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背後的思考

2020-09-06 小梅的絮絮叨叨

1、看到孩子的問題,找到問題背後的積極動力,我們是不是更容易理解孩子了呢?

當老師把五一後的星期網課課表連結發到家長群裡,班級群立刻像炸開了鍋一樣,家長發起了牢騷。「張老師,什麼時候可以開學啊?」

「什麼時候可以不用這麼整天看到娃?」

因為疫情的原因,一年級的小學生還是在家上網課,家長都要崩潰了。看著娃怎麼都嫌棄,鬧心的神獸一點不省心,在家不停的各種問題。

來自網絡,若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


讓她寫作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一會要上廁所,一會是口渴了,一會想喝牛奶了,一會要吃糖了。

還沒有寫兩個字,就要和你講一堆道理:「媽媽,我問你一個事情,我寫好作業是不是可以出去玩了?」

「媽媽,我問你一個事情,我要寫幾頁,老師沒有布置這個作業,你為什麼讓我寫那麼多作業?」

「媽媽,你為什麼我一說話就皺眉毛?你是不是不愛我,你總是說我這不好,那不好,嘰嘰歪歪的?」

老母親就差氣的吐血了,沒有說幾句,就被這個屁娃說嘰嘰歪歪,真恨不得先朝死裡打一頓才解氣。

來自網絡,若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


催眠老師史蒂芬.吉利根說:「表面行為或有好壞,但背後的動力沒有欠缺。」

看到孩子的問題,找到問題背後的積極動力,我們是不是更容易理解孩子了呢?

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小的時候,也一點不想學習,更何況現在的娃呢?自己那個時候只有電視機可以看,而且還要等到了點才有好看的動畫片,都是按幾點幾點播放的。

2、電子產品的魅力讓人難捨難分

現在的娃,手機玩起抖音,西瓜視頻,淘寶直播,刷起來都停不下來。總是有各種節目,好玩的,搞怪的,無釐頭的。相對於枯燥的作業,坐冷板凳,怎麼都不如這些電子產品帶來的誘惑大。

作業寫不好,還會被父母批評,還要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改作業。很多道理根本不明白,父母就急起來了。

3、娃若會好的表達,是不是會少了幾頓訓

作為父母:

看到一個問題的行為,

找到問題行為背後的動力,

教孩子學習用更好的方式去表達這份動力。

「媽媽,我這道題目還是有點不明白,你可以再給我講一下嗎?」

「媽媽,我今天寫好這五項作業了,我是不是表現的很好,媽媽,希望你可以誇誇我。我不想聽到你說我不好,你越說我不好,我越不想學習了。」

如果娃會這麼表達,聽到這樣的話,你是不是心情會好很多,也不會暴跳如雷的又炸了呢?

來自網絡,若有版權,請聯繫我

圖片來自網絡

4、身為父母,內心的苦誰又能明白,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其實家長有時又何嘗會很好的表達?

工作的不順心,最近因為全世界經濟不景氣,公司沒有訂單,哪天裁員沒有了工作都說不清呢,還有車貸,房貸,娃的各種開銷需要用錢。老婆天天在耳邊說你窩囊,沒有用,賺的少,讓你心煩氣短。

老公又去喝酒,天天12點後都沒有回來,一個月下來,兩人說的話用手指都能數的出來;夫妻關係何來的親密可言,有時讓你懷疑自己結婚是為了什麼?

來自網絡,若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


婆婆還時不時的要過來投訴娃不聽話,當著你的面,要打娃,讓你想發飆又要忍的痛,婆媳因為教育爭吵不息;老人時不時的要罷工,還要放下身姿去哄著她開心。

5、如何更好的表達——《非暴力溝通》四步法



無論面對誰,我們都需要更好的表達出自己的需求,更好的溝通,才能建立好的關係。

面對溝通,我們應該如何更好的表達自己呢?《非暴力溝通》中是這麼四步驟:

第一:只說事實,別下評論。

第二:說出事實後,談自己的情緒感受。直接說出你的感受,這樣會讓對方更容易感受到你的情感。

第三:表達出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我想要什麼?

第四:提出具體的要求,希望對方去做什麼,具體明確需要做的事情。這個時候,可以聽聽對方對於要求的反饋。

我們可以用句式:「我看到…….,我感受到…….,因為我想要……,請這麼做……..,可以麼?」

在雙方過程中,儘量用「我如何如何……」的句式,減少「你……..你…..」,「你」在說時,會讓對方感受到攻擊,讓溝通進入了死胡同。

暴力的語言是牆,非暴力的語言是窗戶。

來自人民日報

來自人民日報

六、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更好的改變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與娃溝通,還是其他家人或者同事,看到他人行為背後的動力,用非暴力溝通的模式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內心由排斥到接受,會讓我們理解更多生活的美好。

