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第一座特大型跨海大橋今天試通車

2020-12-20 浙江在線

2016-01-21 15:11

曾經,坐船是洞頭區大門島、小門島居民出行的唯一方式。

今天上午10點,全國首座同時通車通水通電的三通跨海大橋——大門大橋試通車,結束大小門島與陸地隔海相望的歷史。洞頭區大門鎮相關負責人透露,大門大橋正式通車後,大門鎮將開通到市區的客運班車,方便居民出行。

大門大橋全長6155米,起點位於樂清市翁垟鎮,接翁垟地方公路,路線向東跨越沙頭水道,終點為小門島最西南端,同步建設小門島接線,與小門大橋相接。該橋曾計劃於2015年11月通車,後因小門接線公路在建設上遇到政策處理及軟基沉降等問題延後通車。

昨天,記者實地體驗大門大橋,由於未開通,大橋兩端用隔離欄隔著,不時有維護車輛開進開出。

大橋雙向共4個車道,每個方向2個車道。雖未開通,但已經有不少居民開著車提前來體驗。「以後去溫州不用坐船,可以自己開車。幾分鐘就可以從島裡出來了,多方便。」大門鎮居民老鄭高興地說。

記者了解到,大橋未開通前,大小門島的居民出島有兩種路線:坐船前往靈崑島再坐車,或坐船前往洞頭本島再轉渡輪到望江路安瀾碼頭。

「車渡一天只有2-3班,輪渡一天4-5班。遇上天氣問題,還會取消輪渡。」大門鎮相關負責人說,如果遇上要送急救病人到城區等緊急情況,根本就是無計可施。「現在跟陸地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

不僅解決了大小門島的問題,大門大橋在未來還能解決水電供應。大小門島目前的用水僅靠島內一處中型水庫供應。遇到乾旱就會有供應困難,大門鎮曾在乾旱時實施過停二送一,甚至停三送一的方式來限制供水。隨著未來大小門島港區的發展,島上用電需求同樣會大幅度增加,原有的通過海底電纜供電的方式可能難以滿足將來的需求。而該橋具備通路、通水、通電三大功能,大橋的兩側都預留了直徑1米的輸水管道以及220千伏高壓線路的過橋線位。

據了解,待大橋正式通車後,水電工程也將相繼進場,大小門島居民能在未來用上來自陸地的自來水。「我們也已經和相關部門做好對接,等正式通車,通向城區的客運班車馬上就能跟進。」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目前,在小門接線公路上仍有一段100多米的線路僅建成半幅,只能供一輛車通過。試通車期間,在小門接線公路中間路段(120米)兩側採取單向通行管制措施,符合要求的過往車輛必須按秩序低速緩慢通行。

溫馨提示

通車時間:大橋臨時試通車時間定為1月21日10時至2月27日22時,將視通行後道路情況對試通車時間進行調整。每天的通行時間為6時至22時。

注意事項:允許7座(含)以下小型汽車臨時通行,禁止貨車及7座以上車輛通行。遇特殊天氣、高潮位時段以及其他特殊情況,將採取封道措施進行禁行管制。在道路通行中,一旦發現大門大橋和小門連接線公路涉及道路狀況、天氣原因、水文條件、治安情況等因素不適合通行的,對道路進行封道管理,確保安全。

延伸閱讀》》》

大門大橋建設情況

大門大橋一期是浙江省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20.36億元,是溫州市首座特大型跨海大橋,也是國內首座大口徑水管和220千伏高壓線同步過橋的綜合性特大橋。

大橋起於樂清翁垟,終點位於小門島西南部,按照一級公路標準建設。大橋的海上部分長約6146米,橋面寬32.2米。項目於2010年2月開工,2015年1月25日全橋合龍貫通。

