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遊戲,他用一招讓孩子贏在人生:人格培養比學習成績重要

2020-11-27 素質教育觀察

文/霓裳

01

教育孩子,並不是一味地讓孩子學習,卻忽略了人格與品德的培養教育。

許多家長往往會覺得,孩子只要成績優秀,其他怎樣就不重要了。其實,成績優秀只是一張通往大學的門票。

但孩子考上大學,並不等於我們教育孩子就成功了。成功的教育是,讓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 首先,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 其次,有健全成熟的人格;
  • 第三,有責任感,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第四,有獨立自由的思想,且能夠自律,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 第五,有清晰的自我認知,清楚對自己重要的是什麼,什麼是不重要的。

曾奇峰說:

任何競爭,到最後都是人格層面的競爭。如果我們沒有完善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我們還是失敗者。

就拿最近不斷傳出的孩子自殺與殺人等事件來說,許多孩子就是因為人格培養的失敗,導致了這樣的人生悲劇。

其中,除了熊孩子,也不乏一些大家公認的學習優秀的孩子。比如那個殺死律師母親的15歲女孩,比如前陣子那個殺母的高三男生,甚至還有曾令人震驚的北大學子殺母案,他們都有一個強勢的母親。

這些人的學習成績都非常優秀,但同時,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有一個對他們要求極高的控制型母親。在母親的嚴格管教與強勢控制下,他們在家沒有嘗過贏的滋味。

不讓孩子贏,孩子就和你一起雙輸。而且,輸得很悲慘。

02

孩子人格的形成,更多的時候受父母認知、格局以及周圍環境的影響。

在許多家長眼中,對孩子的要求只有學習,如果孩子學習不好,就會非常焦慮,覺得這孩子一輩子就完了,沒有出路了。

真的如此嗎?

很多時候,家長的焦慮是因為以自己為參考系,看不見真實的孩子,因此也看不清孩子的未來。

他們自己本身就沒有活出自我,不知道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是什麼,卻喜歡把自己的不如意嫁接在孩子身上。因為他們害怕孩子跟自己一樣過得不好,就一個勁地為孩子擔憂。

其實,家長的這種擔心是否定自己的一種體現,同時也否定了孩子。

教育孩子應該以孩子為主體,而不是以家長自己的感覺和喜好為主,否則就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在孩子身上延續自己的人生。這樣,就會用家長的認知局限來為孩子設限。

父母要學會讓孩子贏,這樣,孩子才能突破父母的局限。同時,父母也能從孩子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得到更好的成長。這樣,父母與孩子才能得到雙贏。

真正的教育,是看清孩子後,順應孩子的特點與感覺,然後再來引導孩子走向屬於他自己的人生路上。

03

頭條號上有位作者叫袁旭東,人稱東哥。他分享了自己如何讓玩遊戲著迷的弟弟走上了屬於自己人生路的經驗。

東哥的弟弟是89年出生的,他的學習基礎非常薄弱,在初一時連小學的乘法都背不熟。他酷愛玩遊戲,在高考那年只考了200多分。

高考後,弟弟不分白天黑夜地玩遊戲,媽媽非常為他擔心,告訴了在杭州工作的東哥。

東哥打電話給弟弟,問他:「你想不想將來月薪過萬?」得到弟弟「想」的回答後,他與弟弟訂了一個君子協議:「你踏踏實實地按照我的計劃來做,我保證你五年後月薪過萬。」

他讓媽媽不要阻攔弟弟玩遊戲,並花了兩萬多元讓弟弟上了銀川的一所專科學校,學習3D製作。當時用的是MAYA軟體,由於弟弟對遊戲十分熟悉,學起來十分順手,且興致勃勃。

兩年後,弟弟開始實習,實習崗位是MAYA培訓老師,工資1000元。東哥想到弟弟需要花錢的地方還有很多,於是主動承擔了弟弟的生活費。

他告訴弟弟:

「你需要多少錢儘管說,我都會盡力滿足你。只有一個條件:必須記帳。把所有開銷記在excel表格裡,每個月發給我,不見帳單我不打錢。」

弟弟答應了。

每個月生活費1500元,他發帳單給哥哥,連買個泡麵、買個火腿腸都記得清清楚楚。東哥看完帳單後,內心很是欣慰,因為弟弟沒有亂花錢:除了買遊戲點卡,其他都是生活必要開銷。

