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獄警察:一對夫妻的32小時

2020-12-10 江蘇頻道
  • 監獄警察,在外人看來,是一個神秘又令人浮想聯翩的職業。然而,一線監獄警察一個工作班次的工作量鮮有人知。因為職業關係,很多監獄警察很難結識圈子外的異性,所以誕生了很多夫妻警察,張琦與董坤就是其中的一對。(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圖)

  • 2015年9月9日早上7點30分,陽光明媚。張琦與丈夫董坤站在指定乘車點等候單位的班車。張琦與丈夫同在監獄系統工作,張琦是南京女子監獄十監區教導員,而丈夫則在一牆之隔的南京監獄九監區擔任監區長。十歲的女兒用力地揮手,大聲地說著「爸爸媽媽再見」。張琦說,每天早上女兒都會送他們上班車,然後再獨自去學校上課。(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圖)

  • 8點10分,張琦進了監獄大門。她已脫下便裝換上警服,直線距離不長的監獄二道門,張琦手持通行證經歷了數次嚴格的核驗,最後接受二道崗的安檢。進入二道崗之前,張琦有著多重的身份,她是女兒,是母親,是妻子,是普通的社會一員,但進入二道崗之後,她只有一個身份——一線監區的一名民警。(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8點20分,張琦來到監區辦公室穿上六件套。六件套是監獄民警的基本配備,分別是民警執勤記錄本、對講機、催淚噴霧器、強光手電、警哨、伸縮警棍。在監區,4公斤左右重量的六件套要一直穿著,「時間長了,腰上覺得特別沉。」張琦說道,「腰上那一圈特別不透氣,尤其是夏天,發紅髮癢挺難受的。」(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8點30分,執勤記錄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前一天值班的獄犯情況,張琦正在與上一班值班同事進行交接,同事提醒她要密切留意一名女犯,她最近的情緒不是很穩定。相關的情況一一交接完畢後,接班的張琦即進入主班模式。(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9點10分,監區操場上的國旗迎風飛揚。服刑人員在民警的指揮下進行隊列訓練,大家整齊有致,使得其中一名女犯慢半拍的動作尤為突出。張琦注意到,這名女犯正是交接班時同事提醒需要留意的那位。隊列訓練結束時,張琦單獨喊出該名女犯詢問,女犯的丈夫也在男監服刑,家裡近日又出了變故。(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9點50分,監獄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諮詢師正在運用音樂療法對一名服刑人員進行心理矯治。監獄的心理功能室有沙盤、靜心、宣洩、生物反饋、催眠、音樂放鬆等多個項目。使用音樂治療儀可以讓服刑人員放鬆身心,舒緩壓力,消除不良情緒,提高應激能力。(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10點30分,監獄習藝樓車間。一排電腦前,服刑人員正在學習電腦CAD服裝裁剪技術,張琦正在手把手地教服刑人員操作。監獄的這種職業技能培訓會由專業機構鑑定,合格者可以拿到國家統一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11點30分,「感謝國家培養護佑,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感謝農夫辛勤勞作,感謝大眾信任支持」,飯前感恩詞在能容納千人的監獄餐廳上空迴響。服刑人員在監區管教民警的帶領下集中就餐,如有特殊飲食要求的,監獄食堂會準備病號餐,少數民族餐,等等。(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中午12點,帶領完服刑人員就餐的張琦輪換出二道崗,前往民警餐廳就餐。在二道崗的儲物櫃,張琦拿出自己存放的手機,看看是否有未接電話或微信、簡訊。「手機不能帶進監獄,所以一腳踏進監區,家人朋友就很難聯繫到自己。」張琦說道。(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13點10分,南京監獄,一次特別的會見。12對有親屬關係的男女服刑人員正面對面地交談。每年的端午、中秋、春節等傳統佳節,監獄會組織有親屬關係且表現良好的服刑人員進行會見。今天並不是什麼特殊的節日,監獄安排的這次特別會見是因為近期推出的活動,「2326改造套餐」。2326代表北緯23度26分,即北回歸線,寓意希望服刑人員能回歸社會,回歸家庭。張琦領著上午情緒不穩的女犯來到南京監獄參加了這次特別會見,她在現場看見了丈夫董坤,但董坤留給她的卻是一個忙碌的背影。