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試即將結束時,有一些問題常常會被問起。文章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梳理總結,希望在面試過程中祝大家一臂之力,不過在面試過程中還要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最好不要照本宣科。
下面整理出來的問題基本上都是在即將結束面試時,所提到的一些問題。
01 你對於加班有什麼看法?
這個問題主要考察面試者的情商和抗壓能力,當你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這個公司經常加班的情況就八九不離十了。
儘管你對加班不是很情願,但你還是虛偽的認同加班吧,在認同的前提下,分析下加班的原因,有正常的加班(比如版本緊急發布上線),也有非正常的加班(比如個人工作效率低下),對於類似前者的原因,肯定是積極配合,而對於類似後者的情況,很明顯得好好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了。
最後可以順便問一句」不知貴公司是否會有經常加班的情況?」,這樣可以了解下公司的加班情況,給自己吃顆定心丸,以防萬一你被錄用,而你又非常不認同加班的文化,到頭來苦的還是自己。
02 你覺得作為產品經理,目前最需要提升或者最欠缺的是哪一方面?
這個問題和「說說你自身有什麼缺點」是一類問題。招聘本身就是用人長處、彌補缺陷,候選人若真的有致命缺點絕對會閉口不提,只會講一些不痛不癢的缺點,就算說了還會被錄取嗎?
範本示例:講一個真實存在的缺點,但強調你已經意識到,並已經在改善了。(我XXX方面還不夠好,但是我已經報名參加了XX培訓班,雖距離最佳水平還有一段距離,相比以前是有一些進步,我會繼續努力改進的)
03 你覺得為什麼自己適合這個崗位?
範文示例A:按照工作崗位的描述,最重要的內容包括A和B兩點,而我正好有這方面的工作經驗,您從簡歷中可以看到……。這份工作還需要具備XX能力,而我恰恰就是……。(要用實時案例證明)
範文示例B:如果你沒確切清楚崗位的需求,可以與面試官創造互動,可以這樣問:其實我想向您討教一下,您認為做好這份工作,應該具備什麼條件呢?……謝謝,您剛剛提到的A和B兩點,正如我之前向您介紹的,這兩點恰恰是我的強項(如果是弱項,就問如何提高和改善,展示自己好學的一面,同時也能知曉自己需要提高的方向)
04 你對我們公司了解嗎?
有些人為了儘快能收到面試邀請,大部分都是海投,連公司做什麼的都不清楚。建議收到面試邀請時,先在網上查一些公司的相關業務和產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包括但不限於(公司主要產品有哪些?公司業務以前、現在、未來的發展趨勢?公司所在行業有何新動向?公司的競爭對手?公司所在行業的排名?)
05 你的期望薪資是多少?
期望多少就是多少,直接回答就行,無需轉彎抹角鋪墊一大堆。但是建議綜合以下幾個方面再決定自己的期望薪資。
當前的薪資待遇;面試過程中的表現;同等級別產品經理的市場價;自身能力;想去這家公司的意願程度
06 我的問題問完了,你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問我的嗎?
推薦給大家幾個比較實用的問題:
貴公司的崗位是新設的?還是之前的同事離職了?如果我被錄用了,會負責哪塊工作?一到兩個月公司希望我做到的三件事是什麼?(這個問題可能幫助你了解到可能分配給自己的工作內容,是否與自己的職業規劃相匹配,面試官和公司對你的預期和標準)我剛才面試過程中,是否有哪些內容讓您懷疑我不適合這份工作?(這個問題可以讓你從側面了解面試官對你的滿意程度,可能被錄取的機率)你們什麼時候會做最後的決定?我能打電話或者發郵件跟進嗎?(這個問題能讓你始終掌握主動權,而不是只能被動等待)
07 你什麼時候可以來上班?
這個時候你可以反問一句「什麼時候會給到面試結果呢」,你可以根據面試結果的時間,給自己預留2~3周的時間,這段時間你可能還會收到其他更好的offer。手裡多拿幾張牌,有更多選擇的餘地。
即使你選擇入職日期靠前的公司,入職以後發現不合適,後面還有其他家的offer不是,不至於把自己放在一個尷尬的境地。
08 你為什麼離職?
「馬雲曾經這麼說離職原因:「一是:錢,沒給到位;二是:心,委屈了」
在回答的時候不要歸結為人際關係的原因,更不要抨擊老家的不好,面試官會懷疑你的處事能力和人品問題。推薦給大家幾個合乎情理的理由:
職業發展受限。(例:我很喜歡原來的公司,公司也知道我在調整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但公司內部卻沒有合適的崗位提供給我)沒有太大發揮主觀能力的空間(例:領導只重視自己帶過的員工,對自己沒有帶過的員工的意見和想法幾乎不予採納)公司倒閉或經營不善(例:原公司經營不善已經2個月沒發工資了,不得已才選擇離職)薪資原因(例:我在這家公司學習到了很多,也讓我成長了許多,包括ABC(羅列一下自己的工作內容和業績,要用數據支撐),與同事相處也很好,也不捨得走。但是我工作兩年了,團隊的幾個人都沒有調過薪,聽離職的幾個同事說現在外面工資待遇還不錯,所以想看看機會)其他原因(例:我在原來公司工作了兩年,團隊之間的配合和相處都非常和諧,我們的產品ABC(羅列一下自己的工作內容和業績,要用數據支撐)。可前段時間我們的領導跳槽了,來了個新領導,他對我們這塊業務不熟悉,也不聽我們意見。原來的同事大半都跳槽了(表明不是個例),我自己也想看看新的機會)面試的意義不在於贏得offer,而在於通過面試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清楚自己未來努力的方向、市場行情和動態。
要知道面試官很有可能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平時只能向自己的領導討教,此時多了一個專家級的討教對象,可能會吸收一些新的思想和觀點。有時候面試官的一席話或許就能讓我們「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本文由 @L先生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