半年後,東哥打電話給弟弟:「你現在找中國最好的電腦培訓學校學習影視後期製作。」

弟弟找到了北京水晶石公司,由於3月份的學習班人數已報滿了,只能報上6月份的班。東哥讓弟弟停了實習,回到家裡,並為他買了有關影視後期製作的書。弟弟在家不是看書學習,就是打遊戲。

5月份,東哥陪著弟弟一同來到北京水晶石的總部,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整個公司。他從公司的環境和員工的做事態度裡,看出這是一家不錯的公司,於是毫不猶豫地交了8個月四萬多的學費。

然後,他在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和弟弟一起把房子修整得煥然一新,對弟弟說:

加油學!現在是第三年,還有兩年,你就能實現目標了!生活費還是老規矩,你發帳單我給錢,沒有上限。

7個月過去了,弟弟已經學得差不多了,東哥吩咐弟弟用心設計畢業作品。一個月後,弟弟精心製作的作品,讓哥哥眼前一亮。

他對弟弟說:「現在,你拿著作品去找中國最好的特效製作公司應聘!」

弟弟找到了Base FX公司,在上百人的面試中,成了唯一一個直接通過的,並以中級中等的職級進了公司,起薪6000。

東哥擔心弟弟沒錢放不開手腳,告訴弟弟,該請客就請客,該花的錢儘管大膽去花,不用擔心,你的生活費我依然會負責。

兩年後,弟弟升為高級高等,月薪達到了15000。五年目標成功實現。

現在,東哥的弟弟31歲,已經開始自己帶項目了,月薪5萬多。今年4月份,他在海南跟組拍攝中央一套播放的電視劇《天涯熱土》。他也曾參與過姜文電影的拍攝項目,姜文還曾對他開玩笑道:「要不你就來我的工作室幹得了。」

一個玩遊戲著迷、高考200多分的男孩,就這樣過上了屬於他自己的人生。

東哥深有感觸地說:「飯碗的事很容易解決,人格的問題才是決定孩子一生能否成功的關鍵。」

04

教育孩子,不是依照父母的意願培養孩子,更不是簡單地培訓孩子。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完成人格層面的培養與塑造,這個人格培養是在生活中完成的,在社會化的活動中完成的。培養健全人格的關鍵是順應,是因材施教,而不是強迫和扭曲。

如果你有足夠強大的認知和格局,就知道應該如何去順應孩子的個性特徵,讓他成為自己真正能夠成為的人,而不是讓孩子成為你想要的樣子。

你看得清孩子未來的路嗎?如果看不清楚,先不要急著為孩子籌劃未來,而是要先嘗試著去了解孩子,對他的未來心中有數了,再來謀劃也不遲。

當然,要看清楚孩子並沒有那麼容易,需要自己的學習與領悟。

只是許多父母不僅看不懂孩子,同時連自己的未來也看不清,這樣他們內心難免會焦慮。一焦慮,就會慌了手腳,亂了方寸。這才導致了一個個錯誤的舉動,越管越糟糕,越動越亂。

如果你沒有清晰的認知與遠見,請不要用自己的思維束縛孩子的手腳,限制了孩子的正常發展,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感覺與喜好,鼓勵孩子去開拓屬於他自己的世界。

