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少數民族和貧困地區「高考加分」影響公平嗎?

2020-09-16 月談教育

「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話在社會中廣為流傳。自古以來,寒門想要出貴子,唯有通過科舉考試制度才能做到。一旦科舉考試金榜題名,那麼就是「鯉魚躍龍門」,有了機會成為豪門或者是建立世家。

現今社會教育體制中,高考制度就和古代的科舉考試相差無幾。只要高考成功,就能讀到好的學校,畢業後找到滿意的工作,過上自己追求的生活。有人說:「教育是不公平的」;也有人說:「高考是最公平的,唯有高考才是寒門學子鯉魚躍龍門的唯一出路」……

由於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且人口數量龐大,每年高人數都是幾百萬甚至近幾年高考大軍已經突破一千萬。在如此龐大的高考隊伍中,如何才能做到公平呢?這個問題也是讓教育部門深思熟慮的,因為全國各地經濟、文化、教育等都存在著差距,貧困偏遠地區和少數民族的學生在應試教育方面肯定比不上每天通過題海戰術訓練出來的學生。因此才有了少數民族學生和貧困地區學生高考加分的政策。在各個地區,高考加分政策都不盡相同,例如四川高考,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高考加分50分,貧困縣、貧困地區的學生加25分……

因為有了加分政策,又有許多人站出來說:「高考加分政策影響公平,應該全國統一標準,沒有加分政策,這樣才能體現高考的公平性。」這種看法只是片面的,考慮不全面的。因為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教育唯有去體驗過的人才知道,教育原來是這樣的「不公平」。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一個大山深處的小村莊裡,村裡有一所小學,有二十多個學生和一個年邁的校長。這個校長既是校長,也是班組人還是帶課的老師,身兼數職!因為沒有年輕的教師願意到這麼偏遠的地區去教書。因為教育質量跟不上的問題,所以孩子們的學習成績都是比較落後的,因為老校長不會英語,有的孩子已經十多歲了還沒有接觸過英語。等孩子年齡大一點到距離家幾十公裡外的鄉鎮去讀中學的時候,貧困地區的孩子在基礎上就比其他城鎮學生要差,在學習中學的知識的時候,他們會跟不上老師的進度,跟不上老師的節奏。這也就是現今社會常說的一句「寒門難出貴子」。的確,正是因為家庭背景和家庭經濟的影響,寒門的學子在學習成績上比不過其他學子。但是在論孩子的懂事、聽話的方面,一般「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寒門的學子在生活上會更懂事。

其實,出臺這樣高考加分制度也是為了能夠更加體現教育的公平性。就算是寒門學子在高考中加一定的分數,在成績上也不一定能夠比得上其他學子。其實高考是全世界最公平的考核這句話作者是十分贊同的,因為世界上沒有比高考更公平的考試了。如果有人覺得高考都不公平的話,那世界上還有「公平」這一詞的說法嗎?因此少數民族和貧困地區的學生高考加分是高考公平的另一種體現。

感謝大家關注訂閱「月談教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每天筆者將會更新更多正能量的文章,歡迎大家留言參與討論,每一個留言或者問題筆者都會認真對待!

