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教學實踐支撐平臺-產教融合實訓雲平臺免費開通

2021-02-22 產教融合實訓雲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轉型升級的不斷加快,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吻合度、前瞻性上還存在一定差距。把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結合起來,探索實施1+X證書制度,是職教20條的重要改革部署。

1+X證書制度,書證銜接和融通是精髓所在。通過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等方面的重大創新,不僅可以促進職業院校辦學模式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還可以加強校企良性互動與有效合作,將技能證書課程融入學歷證書課程體系,在辦學體制、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更好體現職業教育類型應有的本質特徵。

泰克教育作為專業培養ICT人才的企業,將1+X證書制度試點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實訓等緊密集合,助力院校做好頂層設計,落實1+X證書制度試點。通過試點,深化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同時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各種場景能力模型,推進「1」和「X」的有機銜接,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和學生就業能力。

為更好的貫徹《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精神,落實《關於做好第三批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邀請,助力全國各大高校更好的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落地,泰克教育免費開放X證書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教學實踐支撐平臺--產教融合實訓雲平臺,通過提供便捷高效的雲端實訓環境、豐富的教學資源、產業崗位能力的分析等功能,推進「1」和「X」的有機銜接,助力學校課程融通,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活動詳情如下:

已成功申請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試點院校,並有意願投入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X證書試點建設,計劃今年下半年組織學生考取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證書的院校。
每所高校贈送價值5萬元的產教融合實訓雲平臺帳戶40個,帳戶包含學習周期內不限時長的理論課程學習資源(包括視頻、教學輔助材料、習題、作業等)以及實驗學習20個小時

帳戶有效期:即日起——2020年12月31日

華為1+X《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初、中、高三個級別和網絡工程師就業課程。

識別二維碼,填寫申請報名表

諮詢電話:010-82122905

郵箱:zhangguangming@tech-lab.cn產教融合雲平臺:www.xiaoqiqiao.com泰克教育以滿足社會和經濟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為宗旨,以提高院校學生和企業職工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為目標,基於華為共有雲開發了集功能性與實踐性為一體的產教融合實訓雲平臺,涵蓋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數據安全、軟體開發等專業教學內容和便捷高效的雲端實驗室資源,提供從在線學習、實踐實訓、考核測評到高質量實習和就業的整體解決方案。以教學科研智能化、管理數據可視化、產業資源集成化等獨特亮點助力全國高職高專院校的ICT應用型人才培養,打造產業協同、產教融合、產學合作的ICT人才培養新模式,加快人才培養結構調整,創新教育組織形態,促進教育和產業聯動發展。

