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看到過的歷史劇和小說中,有不少人物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是因為其英姿颯爽,馳騁沙場,有的是因為面容姣好猶如仙女下凡。但事實上,有不少廣為人知的歷史形象僅僅是後人在創作中依據某些原型加以虛構而來,經過上千年的口耳相傳,如今很多人都誤以為一些文學形象是真實存在的。那麼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四位歷史形象,有沒有哪個曾經「矇騙」了你的眼睛呢?
貂蟬
作為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可謂是無人不曉,但貂蟬這一人物從未出現在任何史書的記載中。我們如今知道貂蟬這一名號大多因為是著名的《三國演義》,其實貂蟬的形象最早出現於元代的《三國志平話》中,平話中的貂蟬原姓任,貂蟬為其小字。但這一形象並不豐滿,只作為呂布的配偶出現,而歷史上對呂布正室的記載卻是魏續的妹妹魏氏。
在《後漢書·呂布傳》又有這麼一段描述:「卓又使布守閣中,而私與侍婢情通,益不自安。」根據這段話我們得知董卓曾發現呂布和自己的侍婢有私情,故而有些人認為貂蟬的原型取自於董卓的這個侍婢。綜合各方說法,貂蟬這一形象的呈現很大可能是多個歷史形象的結合體。
陳世美
陳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說《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這一作品中對於陳世美的形象刻畫給後世的作品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論是清代古典名著《續三俠五義》還是傳統戲曲《秦香蓮》都是在前者的基礎上進行了完善。
小說中的陳世美經過十年苦讀考中狀元後,不肯與糟糠之妻相認,還派人追殺妻子,這樣一個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形象,使他後來成為「渣男」的代名詞。在小說中,陳世美最終被包拯送上了龍頭鍘,包拯在歷史上確有其人,而陳世美純粹為作者杜撰的人物。
李元霸
李元霸也是一個小說中杜撰的人物形象,最早出自於《說唐演義全傳》,其身份為李淵之子,傳說為金翅大鵬轉世,以手持兩把八百斤重的八稜紫金錘的形象出場,力大無窮無人能敵,這明顯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
歷史上的李淵的確有一子,但名為李玄霸。《新唐書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載:「衛懷王玄霸字大德。幼辯惠。隋大業十年薨,年十六,無子。」李玄霸這個人還沒有什麼成就就英年早逝了,並不像小說中李元霸那般輝煌。
花木蘭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一首廣為流傳的漢樂府民謠《木蘭辭》讓花木蘭成為家喻戶曉的巾幗女英雄,甚至連小朋友都知道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但關於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信息,史書上沒有相關記載,所以花木蘭此人是否存在一直存在爭議。
關於花木蘭生活的年代,也沒有統一的說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將皇帝稱為「可汗」,與《木蘭辭》中的稱呼對應,如果花木蘭真的實有其人應該生在拓跋燾時代,然而這又與程大昌、宋翔鳳等人的觀點有所出入。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物明明不存在卻還是能流傳千古呢?大概是因為人物雖然是虛構的,但其中蘊含的情感卻是真實存在的,通過對這些虛擬人物的形象建構,引起了讀者內心的共鳴。就像前文所提的花木蘭,她代表的就是保家衛國、女中豪傑的英雄形象,因而自唐代起就修繕有「木蘭祠」以供奉花木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