大橋是港口集疏運通道

大門大橋不僅是服務兩岸百姓生活的民生大橋,更是大小門島港區集疏運的重要通道。在洞頭撤縣設區的歷史機遇下,大門大橋的通車將對當地發展臨港產業起重要支撐及推動作用。

大小門島港區是溫州港三大核心港區之一。其中大門島的定位是臨港工業島,小門島則將發展成為港口物流島。

大小門島上分布著觀音礁沙灘、月亮灣沙灘、龜巖森林公園等多處景點。過去由於交通不便,這些景點一直是養在深閨人未識。

橋兩側走大口徑水管高壓線

除了基本的交通功能,大門大橋還將成為島上近3萬居民以及未來產業發展所需的水電供應大動脈。

「大橋的兩側都預留了直徑1米的輸水管道以及220千伏高壓線路的過橋線位,是全國首座同時通車通水通電的三通跨海大橋。」溫州大小門島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建管辦主任王利農說,在大橋通車後,水電工程也將相繼進場,來自樂清的自來水最快有望於明年上島。

同時,隨著未來大小門島港區的發展,島上用電需求同樣會大幅度增加,原有的通過海底電纜供電的方式可能難以滿足將來的需求,大橋的建設對於用電需求同樣意義重大。

擁有溫州目前最高的橋梁主塔

主跨316米同樣創溫州紀錄

大橋最為複雜的施工主要集中在包括主塔、主墩以及主梁在內的主橋部分。大橋主塔高136米(含塔尖),相當於42層樓高,是溫州目前最高的橋梁主塔。

兩主塔各由一個主墩支撐。「主墩樁基採用直徑2.5米鑽孔灌注樁,每個主墩需要打下44根樁基。」溫州大小門島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建管辦主任王利農說,樁基進入海床平均深度約115米,相當於35層樓的高度。

44根樁基之上是一個六邊形承臺,將44根樁基箍住。「建設一個承臺需要澆注10000立方米的混凝土,要分三次澆注完成,每次都要晝夜不停地幹兩天兩夜才能完成施工。」王利農說。

該橋316米的主跨長度同樣刷新了溫州現有橋梁的紀錄。萬噸級的輪船即使在空船、漲潮的情況下也可順利通過大橋。這麼長的一段橋梁,實際上是由一段段6.6米長的組件逐一建設拼接而成的。

在兩座承臺上雙向實施掛籃懸臂澆築是主跨的建設方式。「也就是先在承臺上向中間伸出懸臂,下掛用於灌裝混凝土的掛籃,同時從主塔上拉下斜拉索。」溫州大小門島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建管辦主任王利農說,澆築完成後,等達到足夠強度後再以此段新建橋面為起點,拆下掛籃向前掛出,澆築下一段。橋梁以兩處主墩為起點,一節節地向中間靠近,直至合龍。

