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生中的三次「叛逆」?

2020-09-24 時代心理

進入青春期,「叛逆」兩個字猶如洪水猛獸,令父母不知該如何應對。

什麼是「叛逆」?

我經常告訴家長

大家口中所謂「叛逆」

不過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而已

其實,根本不存在什麼「叛逆」

所謂的「叛逆」,只是成長的一個標誌。

如果我們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長,就不會再為此而煩惱。

所以,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或者3次成長期,我們得這樣來看!


第一個叛逆期

可怕的兩歲左右

這一時期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出現,凡是總喜歡以「不」字開頭,父母眼中從的「小乖乖」變成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

比如:「睡覺!」「不覺!」「吃飯!」「不飯!」「叫阿姨!」「不阿姨!」等等。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第二個叛逆期

7-9歲的小大人兒

這一時期的孩子,已進入了小學學習。

這一階段它們主要的社交對象,不再是父母等比較近的家庭、親戚和鄰裡關係,而是學校的老師和同學,社交範圍逐步擴大,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越來越小,相反,學校老師對於孩子的影響卻越來越大。

第三個叛逆期

12-15歲美好的青春期

這一時期的孩子,已進入青春期,孩子的身體發育飛速,甚至已接近成人。

不僅是身體上接近成人,在行為上和很多的決斷上,孩子也要自己去做決定,但心理髮育還尚未成熟,所以常常會覺得有挫敗感。

這個時期孩子:好面子、自尊心強、非常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做出一些挑戰父母權威的事,這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獨立宣言。

當你的孩子正處在這幾個階段時,恭喜您的孩子正在長大。

父母要儘量少幹涉孩子,儘可能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平等對待,支持孩子渴求獨立的嘗試,在孩子失敗時給予鼓勵、安慰,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父親的理性和信任感此時更能贏得孩子的內心,比焦慮的母親溝通起來要簡單許多,所以父親一定要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



後記

所謂的「叛逆」

並不是什麼不可原諒的錯誤,

更不是什麼無法解決的難題。

對於孩子來說,

這是一次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機會;

