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的不久,自己所在的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監獄系統開始封「獄城」了!監獄作為國家特殊情況特殊時期特殊對待的機關,平時名不見經傳,這個時候彰顯出了其特殊性。
春節前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有很多人羨慕監獄,網上紛紛轉載著一個場面:大牆裡很多服刑人員坐在那裡聽管教警官講話。網下的評論留言:
現在數這個地方最安全了!
福禍相依啊!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隨著疫情的蔓延,疫情形勢的嚴峻,讓自己自覺的把歷年來大年初二的全家團聚飯取消了。把大年初三的拜訪老師的計劃取消了!雖然防疫形勢還不太明朗,但自感無論是單位和個人都不能在此時馬虎。
果然不出所料。
內蒙古監獄系統和全國一樣,首先警覺起來了。為了嚴格防止人員流動帶來的病毒,從大年初二開始,按病毒十四天的潛伏期合理科學安排全體幹警開始輪班。第一班上班進去了,第二班從大年初二開始在單位集合封閉,等十四天後,再接替第一班的人上班。
很多人把監獄形象地比喻為:火山口!炸藥包!那麼監獄幹警就是坐在火山口炸藥包上的人!監獄一但失控,其後果很嚴重,嚴重到不堪設想!病毒如果蔓延到監獄,後果同樣。
初二畢廳就去各個監獄挨個檢查了,沒幾天,局裡張志強副局長來檢查了,王文全監獄長和劉政委幾天領導已經不回家了……
疫情和病毒一樣讓人捉摸不透的時候,山東監獄出事了!紙裡包不住火!網上一傳,全社會都知道了!監獄管理的壓力驟然巨增,
又一個十四到了的時候,接班人接到命令,就地在家隔離!監獄裡面的繼續堅持!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隨著疫情的反覆和社會形勢的變化,面對特殊情況,只能死看死守了!不惜一切代價都守住這塊陣地。工作人員再不能互換流動了!略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山東監獄!出事!武漢女子監獄!出事!舉一反三,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有人問我你們監獄沒什麼事兒吧?我說我們這的領導反應敏感,動作利索,動手早,封閉早,到現在沒出什麼事兒!呼和浩特已經有了好幾例了!在我們這裡絕對蔓延不進去!網友說是你們的領導真好!是認真負責的官!自己聽見後真實地感到跟著一個有主見有預見反應快動作利索的領導幹還真是幸運的。
從正月初二封閉算起,到現在二月二十,差不多五十天了!裡面工作的幹警不讓隨身帶手機,都放在指定的位置!只有空閒的時候,來指定的地方和家裡人通話。
監獄內外臨時成立兩個黨支部。別看支部在平時如何,在此關鍵時刻,它就是所有人的精神依靠,有支部在,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此時的支部是一種方向和凝聚力。是堡壘!
可是疫情期間很多匪夷所思的事兒出來了!武漢的確診女人黃某居然一路去了北京。在全國掀起一場輿論大波!這又讓監獄工作背負了一副重擔:出獄的犯人該怎麼辦?一切都是新情況,新問題,疫情真是一場「大考」!
王監獄長親自安排派出所負責人和獄政科長負責出獄服刑人員的隔離中的管理教育工作。服刑人員好不容易出獄了,回家心切歸心似箭,留他隔離需要我們社會公安力量協助。領導知道我去年十月值班腦梗剛好,就問我能不能去?這個工作需要你老將出馬!我說能!這如同戰場,自己不上誰上?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知道有好多請假的人,可能各有各的道理吧。但是自己不能!說不清為什麼?就知道: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就曉得九個字:召即來!來則戰!戰則勝!
十餘天了,對釋放人員該教育的教育,該講形勢政策的講形勢,該訓話的訓話!工作還算基本順利。
今天看看手機朋友圈,突然,一對父子對話讓我心裡心生感動:
這是自己一個叫趙大剛的微信好朋友的兒子發在朋友圈的,他父親名叫趙育剛,是監獄局前不久退休的處級幹部。和我相處多年了,因為生的個頭大,我習慣稱他為趙大剛。平時生活中稱趙大哥。他的兒子是蒙古名字,我沒耐心記清楚,平時微信名就標為「趙大哥兒子」。微信就是他發的!
從他發微信的內容我猜著看,他爺爺於昨天去世了。
他的爺爺趙連榮,我見過,是一個公安廳的離休幹部。是參加過解放戰爭的老革命。今年應該是九十二三歲了!
趙大哥就這一個兒子,爺爺就這一個孫子,爺爺親孫子,孫子何曾不親爺爺?
然而,孫子烏蘭傲都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高度戒備監犾第六支隊的幹警,一級警司。是一名大學畢業後考入監獄的公務員!現在正在監獄裡面守著火山口!他得知爺爺去世,卻無法出來見爺爺最後一面,更無法送爺爺最後一程,於是就有了這展心燈,有了這段孫子的無奈的心裡哀悼……
趙大哥看見兒子如此,剛強地鼓勵兒子說了下一段: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孫子盡忠不能盡孝!父親替兒子給他爺爺盡孝了!同時鼓勵兒子:要打好抗疫最後一仗!可謂是:忠誠三代警,敬業父子兵!
這是父子間自然的對話,我同時有他們父子的微信,所以只有我才能看到這真實的一幕,這一幕,讓我淚流不止。
因為抗疫情需要封閉,我不知道有多少如此感人的事情讓人感動。多少監獄幹警來不及孝敬父母,顧不上妻兒老小,一聲令下,召之即來,來之則戰,戰則是否能勝?我不敢肯定,因為沒到了宣布徹底勝利的時候!最後一仗還沒打完!如果要表彰,不能就把表面上那些動動嘴皮幹點力所能及的人就記功,獎勵,應該把真正一些老實吃苦不愛表現的人挖掘出來,不要讓老實人吃了虧。監獄幹警這支隊伍,需要社會善待,需要領導公正對待,不能讓他們流血流汗又流淚!如果要記功的話,該給他們記集體一等功!或集體獎勵!
蒙古國的釋放人員幾天回不去家,武漢的釋放人員不敢回,有的一分鐘都不想呆了,有的無家可歸,有的妻離子散……,有的需要當地政府機關來接,有的需要親人來,他們都是正常公民了,人家有各種權力要求,可各種新情況層出不窮,監獄警察背負的的事情不是那麼簡單了!
有的網友說管他們那麼多呢?其實,殊不知,我們的國家越來越走向文明的時候,人性化管理可能是我們的格局和胸懷的體現。也是黨的新時期政策的偉大的體現。
祝守陣地的同事們安然無恙!
等待著你們的凱旋!
寫於2020年3月12日
經綸,原名鄭經龍,內蒙古土默川人。1964年出生,上世紀八十年代高考入警,畢業後到現在從事警界工作三十餘年。握槍的手在閒暇的時候也握筆,用自己的目光探測著社會和人生。已有近百萬字的詩散文小說在各種媒體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