據溫州商報等

1453360261000

相關焦點

  • 這座跨越溫州台州的大橋明天通車,絕美組圖先睹為快!
    公告本尊這座大橋應該說,對於溫州、台州兩地的同城化發展,意義深遠。樂清灣大橋連接了溫嶺、樂清、玉環三個全國百強縣,2017年GDP分別為990.36億元、947.45億元(溫州各縣市區排名第一)、529.83億元,這個大橋也將樂清灣連成了一體,對於溫嶺、樂清、玉環三個產業鏈互補的縣級市而言,未來的經濟商務往來將更為便捷。
  • 330國道潮埠大橋試通車 這是溫州市第一座鋼結構橋梁
    330國道潮埠大橋試通車 這是溫州市第一座鋼結構橋梁 2018/02/13 08:05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11963
  • 澎湖跨海大橋,東亞第一座深海大橋,有半個世紀歷史之久
    前幾天,小旅兔從杭州灣跨海大橋路過,不過沒能在海天一洲停留。數一數,港珠澳跨海大橋、膠州灣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我國的跨海大橋工程令世人震撼。今天,小旅兔帶大家看看一座有半個世紀歷史之久的跨海大橋——澎湖跨海大橋。
  • 三座跨海大橋串聯 看看剛開通的浙江沿海高速到底牛在哪兒?
    1月16日上午,浙江沿海高速公路象山至樂清段全線通車
  • 溫州首座鋼梁結構大橋 G330鹿城段潮埠大橋試通車
    2018-02-13 16:49 | 溫州新聞客戶端經過半年的維修和加固,2月12日下午4時,G330溫壽線鹿城段潮埠大橋順利完工並試通車。據悉,潮埠大橋是我省普通國省道橋梁養護工程中第一座採用鋼梁結構的橋梁,同時也是我市第一座鋼結構橋梁。
  • ———寫在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量破億之際
    2008年5月1日,歷時4年多建設、全長36公裡、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她也是中國自行設計、自行管理、自行投資、自行建造的特大型交通基礎設施。  通車8年多來,杭州灣跨海大橋如一位守望的親人,用她36公裡的身軀,迎著海上朝陽伴著夜間海風,為來來往往的車輛架起坦途。
  • 溫州三條江出海口都有了跨海大橋,溫州新高速還差一座橋!
    大家好,這裡是「樓市溫州」Time。溫州「三條江」——甌江、飛雲江、鰲江的出海口都有了跨海大橋。飛雲江跨海特大橋是甬臺溫複線溫州靈崑至閣巷段的控制性工程,建成通車後,向北可至洞頭、甌江口,向南可達平陽、蒼南,將串聯起我市東部沿海經濟活力地帶。飛雲江跨海特大橋是目前我市在建橋梁中主跨最大、塔身最高的斜拉橋,可滿足3000噸級船舶通航。
  • 世界十大跨海大橋
    青島膠州灣大橋,東起青島主城區,西至黃島紅石崖,包括三座航道橋和兩座互通立交以及紅島連接線等,全長41.58公裡,其中海上段長度25.171公裡,2011年通車。日本瀨戶大橋,跨越本州和四國島之間的瀨戶內海,由三座索橋、兩座斜拉橋和一座桁架橋組成,全長37.3公裡(其中海面部分13.1公裡),在世界鐵路和公路並用橋中名列第一,1988年全面通車。
  • 全球十大最長跨海大橋,中國五座大橋上榜,港珠澳排名世界第一
    被稱為"基建狂魔",基建能力是中國人自帶的種族天賦,在世界上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在中國各種高難度的大橋比比皆是。世界十大最長跨海大橋排名中中國就佔據了五座,在長度上遙遙領先其他國家,連中國的尾氣都聞不著了。
  • 【考向預測】世界上10大最長的跨海大橋,有5座來自中國,港珠澳大橋...
    在巴林和沙烏地阿拉伯水域的相交處,建造了兩座人工島。每座島上分別設立了兩國的海關和邊防站,設有辦理移民、護照、衛生、檢疫、海岸警衛、行政管理等各種業務的辦公大樓。島上還建造了高塔飯店。提供旅遊觀光服務。大橋1981年開工,歷時4年多,於1986年11月25日建成通車,從巴林首都麥納瑪通過大橋到沙烏地阿拉伯的胡拜爾市只要20分鐘的車程,而過去乘渡輪則需要2小時。
  • 漳州最長跨海大橋——漳江灣特大橋正式通車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漳州10月11日消息(記者呂葉松)經過4個多月的試運營,近日,漳州境內裡程最長的跨海大橋——漳江灣特大橋實現正式通車。
