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之鋒辯論賽:社會學系二度加冕

2020-12-25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06/05/08 信息來源: 供稿:新聞與傳播學院

「國關國關,非同一般」,國關代表隊的啦啦隊精心準備的口號一開場就使得場上氣氛異常活躍,配合著社會學系舞動的旗幟,第五屆北大之鋒辯論賽總決賽熱鬧地開始了。

作為都曾奪得過北大之鋒冠軍的隊伍,雙方一開場就都顯得相當老練,圍繞著「大學生管理更應注重自身管理還是更注重學校管理」,在立論階段即利用一、二辯的陳詞早早開始互相發難,你來我往,入題相當迅速。

反方社會學系代表隊牢牢地利用理論優勢,從學校管理的科學性、規範性、社會性三方面對自我管理的不成熟性、隨意性、個體性展開攻擊。正方國關代表隊則巧妙地以現場的一杯水類比學校管理,一氣呵成,連問三題:「如果你渴了,喝不喝眼前的這杯水?」、「四辯把你的水喝完了,你怎麼辦?」、「這杯水太燙了,你又怎麼辦呢?」最後直奔自己觀點:自我管理才是成才的真正的內在因素,「紅花還需自己開」。

「我們經常計劃每天背 10 個單詞,一年就是 3650 個,可是有誰真正做到了呢?」

「那麼每個老師都會列出一串長長的參考書目,可是有又誰真正每本去看了呢?」

攻辯階段雙方針鋒相對,正方死守著「我們需要起飛的平臺,更需要自由的翅膀」的論點,語言生動幽默;反方則苦口婆心反覆強調學校管理的概念應該包括行政管理、校園文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等,用反方二辯徐辰的口頭禪來說就是「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轟炸。
 
雙方之「辯」一直持續到最後的總結陳詞,反方四辯以一句「不要問北大為你做了什麼,要問你為燕園留下了什麼」結束陳詞,而正方四辯馬上接上「為燕園留下什麼不真是一種自我管理嗎?」這場對決可謂一辯到底。 

最終,社會學系以5:2 的比分成為了北大之鋒歷史上第一支二度加冕的隊伍,正方四辯鄧潔獲得最佳風度獎,反方二辯徐辰獲得本場最佳辯手,而正方三辯桂丹則榮膺了本次大賽全程最佳辯手獎。

國關和社會之前就是曾經互相陪練、私交頗好的兄弟隊,國關領隊鄧潔在評價這場比賽時說,社會學系底氣很足,在語言上佔有優勢,有自己的風格,國關隊多05級新生,相對年輕,比較容易受對方影響,比較注重防守和邏輯。

「這場辯論賽可謂旗鼓相當,兩強相爭,讓評委都很難作判斷,都是贏家」,來自經濟學院的評委崔建華老師點評說,「但雙方都存在不足,在立論之後都沒有更深入了,後一階段在主題上有所游離。」而社會學系的熊躍根老師則認為反方優點在於語言生活化,正方則論點非常突出。

「北大之鋒辯論賽走過了五年,其中不僅有尖銳,也有溫情和智慧。國關和社會分別捧走了第一屆和第三屆冠軍,今天社會梅開二度再奪桂冠,一三五,三個單數,也許是歷史的巧合或者輪迴吧。」北大之鋒辯論賽總決賽在選手們激動的互相擁抱中宣告落幕,擔任總決賽主席的範美在結束自己的工作之後這樣感嘆道。(吳琦 潘聰平 謝滌非)

