當何罪?
    每一個遭遇被冒名頂替的人,不僅僅是失去一個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更是受到心靈重創。  山東「農家女」陳春秀,當發現被人冒名頂替上大學時,自己已是而立之年。早在16年前,陳春秀以546高分結束十二年寒窗的高考,但遲遲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
  • 兩次被冒名頂替的苟晶:人生可以不遺憾,但說法一定要討要!
    這兩天在網上看到山東女子苟晶兩次高考被人冒名頂替,雖然不關己事,但我心裡還是堵得發慌,苟晶參加高考的1997年正是我一個經過十年寒窗苦讀後本該平順、穩步向上、有可能為自己的後代打下堅實基礎的人生,就這樣被人隨意偷盜,且沒有任何說法,苟晶這樣的不公平的人生際遇、所遭遇的險惡人心得讓她有多麼的懷疑人生!雖然現在的苟晶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了相對體面的生活,但那些始作俑者難道就能安心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嗎?
  • 人民日報:嚴查「冒名頂替」真相,告慰「被偷走的人生」
    不久前,山東也已成立工作專班,徹查通過冒名頂替等違法違規手段獲取入學資格問題。隨著有關部門介入,事件距離水落石出又近了一步。目前從媒體報導看,整個事件還存在一些疑點,證據鏈的採集有待推進。如果確屬冒名頂替,必須一查到底;如果有人藉機炒作,也應承擔法律責任。但無論如何,被偷走的時光不能倒流,被置換的人生也無法復位。
  • 【大熱點·威解讀】是誰偷換了我的人生?
    2020年6月22日,網友苟晶向山東省教育廳進行了實名舉報,表示自己曾在1997年和1998年山東高考中連續兩年被冒名頂替,其中1997年頂替者竟然還是自己高三班主任的女兒,該班主任曾給苟晶寫過懺悔書。苟晶說,她在22年後選擇實名舉報,「只求一個答案。」
  • 高考遭冒名頂替,被偷走的人生怎麼算?
    至此陳春秀才發現,自己竟被人冒名頂替上了大學。頂替她的人也姓陳,入職山東冠縣某街道辦事處成了公務員。一近些年,媒體曝出的高考冒名頂替案件屢見不鮮,每每引發輿論憤慨。被偷走的人生,是頂替者與被頂替者截然相反的現實對比。頂替者陳某某成了公務員,端上鐵飯碗;陳春秀卻因學歷受限,輾轉打工,收入微薄。
  • 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人生,註定是徹頭徹尾的悲劇
    前言: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關注無數個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他們,關注他們之後的路該怎麼走,帶他們走出目前的困境,改變他們的命運。2020年5月21日,36歲的陳春秀在學信網上查詢學籍信息時,意外地發現自己已經「上過一次大學」。
  • 大學被冒名頂替,懲罰和補償,哪個更重要?
    10多年前的造假事件,演變了人生滄桑,錯度了異樣的青春,人生到了中途,即使現在給補償和關懷已經是「遲來的愛」了。發生冒名頂替情況的大學們,在這樣的事件中該做些什麼呢?我們又該做何感想呢?發生冒名頂替的大學,本該是你的學生,因被頂替而使一個學子被攔在大學門外,相當於餵了幾年的奶給別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卻在門外餓著。可是當陳春秀表示想回學校復學時,山東理工大學以「沒有先例」拒絕了。林春秀是憑著546分的真實高考成績和志願填報考上大學的,她要求上山東理工大學是她的意願,更是她的權利,看不出有什麼部門有理由有權拒絕。
  • 談談冒名頂替上大學
    今天王驍《驍話一下》談山東省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說得挺不錯,不只是山東,各地冒名頂替上大學是跟當年的信息管理混亂有很大關係,太容易暗箱操作了,也不太容易改回來了,2010年後,中國政府的基層治理能力、對人口的控制因為數據的完善而更強大,現在冒名頂替的難度是很大了。我認為高考冒名頂替不止是偷走了別人的一生,更是劣幣驅逐良幣,讓國家人才流失的一個可恥行徑。
  • 律師建議將冒名頂替上大學的行為立法入罪判刑
    山東冠縣女孩陳春秀,16年前高考成績546分,卻被一個叫陳豔平的冒名頂替,於是,陳春秀唯有走父輩的艱辛人生路,打工、結婚,窮困半生。 而陳豔平憑藉著陳春秀的高考成績和自家書記舅舅的暗箱操作,順利就讀並畢業於山東理工大學,入職山東冠縣某街道辦事處成了副科級幹部。
  •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被改寫人生」需公平交代
    因為被冒名頂替,出身於貧困農家的陳秋媛命運從此發生改變,踏上了漫長的打工生涯。最新消息是,山東冠縣官方10日在官微發布通報稱,冠縣縣委、縣政府第一時間責成縣紀委監委、縣公安局、縣教育和體育局成立聯合調查組對此事開展調查,相關調查處理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每一起冒名頂替案件都令人感到匪夷所思,「陳秋媛」事件同樣撲朔迷離。好端端的一個大活人,究竟是怎麼被冒名頂替的?
  • 是什麼「神秘」手段,盜竊了「陳春秀們」的人生
    高考之所以萬眾矚目,因為它是當下促進社會階層有序流動的重要途徑,是寒門學子改變自身命運的最大希望,是守護教育公平及社會公平的重要底線。近日,隨著陳春秀、苟晶等人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醜聞被曝光,相關輿情也在不斷發酵。更有媒體披露,在2018 年至2019 年山東省高等學歷數據清查工作中,242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取得學歷。
  • 被冒名頂替的人生何以救贖 | 至正 • 論法
    頂替者家長通過權錢等非法形式改變孩子身份,實現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陳春秀、王麗麗等事件就是典型的此類情況。雖然當前信息技術相當發達,他人想冒名頂替,操作難度較大,但難免仍有居心叵測之人想暗箱操作,替換他人的「人生」。
  • 冒名頂替事件,為什麼以前不會被大面積曝光,現在會了?
    2、涉及底層,牽涉面廣,普通人有代入感,出於同情,廣為轉發。歷數幾位被冒名頂替的受害者,無不是出身於社會底層的農家女,被冒名頂替後,生活、工作上都陷入過困頓、遇到過挫折。而且,冒名頂替者基本都為女性,雖然大家都沒說出口,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些女性最大的損失,不在於工作,而在於嫁人。
  • 242人高考被冒名頂替:只會欺負窮人,算什麼東西?
    原來,那麼多人的人生,早就被「偷走」了。046月18日,被爆出發生在山東的另一起冒名頂替上學事件。1996年,山東王麗麗沒收到錄取通知書,她也以為自己落榜了。只能任由被欺壓凌辱,在底層掙扎。名曰:認命。憑什麼啊?那些頂替者,你們晚上真的能睡著嗎?
  • 在當前拼爹的社會,出身於社會底層的娃娃們該何去何從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更多出身於社會底層的孩子們卻在放縱我們人類身上劣根性的種種惡,因為其家長不能夠對他們施以良好家教,並且很多時候自己不但不好好管教還反對老師們管教,在老師們嚴格要求自家寶寶的過程中,用盡一切手段查找老師們的教育過失,闖進校園,辱罵、恐嚇甚至毆打老師,動輒以老師體罰學生傷害學生尊嚴和感情違反師德師風為由訛詐老師。
  • 偷來的人生,遲早要還的
    距離高考結束已經有段時間了,很快這一屆的高三學子就能迎來自己另一個不同的人生。昨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也不知道怎麼的突然就聊到了前陣子被人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情。許是熱血青年的原因吧,朋友特彆氣憤,說了很多憤青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