產教融合實訓雲平臺助力培養實戰型AI技術人才

相關焦點

  • 龍騰佳訊構建產教融合背景下的大數據專業建設解決方案
    相比之下,龍騰佳訊基於多年來在雲服務領域的技術積累和行業經驗,思考如何將雲服務和大數據產教融合專業建設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所以,龍騰佳訊攜手大數據基礎設施研究中心推出大數據產教融合實訓平臺系列產品。以數據驅動教育業態的發展為長期的奮鬥目標,以產教融合大數據實訓平臺產品賦能更多中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為己任,以教學創新為企業、行業乃至社會持續培養更多數位化人才為使命。
  • 京東電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三)市場人才需求(四)江蘇京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情況二、京東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思路(一)總體建設思路(二)具體建設思路三、京東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項目建設內容(一)京東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簡介(二)京智課堂教學體系構建(1)教:打造資源庫平臺(2)學:打造在線學習平臺
  • 產教融合 校企合作 教培協同
    啟示一: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8月22日下午,記者來到該學院VR仿真實訓室,教師謝小樂正帶領團隊訓練電力塔無人巡檢項目,備戰第二屆江西省高校VR課件設計與製作大賽。2019級發電廠及電力系統專業學生餘巧珍是團隊成員之一,為了備賽,她提前結束暑假回到學校參加訓練。
  • 續航: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線上培訓金句第二期
    原創 教育部規劃中心 教育之弦為服務國家產教融合戰略,精準聚集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能力提升,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4月13日起,啟動了為期15天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專題線上培訓。
  • 國科科技實訓室建設解決方案,助力高校培養優質的實戰型人才
    國科科技是IT領域產教融合的深度實踐者,業務聚焦產教融合,通過梳理IT領域產業端的知識體系,聯合地方院校,建立產業服務與教育協同通道,培育人才資源池,為地方產業提供優質的人才和項目服務,開創產教通道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 國科科技大數據實訓室建設解決方案
    1個定位IT領域產教融合運營專家2大目標戰略性創新目標、綜合性改革目標6項運營運營管理、教學運營、教師運營、學生運營、科創運營、成果運營8類融合品牌融合、文化融合、價值融合、體系融合、團隊融合、管理融合、技術融合、服務融合人才培養針對大數據行業需求,通過規劃系列專業課程和針對性人才培養,培養包括大數據開發工程師、平臺運維工程師、數據分析師、機器學習算法工程師、資料庫工程師、數據可視化工程師、數據ETL工程師等多方面的大數據專業人才。
  • 論壇前瞻|建設現代產業學院,推進產教融合發展!
    數字經濟時代,商業運行的具體方式和場景出現了巨大變化,如產品、服務、貨幣的數位化,交易的平臺化,支付結算票據、合約的電子化,數據資產化,企業組織變得更加靈動,業務流程、知識工作自動化,管理、經營決策智能化等。基於此,新的商業模式、新的技術平臺、新的人才培養需求和全新產教融合模式應運而生。
  • 三峽職院新獲批10個「1+X」試點證書
    日前,從全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信息管理服務平臺獲悉,三峽職院2020年新申報的10個「1+x」試點證書全部獲批,該校「1+X」試點證書已達到14個。2019年,作為教育部首批「1+x」證書試點學校,三峽職院獲批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老年護理、web前端開發、汽車運用與維修4個「1+x」職業技能證書試點,將試點證書與人才培養工作深度融合,強化了學生實踐技能操作,提升了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 人工智慧實訓室解決方案
    ,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素質能力全面提升,為人工智慧專業教學工作、學科競賽及科研支撐提供有力環境,科研與教學相互支持,提升學校科研實力。人工智慧實訓室建設詳情唯眾人工智慧專業建設解決方案以人工智慧人才需求為導向,基於唯眾人工智慧實訓平臺,從招生準備、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師資建設、科研支撐、環境建設、持續改進的高校專業建設七大層面,為高校提供創新性實訓室及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 河北化工醫藥職院:依託產教融合,賦能人才培養,推進雙高建設
    而是推開大門、打破圍牆,與社區握手,與城市融合,造福於社會,服務於國家,並在全球教育版圖中確立自己的坐標與願景。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百強、辦學百年的國家示範性骨幹高職院校,是如何承擔社會責任、服務社會和區域經濟建設?近日,中教全媒體採訪了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張炳燭,就教學創新改革、智慧教學、產教融合等展開交流。
  •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 1+X實踐
    為推進產教融合、集聚各類資源,更好地適應學校特色發展和創新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往往採用集群式專業結構來適應區域性產業集群的客觀要求,集成發展以提升專業建設水平。所謂專業集群,是指對應區域中某一個支柱產業的產業鏈或相關技術(服務)領域,整合學校現有專業,組建相應的專業群,形成的集群式專業結構。
  • 深化校企合作 助推產教融合
    聯盟成立後將推動成渝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推動健康服務行業產教融合發展,成為支撐成渝地區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為健康川渝、健康中國作出貢獻。職業學院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企業要積極融入職業教育,聯盟為此提供了平臺,並將通過創新工作模式和運行機制,構建產教深度合作。雅職院緊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歷史發展機遇,發揮現代職業教育優勢,發揮學校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雙主體作用,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作為發起方之一,雅職院將以平臺和項目為載體,合力推進聯盟健康發展。
  • 產教融合 培養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七維度」產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徵的軟體學院為服務河北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2004年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與河北新龍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展開校企合作,共建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徵的軟體學院,開始產教融合軟體人才培養,至今歷時16年。
  • 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攜手宇通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中國報導訊(趙迅 報導)7月13日上午,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正式落成,並隆重舉行啟用儀式。、能力培養與素質教育相結合、虛擬實訓與生產性實訓相結合、頂崗實習與就業崗位相結合」的總體要求,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 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ykteduyuncn網絡雲平臺|免費學習網站
    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ykteduyuncn網絡雲平臺|免費學習網站,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資源包括防疫教育、品德教育、專題教育、課程學習、電子教材、影視教育及有關地方教育資源。教育部利用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提供優質學習資源,服務學生居家學習,供自主選擇使用。
  • 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案例集(15) | 青島大學&思科公司: 《計算機網絡原理》省級精品課程產學合作立體化建設
    選取融合思科網院課程「CCNA1:網絡基礎」內容體系,梳理課程知識體系、以創新思維教學模式重構優化教學內容;構建虛擬仿真實驗平臺,豐富實踐教學案例、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地方本科院校通過產學合作開創一種創新人才培養機制,青島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以教育部-思科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為契機,融合思科網絡技術學院課程教學內容和實踐案例優化網絡課程知識體系,提升課程主講教師工程認證背景,構建網絡工程專業學生「階梯式競賽」梯隊,通過「以賽促學」營造研究型專業學習氛圍,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改」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切實提高專業課程教學質量和創新人才能力培養。
  • 支撐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建設 網宿科技獲肯定
    近日,中國通信企業協會正式公布了《信息通信行業支撐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典型案例和解決方案名單》,其中,網宿科技「網頁加速支撐教育部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建設」解決方案榮譽入選。 疫情防控期間,為支持各地中小學「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教育部聯合工信部建設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整合國家有關省市及學校的優質教學資源
  •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刊文報導升達:引企入校 產教融合 探索新文科建設新路徑
    (百千萬工程)項目建設為契機,不斷深化產教融合、工學結合,推進學校內涵建設和轉型發展。學校按照「築巢引鳳、優企入校、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合作發展」的建設思路,近3年投入經費數億元,加大教學投入,加強實踐教學建設。建設了17個開放、共享、現代的教學實訓中心,優選20餘家知名企業進駐學校,利用業界資源,共建真實工作場景,搭建「優勢互補」的實踐平臺,為學生提供真操實做、產教融合的條件,讓學生在體驗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 高職院校如何破解產教融合之困?全國主流網絡媒體解讀「能源樣本」
    齊魯網訊「2019全國主流網絡媒體重慶高校行」大型融媒體採訪團走進重慶能源職業學院,圍繞學校產教融合、創新創業、社會服務、校園文化等主題進行全方位了解、報導。據了解,重慶能源職業學院在校企合作「遍地開花」的當下,通過鞏固合作成果、創新體制機制、提升服務能力等措施,深化產教融合,衝破校企合作「天花板」,為高職學院縱深推進產教融合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範例。
  • 寧諾與建行大學寧波市分行分校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今天上午(7月10日),建行大學寧波市分行分校與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保稅區區塊鏈實驗室(以下簡稱「區塊鏈實驗室」)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的揭牌儀式在寧波諾丁漢大學舉行。據悉,產教融合實訓基地依託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保稅區區塊鏈實驗室,將發揮寧波諾丁漢大學豐富的科教資源和本地化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