相關焦點

  • 北大之鋒辯論賽:中文系 4:1 勝法學院,衛冕種子被淘汰
    2006/04/11 信息來源: 供稿:新聞與傳播學院 在剛剛結束的第五屆「北大之鋒」辯論賽複賽第一場中,上屆冠軍、今晚的正方法學院被斬落馬下
  • 開學第一課 | 北大社會學系系史就是中國社會學發展史
    1916年,北京大學在國內首設社會學班,邀請1915年被聘至北大法制史的康寶忠講授社會學。吳文藻在《帕克社會學論文集》的序言中總結了帕克教授的貢獻,認為有四,一是促成了芝大社會學系的發展,二是形成了社會學上的主要概念:競爭、衝突、順應與同化。三是開闢了都市社會學,認為都市為文明發源之地,近代人及近代社會的問題根本是都市社會問題。第四,帕克發揮了人文區位學的觀點及研究法。
  •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系友會正式成立
    在校友會、教育基金會和校友工作辦公室的指導和支持下,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系友會於2010年12月12日正式成立,雷潔瓊先生擔任名譽會長,建系元老韓明謨先生等6位老教師和系友擔任顧問,社會學系原主任王思斌教授擔任首任會長。
  •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舉辦第二屆首都高校社會學學生論壇
    4月9日至10日,北京大學第十二屆社會學文化節暨第二屆首都高校社會學學生論壇成功舉行。該論壇是由北京八所高校於2015年聯合發起,旨在凝聚社會學青年的學生學術交流活動。本屆論壇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主辦,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以及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會學相關院系協辦。
  • 北大社會學系系友代表李猛2018年畢業典禮致辭
    >社會學系系友代表李猛致辭非常榮幸接到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的邀請,等候這個邀請很久了。今天看到這麼莊嚴隆重的畢業典禮,我非常激動,今天社會學系是北京大學最受同學歡迎的院系,我想這是我們老師和同學這麼多年共同努力的結果。作為我個人,如果我沒有機會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就讀,我也會努力成為一個學者,追求自己喜愛的學術事業,但是可能我沒機會了解,學者首先是一個老師,把學術一代代的努力傳遞給學生。我有機會知道這一點,來源於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的經歷。
  • 英國國會制英語辯論賽北大勝出
    在剛剛落幕的「商務印書館」杯北大—清華國會制英語辯論賽上,來自北大的兩位選手舉起了冠軍獎盃。  當天來自清華、北大的8位辯手就「為了環保,中國應適當降低GDP」,進行了針鋒相對的辯論。英國國會制辯論賽是以英國國會為原型的比賽,通常是由八個人組成四對分正反兩方進行辯論。
  • 山東高中學生辯論賽決賽:唇火舌鋒激戰章丘四中
    原標題:山東高中學生辯論賽決賽:唇火舌鋒激戰章丘四中   4月13日,山東省高中學生辯論賽決賽在章丘四中隆重舉行並圓滿落下帷幕。本次辯論賽共有來自全省各地的25所知名高中學校的近200名師生參加,在一天半的時間裡,共進行了36場比賽。
  • 北大社會學系畢業典禮∣我是學社會學的
    (前排左一藍格子男同學就是我) 論做學問當官北大社會學系更是桃李滿天下。莫非系裡的老師就是想這次找個普通畢業生分享一下他的人生?讓同學們有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案例?如此考慮我倒合格。 我是1983年入校1987年畢業。入校半年就和同班同學談戀愛,今年我們已經在一起33年了,有兩個兒子。她叫肖詩堅,也是你們的同門師姐。過去8年她在貴州做田字格助學公益。今年畢業的咱們系博士生李龍虎也是田字格公益的「田杆」,擔任了一年威寧田字格小學校長。
  • 北大首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辯論賽舉行
    這不是一場普通的校園辯論賽,而是北京大學國家級精品課和北大素質教育核心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大課堂。「論道青春、關注道德、感悟人生、培育品性」是這次課程辯論賽的主旨,也是北京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的側重點。課堂教學是教育,課程辯論賽也是教育,而且是一種形式更為靈活、方法更貼近學生實際,影響力更大,效果更明顯的教育。
  • 北大社會學考研試卷出錯將重考 校方補貼費用
    北大社會學考研試卷出錯將重考 校方補貼費用 http://kaoyan.eol.cn    京華時報   2010-01-15  大 中 小 本報訊 (記者肖嶽 周逸梅)1月12日,本報報導了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報考的研究生