這也是夫妻32小時裡的唯一見面。(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13點30分,董坤正引領一位老人通過長廊前往監內會見室。老人牽著孫子來看望正在服刑的兒子,「會見要先申請,然後在監獄侯見樓大廳取號、登記,輪到自己了再接受安檢才能通過」,老人流利地說著,顯然她對會見流程了熟於心。「每次來我都要問問有沒有什麼新政策,問問兒子的改造情況,民警都很耐心地給我這個囉嗦的老太婆介紹。」(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14點,家屬會見結束後,董坤來到監房。多年的一線工作讓董坤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服刑人員一個細微的眼神或不經意的動作已會觸動他的一種感知本能。剛見過家屬的一名服刑犯眼底明顯流露出焦灼。董坤將男犯領到監房的獄務公開欄前,分析他的計分考核情況,解釋減刑假釋政策。董坤告訴男犯要振作起來,明天上午監獄科技法庭開庭,他可以申請去旁聽,從別人身上學習成功改造的經驗,積極改造才能爭取早點回家。江蘇監獄嚴格落實司法部深化獄務公開的意見要求,堅持「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對涉及罪犯監管改造的事項,包括對基本執法制度、重點執法環節、公眾關注焦點、服刑人員權利義務等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公開,利用獄務公開欄、會見室電子顯示屏、刑罰執行信息平臺以及網站、微博、微信等載體,構建多元化、立體式、分層次的獄務公開體系。(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14點30分,一名新民警正在監房大廳接受監獄的無冊點名測試,董坤雙手背著默默為他計數。所謂無冊點名,即民警在沒有服刑人員名冊的情況下,僅看服刑人員的後背就要準確地報出他們的姓名。由於服刑人員統一著裝、髮型一致,看後背就要認出誰是誰,對新民警來說是一項很具挑戰的基本技能。接受測試的新民警是董坤的徒弟,「監獄的工作非常複雜,所以新民警進來一般都會有經驗豐富的老民警帶著,一對一,手把手,傳幫帶,」董坤說,「監獄長期以來一直有『789手牽手』的傳統,就是70、80、90年代三個年齡層的人遞進帶徒。」(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15點,監區民警匯集在辦公室召開獄情分析會。這是監獄每周的固定會議,主要對一周來的獄情信息進行匯總和分析,要求民警必須對自己分管的服刑人員情況了如指掌。這次分析會發現解決了一些隱患和問題,董坤和他的同事們在經歷了緊張的研討之後露出了輕鬆的笑容。(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17點,董坤已下班回到家中給女兒準備晚飯,三口之家乾淨整潔。「我和孩子他媽已經儘量錯開值班時間,但一周也還是難得有幾次能一塊陪孩子吃飯」,董坤說道。女兒抬頭望了望時間,知道這個點媽媽也出監區吃晚飯了,便拿起手機撥通了張琦的電話,跟媽媽說說話。孩子想媽媽了!(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19點30分,新聞聯播播送完畢。每晚此時,民警都會對服刑人員當天的改造情況進行講評,同時通知一些注意事項。張琦站在講臺前,面對著百來號服刑人員,正在點評今天他們的表現。突然有一名服刑人員舉起手,原來張琦剛剛點評到她今天狀態不佳,她舉手報告個中原委。(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20點30分,張琦在親情電話室組織女犯有序地撥打親情電話。服刑人員每月可以根據等級處遇撥打親情電話,有特殊情況可以申請額外撥打電話。這樣既可以緩解服刑人員的思家念親之情,也可以讓家屬了解其在獄內的改造情況。管教民警也可以通過親情電話更全面地掌握服刑人員的所思所想,並因勢利導地對其改造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個別談話是民警教育改造服刑人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當服刑人員的家庭出現變故、情緒異常等情況時,管教民警會對其進行個別談話談心教育。民警會利用情感互動和生活關懷等感化手段,幫助服刑人員端正思想、調適好心理、走好改造之路。