相關焦點

  • 高考加分,就是有失教育公平了嗎?
    引發了評論些的一些討論,其中就有部分網友,說到了高考加分。覺得是一種十分不公平的舉措,甚至帶有極大的攻擊情緒。好吧,就事論事,我們來說下,高考加分,就是有失教育公平了嗎?為此,我去查詢了今年的高考加分政策,以上海和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為例,加分表如下圖:
  • 2020少數民族加分政策最新 湖南高考少數民族加分表及要求
    本次我省高考加分政策調整,是全面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及國家有關決策部署的一項重要舉措,目的是進一步完善我省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實現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同時保障少數民族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維護教育公平和社會穩定。  二、調整的原則是什麼?
  • 教育部最新:少數民族高考不加分了,但要給華僑子女加10分
    高考是人生中最公平的考試,幾乎不存在走後門、替考這樣的作弊情況。但號稱「最公平考試」的高考,卻有一項政策持續的引發爭議,有人覺得這是在挑戰教育公平,為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考生抱不平,也有人說這是理所應當,無可厚非!
  • 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不宜取消
    近日,安徽省教育廳發布《安徽省關於進一步調整和規範高考加分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自2022年起,取消「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加分項目。網上一片叫好聲,有的說:少數民族考生加分的初衷是為了教育均衡發展,可是這項加分卻讓更多的漢族學生在同等教育背景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艱辛;有的說:高考是所有考試中最公平公正的考試,而取消這些加分則正是真正體現了高考的公平公正原則,期待有更多的省份積極跟進。 其實,很多人不明白國家出臺少數民族考生加分政策的初衷和意義,只顧著自己個人的眼前利益瞎起鬨。
  • 多省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家長拍手稱讚:公平!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越來越快,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視孩子的成績,特別是高考重的各種加分更是吸引學生和家長的關注,除了參加各種知識競賽以及外語能力好之外,還有一種加分途徑也是十分的讓人羨慕,那就是少數民族加分。在以前,因為少數民族地區經濟非常落後,教育資源十分匱乏,與我國踐行的教育模式格格不入,因此國家為了讓少數民族地區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扶持,不僅在經濟上扶貧,在教育上也實行脫貧,那就是少數民族加分政策。
  • 評高考加分制度改革:以改革實現教育公平
    社會發展至今,高考已不再是成長成才的唯一途徑,但高考在實現代際轉換、社會階層流動、改變個人和家庭命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民眾對於高考公平公正的訴求一直十分強烈,高考加分制度正是詬病最為強烈的一環。高考加分的巨大利益誘惑,導致原本期望推進素質教育、多元化選擇人才的初衷不但不能實現,反而給一些人創造了黑箱操作的空間和機會。
  • 安徽取消少數民族加分,網友:「建議全國推行」,對你有影響嗎?
    這樣看來安徽省少數民族是相對比較多的,在我看來,少數民族加分的背景是教育資源的傾斜性,教育資源多集中在發達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相對落後於其他地區,這也是為什麼國家會給少數民族加分的原因,絕對的公平不是公平,所以我認為這個出發點是很好的。
  • 高考「一分」差「千人」,如何看待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
    教育廳「最新」通知,取消少數民族加分安徽省教育廳發布了最新的通知,通知裡面明確指出,要取消兩項高考加分的政策,其中一個就是要取消少數民族的高考加分,另外一個就是要取消僑眷和港澳同胞及其眷屬考生高考加分。
  • 安徽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你的孩子再也不用慢人一步了!
    最初的少數民族加分政策少數民族加分政策始於1950年。1950年,教育主管部門規定,高校招生對於「參加工作3年以上的革命幹部和革命軍人、兄弟民族學生以及華僑學生,考試成績雖差,得從寬錄取」。少數民族加分的不公平到2020年,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整體發展水平及主要指標,已經接近或達到了全國平均水平。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基本實現標準化,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很多少數民族的教育條件、生活條件,已經不比大多數人差,但他們仍然享受著高考加分的政策。
  • 取消少數民族加分你支持嗎?安徽省出新規,不少家長拍手稱快
    有人憑藉少數民族加分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心儀的專業。有人憑藉少數民族的身份低分進入了民族預科班,另闢蹊徑進入了夢寐以求的高校。但是少數民族學生獲得的優勢越多,越多的普通考生家長越覺得不公平。其實少數民族加分政策出臺時,出發點是為了促進公平。出臺少數民族政策的時候,是考慮到少數民族大多居住在偏遠地區,經濟條件落後,教育資源貧瘠。
  • 國家民委: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會根據需要調整
    中新網9月25日電今天上午,國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司長俸蘭表示,從長遠來看,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會根據需要進行調整。俸蘭是在與人民網網友在線交流時做出上述表示的。訪談中,有網友問,高考時為何要給少數民族的考生加分?
  • 安徽少數民族高考加分被取消,少數民族加分到底該不該取消?
    安徽從2022年開始,取消了兩項地方性加分項目,分別是: 1、僑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屬 2、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
  • 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合理嗎?是否還應該繼續存在?
    少數民族高考可以加分的政策一直是我們生活中繞不開的爭議點,就讓我們來好好梳理一下吧~一、高考加分的歷史和矛盾事件自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我國就為烈士子女、少數民族、歸僑、華僑子女考生提供「優先錄取」或高考加分等特殊優惠政策。
  • 2020高考加分惹爭議,烈士子女加分沒意見,歸僑也加20分,公平嗎
    上海市公布的2020年高考加分名單,136名加分考生中,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及烈士子女各1人、少數民族考生3人,臺灣考生34人,華僑子女8人,而歸僑及歸僑子女卻高達89人,佔比約65%! 筆者以為 烈士子女加分,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子女加分,非常贊同理解,他們的父母保家衛國,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人!照顧少數民族考生也能理解,畢竟經濟算不發達地區。
  • 安徽教育廳「最新」通知,取消兩項高考加分,網友:建議全國推行
    高考不僅是「國家大事」也是很多家庭的「重中之重」高考是為全社會選拔人才,為我們的國家培養高端人才和智力儲備的重要途徑,而且高考對於我們每一個家庭來說也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大家都說「寒門出貴子」,那麼從這句話我們可以了解到,高考是很多普通家庭和一些貧困家庭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所以高考公平對於我們全社會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 安徽省發布教育通知,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學生和家長拍手叫好
    相信在每年高考結束之後,家長和大眾都會比較關心各省的高考成績如何,高考中的每一分都關係著考生的命運,有可能就因為這小小的一份就有可能與自己理想的大學無緣。一份的差距有可能中間會隔著好幾百人。再想一想我們寒窗苦讀十年不就是為了高考分數這一刻嗎?所以高考的每一分都對廣大考生非常的重要。
  • 少數民族加分政策需要取消嗎
    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重慶高考學生民族身份造假事件,又添新例。 7月4日,北京大學接到第二例民族造假重慶考生舉報,經查證這位名叫田中的考生報考北大醫學部,是重慶31名民族造假考生之一。目前,北大正在研究應對方案,可能再次宣布棄錄該考生。(《新民晚報》7月5日)民族身份造假,和現行的少數民族考生享受加分政策有關。目前,我國少數民族考生可以享受20分的加分政策。
  • 安徽:2022年起高考取消兩項地方性加分項目 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不再加分
    人民網合肥9月11日電 據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消息,自2022年起,安徽省高考加分政策將予以調整。取消兩項地方性加分項目:1.僑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屬[即全國性加分項目「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含臺灣戶籍考生)」以外的「僑眷和港澳同胞及其眷屬」) ]。 2.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
  • 安徽2022年起取消地方性少數民族高考加分
    近日,安徽省教育廳發布《安徽省關於進一步調整和規範高考加分工作的實施方案》。方案明確,自2022年起,取消「僑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屬」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兩項地方性加分項目。2020、2021年符合條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資格,加分分值為5分,僅適用於安徽省省屬高校招生。
  • 2020年高考政策:這4類學生將獲得20分的加分,網友:不公平!
    隨著2020年的到來,教育部關於高考的通知,也陸續發布。在眾多的政策裡面,關於高考的加分問題,一直都是具有爭議性。因為這涉及到高考的公平問題,會對高校的錄取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前天,教育部發布《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