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青春期,「叛逆」兩個字猶如洪水猛獸,令父母不知該如何應對。
什麼是「叛逆」?
我經常告訴家長
大家口中所謂「叛逆」
不過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而已
其實,根本不存在什麼「叛逆」
所謂的「叛逆」,只是成長的一個標誌。
如果我們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長,就不會再為此而煩惱。
所以,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或者3次成長期,我們得這樣來看!
第一個叛逆期
可怕的兩歲左右
這一時期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出現,凡是總喜歡以「不」字開頭,父母眼中從的「小乖乖」變成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
比如:「睡覺!」「不覺!」「吃飯!」「不飯!」「叫阿姨!」「不阿姨!」等等。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第二個叛逆期
7-9歲的小大人兒
這一時期的孩子,已進入了小學學習。
這一階段它們主要的社交對象,不再是父母等比較近的家庭、親戚和鄰裡關係,而是學校的老師和同學,社交範圍逐步擴大,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越來越小,相反,學校老師對於孩子的影響卻越來越大。
第三個叛逆期
12-15歲美好的青春期
這一時期的孩子,已進入青春期,孩子的身體發育飛速,甚至已接近成人。
不僅是身體上接近成人,在行為上和很多的決斷上,孩子也要自己去做決定,但心理髮育還尚未成熟,所以常常會覺得有挫敗感。
這個時期孩子:好面子、自尊心強、非常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做出一些挑戰父母權威的事,這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獨立宣言。
當你的孩子正處在這幾個階段時,恭喜您的孩子正在長大。
父母要儘量少幹涉孩子,儘可能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平等對待,支持孩子渴求獨立的嘗試,在孩子失敗時給予鼓勵、安慰,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父親的理性和信任感此時更能贏得孩子的內心,比焦慮的母親溝通起來要簡單許多,所以父親一定要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
後記
所謂的「叛逆」
並不是什麼不可原諒的錯誤,
更不是什麼無法解決的難題。
對於孩子來說,
這是一次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機會;
作為家長無需過分的焦慮,
只需要放下慣有權威,
平和的去接受,有策略的去引導,
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