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超人芭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見很多父母和孩子因為遊戲問題發生衝突,一提到遊戲,大人和孩子之間的火藥味十足,仿佛下一秒就要爆發的火藥桶。對於孩子遊戲上癮,家長往往是頭疼不已,但是又不知該怎麼幫助孩子走出網絡。
如果你家的孩子對遊戲上癮,那麼就要小心他們是否養成了成癮性人格,同時父母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忽視了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和關愛。
成癮性人格就是指個體因為缺乏來自父母或者其他人的關愛而沉迷於虛擬網絡世界,對遊戲或者抽菸喝酒等不良行為上癮的特性。
相信大家都聽過網癮、菸癮、酒癮、毒癮這些詞彙吧,而這都可以用成癮性人格來解釋。簡單來說,成癮性人格就是對某種行為有些較強的重複欲,沉迷於其中不可自拔的痴迷狀態。
大家身邊有沒有網癮少年?鄰居家孩子可是網癮少年中的佼佼者,經常逃課去網吧打遊戲,甚至還會偷拿爸爸媽媽的錢去上網。
因為孩子這個樣子,鄰居夫妻兩人每天都是愁容滿面;跟孩子講道理,他就捂著兩個耳朵裝作聽不見,或者直接把夫妻兩人轟出房間。孩子的網癮,讓他的成績一落千丈,他也變成了家裡最令人頭疼的對象,成為了家裡的一顆毒瘤。
1.父母關愛的缺失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這樣的問題:你們回到家第一件事是玩手機還是去看看孩子?下面的回帖基本上都是玩手機。手機給我們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在父母和孩子之間樹立起了一座高高的大山,父母大部分的注意力都被手機吸引走了,忽視了對孩子的陪伴,孩子就會感覺到很孤獨和沒有安全感。
孩子就從其他方面尋找樂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打遊戲。所以,父母關愛的缺失是造成孩子成癮性人格的重要原因。
2.孩子接觸到的東西很少,娛樂活動單一
大家都懂得一個道理:如果經常重複做一些相同的事情,難免會對它們上癮。在孩子的教育上亦是如此,由於孩子沒有機會接觸到別的新奇的事物,娛樂活動都是比較單一的,可能就是看看電視或者打打遊戲,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難免出現電視上癮或者遊戲上癮等等其他問題。
3.孩子周邊環境的影響
環境對個體身心發展和脾氣秉性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孩子成長環境如何,會對他們產生很大的影響。假如說,一個孩子,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看到大多都是手捧著手機打遊戲的人,恐怕他們也會加入網癮少年的行列。由此可以知道,成癮性人格的形成,與孩子周邊的環境狀況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1.多陪伴,多關愛
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尤為重要。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父母要多關愛和陪伴自己的孩子,不要讓手機成了日常親子交流的阻礙,也不要把孩子設成免打擾模式。
如果不能在身邊陪伴他們,也可以藉助手機,多和孩子打視頻通話,彌補一些孩子心中的空缺。因此,如果想讓孩子擺脫成癮性人格,給孩子足夠多的關愛才是王道。
2.父親要及時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現在很多家庭都避不開兩種扭曲的育兒方式:詐屍式育兒和喪偶式育兒,父親不能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常常逃避教育孩子的責任,這對孩子的成長毫無益處。因此,父親眼及時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多帶孩子做一些戶外活動,既可以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也可以讓孩子性格上變得果敢自信。
3.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自律的人,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為,說不幹什麼就不幹什麼,具有很強的自制力。而對於那些遊戲上癮的孩子來說,他們是缺乏自制力的,總是被自己散漫的意識所控制。因此,父母可以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讓他們成為自律的人,遠離成癮性人格。
4.父母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成癮性人格是孩子成長路上的攔路虎和絆腳石,作為父母,應該及時幫助孩子指點迷津,把他們拉回正道,而比較有效又簡單的方法就是關愛孩子。
對於誘發孩子形成成癮性人格的原因以及解決辦法.你還知道哪些?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