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冰淇淋、棒冰和雪糕是讓人難以抗拒的「冰涼誘惑」,但各地有關冷飲質量問題的報導卻不時傳來。小編總結了一下:
問題一、添加劑普遍比較多
以很受年輕人及兒童歡迎的和路雪公司一款巧克力味冰淇淋蛋筒為例,配料表寫了滿滿5行字,其中光是屬於色素類的就有焦糖色、日落黃、檸檬黃、胭脂紅、誘惑紅等11種,此外還有乳化劑、食用香精、增稠劑等各種食品添加劑。
而「伊利牧場」系列的藍莓酸奶口味雪糕,除了如飲用水和黃桃果肉外,磷脂、聚甘油蓖麻醇脂、乳酸、乳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黃原膠、單硬脂酸甘油酯、瓜爾膠、卡拉膠、檸檬酸、檸檬酸鈉、食用酸奶香精、食用藍莓香精、甜蜜素、莧菜紅、亮藍等16種食物添加劑也清楚地標註出來。
而同樣在市場上很受歡迎的「巧樂茲」一款冰淇淋雪糕,配料表的40多項中,屬於乳化劑、增稠劑、人工色素之類的添加劑也不下20種;另一款「綠色心情」雪糕添加劑也不少,除了固定的食用香精和色素外,還含有麥芽糖醇、山梨糖醇、單硬脂酸甘油酯、吐溫80、甜蜜素等近十種添加劑;銷量同樣不錯的雀巢奶油雪糕、夢龍冰淇淋等也都含有增稠劑、乳化劑、食用香精等各種添加劑。(據京華時報)
問題二、酸奶雪糕不含酸奶
記者在一家大超市看到,伊利蒙古酸奶口味雪糕的配料有飲用水、白砂糖、全脂乳粉、食用植物油、飴糖、雞蛋、食品添加劑(增稠劑、乳化劑、酸度調節劑、食用香精、甜蜜素),惟獨不見蒙古酸奶的身影。記者就此隨機詢問了一位帶孩子來買雪糕的中年女士和一位老人,他們都說:「一直以為蒙古酸奶口味雪糕是酸奶為原料做的,因為吃起來完全是酸奶的味道!」
記者隨即以消費者身份撥打了伊利的客服熱線詢問,客服表示將詢問公司技術人員後答覆。
次日,伊利的客服人員回復道,該雪糕中確實完全不含酸奶,也並非全脂乳粉在生產中加工為酸奶後製成,其酸奶口味是通過添加劑的工藝處理後達到的,但出於商業原因考慮,不能告知是哪種成分做出了蒙古酸奶的口味。
記者還發現,某些大品牌的香草口味冰淇淋,也不含香草,口味完全由食用香精或添加劑來達成。其他諸如草莓、巧克力等口味的冰淇淋,很多廠家添加的也只是草莓香精或代可可脂,並非天然草莓和純巧克力。(據京華時報)
問題三、反式脂肪酸讓人疑慮
讓消費者更加犯暈的還有冰淇淋、雪糕中添加的各種複雜成分和甜味劑,而很多以植物油脂為主料的產品,其中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因廠家未標註而讓人心中存疑。
記者還發現,在主料的標註上各廠家也並不規範,以大部分產品都會添加的植物油為例,都是籠統地寫著植物油或食用植物油。但專家介紹,植物油有很多種,如大豆油、花生油、麻油、菜子油,但普通液態植物油並不容易達到冰淇淋的形態和口感,所以有的廠家會對植物油進行部分氫化變成半固態的植物油,但氫化植物油中含有對健康不利的反式脂肪酸,所以建議廠家進行更細緻的標註。(據京華時報)
問題四、色素多,無營養成分
此外,為了使冷飲有美麗顏色,很多產品中添加了不少色素,少則兩種,多的達到6種。據了解,和路雪的香草口味迷你可愛多添加了焦糖色和胭脂樹橙,蒙牛巧脆茲添加了「著色劑005和006」,雀巢的綠茶味慕斯冰淇淋含焦糖色、檸檬黃、亮藍三種色素,最令人驚訝的是蒙牛蒂蘭聖雪巧克力脆筒冰淇淋竟添加了6種著色劑。
此外,對於消費者最為關心的營養成分表,只有少數企業做得比較細緻,例如和路雪的幾乎所有冰淇淋產品都有營養成分表,而雀巢的慕斯冰淇淋、伊利特品牛奶口味冰淇淋、蒙牛隨變奶酪雪糕杯等很多產品都沒有任何營養成分的提示,讓不少消費者感到心裡沒底。(據京華時報)
中華網小編分析:
雪糕的添加劑主要有四類:調味劑、著色劑、塑形劑、乳化劑,它們都是雪糕好口感所必不可少的成分,專家稱,從安全性來說,增稠劑、乳化劑和酸味劑都相當安全,它們大多是天然食品中的正常成分,但香精和色素則絕大部分是化工合成產品,只要雪糕生產廠家依照國家標準適量使用,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廠家會不會對添加劑的用量加以限制卻很難一一說清,市面上仍有一些雪糕、棒冰仍然「犯規」,不少產品仍然「作弊」,僅列出了數種色素的具體名稱,而乳化劑、增稠劑仍使用合稱。
冷飲,是孩子們喜愛的食品,特別是在夏天。然而,無限量地吃冰棍、冰淇淋或冰凍飲料不僅對孩子健康無益,相反,還會使他們的健康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