來自網絡,若有版權,請聯繫我

相關焦點

  • 媽媽,我是不是很笨?你是不是不喜歡我
    你是不是不喜歡我?」寫下這句話,不僅思緒又回到了那個開家長會的下午,一位媽媽被老師邀請上臺分享,因為那個學期她家孩子進步很大。這位媽媽上臺後開始講述她家孩子的狀況,孩子以前學習還可以,只是前年她調換了工作,基本沒時間陪孩子,等她發現孩子成績滑下來的時候,孩子已經無心學習。
  • 媽媽,是不是我越長越大以後,你就越來越不愛我了?
    ,心想別總發火,她還小…最後還是沒忍住吼了她,大聲訓斥她,你再這樣我又要揍你了…她沉默了一會兒,說,媽媽,我真的吃不下了。她見我出來就問我,媽媽,是不是我越長越大之後,你就越來越不愛我了。我很吃驚她怎麼會有這種想法,我說不是啊,你長多大媽媽都愛你,媽媽最愛你了。
  • 媽媽你是不是喜歡工作,不喜歡我了
    最近看到了視頻,裡面的對話深深地吸引住我了,雖然只有簡單的幾句話:孩子問: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吃飯呀媽媽回答:媽媽可能要加班媽媽:媽媽的加班,下次吧有這樣得事情是不是在你們身上也經常發生,特別是最近受疫情影響,很多人都在家辦公,雖然在家辦公,但是陪伴孩子的時間並不多,有時候還怕孩子打擾到自己。
  • 女朋友總是問我「你是不是不愛我了?」,該怎麼辦?
    無論是在電視劇裡,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聽到熱戀的情侶們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你是不是不愛我了?」哇,這個問題真的是世界級難題,與「我和你媽媽同時掉水裡你先救誰」是同一個級別的。這種靈魂拷問之所以難,是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更喜歡去證明後者。
  • 「媽媽,我討厭你!」「我知道,但是我愛你!」
    一時之間,群裡咱們這些老母親們,紛紛陷入被孩子狠懟的「回憶殺」裡:「媽媽,我不喜歡你了!」以牙還牙型「你不喜歡我?我還討厭你呢!」,所以你不高興?」,不愛你了,是嗎?」,但是我很愛你哦。」
  • 「我愛你,媽媽,即使你不生下我」
    這個是我媽目前為止跟我講過唯一一個她和我爸的故事,但我敢肯定,不管她以後再跟我講其他的什麼他倆的事情,這一個都是我最喜歡的。那次我們一起看老照片,我看到照片上的那個化著自以為時髦的濃妝,託著下巴咧嘴大笑的女孩,好像一個熟人。我知道那不是我,可我不太確定那是不是她。
  • 「你怎麼做,我都覺得你愛弟弟不愛我」,二胎媽媽要如何面對?
    「就是你認為自己很好的方面。」「好像沒有,你總是批評我。」在我的認知中,我的肯定表揚好像比批評要多很多,孩子為何覺得我總是在批評他呢?3、為何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我覺得很多事情都做不好。」4、為何感覺自己毫無用處?「因為媽媽愛弟弟不愛我。」
  • 我愛自己的孩子,但我後悔當媽媽了
    「我很愛我的孩子,媽媽們會因為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而產生負罪感,這種感覺是永遠無法消除的。但是,媽媽不應該通過犧牲自己的人生和自由,來成全孩子。」我似乎無法成為一位熱情、親切和慈愛的媽媽,我想要重新工作,繼續自己的事業。我一直都在懷疑,是不是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這樣想?還是其他媽媽沒有說真話?
  • 媽媽,你會永遠愛我嗎?
    前段時間給多哥買了一本幼兒心理安撫繪本《媽媽,你會永遠愛我嗎?》第一次給多哥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不禁淚目,並不是因為做了母親淚點降低,而是本能,愛孩子的本能,作為母親的本能。是不是很好奇繪本的內容?媽媽親了親阿奇,說:「寶貝,晚安!」阿奇問媽媽:「媽媽,你會永遠這麼愛我嗎?」媽媽說:「嗯,這樣吧,媽媽告訴你一個秘密……」
  • 媽媽,我愛你小學作文(精選十篇)
    我心想,不要說吧,反正老師又不知道我說沒說。這時我腦海裡浮現出媽媽忙碌的身影,看到了媽媽每天起早幫我做早餐,三更半夜起來幫我蓋被子,我不說是不是太對起她了。這時媽媽正好從我身邊走過,機不可失,我鼓起勇氣快速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愛你。」我覺得臉上很熱,恨不得在地下鑽一個洞躲進去。媽媽先一愣,然後臉上又露出了喜悅而又欣慰的微笑,我心裡懸著的那塊石頭總算掉下來了,我覺得輕鬆多了,但還是有一些尷尬。
