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科技實訓室建設解決方案,助力高校培養優質的實戰型人才

2020-09-14 國科科技

國科科技是IT領域產教融合的深度實踐者,業務聚焦產教融合,通過梳理IT領域產業端的知識體系,聯合地方院校,建立產業服務與教育協同通道,培育人才資源池,為地方產業提供優質的人才和項目服務,開創產教通道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憑藉對高校教育體制的深刻理解,國科對行業人才模型進行翻譯,研發出適合高校教學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總體方案分為人才培養服務和配套實訓室建設兩個維度,助力高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下文就實訓室建設方案進行介紹:


國科科技實訓室建設

高等院校實訓室是進行實驗教學、開展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的地方,也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思想和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基地,是高等院校教學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高校進行教學及大學生技能培訓的重要場所,建立高水平高質量的實訓室,能適應當前高等教育的發展和科教興國戰略、創新型國家方針的實施所提出的要求,對於提升高校的教學水平與學生的技能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科科技為計算機相關專業提供的實訓室建設解決方案,可提供符合行業實戰的優質實踐教學環境及資源。同時,實訓室落成後可申請華為ICT學院授牌,獲得更多的學生認證及就業服務。

網絡安全實訓室(基礎版)

​網絡安全實訓室建設整體採用分域實現網絡結構的劃分,除了圖中所示的安全產品以外,還可根據行業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拓展。具體網絡拓撲如下圖所示:

  • 教學實訓平臺

教學實訓平臺提供最新的網絡安全技術發展成果,其中包括全新的作業系統、系統內核、工作站/終端部件、主機安全系統、區域網安全工具和組件、網絡作業系統和設備、網絡拓撲結構以及網絡協議。

整套系統通過虛擬化技術可靈活部署和運行在單臺或多臺高性能計算硬體之上,很好地滿足實訓室的實訓需要。

平臺將設計提供以下內容:

提供一個較為完善的網絡安全學習與信息安全技術研究的軟硬體環境;

提供一個較為理想的進行各種規模的網絡安全實驗的實訓平臺;

高效地通過簡單的網絡拓撲設置和軟體設置,構建與真實目標接近的環境;

為網絡攻防與研究提供易用的知識、案例、工具及方案積累;

大型異構系統(節點)池以及快速集成新節點的能力;

集成新型網絡協議的能力;

重用配置方案與系統架構所需的測試工具包;

定量的數據採集、分析和呈現;

通過教學實訓平臺,高校可獲得包括內容知識體系、實驗管理、方案庫管理、教學計劃管理、考試管理、班級人員管理等方面的資源;學生通過平臺可進行在線視頻學習、實驗、考試、CTF競賽等;平臺很好地滿足了高校教學與學生學習&實踐的需求,助力高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 網絡實驗區

網絡實驗區域由多業務路由器、安全防火牆、核心交換機、接入交換機等設備構成。

該設計方案經過國科科技研發團隊和解決方案團隊的嚴格驗證和評審,實訓室設備配置都與計算機網絡教學資料實現無縫融合,能夠完全匹配華為HCIA-RS和HCIA-Security方向的教學需求,確保學生考取職業認證的成功率,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


​實訓室建設原則

​國科實訓室建設將嚴格遵循ICT技術的先進性、適應性、仿真性、開放性、校內網際網路+職業教育等建設原則,既與相關專業結構調整密切協調,還能符合院校長遠規劃發展實際,又能促進院校機制創新、體制創新、模式創新,從而能夠滿足本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需求。

實訓室以行業科技發展先進水平為標準,在建設上做到適當超前並留有可發展空間;建設保證本學院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提升職業綜合素質;創造相應專業崗位真實情境,使學生在ICT實訓環境中完成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


實訓室建設·優勢

  1. 專業性強:國科科技團隊對各大ICT廠商的產品及解決方案都有深入的研究及豐富的實施交付經驗,目前已與多所高校合作,有多個成功案例。
  2. 完善的華為行業生態:國科科技與華為保持多年緊密合作,是華為授權培訓中心,華為行業生態建立完善,具備豐富的校企合作經驗和強大的技術服務團隊,可以從人才培養、師資培養和就業服務等維度與高校一起開展運營,形成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並開展各類產業實踐活動,可有效提升學生就業水平。
  3. 優質的教學及實踐資源:在國科學院的行業教學背景下,國科科技有豐富且優質的實踐及教學資源,能夠賦能高校,減輕專業教師壓力。