  • 北大社會學系考研複試:2020-2021年北京大學社會學.社會工作考研真題參考書 複試分數線報錄比 複試解析
    北大社會學系考研:
  • 法律社會學的「北大學派」——懷念沈宗靈先生
    那是一套當時編的「研究簡報」,其中有論文、有翻譯、有調查資料、有會議座談,其規劃布局遠甚於1990年代剛剛興起的法律社會學研究。此時我雖然沒有精力從事法律社會學研究,但深知這些資料的寶貴,甚至希望他將這些資料捐給北大法學院,讓後來有心者能充分利用這些資料。1980年代北大法律系這股生機勃勃的法律社會學運動突然中止了。
  • 北大社會學考研試卷出錯 2月9日重考
    在上周日舉行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北京大學社會學專業課試卷出現錯誤,與考生的複習範圍不符。昨日,北大開始陸續通知報考社會學方向的考生,這門專業課將在2月9日重考。據當時參加研究生考試的考生小劉介紹,1月10日本該進行所報考專業的科目考試,但是當試捲髮到手裡後,許多題目都非常陌生,與自己所學方向完全不同。
  • 北大社會學考研試卷出錯
    在北大考場進行考試的考生小劉稱,問題出現在前天下午。他報考的是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的研究生,當天下午本該進行所報考專業的科目考試,但是當試捲髮到手裡後,他卻發現考題基本與所報考專業不沾邊。開始他還以為只是自己的試卷出現了問題,後來發現考場內所有考生均表現出疑惑。有考生向監考老師提出了疑問,老師隨後向上面反映,讓大家先靜心做試卷。
  • 社會學內鬥,為什麼人大劉強東贏了北大李國慶?
    從2000年開始,用了10年時間將易車網帶上市的李斌現在因為一手孵化了摩拜單車並創立了蔚來汽車而成為商界風雲人物,但經商天賦突出的他卻出身北大社會學系,他在1991年考入了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在他看來,社會學給他最重要的影響是訓練了他觀察事情的視角,「可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這種能力還是被訓練了一點。」
  • 清華北大這場「奇葩」辯論賽火了!網友:神仙打架果然有意思!
    說起這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教育者的腦海裡就會出現不苟言笑,高冷孤傲這種形容詞,但是最近關於清華北大的一場辯論賽卻打破了教育者對他們的這種固有印象。清華北大這場「奇葩」辯論賽火了!網友:神仙打架果然有意思!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這場辯論賽主題就是誇誇群vs噴噴群。
  • 北大國際法學院學子國際商事仲裁辯論賽奪冠
    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二屆「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辯論賽中,設在深圳的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4名同學組成的辯論隊就打贏了這樣的「官司」,擊敗32支代表隊,奪得冠軍。  11月21日,該辯論賽總決賽在北京舉行。經過4天共6場比賽的較量,由王弼宇、郭雨飛、劉易、禹雅典4名同學組成的辯論隊挺進總決賽,這次他們面對的「勁敵」是汕頭大學辯論隊。
  • 【2018026·社會學】青年學者專輯丨丨楊渝東丨和弦與變奏:孫本文文化社會學與黃文山文化學之比較
    他們是北大同門系友,都聽過陳獨秀、馬敘倫、康寶忠、梁漱溟等名師的課,不過一個前腳剛走一個後腳就進,未曾在北大蒙過面。而在這一進一出的差距之間,北大哲學門師資的變故,使得孫黃二人在學術基礎上有了不同的色調(孫世光,2001)。在兩人對這段學習生活的回憶中,孫本文主要提到了康心孚,並曾專門撰文紀念這位社會學的啟蒙老師。黃文山提到最多的是一位影響更大的老師梁漱溟。
  • 專業介紹|社會學
    以下為對社會學的專業介紹,作者為北大社會學系18級學姐社會學是系統地研究社會行為與人類群體的現代學科。社會學是一門應運而生現代學科,在西方起源於18世紀、在中國開啟於19世紀——劇烈變革的現代化時代。君-民及教會-教徒的二元分割被打破,社會解組、時代劇變、矛盾尖銳。介於私人與國家之間的廣闊「社會」形態出現,而傳統的政治學經濟學對其喪失了解釋能力,社會學作為一種統攝性、實證性的學科由此出現。簡而言之,社會學就是一門解釋、預測、反思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學科。
  • 謝杏芳保送進北大 就讀社會學系坦言學習有壓力
    攻讀社會學研究生的她上午坦言,和其他以優異成績考上北大的同學相比,保送的她感受到了壓力。為此在北大期間,她將潛心學術,不怕導師「嚴厲」。去年廣州亞運會期間,在亞組委工作的謝杏芳曾向媒體記者透露亞運會結束後自己將去北大讀研究生,當時謝杏芳對記者表示,自己會在今年來北大報到。昨天,在北大未名BBS上,有學生發帖稱「兩天都在北大看到了謝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