  • 「老師,媽媽是不是不愛我?」那些年,我這樣「說謊」安慰我的學生……
    那時候她不在我們班,後來轉到我們班。她媽媽在外面,除了給生活費和學費,基本不過問孩子。小昕問過我,是不是媽媽不愛她。我告訴小昕,媽媽經常給我打電話,問她生活學習的情況,媽媽雖然不在她身邊,但一直在關心她呢。我就編唄,說她媽問了什麼問題、又交代她哪些話,這樣,小昕的狀態就好多了。小昕的爺爺奶奶從鎮上搬過來,租房子帶姐弟倆,她弟弟比她低一級。
  • 「媽媽,我想要和你一起睡」孩子的潛臺詞,你讀懂了嗎?
    可是就在你以為終於解脫了的時候,孩子走到你身旁說:「媽媽,我想要和你一起睡。」你有沒有瞬間崩潰?你是不是有種抑制不住的衝動想要對她吼:「別鬧了,快回去睡覺!」可是,孩子為什麼會跑過來說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睡覺?是撒嬌?是理由?還是想要和爸爸媽媽多一些親子時光?
  • 媽媽不在時,孩子為啥特別懂事?背後隱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當晚上莉莉回來的時候,婆婆得意地說:「你今天不在家的時候,你兒子特別懂事乖巧呢,比你在家的時候好帶多了」。莉莉聽著婆婆話裡有話,氣不打一處來,便回了婆婆一句「你不在時,你兒子也很懂事」。婆婆聽後臉瞬間暗了下來。媽媽不在時,孩子為啥特別懂事?背後隱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 孩子,媽媽這樣來愛你—一件小事引發的育兒思考
    還是先舒緩他的情緒為上策,誰讓我是高情商的媽媽呢。我先請外婆出去散步,消消氣。然後轉向兒子:「你現在找不到試卷一定特別著急,你擔心明天沒法交作業老師會責怪你,是嗎?」「外婆還在不停地嘮叨,你感覺煩躁,又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問題,對吧?」「外婆好煩的,我就是找不到啊。」兒子大聲地嘟囔著,又開始扔東西洩怒。
  • 作文《媽媽,我愛你》,讀後,媽媽哭得稀裡譁啦
    小學生作文《媽媽,我愛你》:大大的眼睛雙眼皮,高鼻梁配小嘴巴,一頭烏黑的長髮,外帶一對淺淺的酒窩,身材高挑,不胖不瘦,這就是我的媽媽,標準的大美女一枚!每天媽媽接我上下學時都會引來同學們羨慕的目光,這時,我的心裡別提多驕傲了!在媽媽的眼裡,我也永遠都是最棒的!雖然我的成績只佔中遊,但是,媽媽從沒有說過我不好,總是溫柔地安慰我,給我以鼓勵。
  • 我愛斜槓媽媽|母親節,大聲說出你的愛
    在你眼中我是冬空上的暖日;呵,你可知你在我眼中是?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小朋友們,你是不是也想向一直陪伴你、呵護你的媽媽表達你深深的愛意,那麼,跟隨勵步君一起來為媽媽做個手工賀卡,寫下對媽媽的愛與感恩吧!
  • 媽媽,因為你在,我才不乖
    如果此時媽媽不能理解孩子的需求,他就會覺得媽媽不再愛他了,會嚴重影響其身心發展。其實我們大人也經常有類似的舉動:在外人面前笑臉相迎,但總是對最親近的人發洩不滿和情緒。小孩子也一樣,他知道媽媽是最愛他的人,媽媽不在身邊時,即使不開心也忍著,等媽媽回來了,所有的情緒如同火山爆發般一股腦兒發洩出來。
  • 孩子說「媽媽,你不愛我了嗎?」的小目的,你知道嗎?
    前幾天,康寶調皮被康媽教訓,小傢伙一邊哭一邊說:「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我也不愛你了,自從有了弟弟你就總吼我」。康媽聽到康寶這麼說,也是心疼的不得了,不但停止了教訓還趕緊安慰起來:「寶貝,怎麼會呢,你是媽媽的好寶貝,媽媽怎麼會不愛你,媽媽永遠愛你。」被安慰的康寶不一會就雨過天晴,喜笑顏開。
  • 小男孩深夜下跪背後:媽媽,我愛你三千萬遍……
    媽媽為了不讓小男孩擔心,也忍著疼痛伸出手撫了撫孩子。這時,終於有一輛白色小車願意停了下來,而小男孩接下來的一個舉動,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一個媽媽帶著17歲的兒子,也被困在橫梁之下。不過幸運的是兒子沒有被埋住,可是媽媽卻動彈不得。
  • 天才馬斯克的背後,有個不一樣的媽媽,有種不凡的教育方式
    你的臉蛋冬天就是紅色的,不信去照照鏡子。這麼回答,除了附帶紅色是暖色信息外,還開啟了臉蛋冬天是紅色的話題。孩子得到答案的同時,拓展思維,引發了更多的思考。我們可以給孩子設置思考路徑,讓孩子自己一步一步往下回答或者做選擇,最終得出最可行的解決方案。比如孩子問:「教師節送老師什麼禮物呀?」父母可以這麼引導——媽媽:你覺得老師可能會喜歡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