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寶寶都是在六個月的時候開始長乳牙,也有部分的寶寶會在四個月時開始長牙,還有一部分寶寶會延遲到十二月才開始長牙。
寶寶的出牙早遲主要和遺傳因素有關,一般情況下,寶爸寶媽如果小時候乳牙出牙早,寶寶也出牙早,如果寶爸寶媽小時候乳牙出牙遲,寶寶大致也會出牙遲。
寶寶乳牙出牙的時間早遲並無大礙,也就是說早遲都屬於正常範圍。但是寶爸寶媽都會擔心自己的寶寶是不是發育正常,難免會拿自己的寶寶跟別人的寶寶相比。
要知道,就算是同齡的寶寶,寶寶的體質不同,發育也就不同。所以針對於出牙早遲寶爸寶媽盡可放下心來。但是,如果寶寶延遲到一歲半仍然沒有就屬於萌出異常了,要及時去醫院看一下。
01
寶寶在6到8個月的時候,下齒槽長出兩顆中間的門牙,跟著上齒槽又長出兩顆門牙。
8到12個月的時候上齒槽長出外面兩顆門牙,然後下齒槽的兩顆外側門牙冒出牙齦。
12到16個月的時候先後在上下齒槽出現第一乳磨牙。
16到20個月的時候先後在上下齒槽長出犬牙。
20到30個月的時候長出下齒槽的兩顆第二乳磨牙,上齒槽的兩顆第二乳磨牙,至此20顆乳牙長齊了。
寶寶一般是從6個月開始出牙,到2歲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齊,長齊20顆乳牙。
02
寶寶在長牙期間會因為牙齒刺激牙齦而感覺酸癢、脹痛,但是寶寶自己不會表達,如仔細觀察會發現寶寶的情緒比之前不穩定,總是哼哼唧唧的哭,常會因萌牙導致的不舒服而整夜不眠。如果寶寶晚上突然驚醒,媽媽不要急著餵食,要先看看寶寶能否自己安定下來。這種情形多發生在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
寶寶長牙期喜歡咬東西以緩解不適。如果寶寶啃咬的東西不乾淨,那麼就會很容易受病菌感染而引起發燒。
長牙期的寶寶由於萌牙帶來的不適感,總喜歡抓了東西就往嘴裡塞,而這很可能導致細菌感染,引起腹瀉。
有時候,長牙會造成牙床內出血,形成一個瘀青色的肉瘤。不過,媽媽們不用擔心,它們會自然分解還原。
牙床的疼痛可能會沿著神經傳到耳朵及顎部,尤其是長臼齒時,所以寶寶會出現抓耳朵或抓臉頰的舉動。
03
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後,寶媽就要給寶寶刷牙了。可以用手指纏上溼潤的紗布或戴上溼潤後的指套牙刷輕輕按摩寶寶的牙齒和牙齦組織,或者選擇一個軟毛且適宜孩子口腔大小尺寸的牙刷,經溼潤後進行口腔的清潔與按摩。這個時期不必使用牙膏。
超過一歲的寶寶就要鼓勵學習刷牙了,主要是這個時期的寶寶模仿力較強,這個時期寶媽的作用是教會寶寶自己刷牙,但是寶寶的能力還是有限的,所以,寶媽還是要幫助寶寶做好牙齒和口腔的清潔。
超過三歲,寶寶的動手能力和協調性增強,寶寶就可以自己刷牙了,寶媽要教會寶寶正確的刷牙姿勢,並養成固定的時間進行刷牙。這個時期就要用上牙膏了,而且要監督寶寶,刷牙的時間要大於三分鐘,為了保證刷牙的效果,建議寶媽還是最後要幫助寶寶刷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