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古代有個小人國,名字叫僬僥國,它位於中州(河南)往東四十萬裡的海上,那裡的居民基本上都是一尺五寸的身高,也就是50釐米左右。
歷史上關於數寸長小人的記載有很多,各類志怪小說,史書古籍中都有小人的記載。關於小人的身高也說法不一,有說三尺的,也有說六寸的,總之,小人這一人種在古籍中是真實存在的,但在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早已無證可考。
我國最古老的神話奇書《山海經》中就有許多處關於小人的記錄;乾隆時期著名的官員紀曉嵐所寫的《閱草堂筆記》中描寫的「紅柳娃」的身高也只有尺許,正是實實在在的小人;流傳最廣的神話志怪小說《聊齋志異》中也有小人「耳中人」和「瞳人」的記載。
有個叫譚晉玄的名士,十分的痴迷之術,並且不辭辛苦寒暑不輟。譚晉玄是個有修仙天賦的人,他修煉數月就小有成就了。有一天,他在打坐修行時,突然聽見耳朵裡面有東西在說話,只是聲音非常的小,睜開眼睛就聽不見這個聲音了,把眼睛閉上就又能聽見,讓人覺得其非常的膽小,譚晉玄覺得很高興,認為是自己就要修成內丹了。
過了一段時間,譚晉玄坐禪時,這個聲音又響了起來,於是他就說:「出來見個面吧」。說完他就覺得耳朵裡面有動靜,仿佛有東西掉了出來,仔細一看,發現是一個長約三寸的小人。這個小人長得像夜叉一般,譚晉玄覺得十分詫異,但是並沒有講話,只是屏息斂聲看著小人的動作。偏偏這時,鄰居家有人前來借東西,敲門而問,小人聽到聲音後嚇得滿屋逃竄,看上去像老鼠找不到洞了一樣。
和其他古籍中所描寫的小人一樣,這個的耳中的小人個子小小的,膽子也非常小。如果說因為聊齋志異是一本志怪小說可信度不高,所以記載的小人其真實性有待商榷的話,史書《後漢書》中也記載了一個小人。
東漢時期有一個賣藥的老頭,他每天都在店鋪門口懸掛著一把壺,買賣完成後,賣藥的老頭就跳進壺中,這就是「壺公」。世人都沒看見他跳進壺中,唯獨有費長房看見了,後來費長房跟著壺公學了不少本領,這也是成語懸壺濟世的來源。
關於數寸長的小人世間是否存在是讓人懷疑的,但是非洲的確有一個小人部落,他們以採獵為生,生活在非洲赤道附近的熱帶雨林地區,整個部落的平均身高不足1.55米,這個部落就是俾格米人。後來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俾格米人的矮小是他們的基因所決定的,換而言之,即使俾格米人生活在普通人的生活環境裡,他們依舊會是如此矮小。
這個被稱為「森林之子」的俾格米人部落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身材矮小的人種,由此可見,古代人們所記載的小人國可能並不是古人的想像,歷史上可能真的存在過小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