國科科技實訓室建設解決方案適用於各高校、二級學院現有專業為提升辦學水平、新申報專業等場景。


後續,國科科技將推出各大專業方向實訓室建設解決方案,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國科科技大數據實訓室建設解決方案
    隨著大數據應用模式的逐步成熟,大數據行業發展迎來爆發期,預計2022年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將達到800億美元,但人才短缺,也成為大數據行業發展的突出矛盾。高校作為培養大數據人才的主力,肩負著大數據人才培養的使命。截至2019年12月,我國482所本科高校、682所高職院校獲批大數據專業。然而,高校大數據學科建設卻存在一些難題。
  • 人工智慧實訓室解決方案
    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目標:唯眾科技緊跟市場需求進行人才培養,主要培養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人工智慧科學與工程領域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所有培養方案均來源於實際項目及企業要求,幫助學校更好地通過專業申報。通過對主流招聘網站、主流網際網路公司、人工智慧相關產業聯盟對人才的需求和崗位能力要求分析,提供模塊化課程, 靈活應對20+崗位培養方向。
  • DR虛擬仿真實訓室建設方案
    伴隨網際網路技術和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結合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各高校逐步開始重視虛擬仿真實驗室的建設。使學生得到標準、規範的實踐技能訓練,提升醫學影像人才培養質量。山東醫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網際網路+醫學影像」技術的研發,擁有強大的技術核心團隊,自主研發醫學影像虛擬仿真系統、影像雲平臺、開放式醫學影像計算平臺等產品,擁有多項軟體著作權,公司秉承多元開放的理念,為客戶提供最優的醫學影像智能化實驗室解決方案。
  • 高職無人機實訓室建設方案
    無人機實訓室建設目標 (一)總體目標 1)依託開源系統和相關技術支持環境,搭建無zhi人機實訓室軟、硬體環境,學生在實驗教師指導下將無人機實訓與社會發展需求對接,通過無人機實訓室實現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開發能力和就業能力的提升。 2)建設具有特色的無人機實訓室,以此為依託培養無人機專業人才,開展無人機教育教學的研究。
  • 王帥:建設機器人理虛實一體實訓室,為智能製造人才培養添翼!
    機器人行業蓬勃發展的大環境也催生了更多的人才需求,不少職業、本科院校增加開設機器人專業,根據工信部的產業發展規劃,2014至2020年,平均每年需要培養3萬名以上的工業機器人應用人才。天津博諾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王帥如何培育機器人行業應用型人才呢?博諾機器人提出了機器人理虛實一體化實訓方案。
  • 金斯瑞與中國藥科大學共建大學生實訓基地 助力生物科技人才培養
    此次實訓基地的建立,是金斯瑞在探索產教融合、進一步提升校企合作層次的重要裡程碑事件,旨在運用金斯瑞自身的產業平臺力量,助力高校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提升科研創新能力,並培養和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塑造其創新創業思維與意識,為生物醫藥產業不斷培養後續人才。
  • 智聖新創|高校大數據實訓室解決方案分享
    一、背景隨著大數據技術應用的越來越廣泛,在各行各業出現了大量的大數據人才崗位的空缺,而大數據的系統性教學在高校尚未普及開來,就出現了高校畢業生在大數據領域就業變得很困難的社會現狀,企業對新型大數據分析和預測技術人才的熱情和需求正在超過傳統的商業智能和信息管理人才
  • 學前教育定製實訓室之廣西科技師範學院
    廣西科技師範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是廣西科技師範學院主動適應國家和廣西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實現學校整體向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探索中職、高職和本科職業教育一體化辦學而新設立的二級學院,負責廣西科技師範學院高職高專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學前教育專業是學院重點建設的專業之一。
  • 慧科集團全國首發「人工智慧AI+」教育解決方案 大連理工等六所高校率先採用
    「人工智慧AI+」教育解決方案的發布與落地,是響應國家重大戰略號召,堅定踐行工程教育轉型升級,培養新工科人才的體現,也將助力人工智慧時代人才大生態的建設 ,以源源不斷的生態人才儲備來支持人工智慧及交叉行業的發展。
  • 優必選科技亮相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高校教育解決方案實力圈粉
    優必選人工智慧&機器人高校教育解決方案全新亮相第55屆高博會在此次博覽會上,優必選人工智慧&機器人高校教育解決方案全新亮相,覆蓋前沿技術研究、實驗實訓教學、行業落地及生態鏈搭建,從企業自身和產業合作夥伴的人才缺口方向出發,推動AI創新型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和輸出,讓智能新載體成為高教新動力。
  • 優化教學模式 創新實訓方式 培養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
    滕宏偉在調研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建設發展情況時強調優化教學模式  創新實訓方式  培養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11月24日,區委書記滕宏偉帶隊深入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暨華為(永川)聯合技術創新中心