  • 22點,監房的服刑人員分兩列整齊站立,張琦一一點名清點人數之後,服刑人員就可以就寢休息了,這在監獄裡叫做收封。除了清點人數,值班民警要鎖好監房門鎖,檢查警戒設施。在做好一系列繁瑣的檢查、巡查等工作後,值班民警才能輪流洗漱休息。(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次日凌晨1點,監獄領導與督察組民警到每個監區進行例行巡查。晚上的巡查在監獄民警口中叫做「夜巡」,其實監獄的領導及督查組民警白天已經輪流巡查過多次了。監獄民警在這樣的高強度高風險高壓力下,相當一部分人都患有咽炎、乳腺增生、靜脈曲張、腰肌勞損等慢性疾病。(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凌晨1點,監獄萬籟俱寂。唯有一個地方夜夜無眠,那就是監獄的指揮中心。和督察組現場巡查不同的是,指揮中心的民警在監控大屏前進行遠程巡查,正好看到監獄領導與督察組在張琦她們監區巡查的一幕。監獄的指揮中心是信息中樞,獄政管理、應急指揮、區域廣播、緊急報警等十餘個系統功能全部集中於此,能夠全天候、全方位的對監獄進行動態管控。(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早晨6點30分,隨著起床音樂聲響起,服刑人員開始了新一天的改造生活,整理內務是他們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張琦在檢查完服刑人員內務衛生情況之後,指導新進的服刑人員疊方塊被。(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8點30分,女子監獄的教室內,安靜得能聽見針線摩挲的聲音。這是監獄開展的刺繡興趣班。「一針一線的刺繡需要耐心,可以磨一磨部分女犯的急躁脾氣。」張琦說。興趣班多種多樣,除了刺繡還有繪畫、器樂、茶道等,服刑人員可以根據個人愛好主動報名。民警有時也會根據女犯的個人特點進行安排,手把手進行教學,磨練她們的心智,緩解思家念親之情,安心改造。(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9點,南京監獄,科技法庭正在審理案件。昨天申請旁聽的男犯也在,看得出他聽得很認真。董坤及另一名民警在現場執行警戒任務。科技法庭,是通過科技手段進行遠程視頻,對服刑人員減刑假釋的案件在監獄內實現遠程審理,提高效能的同時降低成本。(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10點,「往前走,不要回頭!」監獄大門口,董坤對身邊的人員說道。「不要回頭就是希望他們能夠回歸社會,不再犯罪,不要再回到監獄,開始新生。」董坤為這名刑滿人員辦理好了釋放手續,交清他的私人物品,將他送出監獄大門。在董坤看來,監獄內外雖然是同一片藍天,但能夠自由地沐浴每一寸陽光是所有服刑人員的夢想。(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10點40分,一名年邁的服刑人員突發胸悶,董坤趕忙將其送往監獄醫院就診。監獄醫院配備了專業的醫護人員和醫療設備,與社會醫院也有良好合作,能夠為服刑人員提供完善的醫療服務。「在監區,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突發狀況隨時可能發生,我們的神經也是一直緊繃著,很難有放鬆的時候。」董坤說。(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中午12點,民警們出監區吃午飯,在儲物櫃裡拿出手機後,紛紛低頭擺弄手機。董坤給妻子張琦打了個電話,這個時間也正好是張琦出監區用餐的時間。用餐時間,是值班警察唯一可以通過手機聯繫外界的時間。(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 17點,晚飯時間,董坤剛坐下沒吃兩口,就收到了監區需要處理緊急事務的通知。董坤放下筷子,匆忙趕回了監區,手機遺忘在飯桌上。這時,手機鈴聲響起,是李健的《貝加爾湖畔》,「這一生一世,這時間太少,不夠證明融化冰雪的深情」,歌聲在食堂裡迴響,來電人顯示的是妻子張琦的照片。(付琳茜/文 湯霖 彭銘 楊光澤/攝)

相關焦點

  • 監獄警察工資待遇到底咋樣
    今天,我就把小夥伴們有關工資待遇的各類問題以及我的回答分享給大家,希望從此大家對於監獄工作,對於監獄事業,對於奉獻於其中的監獄人民警察有一個全新的評價。提問一:請問監獄警察的待遇如何?提問二:你能方便直接告訴我,監獄警察一個月工資多少錢嗎?回答:不太方便,因為我怕你說我炫富。提問三:監獄警察的工資能夠支撐自己在當地買房嗎?
  • 監獄警察或許不算是非常好的職業
    今天是兒童節,原本和監獄警察扯不上太多關係,但由於許許多多的監獄警察都封閉值守在監獄裡,尤其是那些雙警家庭中夫妻雙方都封閉執勤、備勤的,他們的孩子,在這個節日裡,就顯得有些孤單和落寞了。所以,孩子們就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夠在周末放假的時候能夠與父母在一起,但這樣的願望,在監獄警察尤其是基層監區民警那裡也是無法實現的。所以,單從這個角度來說,監獄警察確實不算是非常好的職業,因為這份職業的特殊性,在陪伴孩子方面,監獄警察是有很多無奈的。
  • 今天我當班 | 燕城監獄警察值班的24小時 教育改造服刑人員忙得團...