尊重孩子的感覺,並不是說你不要管他,而是,順應孩子的感覺,然後從他的喜好中找到正面的意義,引導他走在正向道路上。

所以,想要教育孩子成功,父母不斷學習與成長,提升自己的人格與認知層次,才是最重要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沉迷手機遊戲的原因
    不管什麼原因,孩子一旦不愛學習、學習成績跟不上時,就會沉迷於遊戲。為啥呢?其實很容易理解,因為在現實的校園學習環境裡,已經沒有了他的存在感,沒有了尊嚴,沒有了自信,沒有誰拿自己當回事。而在虛擬的遊戲世界裡能隨心所欲,他找到了存在感,甚至有一種成就感,還有可能成為「高手」、「英雄」,體驗到「學霸」一樣驕傲,進而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收穫」一份自己的「成績」。
  • 培養學霸孩子不是夢!三招助你打贏陪娃學習攻堅戰
    一、媽媽陪娃學習路上的三座大山只是因為媽媽陪孩子時間長,所以客觀上衝突就會多,因此情緒問題也就顯得更加突出。如何平靜地與孩子合作,這是家庭教育中最關鍵的環節,也是眾多書籍和課程建議家長修煉的功課---有效溝通或者非暴力溝通。作為媽媽們,這些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尤其是遇見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寫作業,沉迷遊戲,媽媽們耐心勸告被回絕後,壓抑的火藥桶就會瞬間被點燃,吼叫自然少不了,除了痛快一張嘴以為,沒有半點益處。
  • 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馬雲就用了這一招,成功幫孩子戒掉「網癮」
    但是,不僅僅是普通人會遇到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的問題,就連「馬爸爸」馬雲也遇到過這個問題。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馬雲就用了這一招雖然馬雲的兒子很少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也絲毫不影響大家對於他的好奇心。也是因為馬雲想要保護兒子的心理,並沒有將他公開。現在馬雲的兒子已經前往國外求學了,但是他小時候也經歷過網癮「風波」。
  • 孩子沉迷網絡怎麼辦?向馬雲學一招,幫孩子戒掉「遊戲癮」
    說道戒掉遊戲隱其實大部分家長會採取強制的措施,這樣的方法只會讓孩子覺得更加叛逆,家長本來就沒有很好的教育和照顧孩子,如今突然採取措施肯定行不通,所以馬雲夫妻的做法是委婉且聰明的,讓孩子可以不丟面子的情況下聽從父母,也會很好地改正自己的錯誤,馬雲這一招還是很不錯的,家長們可以學習學習。
  • 決定孩子人生高度的是學習成績,還是人格修養?
    中國偉大的教育學家蔡元培在《中國人的修養》說過這樣一句話: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大多父母都特在意孩子的成績,甚至可以這麼說,為了孩子的成績,家長已經變得「不擇手段」。買高端的學習工具,請厲害的私人家教,報名知名培訓班,目的只有一個——怎麼把學習搞好。為此,現在的學生什麼都可以不用做了,只要你會讀書!
  • 7歲孩子「沉迷」手機,奶奶只用1招,就讓孩子心甘情願放下手機
    如今孩子手機遊戲上癮的程度遠遠超出了父母的想像,一旦孩子手機遊戲上癮不及時糾正,長時間學習成績肯定會下降,甚至有可能失去學習興趣,天天只顧玩手機。身為母親,當我們發現孩子手機上癮時,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將孩子拉回正道。
  • 真正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
    如今有太多的家長只對孩子的成績有過多關注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許多家長認為學習成績好就可以代表一切,只有成績好的孩子才擁有完美的人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經說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甚至有人會認為,學習成績好了其他方面自然就優秀了。
  • 孩子沉迷讀書無法自拔?警惕,這是「讀書上癮」,孩子成癮難戒除
    還有時候,下課痴迷看書,竟然逃課去看書,成績一落千丈。 在我們身邊,這樣痴迷閱讀的學生也不少見,酷愛讀書,想天天以讀書館為聚集地,居住在圖書館、生活在圖書館。父母看到孩子這樣酷愛閱讀,非常高興,都以為這是一種愛學習的表現,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成績。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怎麼辦?教育學家:每一把遊戲都是孩子在成長!
    一逢寒假暑假或節日的小長假,家長紛紛頭疼孩子痴迷於手機中的遊戲,「手機」一度成為引發家庭矛盾爭吵的重要源頭之一。面對放假期間孩子沉迷手機,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家長應該正確認識到遊戲的全方位概念,不能將遊戲簡單歸類於壞的,更不能教遊戲歸類於網路遊戲。
  • 成癮性人格:孩子遊戲上癮的背後,息息相關的,是家庭教育與關愛
    文丨超人芭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你家孩子有沒有沉迷遊戲或者沉迷網絡的行為?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見很多父母和孩子因為遊戲問題發生衝突,一提到遊戲,大人和孩子之間的火藥味十足,仿佛下一秒就要爆發的火藥桶。
  • 成癮性人格:孩子遊戲上癮的背後,息息相關的,是家庭教育與關愛