作為家長無需過分的焦慮,

只需要放下慣有權威,

平和的去接受,有策略的去引導,

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就好。

相關焦點

  • 幸福人生大講堂:孩子「叛逆」怎麼辦?
    人有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髮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1. 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第一個「獨立意識」的形成時期,開始形成了「我」的概念,常表現為對父母或長輩指令的挑戰,稱為「寶寶叛逆期」。
  • 叛逆不止是青春期,孩子成長路上的3次叛逆,應對方法不一樣
    3次,而由於引發原因的不同,這3次叛逆期,家長所應該使用的應對的方法也並不一樣.1次發生叛逆,一般是在2~3歲,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表達自身叛逆的行為往往體現在愛打人愛摔東西上,父母想哄哄她抱抱她,往往會遭到孩子的「毒手」。
  • 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請和孩子這樣一起度過
    其實孩子人生裡一共有三次叛逆期,都是生理成長反應在了孩子的行為上,不同的叛逆期,還有有不同的叛逆表現,心理髮育特點也太有不同,所以家長面對孩子的三次叛逆期所採取的教育方法也要不同。主要分為三次叛逆期:2-3歲的時候,這是孩子第一次進入叛逆期,稱為「寶寶叛逆期」。
  • 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其實孩子人生裡一共有三次叛逆期,都是生理成長反應在了孩子的行為上,不同的叛逆期,還有有不同的叛逆表現,心理髮育特點也太有不同,所以家長面對孩子的三次叛逆期所採取的教育方法也要不同。主要分為三次叛逆期:2-3歲的時候,這是孩子第一次進入叛逆期,稱為「寶寶叛逆期」。
  • 孩子的叛逆是個寶!
    可是,你可曾想過,叛逆其實是個寶,叛逆是孩子成長中的一筆寶貴的財富。叛逆過的孩子,有敢於釋放的抗爭勇氣。叛逆過的孩子,有篤定的人生奮鬥目標。叛逆不是病,是孩子一生中總要經歷的一站曼妙風景,是孩子的寶貴財富。
  • 叛逆都是孩子的錯?叛逆只發生在青春期?簡單幾招搞定孩子叛逆
    叛逆,是一個讓很多家長和老師頭疼的問題。有個叛逆的孩子,家長註定苦不堪言,然而那個我行我素的孩子更不會在與父母的對抗中找到快樂。叛逆,給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都會帶來痛苦。面對孩子的叛逆,決不能被動等待它會隨孩子的成熟而慢慢消失,因為稍有不慎,叛逆對家庭關係乃至孩子的美好未來殺傷力巨大,我們不忍看到孩子的人生走彎路、不忍看到家庭關係艱難刻意的修復。叛逆並不是孩子的錯,家長要做好自省。
  • 孩子「叛逆」家長怎麼辦?
    幸福人生大講堂由深圳市文明辦、市關愛辦主辦,深圳市愛心與共幸福促進中心承辦,2020年從8月起,在深圳中心書城單周星期一20時開課,內容涉及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叛逆和不叛逆都是成長過程許多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後,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自我意識,並對周遭事物都傾向於批判態度,尤其是對父母。這些表象常被認為是叛逆的表現。
  • 你知道人生有三次叛逆期嗎
    人這一輩子有三次叛逆期第一次叛逆期是兩歲到三歲,第二次叛逆期是6歲到7歲,第三次叛逆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青春期,通常是12歲到18歲。每一次叛逆,都是要為他接下來的生活做準備。第一叛逆期叛逆的好的孩子,家長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家長允許孩子叛逆,並且支持孩子叛逆,這種叛逆成功的孩子一旦到了幼兒園,生活會自理,不用老師管穿衣吃飯,自己都能搞得定。這個孩子初步入社會的時候,他的這個自信就建立起來了。
  • 孩子叛逆、總和你對著幹?別怕,越早越好
    每個健康的人,一生中都要經歷叛逆的時期。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中,小主角伊桑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叛逆孩子。上課搗蛋,不交作業,已經留學2年三年級。各科成績墊底,把要家長籤名的成績單餵狗。但更多的是另一種,他們由於外界尤其是父母的壓制,不敢叛逆,言聽計從。電視劇《第二次也很美》中,小女孩許果就是這樣一個孩子。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和誰做朋友,上什麼小學,都嚴格按照爸爸許朗的要求去做。
  • 孩子厭學叛逆,後果不堪設想,家長束手無策,該怎麼做?
    可憐天下父母心,面對孩子的成長,是否有很多問題?有多少次,你千方百計想把孩子引向正道,可孩子就是執迷不悟?有多少次,你眼看著孩子玩遊戲、手機,就是不愛學習,你只能幹著急?有多少次,孩子和你頂嘴,對他的好不領情,越不讓幹什麼越要幹,你被氣個半死?有多少次,孩子回家就關起房門,很少和父母交流了,你擔心嗎?
  • 如何教導叛逆中的孩子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叛逆頭痛不已,總想找一些什麼辦法修理孩子。實際上,孩子叛逆是好的開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對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沒有把握好可能就會害了孩子 對於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叛逆,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經歷過,只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已經無法真正的理解一個孩子的感受其實孩子叛逆本身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有叛逆的傾向
  • 孩子的叛逆之路,何嘗不是父母修行之路
    我在想是什麼讓這位媽媽如此自豪有一個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呢?我認為是母親深刻地認識到孩子進入青春期的狀態是一個標誌,是一個開始長大成人的標誌;是孩子想脫離父母獨自高飛的標誌;是父母該把管理權讓位給孩子的標誌……而這些標誌更深層的含義是什麼呢?是孩子的成長。這是可喜的變化又怎麼不會讓這位母親開心呢?
  • 叛逆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悲?
    而孩子叛逆在成長過程中,主要有3次明顯的時期:因為敢於反叛的孩子,更加獨立自主,未來也更有主導人生的能力。所謂的「叛逆」,或許只是父母給孩子強加上的「罪名」。過分強勢的父母註定養不出真正的「孝子」心理學家曾奇峰說:「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換言之,許多孩子的叛逆,是被父母一步步逼出來的。
  • 叛逆不是天生的,孩子叛逆的背後是你沒「讀懂」他
    其實孩子叛逆本身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每個人的內在都會有叛逆的傾向。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學會理解孩子,不要只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而是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的原因。一般人都承認孩子的叛逆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就好像毛毛蟲沒有破繭而出,就無法變成美麗的蝴蝶。然而,對待自己孩子的叛逆,家長們大多不能像對待毛毛蟲那樣寬容,能夠同情他的掙扎,期待他的成長。
  •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讀懂孩子的心」-叛逆時的特別關愛你給了嗎
    叛逆的孩子通常容易發脾氣,喜怒無常,總是拒絕大人的要求,不接受大人的管教,人際關係也受到嚴重的挑戰,經常氣憤不已地大喊大叫,等等。父母可能嘗試過不理他、獎勵他、貼小紅花等很多強硬或柔軟的方法,但都不太起作用。因為叛逆的孩子缺乏成熟的情感,他不能夠理智地處理各種各樣的挫折,不能夠從錯誤中很快地吸取教訓。
  • 青少年的叛逆,是孩子和父母二次成長的契機
    通過網絡完成學業,通過搖號完成升學,我們的孩子正在經歷著我們從未經歷過的時代。看到孩子一天天長大,家長在欣喜之餘,又隱隱地感到了許多無奈:從乖乖女變得叛逆任性;從聽話懂事,變得愛玩遊戲、頂撞父母;學習成績也突然下降。從前想都不敢想的問題相繼出現,不得不讓家長開始思考:孩子們的成長和突破究竟路在何方?
  • 一位父親的心裡話:叛逆的孩子是一道光
    一個因為孩子成績下降、不願上學、情緒失控而掙扎許久的父親。我曾經認為,青春期叛逆是孩子不聽話,是孩子對家長的反抗,是對學校老師的不尊重,這樣下去孩子不得毀了嗎?一開始是「打「,不厭其煩地找孩子談話,把我們認為的人生道理強行灌輸給孩子
  • 孩子的叛逆從來不是突然,而是長年累月的必然
    每年都會看到太多家有叛逆期孩子的案例,面對孩子的叛逆,家長朋友們很是無奈,甚至幾近崩潰。有的孩子突然從聽話到不聽話,更讓大人措手不及,常常抱怨孩子越大越難管,一石激起千層浪,一部部針對孩子教育的「吐槽集結號」很輕易地就被吹響。實際上,孩子的叛逆行為從來都不是突然,而是此前長年累月的必然。
  • 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
    其實孩子人生裡一共有三次叛逆期,都是生理成長反應在了孩子的行為上,不同的叛逆期,還有有不同的叛逆表現,心理髮育特點也太有不同,所以家長面對孩子的三次叛逆期所採取的教育方法也要不同。
  • 成長中的孩子叛逆是必然?了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家長更懂孩子
    很多父母都覺得,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是孩子長大、遠離父母的第一步。,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自我意識幾乎已經完全形成,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已經足以從撐起自己的「小世界」,內心的想法也就越來越多。底層需求的滿足程度決定了高層需求的實現程度,當孩子一直都處在一個叛逆的過程中,孩子的自我實現需求往往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