    2月26日上午,《法制日報》記者走進位於河北省三河市的燕城監獄採訪,用一天時間全程跟隨那裡的監獄警察開展各項工作,充分感受到了廣大監獄警察在落實治本安全觀方面所做的努力和監獄各項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按照監獄管理規定,在監區內任何人不得攜帶手機等移動通訊設備,孫廷學和朱悌連值班期間24小時都身處監區,只靠對講機和內線電話與監獄內的同事進行溝通,幾乎與外界斷去了聯繫,仿佛成為了一座「信息孤島」。單調、重複、枯燥……服刑人員在高牆內沒有自由,值班監獄警察其實和他們並沒有什麼兩樣。
  • 夫妻嫌11歲兒子尿黃逼其空腹大量飲水,幾小時後男孩口吐白沫死亡
    據《每日郵報》6月18日報導,3個月前,美國科羅拉多州一對夫妻發現11歲兒子尿液太黃,認為是飲水太少所致,因此強迫他在短時間內大量喝水。幾小時後,男孩嘴角流出大量白沫,不久後死亡。6月16日,這對夫妻向當地警方投案自首,交代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 監獄夫妻探視房 讓人臉紅心跳
    在監獄服刑阻斷了人生活中的許多方面,包括和伴侶的親密時光。但在許多國家,如果兩人已經結婚,就可以允許配偶來監獄探視。羅馬尼亞就更改了刑法,允許了這種夫妻探視,並在監獄內建造了臥室(臥室裝修效果圖),供夫妻們共度「親密時光」。
  • 森林警察、水上警察、監獄警察、司法警察,考哪一個更好呢?
    大家知道,警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隊伍之一,屬於國家的暴力機器。平時大家可能對普通的公安民警更為熟悉,但其實警察有很多種類,比如森林警察、水上警察、監獄警察及司法警察等等,這些都屬於行業警察。那麼具體來看,這些行業警察中哪一種警察更好一些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森林警察。
  • 監獄警察黃中文就在我們身邊
    首席記者 趙蕾/文 通訊員 耿培鍾/圖  接到飾演監獄警察黃中文的角色後,郭凱敏的心裡一直沒底,這個角色與他以往演繹的人物有很大的不同,離我們普通人比較遙遠,是生活在遠離社會相對封閉的監獄。他的工作和生活是什麼樣的一種狀態,他的內心世界是一種什麼樣的顏色,他的情感生活又是怎樣的一種方式,這些問題的答案是郭凱敏演好這個角色,再現監獄警察高大形象的前提。他知道,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必須深入到黃中文所在的那個環境,深入到工作一線的監獄警察之中。  在劇組和監獄的協調下,郭凱敏終於來到了黃中文同志生前所在的省平原監獄,並通過深入監獄採風,了解到了監獄警察的生存狀態。
  • 又到招警季,監獄警察你考不考?(上)
    基於此,經近期籌劃及多方溝通,許sir辣評邀請監獄、戒毒系統在職人民警察、警察自媒體、公考達人、公考培訓教師等,結合具體工作實際和網友疑問,從「監獄、戒毒警察職業的優點」、「監獄戒毒警察職業的短板推送安排如下:2月21日——監獄、戒毒警察職業的優點2月23日——監獄、戒毒警察職業的短板2月25日——報考監獄戒毒警察職位的人崗匹配在正式開始今天文章之前,務必請讀者注意!