  • 廣東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總長11公裡,比港珠澳大橋還早
    廣東最長最壯觀的跨海大橋無疑是港珠澳大橋了,這個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港珠澳大橋沒有建成之前廣東第一條真正的跨海大橋是哪裡呢?也許有人說是湛江海灣大橋或者汕頭海灣大橋,其實這兩座大橋跨海距離短,不算得上是真正的跨海大橋,廣東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應該是南澳大橋。
  • 廣東粵西的湛江在建3座跨海大橋,給當地帶來什麼影響?
    雖然從2006年起,有湛江海灣大橋通行,但是,遇上交通繁忙時期,負荷過大,車輛過多,比較擁擠。而且,這還是要對私家車收15元過橋費的情況下的交通狀況,不收費,就更擁擠不堪。(湛江海灣大橋)現在,湛江在建設3座跨海大橋。其中,一座連通坡頭區與西岸的市區,兩座連通東海島與湛江其它地方。
  • 今天被刷屏了嗎?世界上最長跨海大橋通車,去香港旅遊從此按下加速鍵!
    今天,是個喜大普奔的日子,有一個重磅消息強勢刷屏,那就是^^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 浙江第二大跨海大橋象山港大橋奠基 2010年通車
    新華社杭州9月14日電(記者 鄭黎)象山港大橋及接線工程於14日上午在浙江象山縣舉行奠基儀式。據了解,象山港大橋也是繼杭州灣大橋之後,浙江省工程規模位居第二的跨海大橋。    據介紹,象山港大橋及接線工程項目屬浙江沿海高速(甬臺溫複線)起始段。北岸起始於寧波市鄞州區,橫跨象山港,終點為象山戴港。
  • 臺灣馬祖西莒菜埔澳,臺灣第一座跨海大橋在這裡
    導語:臺灣馬祖西莒菜埔澳,臺灣第一座跨海大橋在這裡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在臺灣只要提到跨海大橋,會先聯想到的肯定是澎湖跨海大橋。其實臺灣第一座跨海大橋在馬祖有離島中的離島之稱的莒光鄉西莒菜埔澳。澎湖跨海大橋是臺灣最長的跨海大橋,而位於馬祖的西莒的這座跨海大橋,卻讓人出乎意料,整個非常的迷你、非常的可愛。
  • 東亞的第一座跨海大橋,在我國的臺灣省,至今已超50年的時間了!
    今天,小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東亞的第一座跨海大橋吧,而且還是在我國建造的,不得不感慨在那時候的中國,在跨海方面就已經有所成就了。(東亞的第一座跨海大橋,在我國的臺灣省,至今已超50年的時間了!)這座橋就是澎湖跨海大橋,連接位於我國臺灣省澎湖列島的白沙島與西嶼島,這座橋動工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距今已有超過50年的時間了,橋長2160米,在那個年代就有這樣長度的跨海大橋,而且在當時還是東亞的第一座跨海大橋,可以說是很具有時代意義的吧。
  • 浙江這座大橋打破三項世界紀錄,預計明年通車,就在溫州
    大膽的創新在世界的建造史創造了不少的第一。作為經濟大省的浙江,基建自然不弱,下面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座橋,是浙江省在橋梁建築上的一個新裡程碑,它創下了三個世界紀錄,就在浙江溫州。這座橋就是甌江北口大橋,它的創新點在於「兩橋合建」的設計方案。上層是高速公路,從溫州的黃華鎮開始,延長甬臺溫高速公路複線,跨越甌江,最後止於靈崑島。
  • 又一座跨海大橋即將開建,連接港珠澳大橋!
    最近幾年,粵港澳大灣區的超級工程消息不斷,既有剛剛通車的港珠澳大橋,也有正在建設的虎門二橋、深中通道,還有不少正在規劃設計中的超級項目。超級建築了解到,近日,又有一座跨海大橋即將開建,而且這座大橋將連接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
  • 中國在建的又一座世界級跨海大橋,斥資500億元,堪比珠港澳大橋
    而對於跨海大橋,我國修建最多的省份是廣東省和浙江省,全國比較有名的是跨海大橋有舟山跨海大橋以及最近建成的珠港澳跨海大橋,而對於跨海大橋的修建也是許多沿海城市都希望看到的,大橋作為與外界之間的交通聯繫,讓人們的出行也變得更加方便,對於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