  • 泰克教育入駐華為雲嚴選,科技創新助力高校ICT人才培養
    華為雲構築的嚴選模式,從源頭把關雲解決方案的品質,吸引了大批優質合作夥伴加入,攜手共建雲生態。泰克教育入駐華為雲嚴選商城作為華為領先級教育合作夥伴、華為雲領先級解決方案合作夥伴,深耕教育領域15年的泰克教育集團全力以赴投入研發、市場和拓展團隊,共同推進華為雲聯合解決方案在高校的應用,以科技創新的「華為-泰克雙創實踐雲」平臺為新工科背景下創新ICT人才培養和雲計算、大數據
  •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木工實訓室建設項目的研究與實踐》的解讀
    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學科建設木工實訓室一方面利於培養技能型人才、增加學生的專業實訓能力,同時也能加強學科內涵的建設以及提供社會服務功能。筆者對高校木工實訓室建設項目進行研究,規範木工機械的設備選型和工藝流程,優化實訓室建設方案,以期為木工實訓室的標準化建設及推廣提供參考。
  • 智藍雲信攜手首經貿管理工程學院,助力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創新型人才...
    雙方分別從行業標準制訂、專業領域創新合作、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市場開拓、銷售運營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並且根據高校職業教育的痛點,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智藍雲信採用最新的創新理念,融合自身行業優勢,結合職業教育現狀,利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賦能高校職業教育,以處理對口就業難、缺乏實戰機會過程中的人才培養和發展問題做出詮釋,並且期待為高校賦能,助力前沿技術突破創新。智藍雲信產教結合解決方案是技術的集成創新,覆蓋了大數據、網際網路、信息安全、人工智慧、等多個技術領域,提供一體化全面解決方案。
  • 國科科技受邀參加黎明大學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2019級二元制班級開班儀式
    國科科技教育事業部總經理廖橋洋為新生介紹了國科科技與黎明大學的校企合作情況。經過多年合作,雙方在專業建設、人才聯合培養等方面緊密合作,成果豐碩。● 2018年黎明職業大學、永信至誠、國科三方聯合申報「產學合作、協同育人」中的課程改革、實訓室建設橫向課題項目;● 2018年黎大信電學生代表隊伍在「百越杯」第四屆福建省高校網絡空間安全大賽獲得三等獎;● 國科科技與黎明職業大學成功申報福建省「二元制」項目;
  • 瀋陽城市學院全國電競總決賽摘銅,高校電競人才培養新探索
    瀋陽城市學院是遼寧省第一所開設電競專業課的本科院校,該校以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進行「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與瀋陽秀波優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企共建S.U電競運營實驗實訓室」,不僅電競賽場實景搬入校園,而且進行師資、課程、實訓、實習、就業渠道全方面共建,同時對學生以賽代練,通過實戰鍛鍊電競賽事轉播、主播、解說、遊戲測試和賽事執行等方面能力
  • 深入31所高校加碼校企合作,網易遊戲重點發力高校人才培養
    在高校這一源頭髮力培養實踐型人才,對學生適應發展趨勢順利進入行業,企業適配到可用性人才來說,大有裨益。網易遊戲學院憑藉著尖端的研發技術和多年的實戰經驗,積極與高校共同進行專業課程建設,目前總計已開展的專業課程超過400+課時。值得一提的是,網易遊戲學院在校企合作中投入了優質的講師資源,從遊戲製作人、主策主程主美,到資深專家,眾多大咖到高校課堂進行分享。
  • 校企合作再創共贏 | 奧德塔助力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一流專業建設
    近日,北京奧德塔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奧德塔)與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再次籤署合作協議,建設教學和私有雲等相關實踐教學平臺系統,助力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促進一流專業建設。本次合作以實踐教學培養方式調整優化為核心,在專業實踐教學方面的打造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新模式,有效助力提升學生知識能力、應用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時致力於培養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強、應用能力強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實現開發、管理與應用能力的協調發展。
  • 源碼時代與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外實訓
    ,高級人才、實用型人才和創新型人才相當不足,許多高校畢業生往往面臨著就業難,亦或是入職的工作差強人意。因此,要解決目前軟體人才的需求缺口和結構性矛盾,必須改革IT人才培養機制,讓產業和教育,讓企業和人才對接,鍛造出一個技術與企業實戰相接軌的實訓體系。
  • 慧科:深耕產教融合,培育數位化創新人才
    成立於2010年的慧科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慧科」)始終秉持「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的理念,專注高等教育和新職業教育十年,探索和踐行產教融合創新模式,累計助力培養了近千萬名高端創新人才,以人才賦能支持中國產業升級。產教融合,適應時代發展新形勢新興科技日新月異,產教融合成為轉型升級的助推器、促進就業的穩定器和人才紅利的催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