  • 現代監獄警察文化建設的挑戰與應對
    江蘇省蘇州監獄 張文 馮勝權  現代監獄警察文化是指現代監獄語境下、具有警察職業特色的、在長期的警務工作中形成的群體文化,反映著監獄行業特色和監獄民警特有的、為社會所公認的品格、素質、精神及公眾形象等文化積澱。
  • 警察節|@廣東監獄警察,光陰的故事
    警察節|@廣東監獄警察,光陰的故事 2021-01-10 14: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位監獄警察171天的堅守……
    疫情伊始,為確保絕對安全,樊榮和千千萬萬的監獄警察一樣,義無反顧地走進監管區封閉執勤。2、3月間,是監獄疫情防控最艱難的時候,封閉執勤的警察多次沒能如期換防,身心俱疲,壓力極大,個別警察家中無人照顧。穩定警察思想、消除厭戰情緒成為擺在樊榮跟前最大的難題。除了工作上帶頭苦幹,樊榮堅持每天找警察交流談心,安排人員走訪慰問,解決警察及家屬實際困難,凝聚力量全力抗疫。
  • 北海監獄 | 多措並舉培養青年警察 打造警察「鐵軍」
    工作上經常講一些常識、技巧、經驗、教訓;生活上講一些方法、竅門、鼓勵……」青年警察馮藝對北海監獄「傳幫帶」的工作深有體會。9月23日,「向全國先進看齊,爭創一流業績」——「聚焦廣西監獄工作爭先進位」2020年主流媒體採風活動媒體採訪團一行來到北海監獄,深入挖掘北海監獄培養青年警察、打造警察「鐵軍」的實踐經驗。
  • 今年30歲年薪18萬,考取了監獄警察,應不應該去
    作為警校老師,按說我應該讓他選擇監獄警察職位的,警察在人民心目中一直是高大上的職業。但我的朋友,同學,學生很多都在監獄系統,他們基本都厭倦了這種生活。我也知道,一個人在某個行業時間久了都會厭倦的,都會覺得別的工作更好。但正常情況下,任何工作都不容易,現在就業難,有份穩定的工作就不錯了,還有找不到工作的呢。
  • 攝影師鏡頭下的羅馬尼亞監獄夫妻探視房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31日報導,近年來,羅馬尼亞攝影師科斯明•本布茨(Cosmin Bumbut)拍攝了一組以羅馬尼亞監獄夫妻探視房為主題的攝影作品。這組作品也讓人們對羅馬尼亞夫妻探視房的內部陳設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羅馬尼亞2007年修訂了刑法。
  • 監獄警察的工作內容和待遇,報考獄警的條件是什麼
    因此,這種特殊的行政管理及其功能,是監獄人民警察所特有的。以下內容來自微博網友「石佛寺車站」一、監獄警察的日常工作是什麼?回答:管理、教育服刑人員,幫助他們正確認識過往罪行給國家、社會,給組織、他人,給家人,還有給自己帶去的傷害,幫助他們矯正惡習,克服弱點,彌補不足,痛定思痛,痛改前非,幫助他們重新擁有一個有希望的未來。
  • 一個監獄警察最近的日子
    武漢封城的不久,自己所在的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監獄系統開始封「獄城」了!監獄作為國家特殊情況特殊時期特殊對待的機關,平時名不見經傳,這個時候彰顯出了其特殊性。春節前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有很多人羨慕監獄,網上紛紛轉載著一個場面:大牆裡很多服刑人員坐在那裡聽管教警官講話。
  • 監獄裡不應開設夫妻房-
    陳大玉(高校教師)  今年春節,北京女子監獄將開設同居會見,屆時,將挑選12名女犯與探監丈夫同居24小時(見昨日5版)。  現在言必稱人性化管理,但我們要警惕過度的人性化。在我看來,在監獄裡開設「夫妻房」,讓犯人與丈夫同居,過起夫妻生活,這個其實就把對罪犯的「人性待遇」過度提高了。由此可能會削弱監獄的懲罰功能。
  • 看韶關監獄的「十二時辰」,知監獄警察履職盡責時間表
    看韶關監獄的「十二時辰」,知監獄警察履職盡責時間表 2019-08-11 1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惠州監獄警察毛眚閃耀世警會
    近日,中國成都2019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在四川省成都市雙流體育中心開幕,來自79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8000餘名警察和消防員展開角逐。廣東監獄系統共有七人參加此次運動會。在這場盛大的國際賽事中,惠州監獄警察毛眚憑藉堅定的信念、紮實的體能基礎和過硬的專業技能,在男子鉛球比賽中入圍八強,排名第五。
  • 監獄警察可以考研繼續讀書嗎?
    那麼,考上公務員,尤其是考上監獄警察之後,還會有機會再去考研,並且還會有時間去報名考研學習嗎?其實,不能怪這些考生會疑惑,因為就他們從網絡上所了解到的監獄警察,大都是白加黑,5+2,上班忙不停,下班渾身累,沒時間看書,沒時間學習,沒時間生活娛樂的感覺。可實際上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狀態呢,今天就聽我來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