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1 15:11
曾經,坐船是洞頭區大門島、小門島居民出行的唯一方式。
今天上午10點,全國首座同時通車通水通電的三通跨海大橋——大門大橋試通車,結束大小門島與陸地隔海相望的歷史。洞頭區大門鎮相關負責人透露,大門大橋正式通車後,大門鎮將開通到市區的客運班車,方便居民出行。
大門大橋全長6155米,起點位於樂清市翁垟鎮,接翁垟地方公路,路線向東跨越沙頭水道,終點為小門島最西南端,同步建設小門島接線,與小門大橋相接。該橋曾計劃於2015年11月通車,後因小門接線公路在建設上遇到政策處理及軟基沉降等問題延後通車。
昨天,記者實地體驗大門大橋,由於未開通,大橋兩端用隔離欄隔著,不時有維護車輛開進開出。
大橋雙向共4個車道,每個方向2個車道。雖未開通,但已經有不少居民開著車提前來體驗。「以後去溫州不用坐船,可以自己開車。幾分鐘就可以從島裡出來了,多方便。」大門鎮居民老鄭高興地說。
記者了解到,大橋未開通前,大小門島的居民出島有兩種路線:坐船前往靈崑島再坐車,或坐船前往洞頭本島再轉渡輪到望江路安瀾碼頭。
「車渡一天只有2-3班,輪渡一天4-5班。遇上天氣問題,還會取消輪渡。」大門鎮相關負責人說,如果遇上要送急救病人到城區等緊急情況,根本就是無計可施。「現在跟陸地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
不僅解決了大小門島的問題,大門大橋在未來還能解決水電供應。大小門島目前的用水僅靠島內一處中型水庫供應。遇到乾旱就會有供應困難,大門鎮曾在乾旱時實施過停二送一,甚至停三送一的方式來限制供水。隨著未來大小門島港區的發展,島上用電需求同樣會大幅度增加,原有的通過海底電纜供電的方式可能難以滿足將來的需求。而該橋具備通路、通水、通電三大功能,大橋的兩側都預留了直徑1米的輸水管道以及220千伏高壓線路的過橋線位。
據了解,待大橋正式通車後,水電工程也將相繼進場,大小門島居民能在未來用上來自陸地的自來水。「我們也已經和相關部門做好對接,等正式通車,通向城區的客運班車馬上就能跟進。」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目前,在小門接線公路上仍有一段100多米的線路僅建成半幅,只能供一輛車通過。試通車期間,在小門接線公路中間路段(120米)兩側採取單向通行管制措施,符合要求的過往車輛必須按秩序低速緩慢通行。
溫馨提示
通車時間:大橋臨時試通車時間定為1月21日10時至2月27日22時,將視通行後道路情況對試通車時間進行調整。每天的通行時間為6時至22時。
注意事項:允許7座(含)以下小型汽車臨時通行,禁止貨車及7座以上車輛通行。遇特殊天氣、高潮位時段以及其他特殊情況,將採取封道措施進行禁行管制。在道路通行中,一旦發現大門大橋和小門連接線公路涉及道路狀況、天氣原因、水文條件、治安情況等因素不適合通行的,對道路進行封道管理,確保安全。
延伸閱讀》》》
大門大橋建設情況
大門大橋一期是浙江省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20.36億元,是溫州市首座特大型跨海大橋,也是國內首座大口徑水管和220千伏高壓線同步過橋的綜合性特大橋。
大橋起於樂清翁垟,終點位於小門島西南部,按照一級公路標準建設。大橋的海上部分長約6146米,橋面寬32.2米。項目於2010年2月開工,2015年1月25日全橋合龍貫通。
大橋是港口集疏運通道
大門大橋不僅是服務兩岸百姓生活的民生大橋,更是大小門島港區集疏運的重要通道。在洞頭撤縣設區的歷史機遇下,大門大橋的通車將對當地發展臨港產業起重要支撐及推動作用。
大小門島港區是溫州港三大核心港區之一。其中大門島的定位是臨港工業島,小門島則將發展成為港口物流島。
大小門島上分布著觀音礁沙灘、月亮灣沙灘、龜巖森林公園等多處景點。過去由於交通不便,這些景點一直是養在深閨人未識。
橋兩側走大口徑水管高壓線
除了基本的交通功能,大門大橋還將成為島上近3萬居民以及未來產業發展所需的水電供應大動脈。
「大橋的兩側都預留了直徑1米的輸水管道以及220千伏高壓線路的過橋線位,是全國首座同時通車通水通電的三通跨海大橋。」溫州大小門島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建管辦主任王利農說,在大橋通車後,水電工程也將相繼進場,來自樂清的自來水最快有望於明年上島。
同時,隨著未來大小門島港區的發展,島上用電需求同樣會大幅度增加,原有的通過海底電纜供電的方式可能難以滿足將來的需求,大橋的建設對於用電需求同樣意義重大。
擁有溫州目前最高的橋梁主塔
主跨316米同樣創溫州紀錄
大橋最為複雜的施工主要集中在包括主塔、主墩以及主梁在內的主橋部分。大橋主塔高136米(含塔尖),相當於42層樓高,是溫州目前最高的橋梁主塔。
兩主塔各由一個主墩支撐。「主墩樁基採用直徑2.5米鑽孔灌注樁,每個主墩需要打下44根樁基。」溫州大小門島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建管辦主任王利農說,樁基進入海床平均深度約115米,相當於35層樓的高度。
44根樁基之上是一個六邊形承臺,將44根樁基箍住。「建設一個承臺需要澆注10000立方米的混凝土,要分三次澆注完成,每次都要晝夜不停地幹兩天兩夜才能完成施工。」王利農說。
該橋316米的主跨長度同樣刷新了溫州現有橋梁的紀錄。萬噸級的輪船即使在空船、漲潮的情況下也可順利通過大橋。這麼長的一段橋梁,實際上是由一段段6.6米長的組件逐一建設拼接而成的。
在兩座承臺上雙向實施掛籃懸臂澆築是主跨的建設方式。「也就是先在承臺上向中間伸出懸臂,下掛用於灌裝混凝土的掛籃,同時從主塔上拉下斜拉索。」溫州大小門島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建管辦主任王利農說,澆築完成後,等達到足夠強度後再以此段新建橋面為起點,拆下掛籃向前掛出,澆築下一段。橋梁以兩處主墩為起點,一節節地向中間靠近,直至合龍。
據溫州商報等
14533602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