    文丨超人芭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你家孩子有沒有沉迷遊戲或者沉迷網絡的行為?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見很多父母和孩子因為遊戲問題發生衝突,一提到遊戲,大人和孩子之間的火藥味十足,仿佛下一秒就要爆發的火藥桶。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不妨試試馬雲的方法,一招幫兒子戒掉網癮
    不少家長吐槽:孩子本來就喜歡玩手機遊戲,現在上課也手機,網癮越來越大了,還有很多偷偷玩遊戲。手機對孩子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孩子們自制力差,抵制不了遊戲的誘惑,常常會沉迷手機遊戲,打罵都不管用。那麼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不妨試試馬雲的方法,一招成功幫兒子戒掉網癮。
  • 教育 | 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人格的健全
    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曾經說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認識健全的人格培養。孩子每一個階段的教育都關乎著他的未來,在孩子還沒正式進入校園的時候,父母就教會了孩子背唐詩宋詞,甚至還會送去各種輔導班進行輔導,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上最好的大學,似乎只有這樣才是父母眼中最成功的教育方式。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馬雲的方法你不妨試試,一招幫娃戒掉網癮
    不少家長吐槽:孩子本來就喜歡玩手機遊戲,現在上課也看手機,網癮越來越大了,還有很多偷偷玩遊戲。手機對孩子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孩子們自制力差,抵制不了遊戲的誘惑,常常會沉迷手機遊戲,打罵都不管用。那麼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不妨試試馬雲的方法,一招成功幫兒子戒掉網癮。
  • 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李玫瑾:做到這三點,讓孩子喜歡上學習
    孩子從小會去學習父母,家長自己在玩手機,要求孩子不能玩,孩子會覺得不公平。家長的回答大多數是「我是大人,你是孩子,你要以學習為主,我打遊戲是用來消遣的。」但是這種理由一般是說服不了孩子的,孩子對這方面沒有什麼概念,只這裡建議廣大家長在玩手機儘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玩。
  • 孩子沉迷遊戲有5大危害,父母要重視,防止孩子沉迷遊戲
    再加上如果孩子的視力出現了問題,那麼他在學習的時候就會更為吃力,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孩子不重視自己的學業,不把心思花費在學習上,那麼他的成績就會一落千丈,一塌糊塗。沒有一個優異的成績,孩子未來的擇校與工作都會成為問題。
  • 孩子沉迷遊戲有5大危害,父母要重視,防止孩子沉迷遊戲
    再加上如果孩子的視力出現了問題,那麼他在學習的時候就會更為吃力,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如果孩子一直沉迷於遊戲,那麼它就會把重心放在遊戲上,從而忽視了自己的學業。如果孩子不重視自己的學業,不把心思花費在學習上,那麼他的成績就會一落千丈,一塌糊塗。沒有一個優異的成績,孩子未來的擇校與工作都會成為問題。孩子有可能會成為一個碌碌無為的普通人,掙扎在溫飽線上。
  • 青春期的孩子沉迷網路遊戲該怎麼辦?
    說到這裡大多數家長都很好奇孩子的遊戲有什麼好玩的?能讓孩子如此沉迷於其中,今天就來說說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於遊戲?一和爸爸媽媽的關係不夠親密極大多數的家長不會與孩子溝通除學習以外的話題,每天討論來討論去就是「學習」兩個字,原來家庭關係還是很和睦,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似乎好像關係在發生著變化,家長問候最多的就是「學習怎麼樣?成績如何?」
  • 孩子沉迷遊戲成績倒退?家長不妨這樣做,輕鬆幫娃戒掉遊戲
    經常聽到家長對孩子說:「你就知道玩遊戲,學習成績退步這麼大,都是玩遊戲給耽誤的!」「你明明答應說只玩30分鐘,現在一個小時都過去了,你怎麼還沒放下手機?說話一點都不算話!」「你再沉迷遊戲,你這輩子可就完了!」
  • 孩子沉迷於手機怎麼辦?不打不罵簡單三招,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
    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不僅影響學業和成績,還會危害他們的視力和身心健康,這點讓無數的家長都頭疼不已。                              每次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家長都會訓斥他們,脾氣暴躁一些的家長甚至直接揍孩子一頓,但顯然打罵孩子的行為並不奏效。其實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父母並不需要打罵,這3招就能讓孩子乖乖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